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網站美美的卻留不住使用者?

WenChien Lee
8 min readJan 18, 2018

「為什麼我的網站明明配色那麼好看,跳出率卻那麼高呢?」

「為什麼明明就是個超棒活動,活動頁的點擊數卻那麼少呢?」

如果你也曾經有上述疑問,希望以下文章能夠幫上你一些忙!

良好的UX能夠有效留住更多使用者!

繼上次的給正在猶豫要不要做RWD的你,獲得一些迴響,感謝大家給我繼續寫文分享的動力!!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這幾年一路從電商走到平台,期間閱讀很多資料和實際工作獲得的經驗!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幫助,也歡迎大家互相交流!

0_什麼是UX?

UX又稱作UE,他其實是user experience的縮寫,因為讀音相近所以被叫做UX,中文叫做「使用者體驗」。指的是使用者使用時產生的心理感覺,以UI來說,舉凡色彩、動線、是否好操作…等等各式各樣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因素都可能會影響UX!我們既可以說他很淺,又可以說他其實很深奧,而且對每個人來說都因為過去的習慣或經驗有所不同,是一門值得研究與探討的學問!

最近剛看完兩本書,第三本已經快閱讀完了!等全部讀完之後再分享推薦給大家!

那麼,正文就開始囉!

1_讓使用者覺得與自身有關

從user看見你的第一眼,無論是廣告banner或是landing page,越能讓使用者認為與自身有關,就越能留住他們!

那麼,要怎麼實際應用呢?

或許可以嘗試把網站某些用詞從「您」改成「我」,人在閱讀的時候,通常會把看見的文字浮現在心裡,使用「我」會讓user們覺得和自己更有關係!例如:看見「我想發問」和「點此發問」時,就會覺得前者更親切一點~

其次,當只有使用者自己一人執行某項動作,呈現「您已..」就會比直接告訴使用者「1人」來得更直覺一些;「您和其他3位已加入這個活動」也會比「共有4人參加」來得更明確!

或者,利用社群的力量也是一種方式,例如:「小明和小美也會一起參加這個活動」,當朋友們也正活躍於某些事物,這句話就會比直接告訴user「這個活動有很多人會參加」來得更有說服力!

2_不要讓使用者中斷動作

你是否有遇過在執行某些網頁動作的時候,跳出一串系統亂碼或是直接出現ERROR 404之類的不明代碼呢?

不管規劃得再精細、經過無數次的測試與確認,程式都還是有可能會出現問題,但通常能夠看懂那些系統訊息的,大概就只有工程師們了,所以身為UI designer的我們,就要盡可能地先把這些可能會發生的問題頁面做優化,盡量不要讓使用者感到中斷!

另外,在填寫某些form表單的時候,盡可能的在當下就將錯誤提示呈現出來,別在最後送出時猛跳錯誤訊息(最糟的是跳完訊息之後還把使用者剛剛辛苦填完的資訊全部歸零…),這樣除了讓user煩躁之外,如果設計得不好還可能會嚇到他們,導致他們放棄你的網站!

我們必須知道,流失的使用者回流機率是極低的。

還有一種中斷,是當使用者好不容易在你的頁面上停留並且完成一個任務,你卻忘了給他下一步指示,導致使用者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而離開,這樣是非常可惜的!貼心的小提示能夠讓使用者有機會在你的頁面上再停留久一點點,所以,耐心引導你的使用者吧!

3_不要欺負使用者的眼睛

一般來說,使用者閱讀習慣為F或Z向閱讀。所以網站介面的規劃,應盡可能的符合這種習慣,畢竟要求user到你的網站來還要重新學習,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最好可以不用經過思考就能找到他們想看的東西、想獲得的訊息。

F向閱讀和Z向閱讀

但我想,你絕對遇過那種一點開頁面就左一欄、右一欄,中間插廣告、上面塞banner的網站,廣告還不定時衝出來擋住你畫面!這種根本不知道重點在哪裡的網頁,摸著良心…你自己都想離開怎還期待別人會想用XD?

4_別一次給使用者過多資訊

承前述,有些網站就算沒有跳出來嚇人的廣告,你還是會覺得眼花撩亂,這是為什麼呢?

到底哪裡才是這個頁面想表達的重點呢?

因為,頁面資訊過多了!

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是UX很重要的一環,想走這行,要有很強的換位思考能力,許多規劃者時常像新手爸媽一樣,什麼好東西都想堆給user,但一下子塞爆使用者可視範圍真的只會讓他們更錯亂而已。

適時地收斂功能是必要的!

