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Wakehurst 宅邸、花園、台灣植物?大草原!

Kew’s wild botanic garden

林妮臻
26 min readMar 31, 2024

上次逛完種子庫、園區北邊與延伸到西側北美區的長步道,這次帶大家再次從種子庫、入口出發,這次往南走(或說往園區核心),直接去看看 Wakehurst 園區裡面最密集呈現的花園、庭園區域。

就省點其它前情提與這個系列的說明,我們直接看地圖囉。

馬廄(Stables Kitchen)

從正門口走過來,或是先逛完了種子庫,走來的路上都會經過 Stables Kitchen,stable 是馬廄的意思,以前的確就是馬房,馬車載著宅邸的主人或賓客到建築物的門口後,馬匹就會被帶到隔壁這棟馬廄裡休息。

而現在已經化身為餐廳,是個逛整天園區中午能夠停留吃午餐的地方,個人覺得其實偶爾一次還不錯,但價位就是英國餐廳價,有員工優惠當然能接受,但若是以觀光客身分前來,大概就不適合。也有 Café 形式的飲料輕食類,但我們就沒有特別嘗試過。

正面是餐廳,但從後側、員工才有權限進入的區域會有後門可愛的旋轉樓梯,二樓是宿舍,我們在實習期間有認識兩個從美國的植物園來這邊實習的園藝組朋友,她們就是住在這邊。

餐廳外面就有著好幾棵大樹,它們是巨杉(Giant redwood, Sequoiadendron giganteum),在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上屬於瀕危等級(endangered species, EN)。主要分布於美國內華達山西部,巨杉可以活很久、長很高(超過 3,000 年、 50 ~ 85 公尺高,btw 從學名上看起來就很巨大了)。巨杉也有厚厚的樹皮,這也是原生地是種子傳播與火密切相關的其中一種樹種。

但其實巨杉在 Kew 也有獨特有趣的小故事,請看這幾棵大樹是不是被木柵欄為了起來?圍起的圓圈內鋪了薄博一層樹皮和木屑塊。當然是為了避免土壤壓實囉。但真正有趣的是,當時帶我們的導覽志工不是這樣介紹的,應該說不只是這樣介紹!

在根系土壤的表面鋪著木屑的巨杉。

在那個時候,種在 Kew Richmond 園內的巨杉已經生病了,但就是找不出原因,只能逐漸看著大樹凋零,而就在 the great storm of 1987 侵襲英國那年,植物園受到重創,不論是 Wakehurst 或是 Kew 都有不少樹木禁不起暴風摧殘,本來想已經病重的巨杉大概活不過暴風了,但有一件神秘的事情發生了,原本奄奄一息的巨杉經歷了颶風侵襲被整個拔了起來又放下,沒有死去反而漸漸恢復生機。原來是因為原先紅杉根系的土壤被遊客踩踏、壓實了,根部因此無法正常吸收水分養分,但暴風的干擾,反而讓它從壓實的土壤中被解放,才重獲新生!(不可思議的都市傳說!)所以後來才會特別設置這些避免土壤壓實的措施,鋪木屑、加圍籬,甚至用特殊的機器將空氣打回土壤中。

Wakehurst 還有另一區也是各種蒐集了高大的北美樹木們,在上篇介紹的 Horsebridge Wood 這一區(走起來像是巨木森林步道),也可以去看看xD

回目錄|或是一起走去看 Mansion~

宅邸(Mansion)

我們來的第一天就被告知花園裡有個制高點,可以俯視花園的景緻,就是 Mansion 這裡了。

算是 Wakehurst 期間限定的觀景台,正因為代表 Wakehurst 莊園的歷史建築物本人正在歷經屋頂整修,周圍搭建起的鷹架每天都有設定開放的時段,讓大家可以走階梯上去,一邊可以望出去看庭園景緻,另一邊可以窺探石板屋頂與整修工程現況。

不過這段期間之長,大約要花費三年的時間修繕屋頂。由石頭堆砌成的屋頂,將要花費三年的時間,把屋頂的石頭搬下來,編號標記每一塊石板原先的位置,清洗乾淨再按照原來的位置擺放回去,石板很重,所以屋頂的樑需要選用堅固的英國橡樹木材,是個仔細而浩大的工程。

