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風光明媚,有著邵族人的眼淚

日月潭是台灣知名的觀光勝地,以邵族文化為特色。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月潭各項發展的背後,是邵族人的土地受到迫害被迫搬遷的百年。當年為了日月潭水庫遷居,只是邵族人失去土地的開端,如今邵族文化更面臨消逝的困境…

Darren
Jul 11, 2021

當我們來到山明水秀的日月潭,當我們搜尋日月潭,點開搜尋引擎的介紹,看見了風景、旅遊資訊、伴手禮,而我們在遊山玩水之中,漸漸遺忘了邵族人的聲音。2021上半年台灣面臨缺水危機,日月潭水位下降露出了疑似邵族水社聚落遺址,這些被埋藏的歷史才重現而出。

這篇文章的起源,來自於一堂質疑性光雕投影的課程,主題從缺水討論到日月潭乾涸,當時我正巧在日月潭旅遊,眼前所見只有潭水與伊達邵,後來得知越來越多關於日月潭與邵族人的故事,感到震驚萬分,似乎從小到大我只有從主流媒體獲得訊息,鮮少有機會得知這些歷史文化與失去土地的故事,日月潭並非只是一汪明潭,也是舊有居民的家園,更在歷史中孕育了無可取代的社會文化,而這些看不見的珍貴寶藏,是否更值得探索與珍惜? 在製作這個作品的過程中,蒐集到的許多報導與文章讀起來都刻骨銘心,有些更令我想流淚。今年因為疫情無法公開發表,不過還是想分享這些蒐集整理完的資料,希望更多人能從不同的媒體了解邵族人的故事。文章最末也會附上組內的作品: 幽幽鹿鳴。

我們望著的是,我們以為的日月潭。

[ 日月潭地區發展簡述 ]

清朝時期邵族人從埔里平原被驅趕到日月潭 ,到了日治時期因為水庫開發導致部落舊居地被淹沒 ,1989都市計畫政府收走族人土地重劃開發 ,1999年921地震後政府以清理重建名義將族人遷往上方組合屋區,近百年來邵族一路流離,目前仍有100多人18年來住在簡陋空間。

1934 — 日月潭水庫興築 : 邵族人失去舊部落與耕作土地

六層樓高的大水讓邵族人失去舊部落與大量耕作土地。失去土地的邵族人被集體遷移到日月潭的一角,也就是現今的伊達邵。邵族應該是台灣第一例沒有土地能進行農業經濟的部落,失去了農業,邵族人轉型以歌舞觀光維生,而無法適應的族人也日漸離開部落討生活。

1989 — 都市計畫 : 政府收走族人土地重劃開發

現今 — 孔雀園等開發案

向山、孔雀園等地曾經是邵族人重要的祭祀地,如今也面臨觀光與開發等衝擊。「所謂觀光的經濟效益,我們已經快要沒有魚,我們的祭典都在馬路上進行,我們的文化還要受人家指指點點」「這些事情是只有邵族才會遇到嗎?整個發展主義的過程中,小農、或者大埔的張藥房也是同樣的命運。只是邵族比他們早了幾十年。這些是全台灣接下來都要面對的命運。」

一項項新規畫著的土地開發案,都壓縮著舊有居民的生活,「日月潭以邵族文化為代表,成為觀光重點,真實的邵族人,卻飽受失土之苦。」 「我們應在觀光發展的同時重視原住民在這片土地上的價值,並尊重其在這塊土地上活動的軌跡與生活積累的智慧。」所謂觀光,我認為應該要建立在不破壞舊有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下,去欣賞其自然與文化特色,如果一味建立新的開發,不經過環評也未先尊重居民,日月潭其實也消失了。

你曾經去過日月潭嗎? 還沒去過日月潭之前,已慕名美麗的風景與邵族文化,實際去時也為一棟棟大飯店感到惶恐,更多不知道的是這些歷史脈絡與遭受困境的文化傳承,或許有些歷史我們無法重置,我們卻也曾可能是其中一個過客,希望下一次到了日月潭或是另一個旅遊地的我們,都能試著了解背後的文化脈絡,尊重當地的自然與文化,我相信這些小小力量都能帶來不小的改變。

以下的文章來自於不同獨立媒體 ,值得以不同觀點去深入理解邵族人與日月潭發展的過程,若想看更多資料可以見文末:

我們的島: 日月潭的邵族悲傷 (15分鐘短片.2018)

部落族人一直希望重建部落,來到名為石印的傳統領域,過去政府規劃作為邵族生活文化區域,但是延宕至今。日月潭以邵族文化為代表,成為觀光重點,真實的邵族人,卻飽受失土之苦,困居在組合屋區。當各項開發案,不斷衝出日月潭的觀光熱潮,卻有一群邵族人,成為觀光下的悲傷民族。

從邵族的困境,看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爭議 (關鍵評論.2018)

向山與孔雀園曾是邵族祖墳地與重要戰略位置,更是先前與各族群交戰的古戰場。渡口旁更有邵族袁氏頭目的祖靈墳塚在此守護,至今邵族袁百宏頭目仍是年年依循古禮於每年的農曆6月25日,在此進行氏族頭目祖靈祭儀。

以邵族為例,因為人口少,幾乎無法參與選舉政治。這樣的法規機制更是在強化弱勢人權的參與權。邵族部落所關心要求的是疑似遺址的部分,須進行考古監看。邵族並非全面抗拒開發,而是要求在尊重文化與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保護整個日月潭與傳統領域,只有在「公有土地」上做重大開發,會傷害到原住民族文化與生活時,才通知部落。

傳統領域阻礙日月潭發展?孔雀園BOT案衝擊邵族祖靈祭祀。「族人:不是要佔地為王,只是求個尊重」 (報導者.2020)

2016年1月18日,縣政府公告了「南投縣日月潭孔雀園土地觀光遊憩重大設施BOT案」,2018年2月6日,南投縣政府觀光局則提出了「不同意孔雀園用地納入傳統領域劃設範圍」的要求。

反對孔雀園BOT案的邵族,縣政府、鄉公所和孔雀園開發公司在傳統領域劃設後,分別向行政院提起訴願。結果,行政院訴願會以會議「沒有邀請土地範圍內的全部共26個公有土地管理機關來參與討論,程序上不無瑕疵」為由,撤銷了邵族傳統領域。

誰是劊子手,讓比黑面琵鷺數量還少的邵族人瀕臨絕種!(Mata Taiwan.2013)

多情侶喜歡到日月潭定情或度過蜜月;然而對於邵族婦女,卻是土地被奪取後,不得不面對丈夫孩子相繼過世等家庭巨變,以及獨力扛起一家子生存與生計困境的滄桑過去。

「我三十歲的時陣,我尪就過身啊…… 我一個查某人,帶著囝搬來搬去…… 啊!麥擱講啊!擱講,我會哭……」

[幽幽鹿鳴]

2021年,台灣因無颱風登陸而面臨46年來的缺水困境,各地區的水位直直下降,乾涸的土地揭露了歷史的痕跡。人生而依賴水,台灣的土地在時代迭代之中,在開發中不斷改變原有的地貌,在試圖建構文明的過程中,卻同時也淹沒了曾經存在於此地的聲音。文明因潤澤而方便,文化因乾涸而重現。再過不久,又到了雨季,還會有人記得他們嗎?

其他參考資料

--

--

Darren

Love stories, travel, land, culture, design, art and music. 人們總是在遇見不同的人與環境時,才會覺察關於土地的故事,我們共享這美麗的島嶼與天空,期待自己能夠挖掘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