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vard GSD MAUD & MIT SMArchS Urbanism | 美國建築及都市研究所申請心得

Wang Zhi-Ray
20 min readApr 22, 2023

--

前言 / Foreword

從大學時代開始,每當聽到學長姐及老師們海外求學的經驗總是十分憧憬,暗自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至國外留學生活一段時間。然而,除了考慮到出國的學費與開銷(尤其是美國),每當看到網路上的神人作品集也總覺得跟自己完全不是同個次元的,因此總覺得出國是一件既靠近自己但是卻又遙不可及的事情…

2022下半年時,抱著背水一戰的心態,終於鼓起勇氣向公司提出留職停薪,展開了全職考生的日子,同時準備公費留考以及研究所申請。回想從最初抱著忐忑的心情,不確定到底是會成功亦或是一無所獲,到今天總算將每塊留學的拼圖慢慢湊齊,真的是非常感激一路上遇到許多人的協助!

註: 本文最初是受到海外留學中的成大學長邀請,希望分享個人申請心得於社團供建築系友們作參考。以此為契機,希望將自己的申請經驗分享給更多面臨同樣挑戰的建築及都市相關科系學生們。

  • 學歷背景:成功大學建築學系(五年制)
  • 專業經驗:三年工作經驗(建築事務所 & 個人接案)
  • 申請年份:2023 Fall Term (two years)

申請結果 / Admission & Offer

Offer Letter from Harvard GSD

當初申請了Harvard及MIT兩間學校的2023 Fall Program,很幸運地最終兩間學校皆有拿到錄取資格及獎學金:

  • MIT SA+P / Maste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ure Studies (SMArchS Urbanism) with Departmental Fellowship <– Final Decision
  • Harvard GSD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in Urban Design (MAUD) with Dean’s Merit Scholarship

校系資源 / Resource

Harvard GSD’s Gund Hall

兩所學校之間在必修課程以外可透過Cross Registration互相選課(如MIT Media Lab以及Harvard Kennedy School也可跨院參與),等於申請上一間學校可以享有兩間的教學資源,選擇非常多元。

1.GSD資源

Harvard GSD獎學金機會相對較少,若是申請上建議可以另外諮詢哈佛台灣校友會的獎學金,據說通常較高機率可拿到。而個人今年有幸拿到的GSD Dean’s Merit Scholarship (20,000 USD/year),當初並未特別申請,應該是根據入學排名決定的。

由於GSD學生數量眾多,學費、旅遊獎學金的機會競爭激烈;據說TA、RA的職位也非常搶手,算是僧多粥少。但是相反的,也有機會可以建立起更廣大的同學甚至是校友人脈。

2.MIT資源

MIT Architecture對於獎學金算是相當慷慨的。以今年為例,所有新生皆可獲得一半以上的學費減免外加生活費補助,建議想來美國就讀但是預算有限的學生們務必考慮申請看看。例如個人今年拿到的offer是75%學費減免以及10,000USD/year的生活費補助。

根據個人入學排名及經濟考量,學院每年也會提供幾位全獎的名額。由於學生數量較少(以Urbanism組為例,通常為10人以下),旅遊及研究獎學金、TA、RA甚至是Teaching Fellowship 的機會也相對較多。

校系選擇 / Decision

MIT Architecture, 2023 Open House for Admitted Students

MIT Architecture!

這其實真的是個非常困難的抉擇!當初在拿到兩校錄取通知後陸續找了幾位校友、老師、學長姐及就讀中的同學們聊過,甚至做了一個非常詳細的excel表格進行比較,猶豫了一個月左右才做出決定。

以自己喜愛建築設計的個性加上希望成為開業建築師的方向來說,許多前輩其實都建議加入GSD。另外,一想到能夠在Gund Hall的大階梯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系學生進行交流、工作、評圖,也是個讓人十分憧憬的場景呀⋯⋯

然而最終未選擇GSD的原因在於,從大學畢業以來,自己在建築事務所的工作以及下班閒暇之餘,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跟著不同團隊執行競圖以及設計發展。雖然相信在GSD有機會遇到更強大的STUDIO以及設計魂滿滿的同學們,但還是未跨出自己熟悉的設計導向生產模式。

而在MIT雖然設計及人文風氣不似GSD盛行,但是可以受到相對完整的研究訓練(至少需花一年發表正式的學術論文)、參與教授的實驗室、人數較少的情況下也能擁有更多的學校資源與機會。經綜合分析以後,認為MIT的教學環境能夠讓個人獲得更多成長的養分,以及探索設舒適圈外的各種可能性。

時程安排 / Timeline

留停期間: 如何同時準備學校申請、公費留考、建築執照?

