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lecting on My 5-Year Design Career | 我的五年設計職涯回顧

Wen Lin
30 min readNov 27, 2023

--

Designed with Canva

今年是設計職涯第 5 年,這篇主要是紀錄自己這 5 年來的反省與成長。剖析過程偶會相當赤裸,先向讀者打預防針,現在關掉分頁還來得及。

**目錄**
- 為什麼轉職?
- 如何尋找資源?
- 轉職過程
- 第一份工作
- 轉職到第二份工作間的過渡
- 第二份工作
- 向內探索
- 寫給未來的自己
- 寫給想轉職的你
- 附錄

為什麼選擇轉職?

很多人會問:你是外文系畢業,為什麼會轉換至與你所學差距很大的跑道呢?

小時候很喜歡逛美術館,只要是與「美」相關的一切都很有興趣。回顧至高中時期,在選填志願時就很想要選「視覺設計」相關,但班上剛好設計人才濟濟,老師認為我是「讀書」的料,認為我有能力考上國立前段班的大學,讓放榜榜單更漂亮。那次也是第一次放棄繁星撕榜藝術大學。因為文科很強,選了第二個保險又不討厭的選擇 — 外文學門,看起來實用、家長不會碎念 24/7 的選擇。(當時應該沒足夠勇氣對家長和老師革命)

試圖拉近自己與設計的距離

進入大學後,應用外語系課程,語言學科、英語、第二外語的確是幫我開了扇認識這世界的大門,所以有餘裕探索自己的喜好。記得大學的時候在宿營、啦啦隊到公演都是選擇美宣工作,課餘時間到國際事務處打工,也做了很多文宣。過程中覺得很開心,但不確定能力是否到可謀生的地步。

畢業後第一份工作,避免家庭革命,先選一個相當保守的政府約聘人員(先向家庭證明自己有經濟能力),下班後試著去參加一些跟設計相關講座,在偶然的一天認識了「UI/UX」這個新詞彙,當時懵懂只知道跟「介面設計」相關,他不需要太強的視覺能力。對一個喜歡設計的門外漢來說,應該是可透過努力學習拿到門票的。所以我開始接觸跟這領域相關的課程、講座、聚會。

如何尋找資源?

2016–2018 年間和 UI/UX 相關的資源還不多,各產業對 UI/UX 了解也不熟。不過現在 2023 年,資源比起當時已經相當豐富了。請注意,下面說明係以 2016–2018 年區間為主。

當時搜尋方式有:

  • 社群媒體(尋找相關設計師社群、參與社群活動、技術論壇)
  • Medium (很多厲害的海內外設計師在這寫文章,現在也是)
  • 線上課程
    Google 之後,以中文世界而言,坊間與資策會有少許線上課程可參加。但是心得相當少,能參考程度不高。耳聞不少設計師幾乎都是先由平面設計或自學轉職,相當厲害。
    國外 Coursera 也有不少課程,但有太多專有名詞需要「補習」,評估下來還是以中文學習資源為主。
  • 書籍
  • 國內外求職網(國內:數字求職網、國外:LinkedIn)
    閱讀 Job Description (從職缺描述先瞭解具體工作內容,以及他們對這項職缺所需具備的能力)這會對未來職能發展規劃有幫助。
    - UI/UX Designer 職缺描述 (英文 / 中文)

轉職過程

實體課程

這期間上過一些課程,雜食吸收各方知識的時期,導致我對 UI/UX 的認識不夠全。我上過的線上與線下課程(2020 以前),繳了不少學費(甩髮):

  • 科技報橘 UI/UX 班(有發證書)
    全名與課程價格忘了,記得那時請「設計大舌頭」的編輯與台大 D.School 講師來教課,教學方式生動活潑,大略是在介紹 UX 這領域,初次知道這個機構 Interaction Design Foundation
  • UI/UX Café
    教導基礎的 Sketch 操作,3 小時課程 $4800。
  • 資策會 互動式網站UI/UX設計師就業養成班(2018)
    課程價格:$100,000
    這是全職課程。課程設計上,介面設計軟體偏向工具操作,在 570 小時課程中,設計課程時數不算多,體感上很快就上完,剩下 2/3 課程都是在前後端網頁開發。
    滿遺憾這樣的課程設計,設計只教工具操作,沒有帶到太多視覺設計原理。像這樣的課程能培養出的職能與職務:程式不好、堪用的網頁設計師(Me)、前端/後端工程師。優點是 10 萬花下去,要選對與你一樣用功的隊友,一起做筆記、做專案、準備課堂筆試,有作品與基礎技能,還是能降低求職摩擦力。另外,全職上課的好處是下課後,課後與週末還有時間複習課程與做作品集。但背負著「父母幫你繳學費,還是要成功轉職」與「我想把這件事做好」的壓力。
  • 五倍紅寶石女力網頁班第一屆(2018)
    學費大約 $10000。
    因為程式設計是初次接觸,上資策會課時,學得咪咪貓貓,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決定利用平日晚上與週末來五倍上課。「五倍」聽起來像詐騙集團名稱,記得媽媽擔心我被騙,還陪同去現場詢問課程。Amos 老師是我看過最認真指導的老師,售後服務滿滿,當時都會抓著老師與助教狂問問題(好有耐心),同時也覺得女性專班很溫馨,互相成長的學習環境很令人安心,不會產生太多「我跟不上,我好笨」的情緒。我也是在這邊完成了第一個網頁作品。
歷史文件,相當害羞
  • UX 基石(2020)
    學費 $12,000
    這門課是 UX 基礎課程,結合理論與實作,以下是當時的課綱。這門課彌補了前兩年理論知識不夠的遺憾。五星推薦給想轉職的朋友。