話說,早期的種子庫跟實驗室其實就是直接在這間 400 歲左右的歷史建築裡運作,這個衝突感十足的畫面真的是我難以想像的,畢竟已經先看過現在的千禧種子庫了,設備齊全,甚至從建築的設計開始都是為了能作為實驗室與種子庫而設想。難以想像之外,大概也慶幸後來種子庫建成了,設備才足夠支持更遠大的目標、妥善保存更多種子。

從高處看花園的景象,左邊的水池是 Mansion Pond
爬上整修用的鷹架,是個期間限定的瞭望台。

現在 Mansion 外圍的工程布幕已經是一大面的藝術設計,角落靠近 Walled Gardens 那邊還有 Wakehurst 歷史時間軸,剛好可以用有時間深度的方式認識這個地方。

在我們實習結束離開前,又多新增了這段歷史時間軸在 Mansion 外圍~

回目錄|往左走去看 Mansion Pond(之後會寫在下篇文章)|往右走去 Walled Gardens|往前走進一片草原

圍牆裡的花園(Walled Gardens)

「啊,所以最一開始的 Walled Gardens 是莊園的女主人會在這裡種她喜歡的花嗎!」我在聽著導覽的過程中,一度感受到這個被圍牆包圍起來、帶點神祕感的小花園區域與歷史人物的連結感,於是恍然大悟般的跟導覽志工分享我的理解。導覽志工:「大概是優雅的指使她的僕人去種吧!(邊說邊裝出優雅的樣子)」簡直要把我笑歪了xD

花園區域的花卉似乎總是隨著季節更迭,在更換種植的項目,維持花園裡熱鬧繁盛的樣貌。

Walled Garden(顯然是沒記得大家的名字)(附上介紹熊蜂的解說牌xD 真的每天都在快樂看各式各樣的熊蜂)

沿著走進 Walled Gardens 的路繼續走下去,會抵達已個很可愛(或可怕)的地方,Kitchen Garden 旁邊的 Mud Kitchen 是孩子的遊戲場(究竟是食農教育的場域還是純粹把自己搞髒的遊樂場呢),基本上這邊有一些簡單的蔬菜水果小菜園,蘋果樹修枝的樹型等。然後一旁的 Mud Kitchen 就是個拿樹枝、落葉、石頭、泥巴玩耍的「廚房」xD。但何必一定要有教育意義呢,如果小朋友們能自己從環境中發現可以玩的東西、喜歡這樣玩遊戲的場域和方式、不怕髒、覺得大自然很好玩,也是一件很美好事呢。

Kitchen Garden
Kitchen Garden & Mud Kitchen

回目錄|折返回去 Mansion|繞過 Mansion 繼續走去 Asian Heath Garden

Asian Heath Garden

Asian Heath Garden(我其實不是很確定為什麼這裡也用了 heath 這個詞),Tony Schilling 是過去曾經的一任 Wakehurst 的 curator,以他在喜馬拉雅山脈植物獵人的身分聞名(也在尼泊爾以園藝與植物學方面專長有相當卓越的貢獻),而在 Wakehurst 園區,也建立了園區內第一個野外植群地景的區域,也就是 Asian Heath Garden。

說真的,這裡是個考驗認植物能力的好地方,對家鄉植物有鄉愁的時候也很適合過來走走xD。我第一次經過這一帶,是沿著 Mansion Pond 繼續往前走,最先會看到一棵好大的台灣胡桃,往右繼續走,會經過台灣、日本、韓國、中國(喜馬拉雅山脈)等分區。

在這一區會看到一些喊得出種名,而不是只能認到科或屬的植物,走到台灣區的時候特別有一種熱切想要在異地認出舊識的心情,但也很神奇的,不同海拔的植物被種在一起,那些台灣原生植物的組合,以一種既符合但又非準確再現全貌的方式陳列在這個溫帶國度的植物園裡,最終呈現出的是一群來自台灣卻不像台灣森林長相的植群地景。

整個台灣區主要由玉山圓柏(左上)跟各種杜鵑組成,雖然都是台灣的物種,但組裝在一起卻不見得還像台灣的地景。整體來說,是以 Rododendron 跟 Juniperus 為主角。(右上 —玉山杜鵑;左下 — 紅毛杜鵑; 右下 — 中原氏杜鵑)

我自己認為有兩種可能性(以下為個人猜測xD):

  1. 採集者或花園的規劃者的台灣想像。甚至如果以台灣區的狀況類推其他區域,也許更是對東方、亞洲等區域的想像,物種安排上可能呈現出了歐洲視角的東方植群地景。
  2. 環境條件:溫度、降水量等,對植物來說的基礎設施,能否支持它們的生長條件?環境條件在沒有溫室的情況下顯得相對重要(Wakehurst 在實驗室及苗圃以外的區域都沒有溫室),那些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森林裡的植物,基本上在 Wakehurst 能給予的環境條件不足以支持它們存活,那就只能照顧、呈現出限定的物種 — — 那些適合園區環境條件、能存活的植株。
在英式庭園裡看見一株開著花的巒大花楸心情真的很酷!海拔錯置的微妙感覺,怎麼會在英國的平地上身處台灣的中海拔呢?

