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與假新聞:2018 新聞、媒體與科技趨勢分析

Ray Wang
15 min readApr 3, 2018

--

本文依據路透社研究機構(Reuters Institute)的Nic Newman所撰寫的「2018新聞、媒體與科技趨勢預測分析報告(檔案於超連結可下載)」(Journalism, Media, and Technology Trends and Predictions 2018),進行整理與摘要,分為「2017年度回顧」、「2018年重要趨勢與預測」、「新裝置與新科技」、「結語」四個面向進行整理。歡迎參考與轉載

傳播媒介隨著科技發展的趨勢不斷更迭轉變,社群媒體的發展也同時影響了政治和議題的發酵速度與範圍。

2017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超過1.2億的美國人皆可能透過臉書看到俄羅斯發布的分裂社會與政治的相關訊息。如果沒有適當的檢查,表示外國勢力能夠使用虛假賬戶購買政治廣告,影響重要選舉。此外,2017年10月,#MeToo標籤引起一連串的反對性侵與性騷擾的呼聲。據臉書稱,在24小時內,全球有470萬人參與了有關對話,且超過1,200萬的貼文參與其中的討論。由此可知,新聞產業、媒體生態以及科技發展三項環環影響,無可分隔的趨勢已顯而易見。

一、回顧2017

對於平台與演算法的反動

2017年,許多人對於臉書的演算法在錯誤的訊息、政治宣傳以及偏頗內容,產生高度的關注與討論。如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美國人可能透過臉書看到俄羅斯發布的政治訊息,進而影響到美國大選選情。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臉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從技術天才,變成了世界各國政府的眼中釘,且未來仍會依此情況持續下去。

https://cn.nytimes.com/usa/20170907/facebook-russian-political-ads/zh-hant/

也因此,許多國家正積極的建立監管社群平台的相關法律。如美國參議院正在提出一項法案,規範網路上的政治廣告。英國議會正在研究Facebook和Twitter上的「假新聞」是否影響了英國脫歐的公投決定,而澳洲競爭監督機構(competition watchdog)正在關注Facebook和Google的市場力量。

社群媒體的益處

https://www.10tv.com/article/twitter-reveals-massive-reach-metoo-movement

然而,社群媒體在推動社會運動或是散播議題方面,也起了很大的推波助瀾效果。2017年10月,#MeToo成為了社群媒體上的熱門議題標籤,帶動演藝圈性侵與性騷擾的相關內幕事件,以Alyssa Milano女星為主的事件發酵,擴及全球娛樂圈。據Facebook稱,在一天內全球有470萬人參與了對話和討論,累積超過1,200萬的相關貼文。

這同時說明了社群媒體的hashtag標籤,成為了一種新的搜索訊息來源的方式。例如2017年在英國倫敦的Grenfell發生的嚴重火災,在社群媒體上的hashtag提供了受害者朋友和親屬重要的信息來源,除了即時更新受害人數之外,還展示相關物資如衣服、住所和急難金等相關資訊。

二、2018年重要趨勢與預測

調查發現,過去約有44%傳統媒體對於社群媒體所帶來的影響有所顧慮,今年此比例上升至55%。然而,對於不同的科技巨擘公司有分別不同的態度,其中Google受到較多的正面青睞,其次是Twitter與Amazon,最後則是Facebook。因Facebook上仍有假新聞與錯誤消息的顧慮。

超過3分為正面態度,低於3分為負面態度

媒體組織力求突破對於社群平台的依賴

社群媒體對於傳統媒體的影響與日俱增,然而傳統媒體也漸漸的對於平台做出一些依應措施,有以下幾個特點:

  1. 臉書降低新聞推播的頻率
    當臉書的假新聞成為外界所顧慮的問題時,臉書自動調整了在動態時報上出現新聞的頻率。雖然不能期待臉書將個人的動態時報完整的去除品牌或是第三方媒體的推播訊息,但有效的降低第三方的內容推播出現頻率,可暫時還給使用者較清淨的使用環境與接收到假新聞的機率。
  2. 新聞媒體逐漸退出社群平台
    除了期待社群平台的演算法不要更改的太頻繁,影響到自家內容的曝光率,傳統新聞媒體也逐漸減少對於社群平台的依賴,開始嘗試與讀者建立直接性的關係。
  3. 更多的平台監管人員
    內容的核實與控管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許多社群平台公司,如YouTube持續大量的雇用人力對於潛在的危險內容進行監管。
  4. 社群平台被批評有害言論自由
    然而當社群平台實施內容控管時,另一方對於該平台有害言論自由的異議隨之出現。例如,當臉書與Google出現極右派言論時,將會被檢舉刪除。最著名的案例是臉書撤銷車臣領導人拉姆贊卡迪羅夫(Ramzan Kadyrov)的帳號,因為他被列為美國的制裁名單。
  5. 雖多數呼籲出走社群平台,但實際行動者不多
    許多傳統媒體呼籲與臉書等大型平台分手,但因為缺少出走後該有何種因應措施的共識,以至於實際行動者不多。
車臣領導人拉姆贊卡迪羅夫(Ramzan Kadyrov)

社群媒體,在假新聞時代尋求信任

假新聞成為了2017年的熱門話題,閱聽者擔心許多偏見與政治操作的內容會隨著社群平台上的假新聞而影響到自己對於訊息的接收與處理。調查顯示,要讓用戶重新對一個媒體產生信任感的難度非常高,唯一比較可行的方法即是提供更多元觀點的報導方式。

假新聞的形式有許多種,主要可以分為下列五個類別:

  1. 諷刺:滑稽與模仿、戲謔、娛樂性
  2. 缺乏新聞價值:超自然、不準確、過於煽情
  3. 政治操作:過於政黨化、過於政令宣傳、過於公關操作
  4. 廣告化新聞:內容夾雜廣告、業配
  5. 受操控的新聞:為了獲利而製作之新聞、政治驅動之新聞、惡意抹黑

平台導入新科技技術,但仍無法完全解決問題

平台對於假新聞也並非無所作為,例如臉書也導入新科技,即時對新聞內容進行核實的工作。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對於假新聞進行審查。

但仍也出現利用AI技術來製造假新聞的可能。例如人工智慧的臉部辨識系統,能夠即時的針對公眾人物的臉部表情,進行畫面上的更改,進而改變公眾人物發表言論的演講內容。

Fact-Checking與消息來源並用

社群媒體平台透過AI技術,針對新聞進行事實審查,但由於資料龐大且複雜,能有一定的限制。除此之外,平台如何避免「被」成為假新聞的推手,可以在文中附上第三方資料來源,或是長期的為媒體素養教育的提升作努力。

Apple 的新聞平台皆會附上第三方的新聞來源

2018的社群媒體內容形式

在2018,研究指出對於平台上的內容已經漸漸從「觸及率」為指標,改成對於「內容忠誠度」以及「花費時間」為重要指標。觀察過去社群媒體的內容形式,在2018年會有以下特點為主要趨勢:

  1. 鎖定年輕世代:66%年輕世代擁有自己的行動裝置,90%透過該裝置分享自己有關的事情,年輕世代仍然成為社群媒體內容的主要目標族群。
  2. 手機成為說故事的主流工具:IG的限時動態已經超越Snapchat,成為了主流的敘事方式,新聞的storytelling也受此影響。
  3. 臉書媲美媒體內容產製公司:臉書預計投資數十億美元為未來進入電視產業做準備。
  4. 體育內容快速竄起:社群平台快速成長的方法即是找到消費者的硬需求,體育內容即是一種。
  5. 現有網路媒體大餅將被分割:當臉書等社群平台,逐漸將影視內容納入旗下業務領域,將會對於目前現有的網路媒體造成市場佔有的衝擊。
許多媒體也透過IG的限時動態來進行新聞報導

商業模式轉移:從廣告到使用者付費

調查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有62%的媒體業者認為廣告將變得不那麼重要,而十分之一表示他們正積極規劃,在未來推出幾乎沒有廣告的內容模式。

另外在詢問各業主哪些目標是在未來2018內主要的努力方向(可複選),有44%的媒體業主表示訂閱數將是目前他們在2018年內積極布局的目標,也是在各項中佔比最高,如上圖所示。上圖標示綠色選項則代表與讀者付費的相關選項,由此也可以看出讀者付費的商業模式漸漸崛起,這將是媒體業者在商業模式上很大的轉折,並發展以下趨勢:

