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TECH FRESH 實習 | 介紹、申請、心得

Troy Chiu
7 min readJul 25, 2021

剛結束在 LINE 一年的實習,除了紀錄一下,也希望能幫助到有興趣的人。

文章目錄
1. 實習介紹
2. 申請流程
3. 實習過程
4. 整體心得
5. 總結

實習介紹

LINE Taiwan 的實習計畫全名為 LINE TECH FRESH — 技術新星人才計劃(其實蠻中二的),每年提供大約 30 個軟體相關實習職缺,包含前後端、SRE、QA、Data 等不同職位。

我覺得如果你
1. 想透過實際專案學習技術
2. 想多了解職場
3. 喜歡與人合作
4. 有足夠的時間(目前規定是每週至少三天)
5. (想賺錢)
那這個實習可能就蠻適合你的。

申請流程

LINE 實習每年最大一波招募是在大約 2, 3 月時,招募 7 月入職的實習生,但因為通常不會一次招滿,因此也會視職缺狀況不定期開放投遞履歷,怕錯過的人可以透過 LINE 加入「LINE開發者官方社群」(ID: @line_tw_dev)。

有些人可能看到上面要求的經驗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就不敢投,我是覺得如果你有不錯的寫程式能力就可以投看看,反正如果你還不夠格它會讓你知道,而且如果你已經全部都會了好像也不用去實習了?

官網上寫的 Basic Qualifications

在我申請時,投遞履歷後一個多月都沒有任何消息,身邊的朋友也都同樣狀況,後來才突然接到面試通知,在我實習時有反應過這個狀況,希望這個問題已經有改善。

我當初面試了兩個組,分別是 Data Team 跟 LINE Today ,但 LINE Today 的面試過程有點回憶不起來了,所以就大概講一下 Data Team 的面試吧。

流程大概是 自我介紹 ➡️ 問履歷 ➡️ 問其他問題 ➡️ 閒聊或問面試官問題

  1. 自我介紹:跟大多數的面試都差不多,但建議大家要好好準備自我介紹的部分,第一印象會很大的影響你整體面試。
  2. 問履歷:這邊當時面試官是挑我履歷上有寫到跟機器學習相關的專案,要我重述整個專案的起源、架構、模型等等,對於他們有興趣的部分會再更深入地問問題。準備面試的一個建議是,只要你履歷上有寫到的東西你就要確保你對他是非常了解的,這不僅是你可以掌握的部分,也是高機率會被問到的地方。之前聽一個學長分享一個還不錯的方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對於每個你履歷上有寫到的專案都準備三種長度的介紹,分別是 20 秒、60 秒、180 秒,當面試官問到時,你可以先講 20 秒版本,確認一下他有沒有興趣,如果他沒興趣你直接講個 3 分鐘不只他覺得很無聊,你的面試時間也會被壓縮,如果他有興趣想要聽更深入,你也已經準備好一個包含更多細節的版本了。
  3. 問其他問題:會問一些與機器學習相關的基礎問題,我自己也不算答的太好,網路上應該有其他更好的建議。
  4. 閒聊或問面試官問題:相信大家在網路查一下面是要問什麼問題應該隨便都一堆文章,說你要表達你的積極啦有的沒的,我自己會覺得面試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不只公司在面試你,你也要看你自己適不適合這公司而不是裝的你很適合,所以我會喜歡問一些我真的在意的問題,比如說:團隊的風氣或文化、加入之後會接觸的專案等等。我也沒有覺得說問這東西能增加你被錄取的機率,但能確保你進去這家公司不會後悔(這蠻重要的)。

(LINE 的實習面試似乎沒有很喜歡考算法題,可以自行權衡一下花多少時間準備)

實習過程

LINE 辦公室的 Mega Brown,大家常常拿他的毛來畫畫...

