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律師上榜心得文 — 讀書技巧篇

李慈萱
Aug 16, 2021

--

2024.1更新:

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持,此心得文發布至今已累積超過20000+閱覽人次。今年,我與其他律師朋友共同創立了提供予經濟弱勢或有需要的考生的免費司律公益函授課程 「Plus Bar 加法」,希望能在備考過程提供一些協助。如您符合資格,再請填寫表單申請計畫:https://forms.gle/dXbwcCuFnqEJWAHe6

如您已上岸,並願意以各種形式分享、加入或支持計畫,歡迎私訊Plus Bar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PlusBar-%E5%8A%A0%E6%B3%95/61556113955862/),或通過電子郵件聯繫我們:plusbar112@gmail.com。

祝福大家一切順利!

此為承接心態篇之第二終篇,建議可以先看過第一篇再閱讀此篇。

讀書技巧八方法

  • 前言

「幫成功找方法,而非為失敗找藉口。」是我認爲讀書技巧最核心的概念,從各方面提升自己的效益,並降低所有造成讀書的障礙,極大化自己的效率。想送各位一句帶國考讀書會的陳彥吉榜首學長曾說過的話:「讀書是累積而來」,慢慢一步一步走,就會順利成功。內文附上我當時的重要排程表單供大家參考取用,希望能有幫助!

► 方法一:設計一個專屬自己的固定作息,並滾動式調整

我在完成心態篇中的儀式感並讓自己進入備考狀態後,擬定了一個「每天都會按表操課的固定作息」,並依據自己身心狀態不斷滾動式調整。過程中要隨時體察自己哪時候沒有效率、探究原因為何,並據此做出改變(我會上網查增加讀書效率的影片與文章,就是文章前言提到的「幫成功找方法」)。以下是我當時設定的固定作息與「選擇原因(很重要!請反覆問自己到底適合什麼再做決定)」,研究顯示習慣21天後就可以養成,相信各位沒問題的!

  • 選定讀書場地:我選擇在行天宮圖書館讀書,原因是因為離家近、過去所有大型考試都在行天宮讀書,以及男女分開的自習室(同性別讀書還是自在許多,我都素顏氣色差的快樂讀書,而且幾乎不會看到情侶窸窸窣窣或抱來抱去)
  • 番茄鐘工作法:極專心讀25分鐘(要設定讀幾頁書)後休息5分鐘,也可以彈性調整40分鐘休息一次,四個回合後休息20分鐘。我覺得這個方式蠻不錯的,我專心讀書的時候手機會開飛航模式。
  • 寫下會讓你分心的東西:這是阿滴影片教的,我常常在讀書時想到事情還沒做,就會分心想完成,或是佔用其他精力記得這件雜事(例如:星巴克買一送一好想買、這頁需要抄重點下來等),導致無法專心。我把腦袋閃過的寫在紙上,在休息時間或讀完整天書之後再完成,會大幅提升效率。
  • 種樹(專注不用手機APP)、種房子(提早睡覺APP):我兩者都下載過,坦白說第一週有一些用處,之後就再也沒有用過了,有時候需要上網查資料時樹就會枯萎,反而很焦慮。
  • 固定作息早安打卡計畫:固定作息可以讓身心保持在穩定的狀態,不會因為突然晚起感到抑鬱,也不會因為一下子早起而疲憊不堪。為了增加我唸書「起床」動力,我會幫自己安排一個早起的驚喜。例如我在吃早餐時,會看三部5–10分鐘小短片(哈哈台、蔡桃貴、愛莉莎莎我都看過),還有跟好友進行「早安打卡計畫」,需要在一定時間起床「並且拍照(確保自己真的有起床)傳到對方的賴聊天室」,簡單的動作會讓人覺得有伴一起早起,會更有力量讀書。
  • 運動:原則是「會讓你感到快樂舒壓、且不會影響讀書」的運動。我一週大約會2–3次到健身房在讀完書後使用滑步機30分鐘,健身房離家近且可以讓我轉換情緒,運動後更會心情變好。我在一試前非常焦慮的時候也會在滑步機上背各種無聊的法條(像是公司法、證交法的細碎相異規定),注意千萬不要運動到自己太累而影響讀書喔。
  • 早餐:讀書一個月時我發現每次早上精神最好時都因為肚子餓讀不到四小時就想吃午餐。午餐因為常常吃炒飯等升糖指數高的飲食,會感受腦袋昏沈且容易饑餓。因此我上網找資料後早餐不再吃麵包,調整成早上吃一大碗前一晚冰起來的牛奶燕麥片加香蕉,中午盡量吃升糖指數低的食物,果然讀書不再因為飢餓倍打斷,腦袋也更清晰。
  • 固定衣著與飲食:成功的時間管理大師賈伯斯跟祖柏克常常都穿同一套衣服,以減少決策時間。我在半年中讀書時只有三套寬鬆舒適衣服不斷輪流穿(我都擔心輪班的圖書館管理員會不會覺得我都沒換衣服),食物都吃行天宮圖書館旁邊的老北京炸醬麵(大推超好吃,我幾乎天天吃了半年不誇張,應該吃了快200碗麵,老闆夫妻都認識我了),偶爾買一杯手搖飲料或是花輪東京今川燒奶油口味犒賞自己。

