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生出書:想說的話,輕輕說 — 部分節錄
高中時不認識的「農經系」,大學後卻是助我成長的最大動力
邱詠文 / 台大農經系轉入工管系 / 高雄女中
若要說自己的特質,不如就說我是個最最最幸運的普通人吧
從一進入「台大農經系」開始,身邊質疑且輕視農學系所的音浪便從未停過,連帶動搖了自己是不是該轉系來逃避。但最終我決定用一年去找出並證明念這個系所的價值。而在大一結束時,我克服了最初身邊質疑聲浪,在我確定能對於留在原系或轉系都能說出明確的理由後,帶著決心離開「農經系」並轉進「工管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唸過高雄女中的日子,一直都是記憶中最美好且燦爛的。就算是社團的燦爛褪去的高三這年,拿著一張不高不低的學測成績單的這刻。眼看著分數接近卻過不了當時高中生嚮往的台大管理學院一階篩選門檻,也曾因為這樣的結果徬徨了一陣:「台大認識的系都填不上,填的上系卻從來不認識。」這樣事與願違的情況其實才是人生的真實面,光在我身邊就佔了8成以上,也是當時高中生人人的徬徨。最後,我拋開了厚厚的科系指南,我在有限的選項中,用了一個方法來篩選答案⏤「未來想做的事情、想去的地方」。
#從沒聽過的系又怎樣,科系才不是終點呢
當年,在填了6個志願,只有1個科系接受我去面試的情形下,我用心準備了台大農經系的面試。闡明我對學習農企業管理、農產行銷的動機,甚至以台灣知名的農企業品牌「微熱山丘」為例,最後以正取第4的成績成功的被錄取了。而為什麼我選擇填寫「農經系」的志願呢?一者是覺得課程聽起來挺有趣的,二者是因為觀察到農經系大一必修與管院一模一樣,我認為即便走到最後發現不合興趣、仍想轉系到高中時的志願⏤管理學院,這至少是一個「事前的」準備。
成為大一新鮮人後,蜂擁而至的大學活動的確讓人心醉神迷,熱舞社小成、雄友會活動、大學之夜表演….對於一個並不是尚未確定非要轉系不可的人來說,的確是分走了許多心神。相較於PTT轉系圈中的諸多大神,甚至為了轉系退掉所有必修、每天關在總圖衝GPA,我打從心底無法做到一樣的事。我沒辦法接受大學的第一年中永遠只做同一件事、為了同一個目標,既然都來到跟科系最直接的所在地了,來到這裡並實地去各個系所感受、理解、問朋友念該系的感覺,是不是比上網看鄉民道聽塗說該念什麼科系來的更為自己負責呢?
#為了找尋未來,我選擇起身動手做做看
為了給出自己一個「為什麼要轉系?」的理由,我希望在半年後,比誰都還更清楚「農經系是個怎麼樣的系」。
於是在大一下的學期,一樣維持著固定念書的習慣,但另一方面我透過許多臉書上的社團資訊,主動爭取了系上在農業經濟領域知名老師主辦的研討會支援機會。到農糧署邊旁聽討論農業經濟的內容,邊看著領域裡有成的研究所學姊發表的農業經濟研究論文,心中思考著自己期待的未來就是如此嗎?另外也因為投入相當多的時間思考、探索農經系所學在台灣社會中扮演的價值。一直到最後認為自己有辦法講出一套完整邏輯還介紹心目中的農經系後,還自行準備了5分鐘的科系介紹簡報,去到某間人力公司的總部,進行了「大學微講堂」的錄影,希望能幫助未來的高中生更認識這個系所的真實。
過了一陣子後,我又聽說系上在招募舉辦「農經小村」的負責人了(台大每個系所都有自己系的校園擺攤活動,販售特色食品、飲料等等的活動),突然間我靈光一閃,有沒有辦法藉著這個全系的活動,順勢向校園裡的其他同學展示「農經系」的系所特色?
