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為什麼關注動物權

--

2022年3月25日於海科館海洋潮境智能館開幕典禮安靜舉牌抗議共1小時40分鐘。

本文為舊文重發:2022年3月25日於海科館潮境海洋智能館開幕典禮旁舉牌抗議後,於2022年3月28日為文回嗆海科館的護航仔。

3月25日星期五的這天,臉書河道上滿滿是青民協和許多朋友搭配高中制服照等文章宣傳、邀請大家關注立法院18歲公民權修憲案,我則和夥伴們一起到新開幕的海科館海洋「智能」館抗議動物展示(後經由議員同仁揭露此館除了動物囚禁與消費外,甚至還涉及不知其由的「購買」並「展示」外來種觀賞魚)。​

接下來就進入如預期中的,一系列連我文章看都沒看完的膝跳反應 — — 「作秀」、「滿滿的政治操作」等留言,甚至如該館相關人員不知為何自己對號入座的情緒勒索,指稱舉牌抗議「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等(哈囉,我舉牌的方向對著的是林右昌、潘文忠還有陳素芬以及Xpark高層耶。)。​

即使知道當天媒體焦點都是市長與確診員警接觸的新聞(活動時記者都在講這件事),我還是趕在媒體截稿前的16:00前用克難的方法發粉專貼文。想當然爾,動物權是人類社會最邊緣、多數人認為最支微末節的議題,根本不會有人要報導這件事情(所以我也不知道何來「選舉操作」的指稱,請問是基礎算票的數學感都沒有嗎?)就如預期,只有少數關注動物福利的進步社群有討論這件事情。​

我的IG有寫,我結束舉牌抗議之後、發文的所在地是在基隆市產發處的三樓會議室 — — 在鯨豚保育與救傷的課程中。我趁著結束抗議的中午吃飯再加上在課程中場休息一邊痛恨著過去海島台灣對鯨豚的大屠殺與現在的囚禁、總計用20分鐘打完那篇粉專文章,在課程休息時間發出去。​

當天走進教室時有嚇一跳,是安排在20人不到的小會議室內,大多數朋友參與鯨豚救傷志工,我們在那裡聽著鯨豚的演化、生物特徵、現今的族群困境與保育工作的開啟等。當鯨豚協會的秘書長講到和台灣人如此依存的白海豚面臨棲地破壞、空氣與海洋污染、垃圾,最嚴重到風機與能源轉型,我也分享五接計畫的極大荒謬、即將是壓垮白海豚族群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立法院三讀18歲公民權時,跟著社群媒體穿起制服,不過我回嗆的對象是護航動物囚禁與動物娛樂的海科館人員。


從鯨豚開始的環境與動物權關心
為什麼我要在爆炸多的議員參選對手都在參加各種市府活動尋求媒體曝光、到處掃街拜票的選舉年,選擇花整個下午去上一個20人不到的鯨豚課程?​

我想用這張照片說明,照片後面是黑潮基金會2018已絕版的海通信,有台灣常見鯨豚的簡單圖鑑。圖像上的虎鯨是我有意識開始就無比喜歡的動物,我一輩子都沒有親眼看過虎鯨(我也拒絕進入囚禁虎鯨的動物展演地獄、而我會認真詛咒去過的人和被囚禁的動物一樣,一輩子失去自由然後缺乏活動和良好照顧,在皮膚病與身心健康崩潰下悲慘死去)。​

國小時,我放學回家除了看卡通就是看Discovery,我在Discovery頻道上看到虎鯨的姿態,真的覺得好美好美,就自己找書或等Discovery有海洋哺乳類特輯時來認識虎鯨,從那時候開始到高中,我的夢想是成為鯨豚保育工作者。​

我對生物學很有興趣,生物成績一直不錯,在高一的時候本來是要選三類組(念生物的自然組)以能進入生物研究或生態相關科系,但放棄的理由是無法應付物理外,第二是我詢問過生物老師,升高二後進入三類組的實驗課必須進行青蛙解剖,我沒有辦法做這件事情,因此就毅然放棄。​

我的指考分數是可以進入一類組的台大會計系(蠻多同學都在四大賺大錢,回想起來是真的扼腕XD),放棄的理由除了我實在不想每天跟數字生活在一起,另外就是我還是有著一點點想要接觸「生物學」的掙扎,然而我的大學學位的科系名有「生物產業」但其重點是從農推係轉型的「傳播」。除了選修農學院必修,我也選修了很多如植物學、生態課程,而鯨豚保育課程則是超悲慘的一路撞堂到畢業。​

撕開邊緣議題直視他者​(the theys)
然而,從一路聽話、相信升學主義、從未質疑權威的高中以前的人生畢業後,我在大學學到最重要的課題是「思考」,用「辯證」來思考,大致是「正、反、合」,理解、不斷反思理所當然的一切甚至否定自我,到最後形成融合的認知。我們學習不斷挑戰自己既有的認知,得到更多不同的視角,其中就是用更開闊的角度去看到「邊緣」,也就是社會的他者 — — 相對於「主體」、「我」而言 — — 父權社會的他者是女性,又如女性運動的他者是性少數或性工作者,台灣人的他者如原住民族、移工,社會的邊緣如底層勞工、無家者,到毒癮者、死刑犯,甚至到最邊緣的邊緣、被視為永遠的他者 — — 非人的「動物」。​

不斷觀看他者和邊緣的視角,我開始了解所謂的「權力」如何用排除實現,以支持社會的秩序圍繞著某些權力中心順利運轉,,也因此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不斷思考什麼樣的社會是我們期待著,可以投票選舉、自由講話發表意見的民主?還是更多,我們要一個打破集中少數「我」、真正「平等」(才有自由)的社會。最後畢業的時候,社會運動的老師送給我們一句話:「永遠要對有權力者持有健康的質疑。」​