► 方法二:設定一個「有彈性」的讀書計畫

  • 以終為始的設定方法:「終」=最後目標,「始」=著手之方法。計算自己一小時可以讀幾頁書,一天可以看幾部函授(另外還要考量到書跟函授前面50頁或3集都是比較輕鬆簡單的內容,以及早晨剛開始讀書還未有疲憊感,所以可以看比較快的因素)後,再估計需要多少時間完成,並回推擘劃。千萬不要制定好高騖遠的讀書計畫,如果計算之後發現讀不完,就是開始需要取捨的時候了。我自己準備時發現二試商法三科加起來只有100分,CP值最低我又沒時間讀完全部,因此我果斷捨棄高宇的保險法、證交題型破解,直接讀三科合一的「老師解題」。
  • 加法的讀書心態:把重點放在「完成了什麼」而非「還有什麼沒做到」。讀書是累加而來,縱使比原訂計畫少讀一些書,你還是比前一天的自己多讀了更多書。因此習慣把每天完成的事情記錄下來,會讓人覺得踏實並更有成就感。
圖示:讀書時會將頁數全部寫下,每讀完就劃掉,這樣可以清楚知道目標,也能在一天讀完時發現「哇」自己讀好多頁呀,幫自己鼓鼓掌!明天繼續努力!
  • 彈性而非鬆弛的計畫:務必加入「緩衝時間」、「休息時間」並時時刻刻「滾動修改讀書計畫」。我在每個階段(一本解題書或一科函授)都會固定加入至少2個時段(一天三時段,一時段三小時左右)的緩衝期,並且每週會選擇一個自己讀書最沒有效率的時段作為休息時間(可以看電影、跟朋友吃晚餐)。緩衝可以讓自己讀不完或是有突發狀況時,不會因為耽擱而導致心情煩躁更不想讀書。休息時間可以讓你有「期待的事情」因此更有動力唸書。不過彈性不等於鬆弛,我在準備時「從來沒有幫自己找過怠惰的藉口」,除了遭遇打擊身心需要休息一下之外,每天都按表操課。因為我了解如果有任何一天開始偷懶,就會如同破窗效應一般潰堤,因此若非真的撐不下去,請不要輕易放過自己。
圖示:我在進入一試備考前跟朋友約了下午的野餐,當天下午跟晚上都在聊天拍照充分休息,蓄積能量供我崩潰時取用
  • 我的作息: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作息。並不是早起讀書一定好,也有許多人晚起更有效率,而且考試當天一樣可以早起發揮佳。我自己是一個很愛睡覺的人,除了午休必睡一小時之外,晚上都會睡以人體「90分鐘為一睡眠循環」設定7.5小時的睡眠時間,讓自己睡飽而且起床時剛好睡完五週期,清醒迎接新的一天(如果睡八小時起床會有昏沉的感覺)。
  • 人人都有的撞牆期:從三月準備開始,我在大概五月、七月、十月時有過三次撞牆期,大概可以把他想像成一段減肥時一開始很迅速有效,但到中後期開始停滯不前的時期。在撞牆期時會經常覺得特別慌張無助,或是質疑自己目前的唸書方式,我當時在撞牆期時會請教學長姐,並跟他們談心聊聊,在與前輩聊完並討論規劃讀書的方式之後,通常就會打通任督二脈並脫離低潮,朝下一階段邁進了!