  1. 付費與廣告雙軌制:目前讀者付費機制雖然還沒有成為主流的媒體商業模式,但已經漸漸看到有許多媒體實施付費與廣告雙軌制。在付費版位上,讀者可以看到更優質的媒體內容。
  2. 全球用戶的爭奪戰:隨著網路的發達,主流媒體也漸以付費訂閱的方式來進行全球讀者的搶位戰,如紐約時報可以透過付費的方式訂閱電子版的優質新聞內容,且觸角能擴及全球的讀者。
  3. 公共媒體的壓力:當商業化媒體在資訊與市場上出現失衡狀況,應該是對於公共媒體的拓展有一定的幫助,因為公共媒體能超脫市場的限制。然而民粹主義的政治家與公共媒體的財務問題,反而給了公共媒體上發展的壓力。
  4. 科技巨擘逐漸阻擋數位廣告:數位廣告行銷日益興盛,但許多搜尋引擎的科技巨擘也對外來廣告進行更進一步的阻擋。

媒體的數據、註冊與新的權限

此外,2018也將是各個媒體業主對於資料更加重視的一年。調查中顯示,62%表示提高數據容量是他們未來一年最重要的舉措。58%的業主表示用戶註冊非常重要,並與前述問項中的業主有高度相關。

各問項如下圖所示,且綠色標示與「增進資料使用效率」有關的目標。業主也愈來愈傾向將「匿名讀者」觀看的模式轉換到「已知讀者」的觀看模式,簡單說就是讀者必須登入後觀看媒體內容,如此一來業主可以與讀者建立更深的用戶關係,提供更多個性化的相關服務。

  1. 非訂閱即註冊:網路媒體持續以推廣訂閱與註冊的方式,試圖和讀者進行直接性的交流。如英國媒體Daily Telegraph則是在將自己定位成大眾媒體時,展開一系列的註冊推廣,而因此吸引了1,000萬用戶。
  2. GDPR的影響: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即是所謂的一般數據保護條例,在於監管無論是媒體公司抑或網路公司,對於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安全,必須給予其保障,不能隨意提供給第三方。GDPR最大影響可能是消費者體驗,與擾人的資料要求許可,畢竟不斷的詢問是否可以收集用戶資訊,對於用戶也是種干擾。

新聞產業擁抱AI

隨著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媒體業主也期許能夠將這複雜技術應用到其業務中。值得注意的是,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在使用某種人工智慧技術,如優化市場行銷、自動進行事實核查以及加速標記和大數據的相關技術。其中許多是現階段的研發項目,預計明年將有大量案例出現。

下表示研究受訪的媒體業主中,表示目前正在逐步規劃與落實的AI相關技術,一半以上的業主表示其正在發展使用AI來優化內容的推薦制度。

人工智慧對於新聞產業的幫助也非同小可,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自動化推薦機制:新聞媒體可以追蹤用戶過往的觀看習慣,提供給讀者個人化的內容推薦。
  2. 提供記者服務:除了讀者端,人工智慧也給予記者一定的協助,如例行的資料蒐集工作。
  3. 自動化事實審查:透過AI,可以在新聞產製過程中,進行事實的核查,確保新聞的真實性。
  4. 商業優化:AI幫助新聞業者管理與勾勒出訂閱者的輪廓,提供商業策略上的建議。
  5. 智慧內容生產流程:AI提高記者產出內容的效率與質量。

三、新裝置與新科技

Amazon Echo和Google Home在智慧音箱上正在迅速取得成功的領導地位,研究表示,未來五年內,美國將有55%的家庭擁有智慧音箱。並且擴及全球40個國家的市場範圍,光是智慧音箱的硬體市場,估計至2022年,產值約106億美元,且還不包括中國市場。智慧音箱市場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預計造成以下幾點影響:

  1. 行為改變:智慧音箱、個人助理等裝置,改變了人們的基本行為。
  2. 語音自動電商:除了Google的語音自動搜尋外,Amazon更將語音視為買的主要行為,消費者可以透過語音的方式搜尋想要的商品、下訂單與支付。
  3. 與媒體內容結合:如BBC推出的Inspection Chamber,可以提供智慧音箱的使用者對一個新聞事件做基本的事實審查。