因為以上的訓練過程,即使進入一般的職場,我的習慣就是接觸議題不斷做辯證思考訓練,也就是不停地觀看和理解「他者」,這其中包含最為痛苦的道德難題訓練:動物福利(主要涉及人類利用的動物)議題 — — 有非常多面向,大致可分為陪伴動物、實驗動物、展演動物與經濟動物,尤以即使我選擇友善放牧雞蛋、拒喝牛奶的素食飲食方式還是會對經濟動物議題感到萬分衝突與痛心,甚至無助。另外,基於生態和環境的關係,我也非常關心台灣自然環境與原生種棲地等議題,除了黑熊石虎食蛇龜保育與相關課程,大家都知道我支持三接遷址藻礁守護與正在推動四接替代方案、守護外木山海岸。​

動物是人類社會最外圍的道德防線​
基於對生態與生物的興趣,以及對於邊緣議題的關心,並不斷逼迫自我去碰觸九成人不想碰觸的、與自我或利益強烈衝突,卻又與人類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

這些議題有多衝突呢?以下舉例,你覺得貓很可愛也有養貓,但是流浪貓是寵物產業和低能飼養人造成的入侵外來種問題,就和綠鬃蜥一樣,必須進行有效的移除政策,然而只有長得比較不可愛的綠鬃蜥被移除甚至受到可怕的虐殺,貓(雖然也會受到虐到)但卻被政府特許持續繁殖、不斷傷害台灣原生種的蛇和鳥,還會被po上網變成「貓的報恩」讚聲;或是豬被污名化或詆毀成一塊只為被殺而存在的肉、在死前過著遭受可怕對待的悲慘生活、還要為了降低商人成本被注射會心悸的瘦肉精,但你還是要臣服食慾,為了想吃肉掏錢支持畜牧工業不斷大量生產並虐待更多的生命。​

不斷地看、不斷地想,就是因為,我認為就正是動物存在人類社會最邊緣的位置,作為人類社會最基礎的道德防線,守住下一個社會如何對待邊緣人類社群的道德底線。而人類也是所有動物問題與衝突的製造者,必須正視我們對動物造成的侵略、暴力、剝奪、血腥與痛苦,扛起解決的責任。​

以此長期形成的「動物議題」關心才使得我做出粉專照片中的行動,基於前面這麼多的背景交織,我才會出現在幾步外就是海洋、擁有VR顯示潮境海灣現況的「智能」海洋館卻選擇囚禁動物甚至展示外來種非自然的觀賞魚類而說不出這些作為「教育意涵」在哪的開幕活動,舉牌抗議1小時40分。​

參與討論記得使用頸部上的器官
看到有些網路帳號忘記使用自己頸部上的器官就膝跳反射喊「作秀」,我真的深感悲哀與台灣社會在基礎教育過程的思考訓練不足,以致無法深化民主與公共討論的品質。​

除此之外,我感到驚訝的是,現場的導覽員和相關人員不知道為什麼公民社會要討論「展示動物」的問題(在國外這種場館開幕前都會被抗議,也有一堆紀錄片在討論囚禁動物甚至支持不人道水族產業鍊等不正義的問題),沒有先進行了解就直接咬定認為有人舉牌就是來亂與「滿滿的政治操作」,更為誇張的是,導覽員以「貓狗也被囚禁」、「裡面觀賞的魚都是買來的」來自圓其說該館展示動物的目的是「教育」,分不清楚末端政策手段與國立博物館的主動錯誤教育示範之差別,甚至完全不知道「入侵外來種」的定義,硬拗展示動物是從被破壞的棲地舊傷來此地,這種荒謬至極言論仍在不斷流傳,完全遺忘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設立目的與初衷,更看不出從業人員教育與生態專業的訓練是否紮實到可以提供大眾正確的生物與生態知識。​

而這其中,所有的言論都是針對我 — — 竟敢不尊重中央大官決策用納稅人投資的新館設立、讓風光的開幕活動蒙上爭議,還膽敢在會場安靜舉牌質疑這個城市博覽會展區要提供什麼「海洋城市治理典範」的這個「年輕」議員。悲哀的是,沒有人會去反思或質疑現場年長首長與一干政治人物和企業高層是為了什麼目的出現,那底下,才是「滿滿的政治操作」。​
​​
從我高中畢業、年滿18歲已經過了快14年,從當時相信體制、威權且極度聽話的我,很幸運找到一個路徑,讓我沒有長成不思考而協助支持鞏固社會既得利益與權力者的樣子。因為工作認識的許多高中生讓我看到,在現在社會條件下其實已經比14年前的我們有更多資訊管道與思考的訓練,用比我們更有創意的管道行動與發聲,比起更多不清楚議題前就自以為是地大放厥詞扣帽子的資深「公民」,他們更清楚如何用邏輯據理論述、爭取自己的權利(見中一中音樂課影片)。​

立法院三讀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案的此刻,身為一個早已年過三十卻處處因為年紀而被蔑視的政治人物,除了請社會大眾支持年底與大選一起複決的修憲案,更希望這個社會都能開始練習「思考訓練」,用「道理」論述來參與公共討論,而不是用著自以為的理所當然、不清楚對話對象的訴求之前,就以年紀、外貌甚至是莫以名狀的理由來輕視或詆毀其發言。​

期待11月26日後,我們的社會有更多基於事實、論述的公共辯論準備,用平等與對話,來迎接這群熱情、積極參與公共討論與事務的年輕公民,一起定義台灣的公民社會民主化的成熟度。

--

--

陳薇仲 Wei-Chung Chen

2022基隆市長落選人與基隆市第19屆議員 Former Keelung councilor and 2022 mayor also-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