► 方法三:我的準備時程、各科準備分析與書單

  • 準備時程:
  • 滾動式進度表:此連結參考Sunny學姊當時無私提供給我的表單製作,大家可以設計一個專屬自己且隨時可以修改的計畫表(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dIW2_zCLjYD634bYgnTaCbEV5DkTHmWFzsysghJ3aiY/edit?usp=sharing,請勿進行商業用途)。
  • 各科準備分析與書單:
  • 一試準備:跟二試毫無關係的測驗,完全的「獨立事件」!400分是保險門檻,盡量考高一點才能在成績出來以前放心休息玩耍與準備二試(高於去年通過成績20分是安全區間,答案通常隔天早上十點會公布在考選部,建議趕快對答案)。我的成績以二試再篩選前1/3而言應該無法通過考試,也有一試430多分的考生二試沒上榜,所以對一試就當作一個「目標400分的資格考」即可(據鄉野傳聞,一試的存在是因為這樣老師在二試可以改到比較有品質的考卷)。建議大約花一個月時間準備,我當時前面的進度拖延導致只剩下三週,第一次直接計時寫考卷,發現分數低於該年通過標準40分時超級無敵崩潰(我讀書會的同學第一次隨便寫都高於20–30分)!幸好後面慢慢練習並經過「超仔細訂正」(=我下次看到一定不能錯,這樣訂正後就等於我拿滿分了)最後還是有通過一試。不過由於太驚險與太焦慮到常常無法如睡,還是建議大家早點開始準備,一個月前是最後通牒。準備上以「練習考古題為主」,函授當追劇休閒時輔助聽。
  • 二試準備:超重要的定生死衝刺期,由於準備完一試可能很多都忘記了,因此兩個月的黃金時間要「瘋狂看解題書與總複習函授」。我通常一科花1–2天聽完函授,並花3–4天讀完解題書與製作爭點精華筆記,快速複習完每一科後寫兩回計時考古題(個人覺得除非你不擅於輸出,否則計時完整練習兩三次後就差不多了。除非你時間很多,否則不需要練非常多提目,跟一試不同)最後瘋狂背筆記,看到題目可以立刻開枝散葉反射出爭點地圖與架構上考場。總複習我同時購買高點與讀家,因為每個老師複習取向不同(有花很多時間從頭教、有只帶題目、有只教實務見解),請務必衡量時間擇你所需,不用強迫字全部聽完,有捨才有得!

► 方法四:建立爭點地圖(=精華筆記,培養爭點意識超重要!!!!!)

「爭點地圖」這個概念大概是我有幸考上的最大關鍵了,有沒有常常覺得自己得了銀杏也救不了的遺忘症、看到別人已經同一本書讀三遍很慌張,或是完全不知道題目在考什麼(=沒有爭點意識)?放心,其實根據我應屆三榜的朋友表示一個月以前讀過的東西基本上都會忘記,以下說明如何製作刻在腦海又可以一本書讀到十遍的爭點圖!

我去年是有幸找到偉大的上岸考生在網路上公開提供的無私筆記,所以選了解題書搭配他人做好的筆記(而且該筆記是按照跟我看同一本解題書做好的筆記)。這個步驟很重要,因為國考範圍太大,最後必須要重複唸第二第三次時,要有可以讓你自己快速完整唸完的東西。我在考完一試進入最後兩個月的衝刺期間時,平均3–4天會讀完一本解題書,因此在考前看完了12本解題書。快速閱讀還能同時製作筆記的秘訣是,在閱讀解題書時直接補充在前人的筆記上,最後反覆看那份筆記很多次就可以建立爭點地圖了(=完整背起來你的精華筆記)。

精華筆記在考試前可以看到十遍沒問題,最後幾次幾乎30分鐘就能讀完,相當於半小時複習完一本書而且考試當天便於攜帶,在中堂休息時可以快速複習轉換考科爭點!)。同時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是人類在記憶時對於圖片比較容易有印象記得住,反覆看之後可以很容易知道大概在自己筆記的哪個架構(例如某一頁的右上角),也可以幫助考試喔!

