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真相年代 我們如何fact check — 蒸口罩是否可行​

Twins Science World
7 min readMar 2, 2020

--

外科口罩 — 用完即棄,不可用任何方法消毒後重複使用

​​在二十一世紀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每個人都能夠去接收或發放信息,因此查證消息真偽,亦即Fact Check 尤其重要。即使本來是虛構或失實的消息,經網絡「一傳十,十傳百」後,都彷彿變成真確的,相信大家對板藍根治肺炎、碘鹽可抗輻射(盲搶鹽事件)這些謠言一點也不陌生。就好像某議員在社交平台上載片段,聲稱運用了科學鑑證的方法,證明高温蒸氣消毒口罩再重用並無問題,指出蒸口罩是可取。那到底普羅大眾可如何查證消息真偽呢?今天就跟大家談談(科學上的)Fact Check,即使不太熟悉科學的朋友也可以參考一下,做到全民齊齊Fact Check。​


首先,要說明清楚,議員指的科學鑑證方法,跟我們之前所提及的法證科學和鑑證,並非同一回事。議員聲稱她使用科學實證 ,但她並沒有反覆論證,只是不斷引用相關研究的資料去證明自己的假設,而且沒有深究研究的真確性。儘管她委託了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為口罩進行檢測,但卻沒有詳細公開實驗的流程,實驗亦存在不少漏洞,並不是真正的科學實證。​


有些人或會疑惑,儘管不是真正的科學實證,但議員在片段中,先後引用了4份研究/科學報告,一切看似很有根據。這就涉及Fact Check的兩個關鍵:追尋消息來源及其可信性,以及怎樣去詮釋內容,當中有沒有邏輯謬論。​


由於現在很多傳媒(包括傳統印刷及電子傳媒)、網站(如內容農場Content Farm ),又或KOL、市民都會因為文章內容、圖片吸引而分享或轉載,很多時我們接觸到的都不是一手資料,難以辨別真假,因此Fact Check時首先便要追尋消息源頭,可根據消息發佈日期及時間順序,找尋消息最先來自哪裡,從而再判斷內容發放者的可靠性及可信程度。​


一般而言,政府機構、學術機構及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歐盟、世衞等發佈的訊息的可信性會較高,因為發佈者是該領域的專家學者,而且他們在發表報告時會先參考大量文獻,作岀分析,而非只參考單一來源。另外,一些國際知名的學術期刊,論文一般都經過同行評查(Peer Review)後才發表,而且會詳細說明實驗方法,允許更進一步的研究來證明或證偽,有一定的可信性。而大眾亦可參考該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又或到Google Scholar 查看該論文的被引用次數,甚至查閱發表者的學歷、研究背景、論文中提及的方法是否得到廣泛認可等,以查證論文的可靠性。​


然而,要注意的是,部分機構或組織可能因為政治取向、利益等而影響他們發佈消息的全面性和可信性,例如過往不少得到藥廠資助的研究只發表對藥物專利申請有利的結果,令人質疑可信性,所以現在的研究結果最後都要申明是否有利益衝突;此外,定律、學說不代表是真理,在科技進步下,即使是一些發佈在知名學術期刊、由學術界權威撰寫的學說,也有機會因有新證據的情況下,而被修正或推翻,經典例子就是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 vaccine)可導致自閉症(autism)的論述,學術論文於1998年發表後引起廣泛關注,然而其後多個大型研究發現兩者並沒有關聯,當初的研究亦存在不少問題,論文作者亦被取消醫生資格。​


另外Fact Check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要避免跌入訴諸權威這邏輯謬論的圈套,就如議員並非醫生,亦非醫學、生物或化學專家,由她去詮釋科學研究內容、決定蒸口罩的可取性並不適合,她或會因為對當中的專業知識不熟悉而錯誤理解,而誤傳不真確的消息,誤導群眾。相反,如果由醫生甚至是傳染病專家去印證,可信性則較高。​


以上提到我們可以如何fact check,查證研究的可信性及真偽,以下便會以議員的影片作例子,加以論述。​


首先必需強調的是,議員引用的研究只是檢測了口罩的過濾力和結構,並沒有測試蒸口罩是否能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達至消毒作用。​


