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旗的故事:越南、寮國、柬埔寨

林伯駿 Tidus Lin
9 min readAug 11, 2017

2015年7月12日/ASEAN PLUS南洋誌

東協國家的國旗。(Photo Credit: Prachatai@Flickr CC BY 2.0)

有許多方法能夠促成一國人民的愛國與團結心,例如透過學校教育建立共同的歷史與文化認知、透過官方語言的推廣促進跨區域人民間的溝通、透過提倡特定民俗技藝或運動讓大家擁有共通興趣、透過博物館或紀念性建物的建立來喚醒共同的歷史記憶等。

當人民在海外,或是與其他國家相競爭時,沒有什麼能比看到熟悉的國旗與代表國家的標示更令人懷念故鄉、更能激起為國加油的激昂情緒的。就算是像台灣這種只能用「奧會會旗」參與國際賽事的情形,當我們聽到賽前兩隊旗幟出列、播放兩隊國歌(台灣是用「國旗歌」),或是看到旗幟在頒獎台上冉冉升起時,相信不少人還是會為之動容。我們對一個認同不高的奧會會旗如此,各國國民對於認同度極高的國旗更是如此。

國旗不只是一種象徵,更承載著設計者對於這個國家民族的認知、期許,抑或是當時特殊的時空背景。每一面國旗、每一個國徽都述說著專屬於該國的故事與所謀劃的未來。

作者打算透過一系列三篇文章,為各位一一介紹東南亞11國的國旗(東協國家+東帝汶),以及其背後所代表的意思,希望能讓讀者們更加瞭解東南亞各國。

越南(Vietnam)

越南國旗被稱為「金星紅旗」(cờ đỏ sao vàng),自1946年開始正式採用為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的國旗,並自1976年起成為統一後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旗。目前所使用的版本是在1955年將金星比例修改過後的版本。

越南國旗。(Source: Wikipedia)

以紅為底色,同時加上黃色星星雖然是共產國家常見的旗幟配色,但是其中也有其他意涵。其中紅底色代表的是革命與勝利,而五角星則代表著推動越南革命(先是推翻法國殖民、後是推動共產革命)的五種重要角色:工人、農民、士兵、知識份子和青年。

舊版的金星紅旗,可以發現金星比較「胖」。(Source: Wikipedia)

提到了越南這面金星紅旗,就不得不提在越南歷史上同樣重要,且曾被使用為越南共和國(南越)國旗的黃底三線旗。

三條旗的歷史比南越短暫20年的歷史還要悠久,其中黃色與紅色更是自西山朝(Nhà Tây Sơn)以來的代表色。其中黃色代表的是土地,而黃色後來更被沿用成為阮氏王朝代表王氏的顏色。紅色三條線則因時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義。

第一代的黃底三線旗,其中紅三線所代的是八卦中的「乾卦」。(Source: Wikipedia)

第一代黃底三線旗是由阮朝保大帝(Vua Bảo Đại)所制定的,其所沿用的是八卦中的「離」卦,後天八卦方位中南為離卦,而離卦代表的是越南處於南方的意思。後來法國扶持的傀儡政權越南國(Quốc gia Việt Nam)建立以後,將國旗中的離卦改成「乾」卦。乾卦六十四卦之首,代表著越南不再以身處中國南方自居,脫離中華秩序而成為更獨立自主的國家。

南越三線旗。(Source: Wikipedia)

不過後來紅三線被賦予了更為現代的意義,除了紅色代表越南人民的鮮血外,紅三線也代表著越南的三大地理區北圻、中圻、南圻。此外,這三線也代表著採民主政體的南越所揭櫫的自由、民主、人權三大價值觀。至於黃底除繼續代表土地,更代表越南人民是黃色人種,彰顯了自己的身份認同。

雖然黃底三線旗隨著越南的統一而不復飄揚於越南土地上,但是至今天仍是海外越僑反對越南共產黨統治所使用的旗幟。其象徵性意義仍舊相當重要。

寮國(Laos)

目前的寮國國旗啟用於1975年12月共產政權上台,建立目前的寮人民民主共和國,同時也是目前的執政黨寮人民革命黨前身巴特寮的旗幟。身為目前共產國家中唯一沒有星星的國旗,其中紅色代表著在革命中人民為了追求自由所灑的鮮血,藍色代表著湄公河以及人民熱愛和平、追求寧靜的生活。藍條中央的白色圓形則代表著湄公河上的滿月,同時也代表著寮國人民在共產黨政府下團結一心,以及光明的未來。

寮國國旗(Source: Wikipedia)

寮國的前身為龍坡邦(Luang Prabang)等小國,並在法國殖民時期合併為寮保護國(Protectorat français du Laos)。自保護國時期便採用紅底三象旗,並在左上角加上法國三色旗。1955年正式獨立成立寮王國後沿用此旗,只是將象徵法國殖民的三色旗給拿掉。

