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此刻

數位出版工作室在台南

Follow publication

NO.3《親子天下》eBook’s’

重溫那些曾經看過,但卻沒看進心裡的教養習題。

親子天下@博客來電子書專門店

剛進《親子天下》時,我還是個少女呢。

少女就算做稿的時候,會認真閱讀記者的每一字每一句,也實在記不住所有離自己真的太遙遠的事,我只記得學前兒以前的各種專家意見、大腦發展、情緒引導⋯⋯等,但小孩上了小學以後呢?進入青少年時期以後呢?

這些《親子天下》網站裡,碎片般藏在各個雲端角落的實用資訊,大抵只能等到我乒荒馬亂、危機當前,才能去關鍵字求助,東一篇、西一篇,既容易分心也容易逛著逛著就開始花錢>///<

我在協助製作這批主題性導向的電子書時,最具備消費者意識的狀態,就是看到那些正好有切身需求主題的內容。當年訂的舊雜誌不敢丟,就是想著,萬一小孩大了,還可以翻出來求助一下,這下,我可以毫無懸念的回收了。

電子書,確實比實體書好保存一點。放妥在雲端就好,用一組身份就可以點開探索。做為電子書的讀者,確實,我買書已經優先考慮電子書。不過習慣是屬於個人的。

我身邊親友泰半都還沒有使用電子書的習慣。

我相信,閱讀源自習慣。習慣看紙書的依舊。愛看書的會有部分開始使用電子書。但從來不看書的,也不習慣看電子書的。那是永遠無法觸及的領域。
所以我相信,不久,數位閱讀的從小開始也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觀念。

不過未來,誰又真的知道呢?站在時代樞紐上的我們,每個決定都會改寫未來。

關於設計技術面的探索

還是回到此刻吧。

做這批電子書的時候,最絕望的一刻,是作為視覺設計,字體無法控制、字重無法控制⋯⋯任何設計都必須拿掉的那刻。那天晚上,我和另一個設計都一樣低落。我們吶喊著:「再也不要做電子書了!」

我相信,任何一個設計走進這個領域,不久,都會轉頭而去。

不如去做前端設計。錢多一點,空間多一點,成就也多一點。

雖然,我們都還是繼續做著。但這確實無法成為我們核心的工作項目。

符合平台規範的電子書,其實AI就可以完成。

面對這個事實,我們所能做的掙扎,就是嘗試著用最少的元素,去做出能做的各種可能,參與製作了近80本的電子書,坦白說,做到後來能依靠的,只有顏色。

不過色彩的繽紛,也敵不過讀者的一鍵破壞。最後寫出幾個CSS,也就沒設計什麼事了。徹底成了碼農。

電子書的設計探索走到這裡,我幾乎想畫下一個「全劇終」。

還好,後來多了幾本親子遊。雖然專案壓的工作時間緊湊,做到後面也略顯疲憊,但只要內容結構不同,七巧板竟然還能組合出新的圖案,就成了我的工作樂趣。這個七巧板的組合,大致上有這些:字體大小對應的比例關係、div內距和外距、線條類型和粗細寬度、圓角。經歷了這個歷練,也體會到,元素有限的設計,倒也有另一番挑戰與趣味。

做電子書還有一個有趣之處,不靠CSS控制的RWD,而是靠原生html的結構就要能適應畫面上的各種變化,並仍保持著舒適的閱讀成果。這個理由是,我沒有測試過@media在電子書裡是否是有效的語言?因為這必須要將電子書上載到平台後,進行多機檢測,這超過外包人員的職務權限,也會給所有專案成員增添不少溝通與工作複雜度。因此退而求其次,我先嘗試讓html結構本身就考慮了電腦、平板、手機畫面的幾種可能性而規劃好的,在div的內外距設定也優先考慮最適性的值。但,非要有所取捨時,則以手機和平板的最佳化為優先。

電子書對於一個設計而言,真的是最束縛手腳的一個領域。

可是我依然在這個領域裡奮戰著,是因為,只要是和閱讀有關,如何幫助這個媒介「更好看」,便是最吸引我的心頭事。用盡洪荒之力跨越各種專業藩籬,我的能力卻依然有限,電子書還能長出什麼好看的樣子,接下來也只能等待平台商,對於技術上的各種支援。

電子書的出版產業流程與製作

製作電子書的方法有很多種,我最終以及如今採用的方式,是利用indesign先協助作好內容架構,轉出成epub之後,再進行語法上的編修。嘗試用這樣的工作方法,是希望電子書可以回歸到實體書產製流程的一環。

我的想像與試驗是這樣的:文稿進入排版後,先做「結構性排版」和前幾次的校對作業,之後進入分流,電子書進行語法套用的調整,紙書進行更複雜的視覺控制處理。

這裡頭依然會存在的重工,是分流之後的校對,如果還有錯字、文距修潤、標題調整這類修改,就必須紙書、電子書分頭確認,當然如果還有結構重調這種事,那就是重做的事兒。

實務經驗上,要做到定稿後不再修改錯字、潤飾文句、換個更好的標,不太現實。但面對呈現渠道日益多元化的此刻,或許打破「書」的僵化思考,而以「內容」做為起點,其下分列印刷品、epub、web page等各種觸及群眾的表現形式,進行工作流程上的各式整頓,會是大家展望未來可以考慮的方向之一。

而作為美術編輯出身的我,也建議同行可以透過這個過程,開始接觸html和css,我相信對時代改變與人才的板塊移轉,會是個好的開始。

NO.1《愛滋味》
NO.2《小小孩愛自然輕旅行》

關於今時此刻數位出版工作室,歡迎與我們聯繫!

想看更多編輯說的話,請追蹤我們的臉書:今時此刻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也請不吝在「拍手圖案」上多拍幾下,給我們一點鼓勵喔!

Sign up to discover human stories that deepen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Free

Distraction-free reading. No ads.

Organize your knowledge with lists and highlights.

Tell your story. Find your audience.

Membership

Read member-only stories

Support writers you read most

Earn money for your writing

Listen to audio narrations

Read offline with the Medium app

今時此刻
今時此刻
I'm waiting
I'm waiting

Written by I'm waiting

自學編輯,自學設計,自學程式,對世界總有滿滿好奇心。目前養育著兩個孩子,也努力學習在媽媽角色與自我實現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

No responses yet

Writ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