線上課程 (Hahow)

下面上過的這幾堂,推薦吳哲宇老師與 Simon 老師的課程給新手。

2018 以前:

網頁入門相關課程,可以累積設計與前端知識。

2022:

參與社群 (2019 前)

參與社群活動,也是可以求教他人、詢問轉職經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幸運地是疫情前業界活動相當多。

  • 實體活動(UI/UX Taipei、Ladies That UX…)
    初次參加活動時,記得做了非常笨的舉動(新手會犯的錯),
    直接拿 Daily UI 給別人看…,問哪裡有需要加強。(嚇到對方)
  • 線上活動(As A Product Designer)
    當時有幸參與 AAPD 的翻譯小組,認識了很多同伴,我到現在都還是感謝這個機緣與相遇。

準備作品集

由於當時能拿得出去的作品相當少,大學時期的設計爛到不想拿出來,因此當時拿出的作品有幾項:

  • Daily UI (培養新手美感與觀察力,這練習有激發相關討論,自認Daily UI 能提升軟體操作熟悉程度,所以也不能說它對新手來說毫無幫助,但多練無益,他無法直接提升資訊架構能力)
    這個練習要不要放進作品集,看個人,當時單純覺得這個能讓面試官了解到自己視覺表現力。
  • Redesign 專案
    由於新手資源很少,要提取三件堪用的作品不容易,因此當時選擇 Redesign 常用的 App,其實這方式適合有產品經驗的人再嘗試,因為我們不會知道這些服務之所以不好操作,是否經過了與利害關係人的拉鋸、商業考量後取捨的結果。以自身觀點直接去「重新優化」某個服務相當危險,最好是在找得到真實用戶的情況下做訪談(使用數據收集),以及查詢該服務的公司背景與文化再進行 Redesign,內容(Context) 先準備齊全,再把頭洗下去。能重來一次的話,我希望自己能在第一次面試時提及這類免責聲明以及我所知道 Redesign 可能造成的風險。
  • 資策會專案作品
    這作品完整度會比起前兩項高出許多,包含品牌概念、設計流程、User Story、網頁設計、前後端資料串接,也有 Github Pages 可直接 Demo。
  • 五倍網頁開發女力班的網頁作品
    選擇在這門課的作品是為了呈現自己的前端能力,獨自一人也能完成從 Wireframe → 精稿 → 靜態網頁切版、完成基礎交互的能力。

由於上過的課程偏重網頁設計與前端開發基礎,查閱當時各大人力銀行的職缺描述,與自己的技能樹找出重疊區,綜合評估後,決定把自己定位成能夠獨立完成切版工作的網頁設計師,以此為求職方向。

想到 Unblock 學院的喬治先森在「百萬作品集」(影片 | 講義)提到的,跟當時求職思路相似,找到自己的「黃金利基」作為求職與作品集製作方向:

黃金比例就是在「個人目標」、「公司需求」與「個人強項」3個需求中找到交集。這個交集就是策略的黃金利基,必須以這個利基為製作原則和審核標準。

關於作品集準備的時間安排,我是利用課餘時間在完成課堂作業後,每堂下課與晚上回家挑燈夜戰一一準備的,邊準備作品、邊複習老師上課筆記。

我認為在轉職前需要有的心理建設是:一位初級 UI/UX Designer 養成,隨著技術革新,入門門檻與解決問題能力要求不斷拉高,要有一個認知是「成為設計師」非上轉職班就能輕鬆轉職(Overnight success is a myth),坊間轉職課程扣除中間週休,大概 90 天的課程長度,那幾天只是大量知識輸入,需要經過一倍時間反芻,再加一倍時間練習,前期要付出的心血就是要這麼多,才有機會取得入職門票。以過去經驗來看,會鼓勵新手們抓緊時間練習。

再來是,不要過度擔心,Junior Designer 職位看的是基礎能力、成長心態與未來潛力。只要作品集準備地完整、用心,一定有機會的!

