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oundary of Backpacker 自助旅行的極限
(原文撰於2019/02/16於我個人臉書頁面)
我們先想想跟著旅行社出門旅遊,旅行社幫我們做了哪些事? 行程規劃、交通票券、旅館住宿、三餐零食,……大概不外乎食衣住行生活四大要素。今天一旦決定要自助旅行,那就是旅行社做的每件事情都要自己來囉。
所以自助旅行其實是挑戰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多強,也算是認識自己與旅伴的最快速方法(無論是拆毀或是建造友誼)。自助第一大的極限(boundary)我認為還是語言溝通,如果到了當地無法跟當地人溝通的話著實會吃苦頭。不過這年頭Google翻譯可以做到即時口譯,也許也是個解法?這也是目前自助旅行我大部分都去英語系國家 + 日本 + 香港為主,畢竟溝通方便嘛。所以2019一月初去歐洲算是第一次挑戰非英語系國家旅遊,不過還好荷蘭跟挪威其實講英語是通的,而且人家也不是native speaker,在歐洲講英語壓力還比較小一點XD 都用破英文溝通。前幾天看背包客棧有人挑戰自助從海參崴飛去庫頁島玩,這就實在太hard core了我還無法做到這一步,建議這種狀況找旅行社幫忙比較好。
先說明一下我的語言背景,我並沒有出國留學的經驗。幾年前裸考多益拿了855分,差5分可以拿金色證書,囧。在研究所念書時期指導教授上課要求英語授課,碩士論文也是用英文寫,以及後來在外商公司(?)上班四年,滿有機會跟各國同事(菲律賓、日本、印度…)con call開會/共事,算是南腔北調都聽過,口說能力的話用英語吵架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日語沒有考過檢定。就是大家的日本語第一本念完,上了兩個學期共一年的日語課,去日本有辦法用單字+簡單句子與霓虹人溝通。但要打電話去旅店、租車公司等地方溝通時還是要找救援投手了。
你跟我說你語言能力不錯?那我們繼續往下看自助旅行還要做哪些事。
規劃行程。旅行社幫你排好的每件事情你都要自己來。

上面這張截圖是規劃歐洲行程時我們使用的工作環境,沒錯,這些都要自己來。其實現在去日本/韓國/香港這種等級低的自助旅行行程,網路上倒是滿多別人規劃好的行程可以直接參考。如果是其他台灣人比較少去的國家/景點,那就要自己認真規劃了。
如果規劃行程這麼密密麻麻的事情還沒勸退你,我們繼續用食衣住行來細看有哪些事情要處裡。首先是食的部分。身為一個懂吃的民族,離開台灣才會了解台灣的食物多好吃QQ。出門在外要如何選擇三餐吃什麼?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抱歉,去了西歐我才知道人家早餐只吃可頌+咖啡,中午吃冷的三明治,這我還真的受不了。那要上中菜館吃飯?Sure,記得別踩到地雷,又或者吃到拉肚子要怎麼辦?此外歐洲外食實在不便宜,那要自己煮有辦法開火嗎?Well,旅行社都幫你安排好了,自助就自己想辦法解決吃的囉,不然只能三餐吃泡麵裹腹了。(不得不說在西歐泡麵算好吃的食物QQ)
再來是衣。當地的天氣狀況如何就決定了衣服要怎麼穿。台灣四季如春,就算是冬天的台北也只是溫帶地區夏秋兩季的感覺,不太需要真正禦寒的厚衣物。之前去加拿大黃刀鎮遇到 -20C,大概台灣能買到的禦寒衣物也不足以抵抗冷凍櫃等級的氣溫,這時候就要租借禦寒衣物了,畢竟買一件帶回台灣也不划算也用不著。又或者是滑雪行程的話,雪衣雪褲等等裝備,要租要買就隨自己預算決定囉。溫帶國家冬日旅遊如此,熱天氣也是愛注意。例如3月去Kuala Lumper,大概跟台北5~6月的氣溫差不多,但此時台北還在陰陰冷冷的冬春交際,總不能穿著厚外套與毛衣就飛去KL了。查好當地氣候狀況是穿衣這部分的重要考量。
