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應用社會學】「人脈」可以分三種!

謝達文
Jul 26, 2022

--

我們都知道人脈很重要,但怎樣的人脈才有用處?用處是什麼?又有哪些因素會影響人脈的用處?在應用上,我們可以怎麼描述一個人的人脈(不論我們關心的是政商關係、是企業組織之內或之間的合作、還是我們自己的機會),進而分析這些人脈可能帶來的好處?在策略上,拓展和經營人脈的優先目標應該是什麼?⁣⁣⁣⁣

跟上一篇討論的文化一樣,這點在社會學也是一個重要議題,經常圍繞在「社會資本」這個概念,但是學術文獻也一樣充滿複雜的術語,以及一些「誰說了什麼」的辯論。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整理、改寫Ronald Burt的經典回顧文章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同樣清除所有的術語,嘗試用白話文呈現人脈的種類與用途。⁣⁣⁣⁣

簡單來說,人脈有三種,三種人脈可以帶來的好處不同,讓人脈有用的條件也不同!⁣⁣⁣⁣⁣

→第一種人脈:「在一群人當中」⁣⁣⁣

第一種人脈是「在一群人當中」,這種人脈要有用,就是仰賴這一群人「有多緊密」。而這種人脈有兩種用途:「互通有無」和「互相幫忙」,後者尤其重要。⁣⁣⁣⁣

第一個好處跟資訊有關,任何人只要待過關係緊密的群體,都知道資訊在這種群體傳得比較快,比較不需要層層轉達,一個生活中的例子是,幾個好朋友組成的群組,可以讓我們快速取得自己有興趣的資訊。值得補充的是,其他好處還包含:這種訊息取得的成本比較低廉,不用特別花力氣就能取得;另外,也因為來自你信賴的群體,所以可能比較可靠,比較精確、豐富而且值得信賴。⁣⁣⁣⁣

而關係緊密的群體還有另一個更大的好處,就是團體越緊密,裡面的人就越可能會「互相」。一個群體越緊密,人們越會有要對彼此好的「期待」(「這個時候你應該會幫我忙吧」),甚至覺得有互相幫忙的「義務」(「我們本來就該互相幫忙」);在這個時候,你甚至比較不會計較是否能「馬上得到回報」。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同個宗教群體裏的家長,會覺得要互相照顧彼此的孩子,一起管小孩,導致天主教學校的小孩比較不會輟學(這點在教育中很常討論,家長之間的人脈、互信,成為整間學校可以共用的資源)。⁣⁣⁣⁣

從另一個方向來說,這種團體裡的人比較能夠互相信任,也是因為知道彼此「不會亂搞」:因為一個群體越緊密,你搞其中一個人,大家都會知道。你要亂搞也是可以,但一個關係緊密的群體,一方面就越有可能有集體的制裁,大家一起處罰你,另一方面也越會造成你在「一整群人」當中名聲都壞掉(而非只是得罪一個人)。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是在移民群體中做生意的人,彼此之間會互相講好價格、互相幫忙,比較不會削價競爭或作其他彼此惡搞的行為,就是因為移民之間夠緊密。⁣⁣⁣⁣

(在社會學術語當中,這就是所謂的closure。)⁣⁣⁣

⁣→第二種人脈:「在幾群人之間」⁣⁣⁣

第二種人脈可能沒有第一種那麼直觀,但Burt認為至少一樣重要,這就是「在幾群人之間」:有幾群人,彼此之間沒有什麼聯繫,而你就是他們之間的橋樑。前一種人脈指的是「深耕一個小圈圈」,而這一種指的是「橫跨很多個小圈圈」。⁣⁣⁣⁣

當這種橋梁有什麼用處呢?同樣有兩種:「媒介新資訊」和「控制新機會」。⁣⁣⁣⁣

首先,當你在「幾群人之間」的時候,你就會得到比較多資訊:這不只是因為你碰到很多人,更重要的是,你碰到的這些人,都來自不同的圈子,所以你會得到比較多不一樣的資訊(相反地,就算你的朋友數很多,但都是來自同一個小圈圈,你得到的資訊就會很重疊)。進一步來說,因為你跟不同小圈圈都有連繫,所以你等於多邊放線,哪邊出現好機會、有值得注意的事情,你可能都會知道。⁣⁣⁣⁣

舉例來說,研究就發現,在不同部門都有人脈的經理,比較容易完成任務,績效比較好,也比較容易升遷;研究也發現,如果你的團隊組成比較多樣,團隊成員各自有各自多樣的人脈、可以延伸到不同的群體,那麼,團隊內就可以有比較多元的資訊和觀點,會比較有創意,因此表現也會比較好;此外,在不同的群體、門派都有人脈的攝影師,在攝影界也比較容易被大家看見。⁣⁣⁣⁣

