失蹤四年的部落格生涯

被偷走的那四年(不是),從當完兵+結束一段感情後,進入台灣某外商軟體公司擔任工程師。一晃眼這份工作就做了四年,期間一直試圖花點時間寫些技術的東西放在網路上,但基於公司機密也不太可能亂放些公司內部的資料與成果到網路。除非自己有刻些有趣的小玩意兒+有閒情寫成 blog ,實在是無法維持良好的寫作習慣。 我的舊部落格懶得更新了,就讓他成為網路世界中的一個小角落自生自滅吧,畢竟也是累積了幾篇有流量的文章,砍掉也覺得可惜 之前使用 Octopress 這套框架,可以生出靜態網頁並部屬到 github 上,可說是0成本架站。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使用 Markdown 語法寫 blog ,並且對程式碼的編排非常友善。不過我那被偷走的四年(X)期間這套框架也沒在更新了,今天本來想找找別的框架讓我的部落格起死回生一下,但想想還是用 Medium 還是這兩年的主流,哪天 Meduim 不流行就再換吧。 新部落格的走向會穿插一些個人見解與技術文章,就挑自己有興趣的部分吃吧。目前我於一家台灣外商擔任 AI scientist (下面會談一下這個職稱),公司算是遊戲業,可以上班合法打電動的公司呢XD。雖然職稱很潮但我認為從工作內容來看,叫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 比較貼切。找出目前學界最新的 AI 技術套用到商業需求上,所以工作上會有部分時間看看論文,大部分時間實作 Deep Learning 套件(諸如 tensorflow ,不過看來要學 PyTorch 了…),以及為了使用 GPU cluster 會把 source code 包成 docker image 再使用 kubernetes 丟到 GPU cluster 訓練模型。(相信我,用過都說讚,雖然developer真的很討厭 docker ,覺得那只都是 DevOps friendly 的東西)

Teebone Ding

後端工程師 & 人工智慧科學家 目前於台北工作,被朋友說常常跑去看極光。放心,台北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