第一份工作

一張白紙

感激當時主管看到我的潛力,那時候剛加入青春活力的團隊,開發與迭代節奏緊湊,每週發一版,每天透過站立會議與看板追蹤每位夥伴進度。心理狀態像張白紙,每天通勤 2 小時,初期頻繁被改稿是家常便飯,當時還拿捏不住老闆心思、也不懂得消化跨部門的想法,想法都不成熟的階段。

我的一天

概要式紀錄我的一天:

上午

  • 閱覽部門日報數據
  • 專案管理系統查閱手上的工單
  • 參與站立會議回報進度
  • 參與部門會議(部門週會)

下午

  • 網頁設計/切版
  • Banner 設計 + 過稿
  • 解決客服回報的介面 Bug
  • 參與部門會議(設計周會)

當時的文化衝擊

  • 老闆的想法一直在變
    「唯一的不變就是改變」記得面試時,同事一直打預防針,說主管會常常改稿,對比以前變動程度極低的工作環境,這是極大的文化差異,一旦了解軟體業生態與敏捷相關知識後,就知道檢驗一個想法是否可行,就需要小步試錯、快速迭代。

    面對不斷改稿過程,從中學到的是靠著經驗與觀察,加快做稿速度,推敲出老闆的想法。再下次提案時拿出兩三個方案,一個是自己想要、一個是貼近老闆、另一個是結合勞資雙方都能接受的,提給上司時,老闆也能快速刪去法,選出他想要的。
  • 利害關係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這點是從過稿與主管傳遞上司旨意時,內心冒出的疑惑:「為什麼他想的和我不一樣?」

    利害關係人廣義來區分就是對內:部門內、直系主管至高層、跨部門(如工程師、客服與業務)、董事會、股東與對外:企業與個人使用者等,看似簡單,算一算也有 10 類以上窗口要應對。視覺設計、品牌形象、商業策略、法務規範是環環相扣的,需要考量的面向很廣,牽一髮動全身。

    初期會忍不住把美感的比重拉高,欠缺商業與業務面權衡,導致初稿技術性可行,但策略端無法落地。經多次提案與主管討論後,才明白一味的追求美感,商業層面沒考慮到,是不夠成熟的設計師才有的表現。設計是代表著公司的對外形象,並非設計炫技。

    如何完美消化各方需求,優雅拿出專業?
    最深刻的體會是,拿出「設計思考」的意識,回歸到設計本質,是為了協助他人解決問題,所以把「」放進思考流程,換位思考,不斷探索問題、嘗試並修正,檢驗每個想法可行性,這塊也可以參考「六頂思考帽」,協助議題聚焦,找到解決方案。透過換位思考練習,綜合各方想法權衡後,提出兼顧美感、商業與實用性的解法,這就是發揮自己在團隊的價值,也是期間學到最寶貴的一課。
圖片來源:Interaction Design Foundation
  • 用專業術語溝通
    相較於前面兩項較為同類型的衝擊,這個魔王程度低了許多,也暴露出一般坊間轉職課程的缺點,理論只有淺淺帶過,實務上會用到的專業術語,並不會於教學現場頻繁提及。

    或許專業術語在課程當中屬於「沒那麼重要的一環」,易被忽略,但這是弭平溝通落差與拉齊團隊認知的工具,印象最深刻時在設計面常常出洋相:不知道 Segmented Control、叫不出控制項名稱,什麼是格式塔破格網格系統?主管或工程師偶而冒出的專有名詞讓我聽不太懂,為確認理解無誤,向主管請教、看書、讀網路文章,多虧有把這塊知識補齊,可以流暢地與夥伴溝通、協作。

養成的硬技能

這是技能快速打磨的時期,大量仰賴搜尋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不少切版實務細節及 CSS 在不同瀏覽器上的呈現,踩過很多技術坑。(課本沒教的知識)

切版與基礎前端技能

  • 利用 Split View 邊看切版畫面,邊看編輯器
  • 遇到技術坑時,上 StackOverflow 尋找解法、嘗試
  • 解決 PHP 裡頭 HTML 的錯誤
    算是從產品當中滿滿的技術債(10 歲左右的產品),學到不少
  • 解決一些前端頁面的 bug
  • 活動頁面切版:CSS、jQuery 動效展示(先以 codepen 展示效果給主管過稿)、Bootstrap 5、Flex

SEO 與網頁效能優化

當時公司讓我負責自媒體專案,讓瀏覽器收錄網站上所有文章,並利用相關關鍵字優化 SEO 與搜尋結果排名,以提升網站流量。起初並不曉得 SEO 與網頁效能有什麼直接影響,因此當時看了不少Google SEO 與 Google AMP 官方文件,整理與學到不少眉角。

介面設計

使用者研究和測試

  • 易用性測試
    當時公司的 UX 成熟度 (UX Maturity)不夠,成本較小,加上前期主管已先做過企業主訪談,因此公司當時願意花在訪談的心力較少了,主管為讓團隊成員熟悉這套研究方法,也為快速驗證設計方案,當時做過桌邊測試與內部招募不同部門受測者,做了訪談與 SUS 量表,由研究員為設計師上課,後續主管指導設計團隊執行。

