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幸與一間開發機器人的公司見面,過程中提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需要人形機器人?覺得是個很有趣的課題,決定紀錄一下自己的想法。 — 當你問我為什麼喜歡機器人,我會說因為他會學習、會跟人交流,你再問那為什麼不發展AI就好,我又說因為人形更能有互動過程、而非只是無形的「程式」。但其實在這個問題被提出的當下,我也有種語塞跟困惑。 老實說,以前的我一直認為機器人的精髓在於AI,而非他長成什麼型態,因為當他沒辦法與人良好的溝通,長得像人也沒有太大用處的。 我並沒有實際參與過機器人的設計開發,只是嘗試用設計的角度,理解各式型態的機器人適合被用在哪些場景。 讓我們先退回到機器人大約有哪些型態 「人形」 目前有名的人形機器人包含很正的Erica、有脊椎的Kojiro、說要毀滅人類的Sophia,而台灣也有Zenbo、Pepper等,產品定位大多在教育、家庭、服務業,用來與人互動、陪伴、或是減輕人力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