住的部分,有的旅伴在意,有的不在意。有時候去東京吃吃喝喝個幾天我可能就找膠囊旅館睡,有的朋友嫌膠囊的床太硬睡不習慣,那可以換APA hotel會舒服些。大部分都可以靠booking.com找到適合的住宿(BTW在阿姆斯特丹我有看到booking.com的總部大樓XD),有時候會有些驚喜例如在挪威住到超爽海景第一排+整棟木屋都給我們使用,也有些驚喜是明明在booking.com訂了民宿結果overbooking沒床位了,這時候就考驗溝通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啦。是要請求賠償/另外訂飯店,等等…事情就自己來了。又或者選擇AirBnB遭遇意外時,相信常爬旅遊論壇的捧由都有看過各種奇葩經驗,都是考驗自助旅行者的危機處理能力。沒有人希望出門在外還要露宿街頭的。(除非你本來就是露營行程)
行的部分其實複雜程度跟住有得比。旅行旅行,行字最重要。從訂機票開始到當地移動的方式都要查清楚。機票可簡單可複雜。廉航 vs 一般航空公司,早出晚回? 紅眼班機? 其實都是預算考量。又或者你對便宜機票有執著,某些bug票釋出很短暫,搶到了以後有沒有辦法請假出去玩?這都是要考量的成本。我大部分的經驗仍然是便宜的機票必定有它犧牲的事情。無論是犧牲睡眠或者老闆的臉色(?)又或者是旅遊淡季which means那個時間點不適合旅遊。通常機票是越早買越便宜,如果旅遊日期可以確定的話就早早訂機票吧。機票可以用skyscanner幫你快速篩選對應的時間與價位,這年頭訂機票比起20年前方便太多了。除非你有個大膽的想法是出發前兩周再找便宜的機票,那就真的可遇不可求了。此外遇到天災人禍造成班機延誤/取消時要如何處理?搭乘種花航空或夏娃航空還算好解決,畢竟自己人幹自己人比較輕鬆嘛(?) 或者是向我們人生艱難在挪威轉機時遇到下一班飛機飛走了,要怎麼跟地勤人員溝通找下一班班機,一樣這你不會的話,那就只能在機場發楞了,極度考驗每個自助旅行者的危機處理能力。
到了當地要怎麼移動?簡單如東京/香港等大城市就選擇地鐵公車就搞定。又或者鐵道旅行/自駕旅行,要如何訂火車票與租車?荷蘭有當地的交通導航app叫9292,各國又有不同的當地常用地圖app,這也是事先查好會比起Google Map更好用。台北有悠遊卡,東京有Suica,荷蘭有OV卡,交通票卡也都要事先查好。租車旅行的路線規劃也會影響到時間安排。今年過年前去日本租車滑雪行才發現我們訂的山上民宿因為季節性封路,從山下到山上要繞一大圈約半小時的車程,這些都是Google Map不會告訴你的事情QQ。又或者遇到車子拋錨/車禍等等意外時要如何處裡,都是自駕者要面對的。在挪威雪地駕車學到了不少台灣沒開過的路況,也遇到了前驅車卡在雪堆一個小時,最後請民宿主人找隔壁鄰居開拖車救援的悲劇。
最後是預算控制,用Excel或是Google sheet記帳其實是個好選擇。

當然如果你點了金錢無限的技能也是不需要記帳啦… 但身為budget traveler還是記一下比較好,免得到時候錢怎麼不見都不知道。此外也要注意當地貨幣是什麼,也要決定換多少外幣現金在身上。荷蘭使用歐元,挪威使用挪威克朗,可別拿著歐元現金去挪威買東西呢。或者信用卡突然連線失敗有沒有備用信用卡可以刷,這也是旅行常遇見的意外。
講了這麼多有沒覺得跟著旅行社出去跑多輕鬆,只要付錢就好了哪需要解決什麼問題?當然自助通常是省了不少錢,畢竟自己花費了時間跟人力取代旅行社的協助了。(而且通常是花費無數的時間成本)
如果看到這裡你還是很有勇氣想挑戰自助旅行全世界趴趴造,那就好好享受旅途的當下,無論遭遇什麼意外都當作是旅途的一部分吧。 You’ll have a long story to tell your friends LOL. 只是記得旅行有等級,多請教有經驗的人/論壇,勿越級打怪導致被mother nature制裁。 Having fun to be a backpa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