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分享《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重點內文&感觸

Winnie Yang
3 min readFeb 21, 2020

--

(很久以前看的書,把當時寫的心得放上來)

善良,是一種選擇
但善良不該等同妥協或吃虧
缺乏標準的善良
會為難自己,又慣縱了他人
就因為你很善良,底線應該更高
你當善良,且有力量… 摘自《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翻開書第一頁便出現吸引我目光的一句話 “得到的是僥倖,失去的是人生”。

有個旋律在我耳邊環繞著,我開始哼著唱了起來,突然間靈光一閃,想起了平常點播的愛歌 :

張懸 <關於我愛你>

我懂 活著的最寂寞

我 擁有的都是僥倖啊!

我失去的都是人生

因為你擔心的是你自己

我愛你…

因為張懸的這首<關於我愛你>,開啟了我對於本書的興致…

我開始保持以前從沒發生過的每天閱讀一章節的習慣!!!

接下來我想分享我和本書獨處時產出的共鳴和我的體悟…

◆成熟人格的12善良法則:

  1. 可以替人著想,但要為自己而活
  2. 越是善良,待人底限要越高
  3. 與其明哲保身,不如立場鮮明
  4. 深諳世故卻不世故,才是成熟的善良
  5. 醜話先講在前頭,一點也不醜
  6. 照顧別人之前,先把自己顧好
  7. 做人要學著適度零容忍
  8. 你的善良,只留給善待你的人
  9. 吃虧就是吃虧,被占了便宜哪來的福
  10. 別人對你好是因為別人喜歡,你對別人好是因為自己甘願
  11. 一昩胸懷天下,只會讓自己不爽
  12. 有時候,你沒有逼自己,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透過這些立場鮮明的法則,運用小故事解釋每個善良人該有的鋒芒!

在傳統教育背景下長大的我們,總是被灌輸為人應該善良、待人更應體貼,但卻很少進一步細問:這些善良的行為,是你真心想做的嗎?又或者,其實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的心中倍感委屈?有人因為被情緒勒索、有人害怕社會觀感、也有人只是擔心不這麼做就得不到關愛或讚揚,但這些原因其實都讓所謂的善行,失去了純粹的本質,甚至為難了自己。

書中用36則小故事,不斷提醒讀者,有些表面的善行,其實只是掩蓋內心的軟弱、不敢發聲、以及對自己的不肯定,讓人重新檢視自己的行為。但也正如同作者序中所提及,她想寫的,並不是要你直接接受他的意見,而只是告誡但不勸阻,因為每個人當有自己的人生,有各自的難關與課題,恍若一位母性的角色,對著每位讀者說著「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你應當活出讓自己最滿意的人生,而不是在別人的意志底下過活。

所以說,善良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和審視事實之後,做出能帶來最好結果的選擇。每個人的出身背景、思考脈絡、關注的重點都不同,對於同一件事情當然會有不一樣的觀點與想法,若選擇一昧的抱怨,並沒有辦法實際解決問題,甚至讓問題愈顯惡化,真正重要的是包容、相互理解、互相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