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應用社會學】學校的三個角色

謝達文
Aug 4, 2022

--

教育一向是大家很關心的議題,那麼,我們可以怎麼觀察、分析學校的運作呢?不論是老師、家長、公民想要從不一樣的觀點,理解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可以怎麼影響學生,或者,如果有一天,你需要分析學校對一個人或是對一群人的影響時,我們都需要知道學校究竟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當然,三千字的篇幅,不可能把整個學門的重要發現都整理起來。在這裡,我將借用Davies and Guppy提出的三個角色,用白話不帶術語的方式,介紹一些值得參考的教育社會學研究。

→學校是「學習如何做人」的地方

每間學校都有學校的文化,而這樣的文化影響學生怎麼做人做事。文化的影響可能是「如何看待一件事」,也可能是「怎麼做一件事」(可以參考本系列〈文化〉,特別是第一跟第二點)。

關於「如何看待一件事」,比如不同大學的學生,可能就會從同學怎麼做、從校園徵才活動當中,學會認為哪些工作是「好工作」、「適合我們這些人的工作」,是值得去申請去從事的。更廣泛來說,學生也可能養成一個世界觀,比如認為自己菁英、與眾不同,並養成一套要「往上爬」的世界觀;一些學校有可能「讀書風氣」很強,學生看著大家都在念書,因此認為成績好是一件重要的事,或是反過來,認為「我們這群學生」不是讀書的料、應該去學一門技術,甚至學生集體認為「學校沒用,反正教的東西也不可能讓我出人頭地,憑什麼要我乖乖的」。學校文化可能形塑學生的「世界觀」,以及「想像中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

關於「怎麼做一件事」,舉例來說,如果在這間學校都沒有女生選數理科,或是都沒有黑人參加先修班,學生也可能覺得「去修這樣的課會讓我被同儕覺得很奇怪」、「會被排擠」,因此不去修一些選修(或者在台灣,可能是選哪個類組,或者參與/不參與一些學校的活動)。也有研究指出,在學生互動比較緊密、彼此都認識的學校,學生比較會認為要跟彼此好好溝通,發表政治意見的「習慣」就會比較溫和、採取溝通路線;反之,學生彼此之間如果比較疏遠,就可能把不同意見的人當敵人,則可能養成比較衝撞、互相對抗的習慣。總而言之,一些「事情可以怎麼做」的習慣,可能也是在學校養成的。

那麼,校園文化是怎麼形成的呢?同儕跟老師(校方)都能發揮影響。

同儕方面,同儕之間的排擠、嘲弄可能會讓同學覺得什麼不能做(比如太乖反而會被笑)。而同儕之間都在做、或都沒在做什麼,也可能讓學生跟著做(比如是否有女生修理組的課)。最後,好朋友之間當然也可能彼此討論,影響學生。

而在校方方面,學校可能透過資源配置、透過提倡某些說法,讓學生覺得「來學校就是要做這個」,比如台灣的前段高中,就會透過在課程上安排只有準備考試一種選項,讓學生覺得「高三不是要準備考試,不然要幹嘛」;相反地,美國一些大學,透過課程安排、透過在介紹學校時強調玩樂,鼓勵學生多去派對,學生反而不知道自己可以走「透過認真念書爭取獎學金」的道路。學校內也可能透過各種活動,讓學生養成一些習慣(比如在歐美菁英學校的正式用餐入座,學習各種禮節與位階感,要讓誰先用、要怎樣在正式場合說話)。

在實際做分析,或者思考政策時,我們可以看看我們關心的事情,是學生對什麼事情的看法,或者做什麼事情的習慣;接著回過頭來想,校方所鼓勵的學生做法是什麼(給什麼做法比較多資源?說法上鼓勵什麼行為?舉辦什麼樣的活動?),也觀察同儕之間,透過示範、嘲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養成了什麼樣的看法和做法。

→學校是「有些人表現比較好」的地方

在學校裡,總是有些人表現比較好,甚至可以因此擁有更好的未來,而教育社會學的許多研究,都在分析「為什麼這些表現好壞的差異,經常反映了出身背景的好壞」。而這有幾個說法:

有些研究強調「期望」的重要性:出身背景好的學生,家裡面可能灌輸他如果想要有好生活,就必須要在教育上頂尖;相反地,出身背景不好的學生,家裡面可能也沒有期待要出「高材生」,甚至更可能認為「這些機會都不是屬於我的」,所以企圖心的不同、導致努力不同。這個想法可以適用在階級和族群上,而在性別歧視嚴重的社會,也可能認為女生不用念那麼多書,或者至少某些科目不需要念。

有些研究強調對「成本」和「難度」的判斷:這指的不只是學費等念書的直接成本。出身背景好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比較容易認為學習上的一些困難是可以克服的,比如現在學不好,可以靠補習、靠密集家教補起來,反正他們負擔得起;但出身不好的學生,遇到挫折比較容易認為「那就沒辦法了」,甚至可能會認賠殺出,趕快去賺錢,不要浪費時間念書了。整體而言,出身背景好的人,比較有辦法「投資」,研究就顯示,當美國大學開始普遍採取標準化測驗之後,十多年內,有錢小孩的標準化測驗成績就大幅度拉高,顯示有錢人更加強準備考試。

