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攀岩介紹:計分規則、比賽場地與參賽選手

繼東京之後,攀岩以全新規則重返巴黎奧運

Christine
9 min readJul 11, 2024

攀岩,又稱運動攀登 Sport Climbing,2024 年再度以主辦國的自選項目成為巴黎奧運的其中一個比賽項目。

攀岩首次登場是在 2020 東京奧運,當時的賽制是一名選手要參加三個項目,包含:速度、抱石、先鋒,再將三項的排名相乘,取數字最小的為贏家。

事實上這樣的計分方式在攀岩比賽中前所未有,因此在參賽選手以及攀岩愛好者之間都引起不小的討論。

這次攀岩除了在巴黎奧運再度登場之外,賽制也有所調整。希望這次的改動一方面讓初次接觸的觀眾易於理解,另一方面也保留攀岩原本的計分方式。

接下來這篇文章會介紹 2024 巴黎奧運的攀岩項目有哪些小項?計分規則如何改動?最後也分享已經完工的比賽場地照片,以及參賽選手名單。

速度 Speed

© Nakajima Kazushige/IFSC

速度攀登顧名思義就是速度的競賽,先爬到頂點拍下計時器的選手獲勝。

速度賽的路線是固定的,無論是岩點的形狀、岩點間的距離、岩牆的傾斜角度等等的細節都是一樣的,所以專攻速度賽的選手在訓練時就能夠針對每一個動作細細琢磨,即使是 0.001 秒也要錙銖必較。

速度規則

排位賽 Seeding Heat

速度比賽牆左右兩邊會設置兩條一模一樣的路線,14 名選手分別在兩條路線上各攀爬一次,取較優的時間成績進行排名。

淘汰賽 Elimination Heat

兩兩一組進行比賽,由排位賽的第 1 名對上第 14 名,第 2 名對上第 13 名,以此類推會有七組對戰。每組先拍到頂點計時器的選手可晉級決賽,第八位會從淘汰賽落敗的選手中,取排位成績最佳的人出線。

決賽

八位晉級決賽的選手再度兩兩一組對戰,勝者進入四強賽進行第二輪比賽,取兩名輸家進行銅牌戰,另外兩名贏家則進行金牌戰。

全能賽 Boulder + Lead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將攀岩的三種類型都各自獨立,但想必奧委會跟國際攀委有各方面的考量,所以這次的巴黎奧運只有將速度賽獨立出來,抱石和先鋒維持合併計分。參賽選手要分別完成抱石和先鋒,取總成績做排名。

抱石 Boulder

© Jan Virt/IFSC

抱石是在一道矮牆上攀爬,不使用繩索作為安全措施,僅在下方鋪設軟墊吸收墜落後的衝擊。起攀點和完攀點都會標示出來,沿途也會有一到兩個得分點。

抱石是攀岩項目中,最需要腦力也最考驗身體爆發力、柔軟度、協調性的項目。每條路線都是獨一無二的,是定線者針對該場比賽絞盡腦汁的成果,因此也有人說抱石是攀爬者和定線者的腦力對決,讀懂這條線怎麼爬最輕鬆,和擁有能夠完攀的身體素質一樣重要。

每位選手想出來的解法會依他的體型和強項而有所不同,所以觀看抱石比賽時,其中一大樂趣就是欣賞同一條路線的各種爬法,並驚呼他怎麼辦得到、怎麼想得到!

先鋒 Lead

先鋒攀登是在一面高牆上攀爬,整條路線的長度至少 15 公尺,因此選手身上會繫著繩索,每爬一小段距離就得把繩索掛入牆面上的固定點,繩索的另一端會握在地面上的確保者手中。

先鋒攀登的路線雖然也是獨一無二,但動作變化程度不如抱石那般豐富,考驗的其實是選手爬長距離的耐力,以及不偏不倚抓到下一顆岩點的準確度,畢竟先鋒是一旦失手墜落就遊戲結束的比賽。

如何在這麼高的牆面上分配體力、並找到最舒服省力的方式休息至關重要,有些選手看起來總是爬得輕鬆優雅,名符其實是牆面上的芭蕾,每次看到這種人,都會冒出一個疑問:他的身體到底是用什麼做的?

© Lena Drapella/IFSC

全能賽規則

抱石資格賽

抱石的記分方式是以最少的攀爬次數完攀最多條路線。

20 位選手輪流攀爬 4 條路線,每輪計時 5 分鐘,在這 5 分鐘內選手可以無限次地嘗試,但每一次嘗試失敗都會扣 0.1 分。四條都爬完之後,將成績加總取得抱石總分。

一條路線上會有三個計分點:
5 分(Zone 1)
10 分(Zone 2)
25 分(完攀)

會以最後一個摸到的得分點,再減去摸到這個得分點之前嘗試的次數,假設:

選手 A 嘗試第一次就摸到 Zone 1 ,第六次摸到 Zone 2 ,那他的成績就會是 10–0.1x5=9.5
選手 B 嘗試三次摸到 Zone 1,第四次摸到 Zone 2,到第十次完攀,那他的成績就會是25–0.1x10=24