關於口罩的過濾力和結構,議員先後引用了廣州廣播電視台中內地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學吳盟博士的受訪片段、三立新聞網中台灣中山醫學大學職業安全衞生學系賴全裕教授的受訪片段,以及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劉俊杰博士發表的一篇文章,我們可以就此逐一分析。​


前兩者均是引用傳媒的片段,儘管是一手訪問片段,但不能就這樣判斷其可信性。進一步我們可以使用Google Scholar/ PubMed(中國內地的話,可使用中國知網或愛學術)等期刊搜尋引擎嘗試搜尋相關的研究論文,然而未能成功找到。而事實上,除了那段廣州廣播電視台的片段外,在網絡上也沒有找到吳博士任何相關的研究資料,那代表我們根本無法知道他的整個研究過程,當中曾做過甚麼實驗,如何得出口罩能抵受攝氏100度左右高温,蒸口罩對成份及結構不會造成損害的論述。事實上,在網絡上也難以找到吳博士有關學歷等資料,對他的身分存疑。​


至於台灣賴教授的研究,團隊把結果上載到官方Facebook專頁上,仔細閱讀報告內容,便會留意到當中第四點提到「本檢測實驗尚未發表於同儕審查之期刊,目的謹為提供於外科口罩供貨不足時,民眾想要重複使用時之參考,請勿過度臆測功效」,然而議員並沒有強調這點,反而引用研究多番推廣蒸口罩這消毒方法。​


此外,兩項研究的消毒方法其實並不一樣,吳盟博士提出的是用攝氏100度高温蒸口罩10分鐘消毒,而賴教授則提出以傳統電鍋,不加水乾蒸3分鐘。而蒸口罩其中一個爭拗點,便是蒸氣對於口罩濕度的影響,在一般濕蒸蒸氣過程會出現很多「倒汗水」,這有可能改變過濾層的結構,因此使用台灣賴教授的研究報告根本不能印證吳博士蒸口罩方法的可取性。​


至於劉博士的研究,議員並沒有列出引用的文章,難以知道是哪一篇文章說明「用250倍的顯微鏡分析蒸過的口罩結構,發現蒸過的口罩與未蒸過的無明顯分別,無任何的穿孔或裂痕」。我們可以嘗試搜尋相關的研究論文及資料,雖然劉博士的關注領域的確在氣流組織、氣溶膠、潔淨度、穿透率等,但他多是研究空氣濾清器、空調過濾器的過濾性能,而非口罩,經初步搜尋後仍未能找出議員所引用的文章。​


對於「蒸口罩」的可行性,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已多番強調外科口罩應用完即棄,不可用任何方法消毒後重複使用,直斥有關影片內容「錯得離譜、害死人」,更舉例指在2003年沙士爆發期間,就有醫護人員因為重覆使用口罩而受到感染;而另一專家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亦指出高溫消毒會破壞口罩的三層結構。​


希望大家之後在遇到類似的情況時,知道可以怎樣應用先前介紹的方法查證研究的可信性及真偽,不要盲目相信傳媒或網上資訊,在這個後真相年代,我們每個人都要提高警覺,不要因個人立場或情感而忽略客觀事實,向其他人分享資訊前更應該Fact Check,謠言止於智者啊!​


有關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的研究報告,可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CSMIBMS/posts/1078986522441124​


有關劉俊杰博士的作者知網節,可參閱:​
http://www.qczk.cnki.net/kcms/detail/knetsearch.aspx?dbcode=CJFD&sfield=au&skey=刘俊杰&code=08914428​

--

--

Twins Science World

我們倆自小對科學有著濃厚興趣,亦喜歡關注社會上不同的議題,閒時會閱讀一些相關書籍、文獻,觀看相關影片等。在這動盪的時代,知識與理性分析更顯重要, 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平台,跟大家分享和討論有關科學的知識和看法,當中包括化學、法證科學、醫學、公共衞生等,願大家一同學習,擴闊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