版本控制與設計檔案管理

在團隊中,每件設計檔案都是大家共同協作的,我們仰賴 Git 來針對設計稿做版本控制(當時還在使用 Sketch),Sketch 當時並無版本控制的功能,因此統一使用 Gitlab 做管控。每次 Commit (提交更動)都要撰寫改動內容,讓其他設計師知道這份檔案動了哪些地方。

我們連與前後端工程師合作的新專案都用新的方式、簡單易懂的檔案路徑規範做管理,主要是要改變過往檔案太難查找的問題(以前團隊內設計師只有一兩位時,多是用腦袋記憶檔案位置),有統一規範後,每個人都可以順應同套準則找到自己需要的檔案。(當時的痛是,前人忘記檔案放哪,一找半天時間就去了)

團隊內定期的設計分享會,也是能快速累積自己硬實力的機會,無論是工作上或下班後的學習都能記錄下來,透過分享檢驗自己的理解,順道養成持續學習的習慣、更新最新設計知識。

養成的軟實力

  • 團隊合作
    團隊每日有站立會議,引入看板管控進度,可以知道大家進度,遇到問題馬上找資源協助,也有 Design Review,能揪出設計上的盲點。另外也有不定期的踩雷分享,不藏私地把前端開發遇到的問題拿出來討論、分享當時解法,讓每個人少踩一次雷。由於這些機制與主管建構出來的友善學習文化,讓大家能互助成長。多虧這些面對面的場合,能當面討論問題,對於「團隊」的意識更強烈。
  • 表達能力
    設計團隊內每週有分享會,每位設計師輪流自由分享近期學到的軟/硬技能,加上每季需要撰寫報告,將知識或資訊整理、內化、濃縮,最後輸出,這些都是培養設計師表達能力的資源。
    初期加入團隊時,我都會嘗試寫文章當作口頭報告底稿做練習,在家過幾次免得報告時卡詞。
  • 解決問題能力
    當時公司的工程師為全端居多,對於前端切版熟悉度不高,不少是透過 Google、StackOverflowW3C SchoolCan I Use…等找答案,使用英文描述遇到的問題大多都能解決。不少案例與知識的習得不一定發生課堂上,需親身經歷 (hands-on experience) 才知道如何處理,不同裝置、不同瀏覽器就是可能於前端出現非預期的「例外」需要額外處理。(如下圖)為了記錄自己的遇到的怪 bug,做了踩雷清單,也儘可能督促自己能夠儘快獨立作業。(但半天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建議不要硬解,可以去社團、或向夥伴主管求助,向隊友即時求救,影響到產品迭代進度就不好了)當時主管十分鼓勵把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式與同事分享,這過程中也幫助我順過一次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
踩雷筆記

成長與學習

回想這時期是硬實力進步最快的歷程,很多事問了不一定有答案,更多的是靠自己雙手找到答案,流下很多汗與淚(心境上),但充滿成就感。

當時的設計會議、公司季會,都是能夠了解團隊運作的好機會,可以窺見不同部門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成果。與主管定期的職涯、績效討論,共同制定職涯目標,讓身為白紙的我對未來有更清晰的想法,瞭解如何有組織地規劃。後來也慢慢意識到多跟主管做溝通,滿有幫助,也能對利害關係人的想法有更深的理解。

  1. 搶快弄破碗,快不全然是好事
    當時迭代節奏緊湊,所以通常一天的工作量是兩張 Trello 卡片或是兩條 bug + 兩張視覺橫幅。因此養成出圖很快的速度,但細節有時未兼顧。最好的理想境界是又快又好又仔細。
  2. 同理心與耐心
    有時會相當不解產品決策方向,卻沒有探究到這是經由多少利益權衡下的結果。當時產品與公司正值轉型陣痛期,有滿多工程可著手,但要推動一台十年歷史的大機器一次走 10 公里,實在太理想化了。團隊內由於大家共識很接近,容易發揮影響力,但要將影響力擴散到部門外,需要一步步慢慢來,漸漸讓整個公司體認到設計的重要性,所有的改變都要累積。當時卻沒能理解到或是心態上不想接受改變需要時間。
  3. 遇到問題不能解決時要趕緊找救兵
    我是一個怕麻煩別人的人,但這個性有時會影響到別人,無論是工作量大或是內心委屈,當時較常出現的反應是默默吞下去,想要體現自己是個不讓人擔心且能獨立作業的人,沒想到自己悶著不講也會影響到別人,讓主管擔心。這塊我的反省是多覺察自己狀況、遇到實務問題一時半刻無法解決,不吝求助。發現團隊中出現問題時,也要即時回報與溝通,提升團隊合作效率。溝通是最快解決問題的方式。

