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只輸贏】日本夢碎甲子園教練,用八年時間改造香港壘球女子隊終擠身亞運

鄭祉愉 Olivia
9 min readAug 22, 2018
編按:高校甲子園金足農對大阪桐蔭決賽炒得這麼熱,亞運同樣在進行中。少年時夢碎甲子園的教練,來到香港,遇上港女壘,簡直就像女棒甲子園一樣,將這群全業餘班底由所謂「魚腩隊」改造成亞運隊,這就是他們的故事。明天就是四強前最後一天的亞運比賽了,或者她們未能進入四強,但運動精神不應只歌頌強隊,讓我們也好好了解他們吧。#撐港隊

相信動畫《女棒甲子園》,是不少九十後的回憶。女子隊要在傳統男子高中 棒球聯賽「甲子園」拼搏一席之位,那一股一無前往的拼勁,令故事熱血沸騰。

香港的女子壘球隊以全業餘班底的姿態,歷史性首次擠身亞運,連九名正選在內,共有十七位球員出戰。一般大眾卻仍然對壘球零認知。

「如果有人問起,我就會說是近似棒球。」三十九歲的古靄雨是年資最深的球員,在港隊打了二十一年,今年後就要退役了。

壘球(softball)的前身是十九世紀美國人發明的室內棒球(indoor baseball),後來移師至戶外。有說法指,因為棒球的球狀較小,場地較大,適合男子,而壘球適合女子打,奧亞運中亦只有女壘比賽。如果《女棒甲子園》改成壘球,恐怕就沒故事可講了。

簡單而言,壘球九人,分七局取分,兩隊輪流攻守,攻方投手的終極目標是要把球擊進場內,擊球後,擊球手需要跑回三壘,若不慎被防守隊員撿球傳到壘位、觸碰到,就會出局,連續三人出局就結束進攻。

大島田要求運動員入球場認真,在球隊注入了不少日本文化。Credit: 明周・趙賦禧(Instagram@marie_anson

約八年前,打亞洲女子壘球錦標賽,港隊十二隊仍排名第十一。在去年十二月舉行的亞洲女子壘球錦標賽,女壘港隊突破了歷來最佳成績,排名第六。得知成績一刻,古靄雨在球場哭了,難以置信地問:「我們真的有得打亞運嗎?」誰料由於印尼是亞運主辦國,取代港隊,自動佔據了一席之位。比賽兩個月之前,港隊爭取下破例以第七席位參加亞運。

這一切,除了球員的汗水,帶來改變的人,是八年前來港的教練大島田。

日本教法:學度先行

九龍天光道壘球場是沙地場,因為颱風天場地水浸,比賽前一周的採訪幾乎取消第三次。周六七點半練習,一個小時前已傳來訊息 — 她們已經到了會議室,壘球隊改為看比賽片段。

星期日早晨七點半,兩位日藉教練大島田以及杉本光弘抵達。大島田說得一口純正廣東話。身為港日混血兒的他,在八年前因緣際會被邀請加入香港男子棒球隊,再接手女子壘球隊。擔任教練一年半的杉本光弘是企業隊出身,指導技術較多,二人分工合作。

他們都有正職,「雖然是兼職,但我們當全職做的。」被委以重任時,適逢他人生低潮,剛剛辭職。他知道,成為代表隊教練,這件事在日本非常困難,好像打開了一扇窗。

--

--

鄭祉愉 Olivia

前專題記者|寫專題和人訪|留意人權、政治、社會及文化|人權新聞獎得主|報導散見《立場新聞》、《蘋果日報》、《明報周刊》、《好奇心日報》等|oliviacheng1@proton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