但不論對地景重現的完整程度如何,都是很棒的嘗試(我認為是),而至少把分布地區臨近的物種聚集在一起,對於認識其中的任何一個物種都是好的分區方式,會有那種感歎像是:「原來韓國也有這個屬的植物啊,長得很像欸,科特徵、屬特徵都很明顯欸。」之類的xD,感覺能有這樣的效果已經好厲害了(畢竟也只有視野對著世界的植物園才能以跨國尺度把植物聚集在同一個園區裡呈現)。

從種子庫到園區,都有一種必須把視野拉高到世界層級的意識在體內慢慢被喚醒。卻同時有著奇異的衝突感,明明可以(甚至我認為自己應該)多去看看世界層級的視野所能在這個園區裡遇見的、世界各地的植物,卻又每次經過時都會忍不住在台灣區多看幾眼。我曾經只概括戲稱那是鄉愁,但仔細想就會發現連我自己都無法辨認這到底是什麼情緒,也不懂為什麼身體會有這樣本能般的反應。

是來自韓國的冷杉君!
山茶科紫莖屬(Stewartia (斜體))的小朋友(沒掛植物名字牌所以只認得到屬xD),僅分布於東亞、北美。
哈啊啊啊 這不是四照花嘛!(一陣恍然大悟 原來四照花分布這麼廣)
依然偏愛花楸,一眼就看到被安放在 Sino-Himalaya 區域的陝甘花楸(Sorbus koehneana (斜體))
每次經過我都想著回去一定要找《橫斷臺灣》來拜讀!(which 還沒看完

回目錄|逛逛其他正式花園|走向草原|或去看看針葉樹收藏

針葉樹收藏(Pinetum)

這區真的莫名神秘,要不是在實習生交流的遊戲裡面出現關於 Pinetum 的題目,我大概不會注意到自己三個月來根本沒特別走進這一小區塊的森林。

"Pinetum" 取了 pine 的這個意思,再加上-tum的字根有植物園、樹木園等蒐集栽種了各地植物物種的地點這樣的意思,應該要是松樹園的,但這個區塊卻不只有松樹還種有其他各式各樣的針葉樹,真的要講可能是「針葉樹園」。

Pinetum 比較醒目的標誌應該是這隻鹿了,一隻被刻在柳杉身上的鹿,這棵柳杉同樣也是在 the great storm of 1987 受到摧殘,雖然沒有死去,但卻留下一大片傷,一位來自日本的藝術家在這面已經死去的木材表面刻上了這隻梅花鹿(Sika deer)側身的模樣,「立木彫(たちきぼり)」是我從英文拼音搭配詞意 “standing wood carving” 找到最接近的日文說法。雖然瘀傷組織會隨著年歲緩慢包覆住傷口,終將把這個作品包覆住,但這隻鹿會陪伴這個傷口好一陣子。啊,據說在日本的文化裡,鹿有著往返聯繫人間與神靈世界的特質,所以才選擇雕刻鹿的形象。

鹿鹿與柳杉君!

當然 Pinetum 還有好多其他針葉樹,只是我究竟有沒有拍到他們的名字的問題了xD(以下隨便丟)

Cedrus atlantica (斜體),北非雪松主要分布在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境內的阿特拉斯山脈。
又是熟面孔(我怎麼那麼愛拍熟面孔ww
這棵樹 還以為是紅杉 結果仔細一看是 Garden origin?!