本篇文章僅介紹海外申請研究所的部分,然而因2023下半年同時準備公費留考、研究所申請及建築師考試…時間安排上變得非常複雜。

(未來如有時間會再補充建築師及公費的心得文)

個人建議不論是語言、作品或其他考試,如果能夠越早開始準備越好,全部一起準備的風險較高而且幾乎無法休息……

時間期程(2021~2023)

2021/06. 下班之餘線上參與SK2 TOEFL課程。

2021/08. TOEFL一戰破百;報名公費留學考試一戰 (入圍面試但未上榜)。

2022/08. 報名公費留學考試二戰,空閒時開始準備學校資訊。

2022/09. 向事務所提留職停薪,全力準備各種考試。

2022/10. 沒事做作品集,做作品集沒事;公費留學考試二戰筆試(建築組)。

2022/11. 沒事做作品集,做作品集沒事;建築師第四年考試(建築設計)。

2022/12. 作品集及備審資料最後衝刺;公費留學考試一戰筆試(建築組)。

2023/01. MIT, GSD線上申請截止;公費留學考試上榜。

2022/02. 接到MIT教授的錄取電話;建築師考試上榜。

2023/03. 接到GSD教授的錄取電話,以及兩校正式錄取通知書。

2023/04. 進入MIT, GSD選校階段;公費留學考試正式簽約。

英文檢定 / English Requirement

Harvard GSD’s GRE Requirement

GRE

  • 由於今年申請兩間學校的科系皆未要求(據說是拜疫情所賜),因此個人並未報名該考試,省下不少時間。
  • 其中MIT是完全沒列入成績考量; GSD則是optional,並不是影響入學的決定性因素。但已經考過的人也不用覺得白工,建議可在申請時一併附上。

TOEFL

  • 入學標準:MIT要求總級分為100分以上,GSD則是要求96–104分。其中需注意GSD的標準是只接受TOEFL,IELTS及Duolingo皆無法替代。而在準備心態上,以個人經驗來看,英文檢定的目的只需達標即可(當初是設定托福破百就好)。對於建築與都市設計相關科系而言,與其花時間往上追求更高分,說不定多花點時間來準備作品集更有效益!
  • 準備方式:考前最後一次測英文程度是在高三時TOEIC 900出頭。當初為了趕在公費留學報名截止前附上托福成績,也沒比較太多就選擇了SK2衝刺班(報名時有建議的基礎英文程度)。整體課程節奏快可以迅速明白考點,附上許多的筆記、資源可以自修參考,線上也有助教可以諮詢問題或是跟其他考生互相練習交流。唯一缺點大概是線上錄製課程可重播的期限太短!個人由於白天需要上班,加上截止日迫在眉睫,基本上都是自行準備word bank、計時錄音練習等……較少參與討論會及線上批改過程。
  • 考場選擇:由於疫情期間的關係,近年TOEFL新增了在家考試的選項。當初基於可以減少考場的干擾而選擇了此種方式,然而這部分須特別留意有些學校「不接受在家考試」! 這也是我在後續申請學校時才發現的,例如當時就因此錯過了Columbia GSAPP的申請機會!請各位在申請學校時除了門檻分數以外,這部分也需特別留意。
  • 申請成績:補習加上練習大約一個多月後,TOEFL一戰成績為總分102。承上所述,因為當初目的是報名公費考試及研究所申請時總分破百即可,由於已達到英文基礎門檻,後來就沒再花時間準備第二次TOEFL了。
  • 早點準備:非常不建議將英文留到最後才考,即便是壓線準備,也需預留一段時間讓托福機構如期寄送成績至學校。個人認為提早準備英文真的是王道!由於我是在申請前一年考完托福的,因此在第二年時才能夠較心無旁騖的準備作品集及相關備審資料(這才是老師們最關注的啊!)。

申請動機 / Essay & Statement

1. 撰寫架構

  • 自問自答: 由於撰寫期間正在同步準備公費留考的研究計畫,需要提出完整的個人規劃。這階段使我有機會(被迫)多了解校內的學生、教授都在做些甚麼事情? 學校能夠提供甚麼機會? …以及最重要的: 我希望在求學階段得到甚麼? 因此,對我來說這是個重新認識個人動機與學校資源的契機,絕不只是抱著交作業的心態來寫文章而已。
  • 開門見山: 準備過程中曾經將文章拿給幾位推薦人及學長姐實測討論,得到的共同結論是盡量將自己的個性、學術興趣、生長背景、專業能力等特質”開門見山”地描述出來。撰寫時建議拋開亞洲人特有的謙遜以及起承轉合的敘事方式,越有效率地使讀者認識自己與學校的連結越好。
  • 書寫目的: 為了使教授透過具體的文字建構對學生的第一印象,也須注意書寫排版架構的清楚。例如: 當初撰寫時就有盡量減少文字數量 (將大約1000字控制在A4對頁範圍內),並將排版分配成明確的主標題與段落,為教授提供更加友善、清晰的閱讀體驗。
  • 內容共構: 內容編排上雖然網路上可見不少人專門針對每間學校分別獨立撰寫,但是當初在考量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最後使兩校的文章一半以上的架構盡可能的相似,能夠僅抽換部分段落來節省撰寫及校稿時間 (相似部分 > 個人求學動機、關注議題領域、學術與職涯歷程等… / 相異部分 > 感興趣的教授、讀書計畫安排、與學校的連結性等…) 。