其次,因為你有這些資訊,你就可以控制你什麼時候、要在什麼條件、把這些資訊給誰。這個用白話文來說就是「仲介」:我知道A群體有新的好合作機會,但我要跟B群體還是C群體說呢?什麼時候要說呢?要說多少呢?要在什麼條件下才會說呢?這些都是「橋梁」可以控制的。這就是所謂「控制」的好處,能在不同群體、部門、派系、組織之間當橋樑的人,就越可以運用這個人脈,控制資訊的流通。⁣⁣⁣⁣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獵人頭:負責獵人頭的人,就是要在很多不同公司都有人脈,所以知道不同公司裡的人最近在幹嘛、能力專長是什麼,而且人脈橫跨不同公司;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把這個資訊賣給開出好條件的公司。⁣⁣⁣⁣

從這個討論也可以看出來,這種好處除了仰賴你的聯繫夠多樣之外,也在你是「唯一一座橋梁」的時候最強,最好是獨門生意。如果有其他人也跟你一樣是橋梁,那他就跟你有同樣多元的資訊,而且等於在跟你競爭當「橋梁」;所以群體間的橋梁越多,當橋樑的利益就越小,就越是該去其他地方尋找機會的時候了。⁣⁣⁣⁣

整體而言,如果你要建立一個團隊,那麼,我們會希望群體間的關係很緊密(第一種人脈),而群體內的成員又各自有辦法跟其他群體互相連結(第二種人脈);我們會預期,這樣的群體表現會是最好的,內部協調、互相信任、資訊傳遞順暢,又可以從外部得到不同的資訊與觀點。⁣⁣⁣⁣

(在社會學術語當中,這就是所謂的結構洞〔structural hole〕。)⁣⁣⁣⁣⁣⁣

→第三種人脈:「幫你打入這群人」⁣⁣⁣

前兩種是文獻上面最有名、最常討論的,不過Burt在文章中後段又提及了一種人脈的樣子,值得當成隱藏版的第三種來討論,這種人脈就是「我幫你介紹」,這裡指的是「我想要打進一個(或多個)群體,而你幫我引介」。⁣⁣⁣⁣

誰會需要這種人脈?就是「自己沒辦法打進這個群體」的人,這種時候就需要一個人「借」你他的人脈,幫你「掛保證」,說這個人值得大家的信任,望你牽成。作者舉的例子,包含在一個性別歧視嚴重的地方,女性員工有時候就需要一位男性(比如主管)幫她引介人脈,跟大家說這個人很不錯;新進主管有時候位置也還沒坐穩,同樣需要老鳥來幫忙;或是剛準備找工作的博士畢業生,需要指導教授幫忙推薦。這些人自己嘗試去建立人脈,可能會因為門路不熟悉、技巧不純熟、或者就是因為被歧視,而會導致處處碰壁;他們沒辦法打入前面所說的緊密群體、也沒辦法直接去當橋樑,因此需要人「借」他人脈。⁣⁣⁣⁣

而畢竟是「借」來的人脈,這種人脈要有用,就要看幫你引介的這個人有多有力,他自己的人脈有多強(回到前面的討論:有沒有緊密的聯繫?或者有沒有多元的聯繫?)。⁣⁣⁣⁣⁣⁣⁣⁣

→小結⁣⁣⁣

所以總結來說,看到一個「人脈」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它是哪一種?接著可以來看看這樣的網絡有什麼用處?又在怎樣的條件下會比較強?三種人脈在這三個問題各有不同的答案:⁣⁣⁣⁣

(1)在一群人當中:我們從緊密群體中,取得「快速、便宜、豐富且可靠的資訊」和「互相幫忙」,而群體內部越緊密互信,這種「互相」就越強;⁣⁣⁣⁣

(2)在幾群人之間:藉由擔任群體間的橋梁,我們可以取得「多元的資訊」和「控制的機會」;而你連結的群體越多樣,資訊就越多樣,同時,越是「獨門生意」,取得的好處也就越多;⁣⁣⁣⁣

(3)幫你打進這群人:透過有人「代為引介」,打進本來無法打進的群體;而這個引介的幫助多寡,就仰賴「借」我們人脈的那個人本身多有力。⁣⁣⁣⁣

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回去找原文來看,我這篇整理並沒有全篇摘要,而原本的文章裡頭不但回顧了更多研究,而且還有另一個小節,整理「哪些因素讓這些資源更有用(或沒用)」,是我這篇沒有整理的。也可以去找其他網絡與社會資本的討論,不論是早期的經典研究與理論討論(幾個最常被引用的包含林南、Bourdieu、Coleman、Granovetter、Uzzi、Putnam、Burt),或是近期關於網絡的新研究(許多是關於「資訊如何傳播」的實際動態),都很值得有興趣的讀者繼續往下閱讀!⁣⁣⁣

--

--

謝達文

文章系列:【白話應用社會學】完全去除術語,討論「分析不同主題」時可以注意的觀察重點;【方法工具箱】分享論說文寫作、解讀統計、訪談執行等的方法技巧;【數據看台灣】用統計數據討論台灣的不同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