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X 案例練習:MOODY Diary 鬱見日記

Evita Huang
5 min readApr 20, 2020

--

MOODY Diary 是我在 2019 年大三時的作品,這是學校圖像化介面設計的作業,前期題目發想與流程設計為八位組員小組共同協作,而視覺設計則由個人獨立完成。

What is MOODY Diary?

MOODY Diary 是一個日記 App,我們希望能在人們低落的時候,可以透過書寫日記的方式,讓 MOODY Diary 成為一個抒發管道,希望使用者在用文字或圖像將心情記錄下來之後,進而能夠勇敢地面對負面的感受,真正地從壓抑中解放出來。

此外,在整個服務設計中,我們認為諮商師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可以讓 MOODY Diary 不淪為一般市面上的日記 App,而是在書寫日記的同時,也能夠有一個可以分享的對象,而這個對象跳脫出使用者的生活圈,能夠以更客觀且專業的角度,協助梳理使用者的負面情緒。

而「毛朋友」,則是在 App 中隨時都陪伴在使用者身旁的小動物,之所以不將他稱之為寵物的原因是因為,小貓小狗也可以是一個平等的好朋友,因此我們避免使用寵物這種帶有些微階級的稱呼,希望使用者可以更加珍惜身邊出現的所有人事物。

MOODY Diary 的三大功能

諮商師會不會太有距離感?

在最一開始, App 內的諮商師的資訊是相對透明的,我們當初打算公布諮商師的姓名、職業專長、個性、容貌等資訊,然而在後續討論中發現有一些問題:

  1. 隱私疑慮:諮商師跟使用者都有可能成為騷擾對方的人,反而違背我們設計 App 的初衷。
  2. 諮商師交接疑慮:當後台的諮商師需要轉換崗位時,交接的問題就變得十分頭痛,一旦換了另外一個人之後,使用者是否願意信任他?又需要花多久才能信任他?使用者和前一位諮商師溝通的內容,下一位諮商師是否需要知情?這些都是相當複雜的問題

因此,我們將轉化了諮商師的角色,由原本的「人」轉化成為「虛擬動物」,使諮商師的功能更像是一個讓使用者可以放下心防吐露心事的樹洞,但是每個「虛擬動物」的背後依舊是一個不同專業領域的心理諮商師團隊,用虛擬動物的口吻為使用者解憂。

Wireframe:使用 Miro 讓線上溝通變得更有效率

由於前期的流程設計為小組作業,因此我們利用線上共編平台 Miro 快速整合每個人對於功能提出的構想。

在 Miro 上討論的畫面截圖,有些雜亂但十分便利XD

在 Wireframe 階段,我們發現某些功能頁面與當初預想的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實際繪製介面的時候才發現雖然諮商師是這個 App 的一大特色之一,但是由於使用者與諮商師溝通的頁面是在單篇日記內,因此諮商師功能僅在瀏覽不同「虛擬動物」能為使用者帶來什麼樣的諮詢。

在繪製 Wireframe 後,我們也真正確定了 MOODY Diary 的 App 功能流程架構。

以日記為主,諮詢、陪伴為輔的功能架構

嘗試不同的視覺風格:新擬物化設計

確認流程上無誤後,我們就開始各自著手視覺設計。當時正值 Neumorphism 興起,被廣泛運用在各個 UI 作品中,運用打凹打凸的手法,質感相較於扁平化設計來得豐富,又不至於像擬物化設計那樣的寫實,風格上給人一種平靜安寧的感覺,正好符合此 App 的特性,因此想趁著這次的機會練習全新的風格。

色彩分別選擇橘色、黃色、深藍、淺灰來組合成一種溫暖沈靜的視覺感受。

接下來就由介面的 mockup 來展示此 App 的設計吧!

在 Onboarding 頁面使用插畫將使用者帶入情境
首頁採取大方、簡約的排版,右上角同時有可愛毛朋友為使用者加油打氣
記錄日記的過程中有毛朋友的引導,希望可以提高寫日記的意願,同時減輕寫日記的負擔
每一本日記本裡,乘載著過去的點點滴滴,若當天有記錄下心情,日期下方則會有一個小圓點
以「虛擬動物」來取代「人」的諮商師角色,讓溝通不再需要多餘的顧忌
毛朋友則帶給使用者溫暖與陪伴

小結

由於這堂課的宗旨主要是產出一套有完整視覺風格的 App,因此到了最後主要還是看作品發表的視覺呈現。因此我認為較為可惜的是因為沒有做使用者研究,我們不知道此 App 是否有真正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而繪製完介面之後,也沒有進行測試,一切都是依照我們團隊內的想法繼續執行,因此易用性是一個未知數。

不過對於此專案來說,八個人是一個大團隊,在小組討論時可以從其他七個人身上看到分析事情不同的角度、破解問題的不同解法,期許自己未來進行設計時,需要跳脫以往的框架,利用創新的思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