5_使用者的注意力是極度不佳的

曾經在一個UX講座中聽過這句話:使用者的專注力跟酒醉者差不多

使用者的專注力極差,和喝醉酒差不多~

雖然是個感覺很好笑的比喻,但我得認真說——是真的

我曾經在工作上遇過,明明尺寸表就放在選擇尺寸列旁邊,還加了圖示、做了區別,但客人就是拼命的打電話進來問尺寸;無論怎麼改,我們都已經覺得刻意明顯了,客人還是不斷寫信或電話詢問,完全無法理解到底是為什麼…

後來,我們嘗試在浮動購物車列上也加尺寸表連結,詢問稍稍趨緩了一點,雖然還是偶爾會有找不到尺寸表的客訴。

回到換位思考,我想這可能是因為使用者是「單純想了解這項產品」且認為「補充資訊會直接往下接續」,所以他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看有哪邊可以被點開,暫時隱藏起來的尺寸表就這樣被忽略了(因為找不到尺寸表而未購買就離開,對電商的損失是極大且可惜的)。

你或許可以試試看,現在拿出你的手機,打開APP列表,第二排左數第二個是什麼APP?然後收起你的手機!

現在,請問剛才那頁的最右下角是什麼APP?不偷看一下的話,你回答得出來嗎?

如果你回答得出來,我只能說你真的太厲害了~因為大部分的人大概都回答不出來,畢竟,剛才要找的並不是最右下角的那個APP對吧?

我們的注意力真的就只有這麼一點點,所以藏太深、放太角落的東西,使用者是真的看不見的!相信我,不會有使用者完完整整讀完你的全部頁面才開始他的行為,所以不好的UI絕對會讓使用者迷路!一旦迷路,好一點回上一頁,慘一點就永遠跟你說掰掰了QQ

6_別一次跟使用者要過多資料

我們不一次給使用者過多資訊(例如前面提到的雜亂頁面或是很多銀行網站會做的冗長功能教學),也盡量不跟使用者單次要一堆資訊。

想想你在路上遇到直銷或保險業務,如果只跟你自我介紹幾句就要求你填資料,你會願意嗎?

當使用者還不了解我們的網站,我們開口就要一堆身家資料,是會讓使用者卻步的。可以試著用「引導方式」慢慢向使用者索取「我們需要的資料」。

何謂「需要的資料」呢?

當我們越了解使用者,就越能針對他個人去規劃一些能夠吸引他的項目,就像你想和一個人交朋友,如果直接衝到他面前去要求把喜歡的東西全部列出來…我猜大部分人都會反感的吧…

所以我所指的,就是「足夠讓user使用這個網站的資料」就可以了,更多你想知道的資訊,就在使用者觸發其他行為時再慢慢詢問就好了,不要一次問完!

最好可以做到不需要詢問,直接觀察使用者的行為,得知他的喜好。這樣做,可以讓你的使用者覺得你更貼心一點!

7_比使用者多想一點

很多時候,單憑我們自己空想,很難得出一個最佳解。當你是個在地人,一定機率下就會比外地人更不容易迷路(使用google map不算噢XD)。

但我們仍然可以不斷努力優化,隨時練習換位思考,盡可能的去做好每一個細節!

好比說,線上刷卡時使用的16碼卡號,你會怎麼做?

最簡單可以用一個輸入框,一框以蔽之。但這蠻糟的!16碼是一個蠻長的數字,沒有分開來呈現,連使用者自己都會眼花,尤其若是在行動裝置上使用,總覺得眼睛都要脫窗了!

好一點,我們可以把它改為4組輸入框。不過問題又來了~使用者每填4個號碼就要手動以tab或滑鼠、手指換一個框,這麼一來雖然在最後確認時有加分,但前面輸入階段麻煩炸了呀!

於是,你會發現越來越多貼心的網站不但分成四組,還在每填完4碼時就跳一個間隔(或下一個框)!這麼一來,不但在輸入的時候方便許多,檢查也變得更容易了!(也就更容易手滑了QQ唉呀!!)

像上述這樣,不斷的改善,在任何細節都為使用者著想,逐漸地就會提高使用者對你網頁的黏著度~延續一個互利循環的關係!

簡單敘述幾項想法分享給大家!書局和網路上其實有更多高手大師分享更進階且帶數據的文章,實際上在規劃時也不只這些地方要注意,例如:如何適當的給予使用者反饋、給使用者驚喜感,讓他們喜歡你…等,很難用一兩篇文章就全部寫完。

再加上,不同的商模、不一樣的TA,會需要的功能也會有所不同,所以說這門學問真的是很深、很有趣,但又要讓他感覺很淺!

我可能是外星人所以還蠻喜歡觀察地球上的人類行為模式XD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潛藏在地球的外星人…歡迎一起來觀察地球人啊!!

❖文末小小彩蛋: 這篇文章 其實我覺得寫得點還蠻多也很好,各位可以耐心讀完它,雖然不是每一點都要全部使用在你的網站上,但作為參考真的很受用的!

那麼,下次再奉上讀書心得或其他資訊囉!!(打完收工!)

--

--

WenChien Lee

一個喜歡分享的 UIUX 設計師!這裡分享各種講座與工作坊心得、工具教學、推薦書單、職涯觀點和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