而有一組非常重要的研究,則和「熟悉學校那套怎麼運作」有關。出身比較好的家長,比較知道要怎麼跟老師溝通、知道怎麼表達自己小孩的需求(甚至一路到了大學,還能教小朋友怎麼選課、怎麼在學校求助),相反地,出身比較不好的家長,可能不知道要怎麼表達、不敢表達,或者根本就很忙沒時間去找老師,也不懂要怎麼選課等等。出身比較好的學生,也可能因為家裡面的培養,比較知道要怎麼問老師問題,知道怎麼求助,知道怎麼參與學校各種活動;相反地,對出身不好的學生來說,這一切可能都很陌生。老師們通常無意偏心,不是故意要對出身好的學生比較好,但當老師時間有限時,可能就比較會照顧懂得問問題的學生,比較懂得爭取、比較「配合老師」的家長。與其說是出身好的學生「本來」英文、數學就比較好,不如說他們比較知道要怎麼從英文老師、數學老師那裏學到東西(這點可以參考本系列〈文化〉那篇的第五點,所謂的「文化資本」)。

而這裡的討論,又可以跟前一點(「學習如何做人」)合併起來看:有時候,學校的文化,會加強這種不平等。比如當工人階級小孩們都去念同一個學校,當他們的朋友都認為學校沒有用,會去嘲弄那些認真讀書的人,又當他們的老師對這些學生也不抱希望、只求他們乖乖的,反而讓學生更覺得「我到底來學校幹嘛」,這就使得他們更不可能透過好好念書脫貧。又比如,當一個黑人或窮人學生,看到前段班都是跟自己不一樣的有錢白人時,就更可能認為「這些機會都不屬於我」。

而到底有多不公平,這也跟整體的教育機會和制度有關:研究就發現,教育機會擴張,會讓教育更公平──但是,很可能是有錢人都吃飽了,還有剩之後,才留給沒錢的人;而且有錢人還會去追求同一個層級裡更好的機會(比如從只追求上大學,變成追求更菁英的大學)。不過有錢人吃不吃得到,也要看實際上的教育政策:就有研究認為,課綱標準化(大家都念一樣的書)可以降低不平等;同時,考試到底考什麼也很重要(比如即使同樣是申請入學,美國菁英大學招生辦公室所看重的東西,就跟台灣大學各系教授要的東西未必一樣);相反地,分流分等級,把學生分到不同的軌道去,則會加劇不平等,越早做越會如此。

整體而言,期望、成本與成功難度、對學校怎麼運作的知識,都可能帶來不公平;而如果要具體討論一個教育安排是否公平,我們就要具體看到在制度中,我們到底採用怎樣的標準,進而討論這樣的制度有意或無意地「獎勵」怎樣的學生,某些學生是否真的會因為「家長有這樣的知識」、「家長期望比較高」、「家長認為自己負擔得起」而有優勢。

→學校是「確定什麼是知識」的地方

學校還有一個功能:定義什麼是「正式」、「大家承認」的知識。歐美的典型例子是,「創造論」(上帝創造萬物)到底可不可以跟達爾文的「演化論」在生物課本裡並列。台灣更有感的,可能是歷史和國文課綱:白話文「值不值得教」?一個有讀書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唸過〈阿房宮賦〉?當年的歷史課綱「微調」引起那麼大的爭議,也是牽涉到怎樣的「史觀」是教育體系認證的。

而另外,哪些課程被分配到比較多時間,哪些知識則顯然「不是主科」,也影響我們對於那些知識重要的認識。在台灣,公民科從非考科成為考科的過程,就是一個好的例子。

大學更扮演「確認知識」的功能:在一個學科內部,比如要念法律系、成為一個司法官或律師,有哪些科目必修(憲法),哪些是選修、甚至修也不必修(法律史、外國法專論)?在學科之間,誰可以獨立成為一個科系,可以發行大家所承認的文憑,甚至成為進入特定行業的入場券,進而受到比較多重視(社會工作就是一個例子,台灣文學和語文也是),這些都是許多人爭取、協調的結果。

→小結

學校同時是一個「學習如何做人」的地方,一個「有些人表現比較好的地方」,跟一個「確定什麼是知識」的地方。也有人將其比喻為孵化器、篩子和寺廟,孵化出具有特定觀點跟習慣的學生,篩選不同成績表現的學生(而背後又經常反映不同背景),並且像一座寺廟一樣決定什麼是「正確」(神聖)的知識。

在本文中,我整理了一些具體的機制(同儕和校方怎麼影響校園文化,而看似公平的教育又為什麼仍會有不平等),但仍然有一些重要的討論無法納入(比如校園裡的學生和家長「人脈」如何運作,學校「組織」又為什麼會做特定的選擇──關於這兩點,可以分別參考本系列〈人脈〉〈組織〉兩篇文章,都可以應用在學校;比如:密切、互信的家長人脈網絡,讓家長可能會互相看管彼此的孩子;校方「需要來自家長會/校友/其他單位」的資源,也可能造成依賴,導致學校這個組織必須聽外面人的話;學校之間可能有共享的文化、會互相模仿)。

重要的是,任何的分析和討論,都必須具體指出「為什麼」會有影響、「為什麼」會有不平等。希望本篇文章所整理的這些具體機制,可以讓讀者在實際思考、分析實作參考!

---

系列文章:

【白話應用社會學】市場的三個觀察角度

【白話應用社會學】「制度怎麼運作」的四個面向

【白話應用社會學】組織的四個觀察角度

【白話應用社會學】「人脈」可以分三種!

【白話應用社會學】遇到「文化」可以問的六個問題

--

--

謝達文

文章系列:【白話應用社會學】完全去除術語,討論「分析不同主題」時可以注意的觀察重點;【方法工具箱】分享論說文寫作、解讀統計、訪談執行等的方法技巧;【數據看台灣】用統計數據討論台灣的不同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