2. MIT / Statement of Objectives

由於本人申請的科系是SMArchS Urbanism,屬於較著重於個人研究的學士後學位(post-professional degree),第二年還需撰寫一篇完整的論文(thesis, not thesis design)。因此教授們普遍期待申請人能具體的描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未來打算如何善用校內外資源、如何對於MIT的社群做出具體貢獻、甚至如何透過這段學習改變周遭社會……(關於教授對學生的期待可參考過去Youtube上的Open House影片)。

MIT Architecture’s Statement of Objectives instruction for SMArchS:

We would love to know one important thing you imagine contributing to the world upon graduating with a masters of architecture degree from MIT. As you share your thoughts with us, please also know that, we are less interested in your qualifications, and more interested in your trajectory, your purpose, and your reason for dedicating yourself to the pursuit of architecture. Why is now the right time for you to be in school? What do you imagine contributing to our community at MIT? How do you imagine we can best aid you in accomplishing that goal? Please be as concise and deliberate as possible in two pages or less.

3. GSD / Essay

由於GSD還是較以Design Studio為導向安排課程內容,並不一定需完成獨立論文。由以下MAUD的文章需求可見其僅要求簡要敘述對學術及專業的興趣為何,並不似MIT強制學生請學生針對最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舉例說明。然而在最後繳交的個人傳記中,我依然使用相同的書寫架構,明確的描述自己感興趣的學術領域為何,以及在未來感興趣的一些教授課程有哪些。

Harvard GSD’s Essay Instruction for MAUD:

Please submit an essay that addresses your background as it relates to you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interests, and why you wish to pursue the GSD degree program to which you are applying. Limit response to approximately 1,000 words.

4. GSD & MIT / Contribution

至於兩校皆有問到如何在未來對學校社群做出貢獻(Contribution)? 這可能是當時比較困惑的部分。個人是將這個段落定義為一種額外加分項目,並做為文章中較少著墨的成長經歷或興趣專長的補充內容。

最終是舉(ㄧㄥˋ)例(ㄅㄞ)出三種正向影響社群的個人特質:

Cross-Discipline(跨團隊合作能力>>樂於參與團體活動及研究)

Cross-Media(跨媒材表現能力>>樂於實驗新的研究方法與技術)

Cross-Culture(跨國工作經驗>>增進多樣性的視角)

個人簡歷 / CV

  • 基本格式: 格式上建議整理為A4單頁或是A4對頁方式,目的在展現自己在專業、學術上的多元表現(可視學校喜好微調比重),盡量精簡客觀、層級清晰並避免流水帳。參考時也須注意是屬於學術型的或是實務型的案例。
  • 個人照片: 個人照片的部分依照每個國家及學校的風格可視情況決定是否附上。當初詢問後,有位美國畢業的同事不建議放置個人頭貼(可能是出於種族考量或是專業度的關係)。
  • 履歷參考: CV的參考案例推薦可至MIT Architecture官網的學生頁面多逛逛,一方面可以參考正規的編排、書寫方式;一方面可以看看裡面厲害的學生們都是怎麼作個人學術或專業規劃,作為自己將來求學的參考範本,甚至是作為申請動機的借鏡。

作品集 / Portfolio

Wang Zhi-Ray | Application Portfolio 2023 | Admitted to MIT SMArchS Urbanism & Harvard GSD MAUD

1.科系方向:

研究所作品集的內容除了需展現個人在學術或專業上的表現,有時也會根據學校科系的風向與研究趨勢進行調整。

舉例來說當初在準備Urbanism的作品集時,即使是非常小尺度的空間乃至物件設計,也試著思考如何由巨觀的都市實質環境、建築生產流程、文化社會背景、氣候變遷議題進行研究與論述。

相信未來在進入研究所以後,這大概也是必經的研究論述方向,而藉由作品集可以事先向教授傳遞訊息:自己已經準備好因應當代多元的都市與環境議題挑戰,而不只停留於空間形式辯證的層次。

MIT Architecture’s Portfolio Instruction:

Our goal is to constitute a diverse community that includes a wide range of interests and talents. We do this for many reasons, including our understanding that, particularly in a community like ours, we all learn from each other. To better understand your creative voice and background, please share a PDF portfolio that best reflects who you are.

