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研究】「天」字的上橫該長該短?

Tseng GoRong
3 min readMar 12, 2018

--

日本(其實韓國也是)電腦字體中,「天」字的橫畫為何是上長下短?這是寒假前老闆要我做的調查之一。而這疑問在野崎邦臣先生今年出的新書《漢字字形的問題點》中有著詳細的解答。

野崎邦臣《漢字字形の問題点》(2013)

簡單來說,台灣小朋友在學校學的是上短下長,但是日本人在小學時學的卻是上長下短,到底誰對誰錯?又從哪時候開始的呢?

小塚明朝的「天」
華康儷宋的「天」

先來談談「天」這個字,甲骨文的「天」是描繪一個人,上方筆劃是頭、下方筆劃是人的雙手,所以下方長是理所當然的。回顧歷史,所有歷代書法名家都都是寫上短下長(除了歐陽詢以外. 歐體的「天」只強調末筆的綿長,兩條橫畫的長短隨興)。

那這種情況下為何會生出上長下短的「天」呢?原來是後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裡,對於篆體「天」的造型做了以下的解釋:

(天的篆體可以參考漢字叔叔的網站)

http://hanziyuan.net/#%E5%A4%A9

「至高にして上無し。一大に從ふ。」
許慎是把篆體「天」分解成「一+大」。而重點來了,影響中日韓字型最深遠的【康熙字典】(1716)的編者群非常的尊崇《說文》所以在編著字典時就根據許慎的意作了以下解釋:「大」是人的立姿,而「一」是指人的腦袋以上,屬於至高無比,神所掌管的天空領域,所以自然一要寫得比大來的長。所以康熙字典裡的「天」就這樣變成上長下短。

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其實用毛筆寫的《康熙字典序文》裡有著這段敘述:「字典中的活字字體雖然是上長,但是手寫時通常「天」這個字是寫成下長。」所以其實天這個字還是寫成下長比較妥當,倒不是該指正許慎或康熙的編者是錯誤的,因為畢竟他們都不認識甲骨文這個到 1899 年才被發現的文字老祖先。所以上長的「天」是個過度解讀篆體造成的異體字。

繼續來看日本的「天」字,雖然日本明治時期之後的漢日字典裡,都參考康熙字典的字形是上長的「天」,但是無論是手寫或是印刷物,「天」都是下長的。戲劇性的轉變發生在昭和 36 年,日本教育部決定把教科書體(地位等同台灣的標楷體)改成上長的「天」(改訂的原因不明,而當時負責修訂的代表人江守賢治在文獻中也透露出對於「天」這個字該如何改有點苦惱)。總之從昭和 36 年之後,日本製作的字型就配合教科書體改成上長的天了。

但由此可知也不是所有日本人「天」都寫成上長,頂多老一輩會被年輕一代的人指正說你的天寫的怪怪,日本書法家們其實都還是寫下長天居多。就好像牛仔褲曾經要叫牛ㄗˇ褲一樣。也可以期盼有朝一天日本的教科書能改回下長的「天」啦。

(寫於201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