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 悲傷的樣子

Pat
5 min readJun 26, 2018

--

海邊的曼徹斯特

前言

2017年看了不少電影,其中這部一直都是我私心最愛的一部。當初這部在上映前就因為Cassey Afleck在各大獎項橫掃最佳男主角,不免勾起看它的好奇心。剛上映時就衝到電影院看,第一次在電影院看時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感覺它非常地平淡,沒什麼高低起伏,結尾更有一種"蝦?這樣就沒了"的感覺。但其實沒想到它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它給我的餘韻,這個餘韻一職縈繞在我腦中整整持續了好幾個禮拜,讓我不斷地回想它裡面的故事與細節。回頭才發現,原來這部真是"精彩"。所以當它DVD出之後我就馬上買回來,也不斷地重複看,大概在一年我大概看了5~6次,也因此它成為了我2017年心目中最好看的電影。

大綱

海邊的曼徹斯特敘述著一位在波士頓小鎮當著工友的Lee Chandler (Casey Afleck飾演),裡每天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對於身邊的人們極度冷漠,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然,有天接到了哥哥去世的消失,因此回到了故鄉-曼徹斯特。為了處理哥哥的後事以及姪子Patrick Chandler (由Lucas Hedges飾演),不得不在故鄉停留一段時間。在家鄉的每一個景色勾勒起他在此的總總回憶,也讓觀眾們探究事什麼造就了現在的Lee…

心得

我非常喜歡海邊的曼徹斯特,它的主題很明顯-悲傷。悲傷的電影多,但一部將悲傷描繪的如次印象深刻的電影卻很少(也有可能是我看的電影不多)。悲傷是電影的核心,而"親屬的逝去"則是媒介。在海邊的曼徹斯特中有兩件親友的逝去。第一是故事的起點-哥哥Joe的死去,第二是發生在Lee身上的"那件事"(也算是整部電影的關鍵)。在對於刻劃親人死亡的電影中常常會在悲傷中從過去的回憶中營造出一絲絲暖心的感覺,而海邊的曼徹斯特卻完全相反,哥哥Joe的死去將Lee被迫留到曼徹斯特。而在曼徹斯特有Lee這輩子最幸褔也最快樂的回憶,但同時因為"那件事",這些美好的回憶卻像把劍不斷地刺向Lee,讓悲傷更加地深刻。隨著故事的進行,看到Lee跟Patrick的互動似乎讓Lee跨越悲傷,但沒想到與前妻Randy(Michelle Williams飾演)的對質卻又把他拉回那悲傷的回憶之中。最後在餐桌前對著Patrick道出"I can’t beat it. ”真的讓人心碎了。對Lee來說"悲傷與痛苦像是潛水艇,它常常潛伏於某處,看似不再影響人,但總有個契機它會浮出水面"(註1)對於Lee來說這個悲傷永遠是它跨不過的溝,因為實在太深又太痛了。在觀賞的途中,我們希望Lee可以克服這個悲傷,而看到結尾卻又讓人失望。但每次回頭想,我們是Lee我們有辦法嗎?這個問題很可怕,我認為大多數的人都不敢想。而Lee最後的表現雖讓人難過,但也應該是最"現實"的結果。

海邊的曼徹斯特整體沒有明顯的高低起伏,也沒有很明顯可以討論的社會議題或是觀點,完全純粹的描繪悲傷。但可能就是很純粹的描繪,所以才會令人印象深刻。除此之外,導演可以將悲傷搞得更煽情讓人痛哭流涕,可是他卻換了另一種方法。在最高潮時(也就是那件事)他故意只留下背景音樂,將人聲全部消除。讓觀眾只看到"那件事"的發生,刻意讓觀眾跟"那件事"產生距離感。再從後面的角色反應帶領觀眾了解"那件事"對其他角色的影響。而這樣的做法不讓悲傷在觀眾的心中爆發,而是讓觀眾看完有股心酸留在體內。在電影結束之後這股心酸卻不斷地在觀眾的體內發酵久久無法退去。比起一次性的情緒轟炸,我更喜歡這種強烈的後勁。

結語

以上完全是我個人感受,當然我從網上其他人的心得文可以得知,有的人不喜歡這部片的調性,覺得這樣的安排破壞了這美好的劇本。但我個人卻非常吃這套拉~(不然我不會重看個N遍了)而看這部電影的調性,本來就不是很多人喜歡的口味(因為他真的很悶)但我卻超愛。總之,依我的觀點我非常推薦這部電影(當然是你看得下去悶片的人拉~)而關於Cassey Afleck到底值不值拿那麼多獎我就不評論了(畢竟我只是個愛看電影的平民老百姓,不是專業的囉)。

這慕是電影中我情緒最高昂的地方,Lee對Patrick說出"I can't beat it"時整個心的碎了。好想搖醒她說你要振作阿~~~但每想到假如我是Lee的話這有可能是最寫實的答案了。

(註1)這句話來自我最喜歡的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老師的小說"潛水艇"來的,個人私心覺得非常適合描寫Lee那句" I can’t beat it "而我也非常喜歡這本小說,改天應該會寫他的心得文。

--

--

Pat

一個上了大學後愛上寫作的男子,筆記本中雜七雜八的東西比上課筆記還多。愛看電影、書以及影集。最近找個平台,整理自己以前寫過的所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