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暑期實習選擇進入 大專院校的學術期刊校稿。其實加入的過程純屬意外,當初的六月有了許多變數,無論是編輯、藝術實習,抑或是ESG科技業實習再到思考關於目前藝文場域的工讀、環境教育的實習職缺,在6月底前都充滿著無數的變數。此時聽聞同儕內部分享學術相關的出版中心有暑期工讀職缺時,自己已經蠢蠢欲動了。
其實希望進入到出版中心的原因,並非純然的賺錢。這個暑假大概也是我正職工作前最後的試探機會,儘管接觸過編輯實習,但是介於無法真正理解出版讀物的工作環境與流程,因此讓我非常希望能解決這一個困惑。
因此最後在選擇竹科環境科技盤查職缺時選擇放棄,而是在暑假兼在新創組織的環境顧問教育公司、出版中心兩方實習來達成自己對於社會、工作職涯商業模式運作的理解。
儘管短短兩個月因為現實的問題,腦中有許多的想法不停跑過。但是這兩份工作依然讓我感到很充實,也明白在興趣作為一種工作、創新與想像之於日常、專長與擅長的特質對應之處,大概會是什麼樣貌。
其中我認為出版中心的工作在做完後,符合我人格特質的一部分。在規則、可掌控性、SOP、耐心、製作與產品導向的輸出中,更可以符合我的性格。穩定的循序漸進在掌控中屬於自己發掘的特質。但是在產業中,明白編輯學術出版行業所屬於國家政策的資助,在商業模式中是否能夠符合自己財務中循序漸進的理想,或許在於編輯的特質中達成,但是在畢業時是否要進入該行業,是在體驗後值得思考的一個價值。
至於在環境教育的場域中,呼應我大學前的價值觀:
「在每一個互動的體驗中,體會到自己對於世界帶來的影響力,互動社交的過程中,產生我們對於每一個議題價值的深入與一個孵化器,作為教育的使命產生更多的碰撞與回響。身為一個教育支持的人,這樣價值可以透過社會影響力達到。」
大學的過程願意付出時間參與不同的議題倡議、教育影響力、非營利的發展,找尋到自己擅長的興趣推廣。有介於此,在畢業後的選擇中,很想明白這樣的社會影響力如何在商業模式的公司中運行。
在環境教育公司實習中,也明白在專案的舉辦、議題的操作、活動的操作與推廣,實際參與工作坊、實作的過程也如期的踏實。但是有很多的理想在真正有一個發揮空間的運作時,當這樣的理想與創意運作成一個日常的專案甚至八小時工作時,確實帶來的日常,已經不再是熱忱可以來消彌這種時間的永恆感了。但是在整體的商業模式中,也明白為何這一切的專案是如何運作的永續經營了。
其實有很多種可能,除了在目標設定時需要模擬個性適切度外,直接的體驗更是能夠快速讓自己在波動中找到自己狀態的快速管道。
#學術實習編輯的過程-認識一個期刊的嚴謹程度。
其實在擔任校稿實習的過程,我大概可以理解條件中需要細心、芝加哥格式的熟悉度的原因。去年擔任教育部社區職場體驗 歷史文化編輯過程,遇到了很多文章中的挫折,更明白文章與文字作為工作正職的價值在於精巧與精確,而非多與廣。在文字中,出現的問題、風險、錯誤近乎於零,更大於多與廣。
於是一路保持著精確、不會就問、減少錯誤、多有心理準備,並且以編輯校稿實習的身分,踏入研究生的角度希望可以明白論文產出的過程。並且在一個有薪給付的過程,可以慢慢的精細看清出一個期刊論文的產出流程參與,我認為這樣的實習其實對於當下的自己很有價值。
整個出版過程相當繁瑣,光是檢查參考資料就需要一一校對、前後呼應、校對格式精確性,也趁機花了不少的時間熟悉芝加哥格式(真的是花了不少的時間)。況且同樣的文章也需要透過三校以上的來回修正,資料的新增與對補、閱讀國外參考文獻的來源,資料的精確性、文章的校對單如何進行統整回顧。
除此之外,更多的價值回應在觀察專任出版員工對於學術期刊的運作、溝通、產出,無論是對於廠商、教授、主編、投稿人、出版社等單位,更明白所謂的編輯不只是顧著自己的稿件即可,更多的是需要溝通的技巧,抑或是每一個單位工作都要會的價值所在。
其實在暑期實習的日子不超過10天,大概每週前往一次專注的工作而已。但是由於之前的編輯工作經驗,在這份被他人視為無趣的工作中,我才能以新的態度重新找到其中的樂趣。
更認識到,或許在「耐心」的方面中,自己比想像中的還要來的更多,或許未來看到需要有耐心特質的,也可以驕傲自信的說出,其實自己可以的。
#下一條路會走向學術或編輯嗎?