而智慧音箱目前主要使用在播放音樂為主,佔88%,其次為查詢天氣,佔58%。各項使用頻率如下表所示,綠色代表與新聞或資訊提供有關之功能: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左圖:美國個裝置使用率發展圖;右圖:使用智慧型手機情境

全球智慧型手機成長正在放緩。去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僅增長3%,而再往前一年,同期增長10%,更推前一年則是28%。然而,儘管成長趨緩,人們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依賴卻在增長。2017年路透社數位新聞研究調查顯示,在調查的36個國家中,46%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是從床上接收網路訊息,32%則在浴室或廁所。

此外,使用者越來越習慣以圖像式搜尋想要的資訊,使用者透過照相的方式,並透過搜尋引擎找與圖片有關的資訊(如以圖搜圖)。另外可彎式的智慧型手機如Samsung X可望成為平板的替代性商品。

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

因為Apple ARKit以及Google的AR Core,讓更多的開發者可以簡化開發AR的流程,進而產出更沉浸式的AR應用。如IKEA透過AR APP可以看到室內擺設家具的預覽。

VR方面,目前持續在使用VR技術的仍是產業界,如應用在工廠中或是訓練飛行人員。然而Facebook與HTC兩家VR科技大廠,致力於讓更多的大眾接觸到這項科技。如Facebook的Oculus Go與HTC的VIVE Focus。

亞洲國家的創新科技

在亞洲,科技創新的能量也源源不絕,不僅是中國逐漸成為創新科技的重點指標,新興市場如印度也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創新內容。

  1. 行動支付興起,打造無現金社會:阿里巴巴支付寶以及微信支付已在中國廣泛使用,除此之外,韓國的Kakao pay也成為韓國主要行動支付的一項。
  2. 小額支付提供更多的服務:比起信用卡而言,在亞洲國家所實施的小額支付系統,對於仍需要收取手續費的信用卡,相較佔有一定的優勢。
  3. 以AI為主要技術的音樂與新聞APP:今日頭條即是以AI為主的新聞APP,透過過去觀看與個人喜好,推播APP上的新聞內容。音樂APP如Musical.ly
  4. 印度行動市場爆炸性成長:隨著印度市場的成長,手機以及相關應用程式也跟著一起成長,光2017上半年,印度行動網路市場產值就高達4.2億美金。
  5. 印度行動內容革命:行動內容也在印度持續創新,如BYJU’s是一款印度線上教育App,目前已有1,200萬下載量以及70萬的訂閱用戶。
印度線上教育app:BYJU’s

四、結語

科技的進步不斷往前,且也不會停下。人工智慧的時代逐漸來臨,將為創造力和效率帶來新的機會與創新。然而,也可能會帶來更大的訊息錯誤與操控。屆時,我們面對資訊的判斷可能不再只是這個資訊是真還是假,還要注意這個資訊是否是人類製造,還是由電腦自動產生。

已經有許多由電腦自動撰寫的新聞案例,也有依據個人喜好所安排的電視節目排程。在享受人工智慧帶來的便利性成果,是否能維持掌控這項技術的地位也是需要不斷檢視的。

隨著科技巨擘公司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政府在另一方面也同時希望實施一些控制措施,預計在明年,將會看到這兩方彼此的角力,與互施壓力情況進一步的加劇。然而,這些平台是否可以避免監管,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事件本身以及大眾是否繼續對他們提供的服務感到信任和滿意。

在媒體業主方面,對於這些科技巨擘公司,同樣也抱持著一些疑慮,針對受訪的媒體公司,詢問其在未來一年內,組織成長最大的疑慮是什麼,有21%認為平台的力量逐漸擴大,對於其發展可能造成威脅。其他問項如下表所示。

然而,媒體業者知道在很多方面他們需要更像矽谷的科技公司,例如針對使用者的個人資料進行收集與處理,進而扭轉外部對於其業務分銷和戰略上的控制。然而,媒體業者變相的成為了透過技術來獲利的公司,用以擺脫外部限制。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最聰明的方法即是將數據和優質的內容結合起來,重建讀者的信任。

參考連結:
https://reutersinstitute.politics.ox.ac.uk/our-research/journalism-media-and-technology-trends-and-predictions-2018

延伸閱讀:

--

--

Ray Wang

媒體|科技|社會:政治大學傳播所,寫寫觀點和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