先鋒資格賽

先鋒的計分方式是向上爬得越高越好,若同分則比較選手的完成時間。

20 位選手輪流攀爬一條路線,時限 6 分鐘。路線會被切成四個區段,每個區段內的岩點會有相對應的分數,越高區段的岩點可以獲得的分數就越多,完攀的話總計能獲得 100 分。

抱石和先鋒的資格賽都完成後,將兩項的成績加總,最高分總計有 200 分,取前八名晉級到決賽。

決賽

計分方式大致上和資格賽時一樣,但有一些些不同點:

  1. 每條路線的時間從 5 分鐘縮減到 4 分鐘
  2. 開賽前有 8 分鐘的觀察時間
  3. 抱石到先鋒之間,每位選手大約休息 25 分鐘

在最後階段的先鋒賽,選手爬完後會被邀請到一旁的座位,一起欣賞後面的選手攀爬,有時候不需要等最後一位選手爬完,就能大致算出獎落誰家,轉播也會很貼心地幫觀眾標示這位選手碰到哪顆點就能奪牌,觀察大家的表情是這個階段最有趣的事情。

比賽場地

巴黎奧運的攀岩場館設置在巴黎東北方的 Le Bourget 這座城市,從巴黎可以搭 RER B抵達。

這座場館是少數專為巴黎奧運打造的設施,預期在奧運結束之後,能夠留下來活化 Seine-Saint-Denis 省的人潮與也帶動運動風氣。

總共打造了五面牆:

三面比賽牆(速度、抱石、上攀)

兩面暖身牆(室內、室外)

室內暖身牆會留在原地作為攀岩場館使用,位在室外的四面牆會在賽後拆除,另外提供給當地的協會、俱樂部、社群。

看更多照片:

場館空景:https://www.ifsc-climbing.org/photos/paris-2024-the-venue

測試活動:https://www.ifsc-climbing.org/photos/paris-2024-test-event

選手名單

依取得奧運資格的時間排序

Women’s Speed

Desak MADE RITA KUSUMA DEWI (INA)
Emma HUNT (USA)
Aleksandra MIROSLAW (POL)
Piper KELLY (USA)
DENG Lijuan (CHN)
Sarah TETZLAFF (NZL)
Aniya HOLDER (RSA)
ZHOU Yafei (CHN)
Aleksandra KALUCKA (POL)
Rajiah SALLSABILLAH (INA)
Capucine VIGLIONE (FRA)
Manon LEBON (FRA)
Leslie Adriana ROMERO PÉREZ (ESP)
Beatrice COLLI (ITA)

Men’s Speed

©Lena Drapella/IFSC

Matteo ZURLONI (ITA)
LONG Jinbao (CHN)
Bassa MAWEM (FRA)
Samuel WATSON (USA)
Rahmad ADI MULYONO (INA)
Julian DAVID (NZL)
Joshua BRUYNS (RSA)
WU Peng (CHN)
Veddriq LEONARDO (INA)
Amir MAIMURATOV (KAZ)
Zachary HAMMER (USA)
Reza ALIPOUR SHENAZANDIFARD (IRI)
Yaroslav TKACH (UKR)
SHIN Euncheol (KOR)

Women’s Boulder and Lead

©Fabrice COFFRINI/AFP

Janja GARNBRET (SLO)
Jessica PILZ (AUT)
MORI Ai (JPN)
Oriane BERTONE (FRA)
Natalia GROSSMAN (USA)
ZHANG Yuetong (CHN)
Oceania MACKENZIE (AUS)
Lauren MUKHEIBIR (RSA)
Brooke RABOUTOU (USA)
NONAKA Miho (JPN)
Erin MCNEICE (GBR)
SEO Chaehyun (KOR)
LUO Zhilu (CHN)
Ievgeniia KAZBEKOVA (UKR)
Mia KRAMPL (SLO)
Lucia DÖRFFEL (GER)
Zélia AVEZOU (FRA)
Camilla MORONI (ITA)
Laura ROGORA (ITA)
Molly THOMPSON-SMITH (GBR)

Men’s Boulder and Lead

Jakob SCHUBERT (AUT)
Colin DUFFY (USA)
NARASAKI Tomoa (JPN)
Toby ROBERTS (GBR)
Jesse GRUPPER (USA)
ANRAKU Sorato (JPN)
Campbell HARRISON (AUS)
Mel JANSE VAN RENSBURG (RSA)
LEE Dohyun (KOR)
Sam AVEZOU (FRA)
Adam ONDRA (CZE)
Alberto GINÉS LÓPEZ (ESP)
Hannes VAN DUYSEN (BEL)
Paul JENFT (FRA)
Yannick FLOHÉ (GER)
Hamish MCARTHUR (GBR)
Sascha LEHMANN (SUI)
Alexander MEGOS (GER)
Luka POTOCAR (SLO)
PAN Yufei (CH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