We review portfolios from a variety of backgrounds; we are seeking the potential to explore and engage architectural questions, but not necessarily previous experience with architecture. We want to understand your potential to think and operate visually and in three dimensions, at any scale. Please share with us any work that best illuminates how you perceive and structure the world that surrounds you.

2.作品分類:

研究所作品集比例原則通常是學術作品多於實務作品;個人作品多於團體作品為佳。若是由多人合作或是在公司主管底下生產的內容,也應明確的標明個人貢獻為何?哪些內容是委外或合作完成的?

作者標明不清或是欺瞞創作事實不論在研究所及任何領域都是最大的忌諱。

Harvard GSD’s Portfolio Instruction:

Portfolios should include as many individually authored projects as possible. Group projects and projects completed in professional offices should be clearly identified as such.

3.編排架構:

請注意目前大部分的老師皆是由筆電來快速review作品集,若是當年收到數百位學生的話,應該會以非常快的速度瀏覽完每份作品集及個人資料(可以猜測不超過一分鐘),再由其中選出幾位有潛力的學生作品進一步細讀或是討論。因此千萬別考驗老師的耐心或是期待有人會把你的所有文字全部念完!

通常建議的格式為30頁的直式A4 spread(較接近筆電全螢幕尺寸)。而個人編排格式由於是使用橫式A3對頁(筆電全螢幕時會縮小),因此在排版時會盡量將文字與圖面內容儘可能減量並且放大。在設定文字大標題與圖面的關係時,也以「不需閱讀詳細內文也能理解設計」為原則進行製作。

4.作品內容:

製作作品集時最猶豫的事情莫過於究竟要放多少個案子了!以30頁的作品集來說最常見的說法是以不超過五個為主,但是這部分還是端看個人的作品累積狀態以及排版敘事方式。

在個人看過的作品集中,就有只放三四個但是圖面量極多的;也有人放到十個案子而每個作品僅擷取最精彩的部分呈現者。這部分建議可以多看看Issuu 或是各校官網上的學生作品集,除了觀看每個設計的圖面表現以外,也建議多留意作品類型的數量配比以及敘事結構。

5.作品討論:

在申請過程中幫助最大的是在與人討論的過程中逐漸釐清個人的盲點,建議大家不妨厚臉皮一點多找找身邊的朋友及前輩討論!另外在討論之初刻意不作說明,測試對方在快速用筆電自主瀏覽的感想,是個人認為最接近於真實審查的方式。

當初的討論對象如下:

  • 推薦人:在尋找推薦信的教授或主管時,建議可攜帶作品集先請教意見。除了得到較接近海外教授資歷(或年紀?)的看法,一方面也讓推薦人更瞭解自己的綜合性背景及目標以利後續的書寫方向。
  • 在學生或校友:申請過程有幸能夠和幾位大神前輩進行討論交流,幫助釐清學校的生態組成、教授領域、學術趨勢等,也讓自己能夠更有信心的幫自己的排版定案往下走。
  • 同事、同學及他校留學生:針對作品集及內容、敘事、印象等進行意見收集,在實測以後這部分也得到非常多元的回饋。

6.個人作品:

以下為個人的2023申請作品集參考連結 / 內容架構:

https://issuu.com/wangzhiray/docs/portfolio_mit_gsd

GSD Portfolio (30 pages, Not Including Cover, Content, and Foreword)

(1) Lost in Mystopia / Academic Work / 2 pages

(2) Kao Pue / Academic Work / 6 pages

(3) The Liquid City / Academic Work (Thesis) / 8 pages

(4) Between the Community / Academic Work / 3 pages

(5) Slope House / Academic Work / 3 pages

(6) Welcome to the Jungle / Academic Work / 2 pages

(7) Kinmen Library + Museum / Professional Work / 4 pages

(8) Appendix / Other Works / 2 pages

相關連結 / Related Links

MIT Media Lab Complex

MIT Related Links

MIT Architecture Classes:https://architecture.mit.edu/classes

MIT DSpace (Thesis Case Study): https://dspace.mit.edu/

MIT People (Portfolio & CV Case Study): https://architecture.mit.edu/people

MIT Graduate Programs: https://architecture.mit.edu/graduate-programs

MIT Graduate Admissions:https://architecture.mit.edu/graduate-admissions

MIT Student Resources: https://architecture.mit.edu/student-resources

MIT Open House Session, Fall 2022: https://vimeo.com/768539337

GSD Related Links

GSD Apply: https://www.gsd.harvard.edu/admissions/apply/

GSD Courses: https://www.gsd.harvard.edu/courses/

GSD Degree Programs: https://www.gsd.harvard.edu/admissions/degree-programs

GSD People (Faculty):https://www.gsd.harvard.edu/people/facult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