在當時,想證明價值的心情超越了一切,在一週內迅速聯絡了系上夥伴後,我們一同取得共識、籌組好核心團隊,爭取到系上「農經小村」農夫市集擺攤的機會,發想出關於「綠色經濟」、「從產地到餐桌」、「小農合作」等獨特價值主張。除了希望這座城市裡的人關心起自己的飲食,連帶整個台灣農業的供應生產鏈,也可以再多花一點心思,選擇出自己希望支持的食物生產方式,的確,這是個再適合農經系不過的事了。於是在這半年中,我和一群想一起努力的同學(幾乎是整個系)去了坪林拜訪茶農、和擁有雲林整片有機菜田的EMBA學長們、選用公平貿易食材的自製甜點,努力的將理念相近的產品帶進台大,透過農經系的學生做行銷推廣的動作。
還記得那天農經小村第一週是與整個農學院的「農學綠領市集」一同登場,當天舟山路上擠滿了2.30間綠色農夫市集的攤位,但那天我們攤位前排排新鮮翠綠的茼蒿、青江菜都令婆婆媽媽們眼睛為之一亮,才過半小時我們的攤位就已被擠得水洩不通,幾乎同時有10幾位農經系的同學都出動向顧客介紹我們的攤位,笑著說我們來自農業經濟學系,驕傲地說這邊的產品可都是農經系EMBA學長姐親自栽種的有機農產品!還記得有位媽媽一邊聽著系上同學介紹著我們攤位的理念,還有各個產品的產地直送及有機栽種,一邊認真地點點頭說著「現在的學生真的很不錯….」,在介紹的結尾,她突然抬起頭笑著說她是來自農經系 B60幾的學姐(相當於60初年次入學),很開心看到現在的農經系增添這麼多活力的色彩,也懂的善用自身系所的資源,一邊說著就一邊把檯面上幾乎所有的農產品都掃進懷中,霸氣地說這些她都要了!
在市集現場的我和其他夥伴們不只被學姊的肯定感動到,短短兩個週末(四天)也湧進了各方的朋友,只因我們真的太過認真宣傳,即使是和農經系不熟的同學們也都耳聞了這個好活動紛紛現身支持。最終這個綠色市集的品質不只獲得很好的評價,短短4天賺進了超過15萬的營業額,也許最重要的是,不僅只有我,迷惘的、鬼混的同學們都藉著這個機會,用盡全身力氣的去試、去追,路途上的跌跌撞撞才能撞出未來的清楚模樣。
但身為綠色市集發起人的我,在探索的路上走著走著,半年來堅持的、向這個社會述說了不下百次的綠色理念成功傳遞到大家心中後,我卻也漸漸地明白了,為何我決定要離開這個系所的原因。
#嘗試就像是河邊拾起與丟掉石頭的過程,慢慢清楚了未來想要的輪廓
在農經系的日子裡,我建立了不同於一般學生、對於社會農業的關懷,但我卻在市集現實的營運當中理解即使理念再好,若沒有商業上的行銷手段、不會製造和別人的差異點,這些理念是永遠沒辦法好好傳進別人心中,僅是自己孤芳自賞罷了。有人說過「生活處處是行銷」,我也覺得所言不假,就像我這樣燃燒自己班的辦起了校園獨特的農夫市集,但倘若我不會宣傳活動、不會製造記憶點、不會創造讓他們願意出門來這場活動的理由,那麼即使這場攤位裡的食物有多們新鮮美味、產品是多麼的優質健康,再好也永遠是同溫層的泡泡。這不是我當初選擇頭洗下去辦這場活動的原因,我希望做到的,就是將農業經濟的價值推廣到圈子外。
如果當時我沒有選擇舉辦這場市集、沒有動起雙手驗證對系所的假說,那麼我不可能發覺自己究竟想要會什麼,在大學畢業前帶走怎樣的知識。在學期的尾聲,我最終提出了到工管系學習營運管理、行銷的轉系申請,但同時申請了雙主修回農經系的資格,此時的我已經不像是高中時,徬徨著台大51個系所當中該做何選擇,我已經明白這當中只有一個系所是我真正該選擇的。
轉系後過了幾個春夏輪轉,有許多學弟妹也相繼面臨了選擇,前來詢問我相關的經驗。這當中很多人不乏問說我是否成績特別得天獨厚?又或是特別有自制力才能轉系成功?我不斷地說著不是的,我完全是個普通人,沒有特高的成績,只有相信自己有一件很想要完成的事的時候,不僅自己會盡全力地衝下去,並且深深地相信著全世界都會一起聯合起來幫助你。
「轉系」兩個字絕不是意味著成功者的故事,這是一本厚厚地紀錄一開始滑鐵盧的人的心酸血淚史。過程中難免徹夜輾轉難眠,思考著成績該維持在怎樣的水平,但回過頭不禁感謝起那段目標特別清晰明朗的日子,道路上或許像是一名旅人追隨著北極星的方向、在沙漠中踽踽獨行,但當追逐著「未來想去的地方」如北極星的位置時,不知不覺中就比安逸的成功者走得更遠些了。
(後記:感謝好友Steven偕同50位台大學生,撰寫下不同的人生故事並出版成書「想說的話,輕輕說:送給台灣高中生的一份特別禮物」。全書購買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