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繩運動簡介 Slacklining

Watson Wu
3 min readMay 31, 2019

--

人類對於平衡訓練之渴望,可追朔到好幾世紀前,早已在各式各樣器材上留下汗水、足跡,其中最顯而易見的便是繩索與木條。這兩個項目,隨後則演變成馬戲團裡經典表演「走鋼索」與體操界「平衡木」。

Photo by Jon Flobrant on Unsplash

然而人們並未停止搜尋更進階的平衡訓練,順應戶外運動熱潮,走繩(走扁帶)運動就此在美國發跡。

走繩歷史

美國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峽谷裡,攀岩玩家們閒暇之餘會在停車場鐵鍊上練習平衡、肌耐力。

1982年,Adam Grosowsky 與 Jeff Ellington 兩位先生是第一個有「使用攀岩裝備做平衡訓練」想法,並結合有彈性之傘帶(扁帶),於是走繩運動就此誕生。

此後,走在彈力尼龍扁帶上,如同春天野花般,於美國攀岩運動聖地場景裡頻繁盛開。許多國際攀岩玩家順勢把此運動引入各自國家,2006年此風潮正式席捲歐洲、蔚為潮流。

什麼是走繩運動?

走繩與走扁帶其實意指相同運動,在2.5公分或5.0公分寬之彈性扁帶上平衡、行走。扁帶由各式不同材質製作而成,架設於兩固定點,通常是樹木或是柱子。

此運動有其獨特性、積分賽制、專業運動員、表演等,並且不太受場域環境因素影響,可在許多不同環境下實行。

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

與走鋼索有何不同?

走鋼索已經有相當長久歷史,主要行走在高張力鋼索上;相反地,走繩是一項相當新穎地運動。扁帶具有彈性,系統張力遠低於鋼索系統。因此站在扁帶上,其物理晃動表現也是特點之一。

此外走繩玩家在扁帶上並不會使用平衡桿。

Photo by Leio McLaren (@leiomclaren) on Unsplash

走繩益處

此全身性運動不只是體適能與平衡感的訓練,研究顯示亦可改善身體姿勢,並有效增強專注力與減低焦慮。

與典型激烈的球類、競技運動不同, 走繩講究的是溫和而平穩的進行,不易造成運動傷害,因而在學校體驗教育、國外職業運動員交叉訓練及復健治療中被廣泛的使用,是一種老少咸宜的優質運動。

Photo by Watson W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