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孩子為什麼要上感覺統合課程? (上篇)

優教育Urclass
3 min readFeb 9, 2018

專欄作家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職能治療師 陳姸伶

我們人都有很多種感覺,大家容易感受到的是看得到的 視覺、聽得到的
聽覺、聞的到的 嗅覺、嘗得到的 味覺,還有摸得到的 觸覺,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維持身體運動的各種感覺資訊,比如說因為我們自己動作及位置所產稱的感覺的 本體覺 體感覺,感覺平衡的 前庭覺

而這些感覺都不是單獨自己在運作的,通常這些感覺資訊會互相搭配,才能夠讓我們的動作運行得更加順利,好比說要有 本體覺+前庭覺+視覺=知道我們人在空間中的姿勢跟位置,舉個實際的例子:比方說面前有一個階梯:沒了本體覺:就算看到了也準備好要往上的平衡感,但就是沒辦法好好地邁開腳步也是沒辦法行動的。缺了前庭覺:看到有階梯,腳也邁開了結果沒有平衡感,就咕嚕咕嚕的跌倒了。沒有視覺:唉呦根本沒看到前面有階梯,”砰”的就撞上去了啊

所以,這些感覺資訊的統合=感覺統合,就是 維持我們日常生活一些活動相當重要的能力

感覺統合不好的人會有多辛苦:

學齡前:跌跌撞撞是家常便飯

這個階段,因為爸媽、親人或幼兒園老師通常都會比較包容,不會要求孩子必須要做到那些事情,所以有障礙的孩子們通常可以選擇不要做對他們來說比較困難的活動,周遭的大人們也會覺得這些可能是孩子們個別的需求,或是還沒學得很熟練,沒關係啦,所以有很多前兆就被忽略了。

學齡期:遲到、粗心、懶惰鬼,字歪七扭八、動作慢、不專心

上學之後,孩子跟家長的惡夢就來了,這個時期,家庭跟學校的要求會增多,很多事情都必須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那些在學齡前可以選擇不要做的事情現在都不得不做了,他們需要花很長得時間刷牙整理東西,因為他們可能有觸覺敏感,或是整理東西常常會掉,全家人人仰馬翻。

在學校裡,需要剪貼、著色等精細功能會做不好,像是沒辦法剪在線上,著色超出範圍,粗大動作像騎腳踏車、跳跳繩,丟接球等等的也都因為平衡感不佳,或是整合不好沒辦法好好指揮身體做出想要的動作。

到中年級會更崩潰,因為要寫字的功課要求更多,但是整合不好的孩子就會被罵說 “ 字都不好好寫歪七扭八” “ 寫一頁作業簿要寫一個小時” “ 功課都沒跟上”,可是好像又不是智力有問題啊,其實這些很多時候都是視覺動作協調出了問題、形狀空間知覺不太好、動作計畫、動作記憶、體感覺處理…….很多部分的感覺資訊出了狀況,所以才導致孩子們做不好。

事情做不好帶來的心理壓力又更複雜了,容易在學校被欺負、被嘲笑,讓孩子自尊變低,自我形象低落,成績差,做各種事情的動機低落。

然後就會出現大家很在意的 注意力不佳 專注力差 不專心 的狀況,專注力差當然有很多因素,但是當感覺統合不好的時候,試著想想看:在抄聯絡簿的時候,我要花很多精力在把筆拿好了,怎麼還有機會去把黑板上的資訊好好理解呢,老師說的話根本就是有聽沒有到啊。

成人期:職涯發展受限

受到學習階段種種的影響,到成人期的時候,可能在選擇職業上面,有感覺統合不佳的人就會偏向找比較少用到需要精細動作功能的行業。

那怎麼辦呢?在下一期的專欄會有更進一步的探討。

原文出自陳老師的部落格:https://woopsotlilly.blogspot.tw/

找感覺統合課程可以到優教育urclass網站:https://www.urclass.co/

優教育urclass F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rclass/

--

--

優教育Urclass

用最專業的資訊,最溫暖的文字,和父母一起翻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