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的傷,身體會記住:受虐兒與受暴婦女的創傷壓力反應

創傷、發展與療癒
4 min readAug 8, 2019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當一個人遇到創傷事件,例如:大地震、失去摯愛、目睹車禍或暴力等,情緒或身體健康會開始受到影響,並開始出現作惡夢、憂鬱、失神、覺得憤怒或無力等症狀。若是這些症狀持續一個月以上,並影響了日常生活功能,那麼就可能是罹患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可以分成四類:(1)創傷經驗再體驗:反覆做與創傷經驗有關的惡夢,或是會突然想起創傷事件,而回想起受創的感覺。(2)逃避:避免回憶或觸碰可能引發創傷事件回憶的人、事、時、地、物。(3)過度警覺:持續處在警戒狀態,變得無法專心、易怒、失眠、焦慮,容易與人發生衝突等。(4)負面的認知及情緒:責怪自我或他人、情緒低潮、疏離他人。

這四個症狀也是許多受虐兒與受暴婦女常常表現出來的現象:

1.大腦好像被神奇的力量控制,無法不去回想自己受暴的場景和經驗,而感覺到痛苦、恐懼和沮喪。

2.不斷作惡夢,夢見自己受暴的場景而感到恐懼,也因此容易失眠。

3.不願再回想起與暴力有關的訊息。

4.處在警戒的狀態,生活的戰戰兢兢,擔心一不小心就會遭遇危險或是再度受暴。

5.情緒變得暴躁、易怒、焦慮。

6.一直出現負面的想法,例如:受暴是因為自己的問題所造成的,或是覺得自己永遠無法得救等。

長期處在受暴環境當中,也會讓大腦分泌濃度過高的「皮質醇」

這會讓人血壓和血糖升高,思考變得比較不清晰,情緒較不穩定,睡得不安穩。皮質醇也會對身體發出訊號,要我們累積脂肪,使得我們想要吃過多的食物,或是高熱量食物,好準備下一次的作戰!

這些身體狀態的轉變都是為了要「求生」。因為在一個危險的環境中,大腦會讓我們隨時處在警戒的狀態,當危險來臨時,隨時可以作戰或是逃跑。

大腦警報器作響:杏仁核

杏仁核是大腦中管理恐懼情緒的區塊,他管控一個人在面對危險或恐懼情境的本能反應,也可以幫我們辨識環境中是否存在危險的訊號。

如果長期身處受暴環境,受虐兒和受暴婦女的杏仁核就會一直處在活躍的狀態,使得他們沒有辦法區分無害與有害的事物。有時即使遇到一點小事,也會變得過度敏感、過度反應。

先暫時放個假吧:前額葉皮質

大腦中的前額葉皮質主要掌管一個人的理性思考的能力。

當杏仁核一直處在活躍的狀態中,杏仁核也會通知前額葉皮質先放假,暫時不要「理性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在危險的環境中,理性思考通常不是最重要的,保住性命、逃命要緊才是首要的任務!

當前額葉皮質不想工作的時候,這會讓人變的比較沒辦法專心解決問題,或是變得比較衝動。

幫助受虐兒與受暴婦女走出創傷陰影

1. 長期處在暴力環境之下,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理解」是必須的,我們要先了解他們可能不只在身體與情緒上都同時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而無法表現出「一般人」可以表現出的水準與能力。我們的理解可以降低他們的壓力,並且感覺到自己受到了「包容」。

2. 協助他們離開危險的環境,有個安全的處所是最重要的。

3.若是受虐兒與受暴婦女產生了嚴重的失眠、焦慮、憂鬱等反應,需要適度配合藥物治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藥物治療是不夠的,需要配合心理治療的介入才會有較好的療效。此外,至身心科或身心診所就診時,也必須要讓醫師知道自己過去的創傷經驗,醫師才能進行鑑別診斷,理解你的狀態可能是創傷經驗造成的,以避免給了錯誤的診斷。(可參考:創傷與評估:替創傷者撕下錯誤標籤

4.避免強迫受虐兒與受暴婦女回想或是分享過去的創傷經驗,告訴他們想說的時候再說即可。這是因為,在尚未準備好的狀況下,再度回憶創傷經驗,可能對他們有害;再來是因為,在過去長期受暴的經驗中,他們已經失去了主控權,無法決定自己要被如何對待,因此,讓他們知道他們有權力替自己做決定,對他們也是有幫助的。

5.受虐兒與受暴婦女有時會陷入情緒黑洞當中,不斷、不停訴說以前的受暴經驗。此時避免告訴他們「不要再想了」、「你想太多了」、「不要聊這個了」,而是只要簡短的回應「感覺你很傷心、很恐懼、很生氣」即可。必要時,也可以適度的給予一些身體接觸,例如:輕拍背部、握住對方的手等,讓他們感到放心一些。但是,當他們在訴說的過程中,出現了傷害自己或是對方的行為,則要嚴正的制止!

6.協助受虐兒與受暴婦女盡可能養成規律的生活與作息,讓自己的身體與心情可以恢復平衡。

7.鼓勵他們保持與他人的連結,並且擁有良好的互動。避免他們過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與親朋好友都斷了聯絡,失去連結。失去與人的互動,可能會讓他們的狀況持續惡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