圖示:以Sunny超強學姊筆記搭配補充製作而成的行政法爭點地圖地圖精華筆記
圖示:以PTT神人筆記搭配補充製作而成的憲法爭點地圖地圖精華筆記

▌偉大的上岸考生無私筆記來源

建議不要找太久以前的筆記,最好找前一年(因為每年都會修法,補習班會瘋狂提醒修法部分讓你可以輕易把筆記的舊法更新,但太久以前的可能會無法找到已經修法的地方)而且該筆記是「根據你正在讀的書製作的筆記」(這樣你在閱讀書本或講義時可以不用畫線,直接「對照」把要補充的寫在已經完成的筆記上,讀書起來會快非常多!):

1.ptt筆記 — Google搜尋「司律筆記ptt」就會出現很多神人筆記可以下載,此連結是我當時找到的公開筆記,(連結位於此文 https://pttcareer.com/examination/M.1580530820.A.3EA.html 留言處,若需移除再煩告知,會馬上刪除謝謝!)

2.Sunny超強學姊筆記 — 連結(IG搜尋「lawyer_sunny」後依照精選限時公布流程領取筆記)

各科爭點筆記搭配解題書

► 方法五:參加讀書會與練筆

  • 國考讀書會:大四下幸運的參加到讀書會,由於國考的讀書會大多都是已經考上研究所的同學自己組成,因此我們這群幾乎皆非研究生的考生能有幸邀請到108年的榜首陳彥吉學長帶讀書會真的是打從心底非常感謝學長。每週固定的讀書會可以藉由討論考題與學長講解更深刻讀懂內容,更甚者是學長除了非常謙虛之外都會鼓勵我們、穩定軍心,還有一群一起奮戰的好友,讓人可以不孤單撐到最後。網路上也有許多臉書社團可以自組讀書會,建議大家努力找到一群不藏私的戰友互相分享!(報考提醒、用書選擇、問題討論,當然如果你的戰友很雷也請你快逃)
  • 練筆:我自己在考前只有完整寫過兩年的二試考卷(一定要murmur一下106刑法,當時寫完覺得自己大概考不上了),覺得練筆多寡還是因人而異,由於我寫考卷很快速,所以練兩次都能寫完並有完整答案後,就回去瘋狂背我的爭點精華筆記了。不過我認為如果你有參加讀書會請務必逼自己寫考卷,或是若你預計寫兩回考古題就一定「要寫完」,因為心態上可能因為該週太忙不想交考卷,它能帶來一時節省時間的快感,但長久會讓你感受到「事情都沒做完的挫敗」,並開始逃避與陷入自我否定。所以我認為除非是完全來不及必須斷捨離的情形,不然如果「做」的成本不會太高,還是建議盡量做完,否則心理上因事情未完成的不舒服感所付出的成本,其實會比你原先省下來的時間更高。