回目錄|奔赴草原|或是最後再看一眼正式花園

莊園的庭園

Wakehurst Place 其中一任的莊園主人 Gerald Loder,本身是當時的英國皇家園藝學會(RHS,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的會長。

在 Masion 正前面有一塊區域是修剪得短短的草坪和一區區非常簇擁的花園區塊,這裡有的是乘團簇擁著,我一直未求證但猜測是 Gerald Loder 時期就留下來的活體植物蒐藏品。這裡的植物配置雖然不是依據植物的地理分區、植被地景而安排,但若不在意這種植物學家或生態學家在意的細節,其實以花園配置來說這裡逛起來是很舒服的,也偶爾能找到一些神奇的東西,像是這個:

學名乍看之下會以為是台灣馬醉木,但其實台灣馬醉木的種小名是 taiwanensis (斜體),這是同屬的另一個物種,分布於尼泊爾、印度、中國南部、緬甸、越南等地,但在台灣沒有分布。但再更仔細看又會發現,連同下面 variety 才是完整的學名!

到底要多瘋狂才能在植物園裡面有一株以植物園為名的栽培種xD 這甚至是個有得過 RHS 獎項的栽培種(總之好厲害好酷喔!)

或是也因為 Gerald Loder 對南半球的植物特別有興趣,能在 Masion 前面這區特別種有許多來自南美洲、澳洲、紐西蘭的喬木灌木。

充滿南半球植物的區域
從智利來的花花!杜英科的 Crinodendron hookerianum (斜體)。
同樣來自南半球,智利阿根廷的茄科小花花 Fabiana imbricata (斜體)。
來自智利的笑口常開鈴鐺花(亂取名),Jovellana violacea (斜體),英文俗名: violet teacup flower / violet slipper flower(還真的都有像ww

回目錄|另外一個可以找到各種南半球植物的地方

有個放不太進這段裡,但很好笑的分享,在轉進 Walled Gardens 之前,會經過 Winter Garden(大致也算在現在這個分區裡面),我實在對那個地方不怎麼有印象,除了到夏末秋初時,開始有成片的 Snowdrops(雪花蓮屬, Galanthus)的小花之外,特別還記得就只有一小片柳樹。

困擾的是我們真的看不出它們是柳樹www,主要是因為園區覺得每年柳樹抽出的紅色新葉很美,所以每年都把柳樹們從基部直接砍頭(看了真的會扶額……),就….偏正式的花園、庭園區域總是會讓植物的呈現服膺於人們的美感吧(但很好笑,明明放柳樹正常生長的樹型也很美啊!)

回目錄|逛草原!

草原與草原

在 Wakehurst 有兩片特別規劃的草原,分別是英國草原和北美的草原,一個是 Coronation Meadow;另一個叫做 American Prairie。不過 meadow 跟 prairie 的差別,完全不是差在英式英文和美式英文的差異,應該說這兩個詞彙在講的就是不同類型的草原,只是我目前好像找不到很貼切對應的中文詞彙可以用,只能都先叫草原。

American Prairie

先來談談 prairie。

Prairie 指的是在北美乾旱或半乾旱地區樹木稀少的大草原。曾遇一位解說志工提及 Wakehurst 要種 prairie 的理由,第一個當然是因為很美xD;但若要以植物學的角度來說,在於移地保育,因為 prairie 這樣的棲地,在過去的 50 年之中已經有 99% 的面積消失了,在植物園裡面嘗試重建這樣的棲地樣貌,至少先將這個棲地所生長著的物種保留下來,才可能有後續其它行動。所以不只是 Wakehurst、也不只是英國,據說其他許多歐洲國家的植物園也有在嘗試,或已經成功在園區內建立一小片北美大草原的棲地造景。

但老實說,我一直覺得 American Prairie 這一區不怎麼成功(在心裡默默的不看好),其實在 American Prairie 旁邊除了時不時可見插著「準備中勿踩踏」字樣以外,也有介紹這片北美草原地景的設置歷程,說真的從 2020 年第一次播種至今也已經四年了(算久嗎 其實我也不確定 只是覺得草本植物的建立應該要短於這個時長),我其實懷疑過到底能不能有培養起一片真的夠健康強壯的草原。

直到去過牛津的植物園一趟,像是看見了 Wakehurst 這邊未來完成式的樣貌,回來重新看著 Wakehurst 的北美草原區,閉上眼睛就能看見這些植株終於成功生長、不怎麼再需要補植的樣貌,高過人身高的草本植物、艷麗盛放著北美大草原應有的花朵。其實心裡生長出一種滿懷憧憬的感動,我也變得願意相信、願意期待。