轉職到第二份工作之間的過渡

在選擇轉職後第一份工作,當時有三個 offer,一間是成長中的電商、一間是有規模的知名台商、一間是小而美團隊。我後來先選擇進大公司,原因是資源較多、設計團隊編制算是齊全,主管願意帶人。到選擇第二份工作時,
首先是想多認識其他團隊在做的事,再來是想要做一個自己也會用的國際性產品、跳脫網頁前端,想多嘗試跨平台裝置設計(Mobile App),以此定錨下一份工作的樣貌。

這段過渡時期滿迷惘,當時人生不是轉職這件事發生,歷經分手、家庭變動等私事困擾著自己。心裡一直有個聲音「是時候做出改變了」,但我還無法繪出未來的樣貌,先透過諮商解決情緒面問題、與諮商師重新定錨自己想要的生活。除了諮商以外,我也開始尋找 Mentor,希望從第三人角度檢視自己的狀態。當時在 UX 四神湯 的「深夜食堂」幸運地媒合到 Mentor,能從旁觀者角度給予建議,如:如何整理自己作品、模擬面試、衡量自己在市場上的價值、在團隊上發揮影響力的實例等。

如何衡量自己在市場上的價值?

  1. 面試
    這是快速了解市場需求的方式,從自己經歷與職務描述檢視自己的優劣勢。也可以從中瞭解行業趨勢。當時大概參加 5 場面試,3–4 個不同產品(金融、時尚、軟體、串流服務、廣告業等產業),面試過程除了打開眼界,也是了解自己並與企業媒合,拿到 offer 能多方參考,不同單位開出來的薪資條件是否有競爭力。同時也檢視參加多場面試的勝率有多少。每次面試完都回去做檢討。
  2. 定期檢視自己的職涯
    定期紀錄並覆盤自己每季完成的項目與成果,檢視自己長短版,為自己短版設定加強計畫。
  3. 找到自己的定位
    常常問「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多與自己對話,找到自己定位與價值。求職就像是一場選秀,市場上這麼多有才華的人才,要思考自己與其他人不一樣的發光點,我能貢獻哪些額外的價值?並試著將自己的強項最大化。

這是當時在做職涯轉換時的思考歷程,根據當時思考的結果,選擇了下一個團隊:

  1. 做「自己使用過且喜歡的」國際性產品
  2. 架構扁平、策略明確、重視數據、互相尊重的團隊
  3. 離家近(因為前公司通勤時數佔 3 小時)

第二份工作

永遠記得第一天踏進公司的興奮與衝擊,第一次搭很快的電梯搭到耳鳴,下班後下樓就能逛街的幸福感(對,我很愛逛街)。第一天上班時就參加了周會、需求會議,第一週參加功能走查。當時初次聽周會被滿滿數據衝擊:公司雙平台的每日活躍使用者 (Daily Active Users, DAU)、訂閱與廣告收入、每日新安裝數、A/B Test 實驗結果等,主管會詢問當事者這次實驗給的啟發,並提示下個方向,引導大家分享想法。在上一份工作,產品端數據埋點有些困難,缺乏準確的數據下,有時會影響對產品表現的理解;而第二份工作有透明和準確數據來支持產品決策和優化,雖然一次接受這麼多數字的轟炸,但也提醒我用數據佐證設計的重要性、增加對產品的全局觀。

產品簡介

公司做的產品圖像影音編輯,也就是在 App Store 的 Photo & Video 類別的產品,團隊之前幾次都很幸運地出現在台灣區排行前 10,登上過 App of the Day。當初選擇加入這間公司也是因為它是具有規模且重視數據的國際性產品,主要開發團隊都在台灣。可以到這樣一個公司歷練對我來說是相當好的機會,挑戰空間很大。

團隊文化

  1. 產品導向
    有明確的產品策略,並由幾個模塊組成:內容營運、用戶回饋、變現、產品端(既有產品與新產品)等
  2. 重視數據
    以實驗驗證假設,例如在訂閱頁我們會測試多種 CTA 按鈕 (call to action button) 樣式,驗證哪些實驗組合表現較好,找出最優方案落地。
  3. 扁平透明
    雙週進行一次需求預審與決審,針對 PM 提的需求,依據團隊資源、年度目標、用戶價值等維度做篩選,討論出哪些需求值得做(用戶與商業皆雙贏的),並初估開發難度與商業邏輯會遇到的問題。若需求不夠完善,每個人都有權拒絕,PM 就不會再提。決審會則是就前一天討論內容修改後再跟各方確認可行性。
    若對團隊文化有建議也能自由提出,並得到授權推動項目。

我的一天

概要式紀錄我的一天:

上午

  • 線上回報進度
  • 查詢/整理自己實作過的專案數據
  • 設計實作

下午

  • 參與部門會議
  • 走查
  • 設計實作(與開發討論)
  • 紀錄工作日誌(累積每季總結)
  • 寫下一期的規格文件

養成的硬技能

設計規範導入與搭建

做這件事的起心動念是因為原本設計師都已不在,大部分的稿件都在 Sketch,以無人可以確認當下元件整理的脈絡,加上當時 Figma 剛成為設計師設計軟體新寵,因此考慮將 Sketch 檔逐步移至 Figma,重新依目前新的設計團隊的脈絡建立設計系統。

建立與前端共用的設計元件

這是跟前一份工作較為相關的,與前端討論制定架構,將色票、常用元件都寫入 Vue component。主要應用在網頁版影像編輯工具。

查詢數據

多虧有數據分析師教學如何查詢基礎數據與簡單的 SQL 語法,可以不用等到每週週報,就可以自行上數據平台與後台查閱數據。能更快從數據驗證產品成效,再提出優化迭代。

需求規格文件撰寫

團隊的規格文件架構:「需求背景、需求內容與需求細節」三大板塊,以往產品經理撰寫的內容與驗證方式兼具邏輯與條理,在閱讀與評審會時再過一次時,能於短時間匯聚各方共識、對齊認知。相當感謝前輩們把規格文件該有的品質拉高,這對於還在實作端、未寫過規格文件的我來說,與工程師、PM 協作過程變得很輕鬆。因為清晰的文件讓我們省去對齊資訊的時間,能通過實作快速討論與迭代。

當時主管認為我對跨裝置產品有仔細的認識,具備產品經理的潛力,認為可以試著提需求,當時沒想太多就做了。自認文字力還不錯,卻於實作發現,文字力只是再基本不過的,規格文件力求「簡明扼要、邏輯清晰、用字精準」,不該有曖昧地帶。(曖昧地帶最可能會被擴大解釋)這樣才能有效對齊認知,不然一律視為無效需求,或者代表根本沒想通。

回想起撰寫文件的過程,認為這樣要求非常合理,甚至不該因為是初次嘗試學習 PM 技能而對我特別放水。(相當感謝團隊友善包容)

痛點:產品策略思考與文字精準度不足

待在團隊後期,僅能從過去資料來看前輩如何佈局一份文件。若是一般「單一功能優化」這類的文件,還能以線性思考來流暢地撰寫,若是「探索性」(exploration) 的功能/需求,就亟需時間將思路與藍圖想得夠完善,有一定雛形,較為有說服力、實作端也能更充分了解需求的意義與目的。對我來說「探索性」是最難的:把整個產品流程乃至生態系不僅需通盤思考一次,中間還要咀嚼消化共通點與差異,了解技術上可行與限制處,最後轉化成簡單易懂的流程。受限於邏輯、未充分考量實作限制,就會暴露「策略思考」不足弱點。技術上不夠熟悉這點可多與工程師討論,所以這點是能被克服的。接著是用字精準度的要求要再提升,雖然還沒出現大問題,但至少一句話的意思需確保每個人的解讀都相同。

我也很感謝在提需求時,工程師在執行過程都會貼心地列出可能遇到的問題與限制。很大程度地幫助到我思考與調整規格文件內容。

養成的軟實力

幕僚力

經過前兩年洗禮,心態還不夠成熟,往往會對主管投射過多期待,換位思考後發現主管必須向上與向下管理,不可能花太多時間解釋一件事來龍去脈。這也是離職後與前主管深聊才理解到的心路歷程,理解到身為中階主管的權衡與身為夾心餅乾的苦。這場談話不僅珍貴,也給我啟發:如果要推進心底很想完成的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搭建自己的幕僚力,動手幫主管解決日常瑣事,能專注於「管理」,幫助團隊擴大影響力,舉凡是對外:獻策、提出多元解決方案、幫主管整理談資與報告,對內:整理好設計規範、支援設計需求、每季定期覆盤文件、呈報工作進度與未來規劃、定期 1 on 1 聊現況與未來規劃等。這些都是為自己的職涯做投資,我也發現到好好地扮演好幕僚角色,會為部門帶來更多有力資源,也是提升整個部門的信賴程度。即便今天主管不在,團隊仍能獨立運作。

溝通力

觸角跨足到部分 PM 在做的事後,多了很多需要斡旋資源的機會,如高層主管會問:「為什麼這件事重要?為什麼值得做?」除了需要重申需求是如何與公司短中期目標緊扣外,還要學習拆分成更小的需求,以利快速迭代試錯,讓上層願意給出更多開發資源。另外我也會從中觀察團隊夥伴工作模式與重視哪些價值,以對方角度思考,認同對方之餘,也分享自己的理念,加深彼此對需求的理解,爭取認同,建立互相進度回報機制、最終找出彼此舒服的合作方式。還有利用非正式的場合聊天,分享近期有趣的事、嗜好,拉近彼此距離。綜上與各種情境來說,最有幫助的還是「同理心」與「換位思考」,若有一方受委屈時,我會試想假如這件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會如何反應?並嘗試表達自己感受。