其實這要分兩塊講。一是我對於學術領域的想像依舊如此視為一條路嗎?二,我會想繼續在編輯的職涯中發揮嗎?
其實在畢業前的半年,仍把生涯與職涯的價值放在學術領域中。因此在沒有畢業專題的情況中,仍自己撰寫了一篇教育大學定位的研討會論文,以及參與社會科學種子論壇的城鄉組,希望自己可以在學術討論領域中有一點的成果,因為有感於學生時期的短暫,也希望可以趁機累積一點學術的能力與作品,在明年推甄研究所時能夠如期上榜。因此學術編輯實習的願望,也是建立於這個想像的餘韻中,希望可以在期刊中參與工作,明白這個學界的運作,累積經驗。
只不過在畢業需要謀生的時光逐漸來臨時,想起過去曾有朋友跟我說過:
「出社會後要再回到學校,應該會有相當大的陣痛期呦。這段歷程並不見得所有人都能夠再重新接受。」
如今還不到三個月的自己,漸漸感受到。似乎自己想要報考的人社、建築領域,似乎也快找不到動機了。甚至對於學術界的印象在全然明白這作為一個產業,但卻又是由政府全然補助發展的情況中,這樣對於商業模式、專業程度科系的不確定情況中,所謂的「理想」科系充滿了無限的未來性發展的遲疑。
且在畢業後的現實化,對於人文社會科學在心中的地位與成本的投注,是否能如過往沒有經濟壓力的情況中,全然的選擇投資呢?在目前自己的心中,這些價值觀正在面臨全然的轟動中。
如今大概更可以明白,人文社會科學為何作為中產階級以上的人才有資格讀的科系。更明白「中產階級因為需要有更高的文化資本的競爭市場中,所以建立在物質中滿足的情況中,需邁向馬斯洛的最高層次,歸屬與自我實現需求。」
所謂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作為過去人們不需擔憂生活與生存時,鞏固文化資產階級與同儕圈子的一個貴族教育,而套換到亞洲高等教育邏輯,它又將什麼了呢?
儘管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但是現階段開始注重資本與生存的價值判斷中,這些的思考與思想正陷入大翻轉中。
至於編輯的領域中,透過實習的過程可以認識到編輯真的屬於自己的專長項目。
儘管有時候會對過度反覆的編校感到困惑,但是耐心的程度依然能讓自己好好的將一件事情做完。那樣的特質反映在將一個自己的作品完成的成就感,相對於其他純粹的互動帶來的時間流逝,一個無法留下成果的狀態,或許才是無法激盪起自己持續的原因。
但是在永續職涯的發展中,面臨需要自己養活自己的情況中,快要忘記什麼叫做理想了。或許文字與編輯是自己的專長,但是或許他不是個永續職涯之道,更遑論在社會價值的貶值過於震盪。但是唯一要穩固的軟性價值,在於認識自己的架構與耐心。
但是他仍可能在我目前的職涯中持續付出著,直到下一份的第二專長的職涯出現時。
#工作的過程,轉換什麼價值觀?
如今了解期刊與學術的生態,自己對於學術的期待不如畢業前所想的。所謂的學術地位,在一個學術的象牙塔、與社會的不接軌、商業模式的不穩定性甚至在於沒有商業模式的價值中,很多的思考在面臨社會後重新的碰撞過。
只不過作為學術期刊的領域中,那樣嚴謹的態度與對於追求問題解決領域的疊加性中,更是其他商業模式的產業中沒有辦法達到的價值。商品與商業價值固然重要,但一個實用的理論奠基在永續問題的解決中,也是重要的。
因此內容與商業模式如何進行成本中的融合,更多的在於現在每一刻在乎時間成本的自己,雖然已經不如過往能夠將時間視為無稽之談的愉悅讀書年代。但是因為時間的有限更顯得選擇對的領域閱讀、研究與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作為永續發展,它的價值更顯得永續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