好啦!我相信嘛!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草原上,其實有些規劃還蠻值得欣賞,雖然都是北美,但其實由東到西的植物物種有蠻大的差異,園區在規劃種植呈現出的效果時,就刻意沿著這樣的植群分布變化去做配置,跟多數植物園在做區域植栽配置時有類似的效果 — — 想要用濃縮的方式呈現出植物在世界上實際的地理分布狀況、呈現出物種之間同時出現或不同時出現的狀況。(作為一位學生態的學生,其實蠻喜歡植物園這樣陳設方式的秩序感xD)

從 Masion 往前走,會一路走過由東到西的北美草原地景。這些區域也都各自有那個植群地景裡特殊的物種。
其實還是一直需要相當程度的人力介入管理,畢竟還是在英國,在 meadow 會生長的野草甚至會競爭過 American Prairie 的目標物種xD,尤其是像 Five-Spot 這種生長在西岸的小矮子,如果被高大的英國原生草本遮蔽大概就活不下去了,所以還是會目標性的除草(聽起來就很費工,因為同時還要注意不能除掉 prairie 的草本植物)。
據說 prairie 的管理需要控制之下的火燒,因為火燒對地表的清理,可以幫助陽光照得到土壤表面、刺激種子發芽;而美洲野牛的啃食也是維持這個植群地景的重要物種。(複習至此驚覺,難道 American Prairie 一直沒有長「好」了的感覺是因為歷年的焚燒嗎?大不解!)

回目錄|看看英國草原

Coronation Meadow

從北美草原走回來,剛好接回到的英國地景的 Coronation Meadow 這區。

其實在英國有超多地方都有 Coronation Meadow,以皇室符號為象徵的草原基於 (1)保存僅存不多的 meadow(在過去的 70–80 年間消失近 97%);(2)復育 meadow 的棲地、地景當然包括其中的物種;(3)鼓勵大家去尋找並注意到生活周遭的 meadow。

所以 meadow 到底是什麼?

Meadow 這種草原常常被認為是半人造的棲地類型,在英國傳統上 hay meadow 甚至就是刻意為了採收牧草等與畜牧業相關的需求而維持的草原,這樣的棲地相當特殊,每年夏天牧草收成、冬季也會透過放牧羊群的方式來經營並運用 meadow 的資源,這些活動明明都會對棲地造成了有規律但低度的人為擾動,但並非壞事。夏季的干擾可以促進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產生種子;冬季的放牧活動則可以幫助種子們接觸土壤、以利明年春天發芽。

而且在 meadow 的草原裡隨意看看,就可以注意到很多種不會在其他棲地發現到的英國原生物種,尤其是需要的充足水分和高光照的草本植物,既無法在森林底下生存,也無法在因為降雨量不足的開闊草地生存,反而能在這種持續有人為干擾的環境找到合適的生存空間。這也顯示了 meadow 的重要性真的值得由皇家符號為號召、呼籲大家重視。

左邊的是 Coronation Meadow;右邊的是某次在 Wakehurst 附近走走時,碰巧看見 meadow 剛收割完的場景。

Meadow 上一些常見的物種,包含 Yellow-rattle 是烈當科的半寄生植物(名字取自它黃色的花跟像沙鈴一般的果實和種子),主要宿主是禾本科和豆科的植物,但不侷限(可見宿主非常廣泛),雖然後來才知道 Yellow rattle 不是英國原生種,但它半寄生的習性某種程度抑制了一些長得比較高的草本植物生長,讓 meadow 當中一些比較矮小的植物有機會生存,而成為 meadow 中的重要物種。

Yellow-rattle 的果實成熟時拿起來搖晃真的會有沙鈴般的聲音!

我其實不知道它有沒有中文名字,但 ox-eye daisy 直翻就是牛眼菊!

關於牛眼菊,我聽說過它與 yellow-rattle 的交互關係是 meadow 裡重要的物種間互動,因為牛眼菊算是那種班上的高個子,前面提過 yellow-rattle 是半寄生植物,有抑制 ox-eye daisy 族群數量的作用,也就讓一些班上比較矮小的小花草們有機會獲得光照、好好生長。

與牛眼菊大約會在同一個時期出現,另一位 meadow 上還的常客是一種可愛的黃色毛莨小花朵: buttercup,毛莨的花形很符合小時候對花朵的初印象,特別親切感xD。大約是在每年六月的時間,會來到 meadow 長得最高的時期。

Buttercup 也是 meadow 上的常客
六月初到 Wakehourst 時,撿到春季尾巴的導覽手冊&種子庫前的 meadow,這時的 meadow 看上去幾乎全是 ox-eye daisy + buttercup。