無論是斡旋還是準確表達自己感受,都是經由角色轉換與定期諮商習得而來,不過要跨越說出感受的「羞恥感」(shame) 或展現出「脆弱」(vulnerability) 那道檻並不容易,需要勇氣與大量練習。

成長與學習

身處的團隊給我最大的啟發是忠於自己、獨立思考與勇於發表意見,由於是彈性工時,自由度高,最深深影響我的就是「自由」,因為團隊自律程度很高,也不需要做專案管理,就能如期準時交付需求。非正式的下班或午休時間氛圍融洽與包容,同事也很尊重充分展現自己個性的人 (authenticity)。

公司也鼓勵內部分享,有設計分享會、讀書會等,像我常常受困於自己的「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 以及缺乏自信,同事們總是熱情地鼓掌,讓我覺得窩心與感動,雖然真的知道自己還不夠好 (I’m a work in progress),但卻被這些暖心的回饋給接住了 🥹

我也相當感謝以往在做需求時,PM 前輩們能明確地告訴我做這件事的意義與目的,與產品目標的關聯,讓我有很明確地北極星指引,相對地工作起來格外輕鬆,也讓我一度過度依賴這麼寶貴的資源。

與工程師協作時,前輩們也會在實作階段即時給我 Review 介面,並且與我討論商業與使用者體驗的權衡,主動提出新解法,讓使用者體驗更上一層樓。多虧前輩們有很高的產品意識,讓我得到很多啟發,一起想出更棒的互動(User Interactions),我也時常詢問在交付時能做得更好的地方,得到的反饋也很實用。

勇於發表想法

由於組織相對扁平,也感謝團隊營造透明的溝通空間,讓我很放心地陳述意見。記得有次主動提起招聘文章不夠吸引人,主管就開放我改寫職缺描述,也被邀請參與面試,認識了不少優秀人才。也是因為有這樣的空間,發覺跟以前最大的不同是,有更好的建議不再害怕不被採用而不敢說出來。

長短版的挖掘

在目前團隊能充分挖掘出優勢但也暴露出劣勢,因為是影像拼貼工具,所以有很多空間可玩出視覺創意,能做出轉換率這件事讓我很開心,劣勢是身處在產品發展成熟的團隊,更仰賴產品意識、策略思考(product sense and strategy) 還有數據分析力,我希望能提升自己處理複雜專案的能力,由於策略思考養成還缺乏著,所以除了看書,下半年也著手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過度仰賴文字訊息導致表達力下降趨勢,因經歷疫情期間在家工作,高度仰賴文字訊息,最高紀錄大約是一週沒與真人說過話,幾乎都靠合作默契、非語言溝通(non-verbal message) 傳遞訊息,等到要說話時才發現文法與句構錯亂。(突然變得不會說話)改善方式是將思緒文字化,筆記整理過一次再慢慢說出來。

嘗試當他人的導師

有幸在公司裡能輔導實習生、Junior PM 補足基礎網頁與設計知識,以及與陽明交大的易用性測試課程合作,過程很開心。這對於沒自信的我是一劑暖心針,因為撰寫教學文件、給予回饋過程,我也相對應得到成就感,能夠得到一句「很溫暖」,燃起學生對軟體業的興趣等回饋,某種程度也回應了做這行的初衷。默許自己能夠是一束光,雖然現在很微弱,但能影響到 1–2 個人也是種功德圓滿。真心希望無私的分享可以點燃新血做產品的熱誠。至少我在做產品的過程中是真心快樂著,每週從使用者回饋認識到他們的經驗與對產品的喜愛,體認到我在做的事是有價值的。

向內探索

前面算是對職涯層的總結。這過程中花很多時間向外累積職場力,卻較少向內關注自己,也較少看到業內對於向內探索的討論。不時體察自己感受與需求也很重要。這章節或許來得突兀,但這五年的成長,我必須為這階段的自己記錄一張快照。在這段路上我常常想起或問自己「我是誰」。

雖然表面看上去我很了解自己要什麼,在某個人生階段我也很清楚職涯的樣貌,但有時會迷失,也會被生活、工作上某些事件磨滅了熱情,為了找自己或找一個答案,在這幾年試了一些方法。

心理諮商

其中一個方法是「心理諮商」。因為從童年到求學過程經歷家庭與校園創傷,過去沒自信、很難表達自己感受,透過諮商管道學會表達自我、快受傷時設置停損點、勇敢拒絕、練習接納自己產生的各種情緒。

每週將自己工作與家庭遇到的事快速筆記,若有重大事件(影響到自己身心狀態劇烈者)就會特別 highlight 起來,速記這件事對我的影響與感受,整理起來與諮商師分享。最終目的希望能夠拿回對生活的主控權,所以諮商後會整理筆記,作為自助工具箱。