寮國三象旗(Source: Wikipedia)

紅底代表著人民的鮮血,中間則是一隻三頭象站在有五階的台階上,頂上則撐著把九折傘。三頭象是印度教中的神祇Airavata,除了是一種交通工具外,更象徵著尊貴、智慧與吉祥。同時三頭象的也代表著寮國歷史上的三大古國:永珍(Vientiane)、龍坡邦(Luang Prabang)和川壙(Champasak)。大象頭上的九折傘則象徵著佛教宇宙哲學中的世界中心‧須彌山(Sumeru),藉此代表寮國是一個佛教國家。象腳下所踩的五層台階則代表著國際賴以運作的法律基礎。

柬埔寨(Cambodia)

自二戰以來,柬埔寨可以說是東南亞各國中政權更迭最多次,也更換過最多次國旗的國家。但是不論國旗如何地更換,象徵著古代高棉王朝的吳哥窟(Angkor Wat)一直是柬埔寨國旗最主要的標誌。

柬埔寨國旗。(Source: Wikipedia)

現行的柬埔寨國旗自1948年開始使用,一直到1970年施亞努國王(又翻西哈努克)(Norodom Sihanouk)被當時的首相龍諾(Lon Nol)推翻後,有長達23年的時間未被採用。一直到1993年6月由於親王室的政黨贏得全國大選,並在年底制訂新憲法恢復君主制,才再度使用現行的國旗。

國旗中的兩條藍色是代表王室,同時也代表著自由、合作與同胞情;中間紅底代表的是人民,利用類似鮮血的顏色來象徵人民的勇敢;中間的白色吳哥窟除了是文化象徵之外,白色也代表小乘佛教以及團結、正義與文化傳承。此藍、紅、白的三配色與意涵自1860年代起就已經使用,也讓之後不論國旗怎麼換,都不出這三種基本配色。

由於施亞努政府允許越共在北邊的柬越邊境活動,因此時任首相的龍諾推翻了君主政體,建立了親美國的「高棉共和國」(Khmer Republic)。不過由於高棉共和國與鄰近的越南關係惡劣,因此趁著1975年爆發柬越戰爭之際,波布(Pol Pot)所率領的赤柬(Khmer Rouge)進入柬埔寨,並於1976年1月成立「民主柬埔寨」(Democratic Kampuchea),展開為期三年多的恐怖統治。

高棉共和國的國旗,藍底國旗,並將吳哥窟圖樣置於左上角,右上角則有三顆星星橫置。(Source: Wikipedia)
民主柬埔寨的國旗。底色改成共產主義的紅色底,並將吳哥窟圖形簡化以黃色放在中央。(Source: Wikipedia)

1979年,在蘇聯與越南的扶持下,韓桑林(Heng Samrin)所率領的柬埔寨人民革命黨攻入金邊,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Kampuchea)。但由於該政府在國際上被認為是傀儡政權,因此國際上所承認的柬埔寨政府仍是赤柬的民主柬埔寨。隨著東歐共產世界的勢微,柬埔寨人民共和國為了爭取國際承認,1989年更改國名為柬埔寨國(State of Cambodia),同時也修改國旗意圖沖淡其共產主義色彩,但效果不彰。

柬埔寨人民共和國於1979–1989間所使用的國旗,不為國際上所承認。保留了前一代國旗的基本設計,但是將吳哥窟由三塔改為五塔,同時尖塔造型則較為有稜有角。(Source: Wikipedia)
柬埔寨國在1989–1992年所使用的國旗。為了沖淡共產主義色彩,因此加上了一半的藍底,同時吳哥窟雖然保留五塔造型,但是則從簡化圖形改為如柬埔寨王國一樣的具體描繪。(Source: Wikipedia)

隨著越軍撤出柬埔寨以及柬國政府希望尋求國際支持,聯合國依據安理會745號決議成立了為期一年的「聯合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United Nations Transitional Authority in Cambodia),協助柬埔寨重建、審判赤柬要員,以及監督辦理1993年的國會大選。同時制訂了以聯合國淺藍色為底的聯柬時期國期:圖正中央為柬埔寨國土,上面以高棉語寫著「柬埔寨」之國名。

聯合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1992年6月至1993年5月)所使用的國旗。(Source: Wikipedia)

1993年5月,支持王室的拉那烈(Norodom Ranariddh)與左派的洪森(Hun Sen)組成聯合政府,並於年底制憲恢復君主制,迎回施亞努國王擔任國家元首,並將國旗改回自1970年起停止使用的現行國旗。

原文刊於:https://aseanplusjournal.com/2015/07/12/flags_vietnam_laos_cambodi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