其他小花朵們還有:

Tufted vetch(Vicia cracca (斜體))是 meadow 裡面顯眼的豆科蠶豆屬小紫花。

同樣是豆科,的 meadow 常客還有顏色為互補色的 Bird’s-foot trefoil(Lotus corniculatus),俗名裡描述的是它葉子三出複葉的形狀。

Bird’s-foot trefoil
夏枯草 self heal, 學名: Prunella vulgaris (斜體)
不確定名字的十字花科小朋友
西洋蓍草 yarrow, 學名: Achillea millefolium (斜體)

還有我自己私心偏愛、但其實很常見的蘭花小朋友~(不只是 meadow 常客,甚至就連陰暗的林下都可能見到它的蹤影)

紫斑掌裂蘭(Common spotted-orchid, Dactylorhiza fuchsii (斜體)) 是英國最常見的蘭花,廣泛分布於歐洲各地,生長環境不僅限於 meadow,也可以在森林底下、森林邊緣、路邊等不同地方巧遇它(右邊的是在森林裡遇到的版本xD)

對於 meadow 還有認識各式各樣的英國野生動植物有興趣,我推薦下面這兩個網站,第一個是 The Wildlife Trust,雖然在第一週去農業展就看過他們的攤位,但我直到最近真正要逐一確認野花草的名字才懂得善用他們的網路資源;第二個是英國介紹 meadow 重要性、推廣保護與復育 meadow 棲地的組織,是我這次在寫文章時注意到的網站。提供給大家參考(還有給我自己備忘用ww:

https://www.wildlifetrusts.org/wildlife-explorer

https://meadows.plantlife.org.uk/

以及關於 Coronation Meadow 的網站,上面也有針對常見的物種有簡單的介紹:

https://coronationmeadows.org.uk/

回目錄

小記隨便聊

我自己覺得這一集對我來說也很特別。其中一個是,終於講到 Asian Heath Garden 了!這一方面是對於 Wakehurst 的臺灣區一直以來都有著難以言喻的心情,無處訴說,另一方面則是先前就對於植物園到底要如何做多物種很沒有頭緒,自己走去植物園看完也仍然沒什麼想法,直到這次回歸森林系的習慣、從經營者的角度切入,然後再更細緻的去看這之間與環境、與植物的關係,好像比一年前更理解植物園的多物種一點點(了嗎xD?)

最後一段的草原寫起來也特別有感,尤其是不只 Wakehurst 園區裡,周圍也有很多處都是 meadow,對我來說熟悉的景象是森林,雖然不是沒到過臺灣的高海拔,但置身於大片平原的草原中央,是因為陌生的地景嗎,每次看著草原或是回想起的這段書寫過程,總難忍內心悸動。

寫的時候,回去重聽了其中一次 Wakehurst tour 的錄音片段,同時拎著當時果斷從 Wakehurst 買回來的書在讀。在查資料確認每一種草原的差異與定義時,甚至延伸多認識了很多種草原,或許是我們生活的島上沒有那麼多種類型的草原,所能使用的語言好侷限,也或許就是因為看到了我原本生活以外的景象,才終於重新激起我想要悉心觀察環境與植物的意圖。只願能提醒自己把這雙明明就能好好張大觀察世界的眼睛,帶回現在的生活裡,不要愧對了現在的生活。

沒意外的話,下一篇應該就是 Wakehurst 在走訪植物園系列的最終章了,而且沒意外的話應該已經寫完了(欸 寫完了吧?蛤 我不知道啦Q)!

回最上方|下次繼續逛~

參考資料:

https://www.kew.org/wakehurst/whats-at-wakehurst/tony-schilling-asian-heath-garden

https://stories.rbge.org.uk/archives/31579

https://powo.science.kew.org/taxon/urn:lsid:ipni.org:names:333029-1#synonyms(for 台灣區杜鵑的同物異名確認)

https://coronationmeadows.org.uk/

https://www.wildlifetrusts.org/wildlife-explorer

https://meadows.plantlife.org.uk/

Chris Clennett (2018). Wild Flowers of the High Weald. Kew Publishing.

--

--

林妮臻

是個在都市長大,大學卻讀了森林系的森林女孩。喜歡植物、也喜歡人、喜歡山林、也喜歡海洋,雖然沒有很擅長但喜歡寫字,也希望你會喜歡我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