在面對「缺乏自信與不安全感」課題時,與諮商師討論的做法是,隨手記錄工作日誌,記錄每個小小里程碑,學習肯定自己。

這幾年的體悟是,生活不是只有工作而已,有時情緒易受工作與家庭發生的大小事綁架,忘了照顧到自己心靈。因此透過這些工具來保護自己,構築自己的安全堡壘,設下界線。

工作一陣子的疲乏感

我仍熱愛自己的工作,或許是 5 年來,沒有放超過 10 天的長假,以人類圖來說,投射者需要從實際休息或遊戲重新恢復能量。覺得需要適時讓自己關機,自覺需要去多體驗生活、打開感官感受這世界。在沒長假的情況下,我嘗試調適的方式是:如果沒力氣社交,就不要逼自己硬去應酬;鼓勵自己去嘗試原本就想做但還沒嘗試過的事;拾起過往培養起的興趣持續做。
如果有什麼心得,或真的有變得更好的話,可能會更新在這篇文。

寫給未來的自己

最後,想寫給自己:要常常思考「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的存在能為世界做什麼?」「我做的事能幫助或啟發到別人嗎?」這幾個問題。

我知道自己常陷入「存在主義」危機的思考,「為什麼我要在這裡做這件事?」偶爾感到困惑與迷失,我克服這危機的方式是不斷提醒自己做設計師的初衷:做有價值的事。這也是作為設計師帶給我的快樂之一,能聆聽使用者分享他的經驗,以及使用產品帶給他的改變。

人生是一段很長的單程票旅行,盡情地體驗每件想嘗試的事物, 保持善良,別被日復一日的現實與例行公事給消磨殆盡,享受當下。記得孩提時不問結果只享受在過程的快樂。

寫到這裡,想起金馬 60 後訪,李安向吳慷仁說的話:「每一秒鐘都是新的生命,要破壞才有新生命…犯錯才會學習,寧願犯錯也不要演 boring(無聊)的戲。」

細品這句話時,聯想到赫拉克利特曾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既然每一秒都是新的,那就允許自己大膽試錯。

寫給想轉職的你

我想,任何轉職過程都不該被過度簡化為線性的成功旅程。簡化他人的成功,卻忽略提過程須付出的努力與代價。

轉職並不容易,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決心與堅持,這些會成為轉職路上的養分支撐著自己。旁人(家人朋友)未必能理解你或百分之百支持自己的決定,但是要相信自己。

基礎設計與軟體操作能力(硬實力)是基本必備,要在一群新手群中脫穎而出,最重要的就是找出自己的定位,若非本科生,可嘗試結合自己本來具有的專長(找出自己的亮點!),讓面試官知道,過去的學術積累雖與 UI/UX 領域不同,但你的存在可為團隊/行業注入新的洞見。

找出自己的黃金利基:前述於「準備作品集」章節所提及的:Unblock 學院的喬治先森在「百萬作品集」(影片 | 講義

2022–2023 年科技業下行 (The Tech Downturn) ,先前不少公司吃到疫情紅利過度擴張,到好不容易擺脫疫情,又有橫空出世的 ChatGPT,確實不是個好時機,各種不確定性因素(通膨、戰爭、AI),公司縮編、安靜招聘等,不知道會持續多久,但 AI 出現後,新手門檻被提高了,也就是說「解決問題的能力」被迫提前,所以要加速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面試時亦可適時表現出你是能打團戰也能獨當一面的能手。

另外就是同理心,同理心可減少與團隊夥伴溝通上的摩擦,換位思考也助於向上管理;對外則是能感同身受使用者的痛點,設計出貼近使用者需求的產品或服務。

如果深愛這個世界,想讓世界變得更好,帶著這份愛投入自己所愛的工作,我相信也會幫助你創造更好的產品或服務。

附錄

  1. 業界術語清單 (Design Glossary):
    發覺很多轉職機構較少提到,但為了往後工作溝通,可惡補的內容。
    - 設計理論:
    A. UX Research Glossary (NN/g)
    B. Lean UX & Agile Glossary (NN/g)
    C. Laws of UX (中文 | 英文)
    - 網頁設計 Web Design Glossary by Webflow
    -
    介面設計
  2. UX 四神湯:設計師的共享圖書館
  3. UI/UX 設計資源總匯 (UX Navigate)
  4. Pafolio 優秀作品集總匯
  5. 設計女子艾瑪:我如何轉職成為 UI/UX 設計師?(個人經驗、心態和 UIUX 作品集準備技巧)
  6. 設計社群

以上就是今天的小分享,希望透過這個經驗分享,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

如果喜歡這篇的話,請拍拍手鼓勵我👏
若有錯誤也歡迎來信指正討論,一起學習!下次再見囉~~~

Feel free to reach out!
fantasynovel@gmail.com

--

--

Wen Lin

UI/UX Designer 做創造價值的事,努力成為自己也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