LINE Data Team (2020/07 ~ 2021/01)
我在 LINE Data Team 中參與兩個專案,一個是建構內部 NLP 平台,一個是有關廣告投放。
內部 NLP 平台的部分,我自己覺得一開始有點像在寫機器學習作業,先上網蒐集現在 SOTA 的做法,把 Paper 看一輪並做一些實驗比較效果,比較不一樣的可能是 GPU 隨便你開吧。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模型訓練完後的部分,如何將整個機器學習的流程包括資料處理、模型訓練、模型部署等等自動化處理,並讓其他使用者能方便的使用。
過程中會接觸到的工具可能有: Workflow Management (Airflow), CI/CD, API 部署, Docker & K8s 等等。

另一個專案是有關廣告投放,目標是希望能夠精準投放廣告給需要的用戶,並不要騷擾那些不會理你的人,但可能會牽涉到一些公司內部的東西就不多寫了。

蠻漂亮的辦公室,然而我不太會拍照...

LINE MUSIC (2021/01 ~ 2021/06)
在 Data Team 做了半年後,雖然蠻喜歡團隊的整體氣氛,但一直想嘗試看看不同的領域,很感謝 Data Team 主管協助我轉到 MUSIC,也感謝 MUSIC 主管願意讓一個零經驗的菜雞加入,這裡就真的很感謝公司了,等於我邊領薪水邊學想學的東西,真的是蠻香的。
在 LINE MUSIC 主要參與 LINE MUSIC LIVE (線上直播演唱會),整個後端是使用 Golang,當時我對後端零經驗,甚至連 Golang 都不會寫,每天 Slack 狂敲 Mentor,真的蠻感謝他這麼有耐心呀。
那除了學習這些技術外,也可以了解大型平台的架構、開發流程與習慣等等,真的增加了不少見識。這裡我個人覺得 Git 基本操作、基礎物件導向、基礎網路概念都蠻重要的。

整體心得

優點:

  1. 更多嘗試的機會:LINE 本身有許多不同服務,因此有不少機會能接觸到更多的領域。像我們這屆的實習生就有幾個中途換組,我也是從原本做 Data Science 轉到做後端開發,好處是對我來說幾乎沒有額外的成本就能加入,如果當初我是直接面試後端應該是機會渺茫,畢竟我當初對後端是一點概念都沒有。
  2. 接觸到真實產品:有些人想實習就是想要看看實際產品的開發,但據我所知並不是每個公司都願意讓實習生接觸上線中的產品,但在 LINE 就有蠻多機會參與你平常自己在用的服務。
  3. 許多蠻不錯的內部活動:在 LINE 中每個 Team 本身會有自己的經費舉辦 Team Building,就可以用公司的錢吃好的玩好的。工程師團隊內部也有一個專職的部門會舉辦活動,包括各種技術/非技術 Sharing、Internal Hackathon 等等,除了能聽聽別人都在做些什麼外,你也有機會向全公司分享你的成果,像我們這屆實習生就有很多在月會中分享各種技術。此外,也會有整個公司的大活動,例如 Family Day 是直接包下兒童新樂園讓大家帶朋友去玩,至少讓我在整個實習過程中,多了很多不同的回憶。
  4. 薪水不錯:以實習來講,給出的薪水算是非常優渥。

缺點:

(我自己覺得沒什麼大缺點,所以挑出幾個我覺得比較不習慣的)

  1. 日韓公司:因為是日韓公司(到底最上面是日本還韓國我現在也還是搞不太清楚),所以有些文件會看到一片日文或韓文,或是一些內部 Sharing 是日式英文,對我本身聽力就沒到很好的人,聽起來是蠻吃力的。但我覺得不算大問題的原因是,比較重要的專案文件通常還是會寫英文,Sharing 的部分也常常會找英文口譯,所以只有少部分會真的看不懂或聽不太懂。
  2. 地點有些遠:LINE 的辦公室在內湖港墘站(原本在西湖站今年搬到港墘站),像我住台大的宿舍就會需要搭一小陣子的車,但還好的是通常不太會有人在意你打卡的時間,所以如果遲到一下也不用太擔心。

總結

LINE 的這個實習計畫我是相當推薦的,不管是有遠大的抱負還是單純想了解業界,應該都非常能滿足你的需求,公司的氛圍也非常棒,還有不錯的薪水,你說他不香嗎。

如果有任何問題或需要幫助的都歡迎聯絡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