► 方法六:一些無法歸類但實用的14個小知識

  • 關於休息:一試考完之後大家幾乎都會休息一個禮拜(或至少3–5天)放鬆玩耍,再開始準備二試。
  • 關於還願:考完試後很容易就忘記了備考時的無助狀態,如果你有去廟裡拜拜的話,記得考完一定要去還願!有發願完成的事情也務必要完成。
  • 關於不會的先跳過:讀書時容易遇到讀不懂的,如果你跟我一樣有強迫症逼自己讀懂會很痛苦且耗費時間。通常先跳過再回頭看一兩次時,基本上就會讀懂了。
  • 關於具參考價值判決與大法庭裁定:二試考前可以在精神耗弱時看一些實務的具參考價值判決與大法庭裁定,將判決重點濃縮成一句話。如果你有補總複習課程,讀家的講義都會特別整理這部分,我當時直接把它裁下閱讀,沒有另外花時間整理。
  • 關於別人的進度:圖書館看到別人也在準備司律考試,而且進度超前自己時都會感到焦慮不已。但他人可能也有你看不到的偷懶時間或需要補強的弱點,把注意力專注在自己身上投資自己,才是最值得的事。
  • 關於爭點配分:依據鄉野傳聞,一份考卷是由各個爭點配分組合而成,即老師會先設定要考哪些爭點,並給予相應分數慢慢湊成100分,所以如果你有一個爭點沒有開標題討論到,你的該配分就會是「0分!」。因此前述的爭點地圖精華筆記製作才這麼重要,務必在看到題目時反射出爭點才有能力開標題!
  • 關於考前猜題:請不要相信「五年內考過不會再考」這種話!因為去年民法就考了前幾年考過的違章建築,各大補習班考前猜題命中率也低於五成(去年我有上課且有命中的老師:韓台大憲法命中50分、陳楓證交公司法總複習提示重點幾乎全命中,其他的課程沒有特別感受)因此請好好全盤複習。
  • 關於解題書再版:每年幾乎所有解題書都會再版!因為書商需要賺錢(X)更新最新法律規範(O),所以解題書除非是當年度否則不建議先買。當然也會遇到你想先讀解題書時正在改版要苦等的窘境,但其實解題書建議最後再看(因為看了也容易忘記,而且還是建議由完整的教科書或函授課程打底)基本上一試考完後書本通常會再版完成,不需要太擔心。
  • 關於不要押寶:我在考前花最多心力準備的科目是民法民訴,但最後考出來分數只有70多分,反而原先很害怕的刑法刑訴逼自己硬著頭皮念,最後拿到不錯的分數。所以還是建議大家不要投機取巧,也不要認為自己擅長哪科(我台大法研民法組同學也提到不知道為何國考民法民訴分數低)就過度自信,因為考試射倖性極高,每一科拿到過半分數久可以上榜,所以當個高效率的讀書老實人、多做些好事比較重要。
  • 關於寫考卷:根據鄉野傳聞,當考官批改非常多考卷時,如果看到大標題寫的是明顯錯誤的結論的話,會不太想看完你的論述,並給出很低的分數(其實站在考官角度很好理解,雖然當下的考試你花費了一年青春準備,甚至可能影響你一生,但對要批改上千份考卷的考官而言,你只是花兩分鐘批改的一份考卷)。若在不確定答案的當下,請將結論放在最後才寫,這樣辛苦的考官會願意看到最後,並給出一些論述分。
  • 關於不會寫:大多的考生均表示,國考約略會有「三成」你不會或沒看過不知所以然的題目(由於考卷也會由實務界法官出題,有些題目是直接改編自判決,教科書與解題書自然不會收錄所以不會寫很正常),這時候請拿出你的「掰功」,想想法律的文義解釋、目的解釋、體系解釋、歷史解釋等等推導出甲乙丙與你採的結論。
  • 關於月亮與星星:「瞄準月亮,就算你射偏了,也會打到星星。」永遠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比預期更好,並以更高目標的規格備考。如此一來即便不小心失常,也會有從容餘裕得到不完美但仍滿意的結果。
  • 關於Less is more: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高效率完成最核心必須做的事情(例如打底必備、解題書必備)。不要因為看到他人讀非常多書就心慌,確確實實做好對考試而言最核心的部分,比安排許多目標但都完成不了來的好。
  • 關於從今天起:過去的你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低潮,不過每個可控制的永遠只有當下,因此把握每個你能夠掌控的今天,不論之前發生過任何事,從現在開始都可以是停損點與嶄新的開始!

所有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們總說沒考上不要否定自己的價值、或是呼喊不要氣餒,但其實考試失利時必定會遇到自我懷疑的低潮。我雖然有幸在第一次準備即通過國考,但我考過了學測、指考、轉系考共三次考試才來到法律系就讀。其中的學測教會我不要在考試時談戀愛、指考讓我學會如何經歷40天自習班與自己獨處,而大一就讀社工系的專業助人學習讓我更懂的反思與體察。在人生的每個當口都有老天事先為你安排好的任務需要完成,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就不用擔心一次的失利,因為每個關卡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在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無論是繼續奮戰或轉換跑道都是最好的選擇。到現在考完隔年的我,仍經常夢到自己沒考過而嚇醒,國考本身就是一個苦其心志的天堂路之旅,祝福還在努力的你都能有面對的勇氣!

最後,放上一張讀書時最平實卻深刻的當下。那一晚圖書館臨時停電,座位上為不同考試備戰的考生們不僅沒有驚慌,反而拿出手機的手電筒照亮書本,靜靜的讀書。在考試的路上有時會覺得孤單,好似夜幕低垂時只有自己在奮鬥,但別忘了這些夜晚放眼望去的熒熒燭光,都是和你一起奮鬥的希望。祈願所有考生順利上岸,並努力在岸上成為讓他人感到幸福的存在,相信你一定沒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