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與職場實務分享-尋找心中的why

Yang Winnie
6 min readApr 11, 2019

--

行銷領域的入門- 代理端與品牌端的不同

台灣許多企業以製造起家,多重視B2B企業關係的連結,而外商公司有許多更加成熟的品牌營造,亦相當重視B2C之間的顧客關係維持,而台灣近期也相當興起的新創產業中,許多皆具備優秀的線上行銷能力,而在傳統的FMCG產業中,通路層面的行銷模式則為主流。對於行銷新鮮人而言,選擇在代理端(Agency)抑或是品牌端(in house)有相當大的差別,Agency端步調較快且工作緊湊,涵蓋到的產業和專案方向較廣,因此能夠在數年內累積到一定程度的人脈和不同產業的實務經驗,亦有新鮮人選擇嘗試過代理端的經驗後,更精準地找到自己在行銷圈中的定位,轉換跑道至更適合的工作崗位上,而在in house則是會負責較單一的品牌事務,但也會較深刻的了解該產業的動態和細節,通常線上和線下的行銷規劃皆須要熟悉操作,但若日後有轉換跑道的需求,可能會因為原先接觸的產業較單一,而至新環境時需要再花時間適應學習,不像 agency擁有較多元的產業接觸。

培養行銷力之路以及自學資源

實務經驗,執行力,數字感

原先自已對於行銷的初步認識是大二上學期和系上同學組隊報名參加行銷類型的商業競賽,從中對於品牌行銷的branding產生興趣,品牌的個性強化了辨識度,並且藉由品牌概念維繫顧客忠誠度。在大二大三期間,我嘗試了實作專案增加自己對於市場及目標受眾觀察的敏感度,而在校也有選修相關課程強化自己行銷面的理論基礎,增加了許多行銷方面的相關知識,從訂定市場區隔到策略布局,從預算規劃到執行評估,我能夠漸漸掌握其中的概念。而行銷最重要的是數字感以及執行力。除此之外,像是動腦雜誌、motive、天地人學堂、或是hahow等資源都可以有效利用,近一步的學習,也同時學會時間管理。行銷領域中有相當一部份重點在於切中目標客群的需求痛點,以縝密的邏輯和行銷包裝將產品導入顧客的購物清單中,這一連串的過程包括將曝光率提升,分析顧客網站使用體驗等,對於我而言相當新鮮且想嘗試學習。因此在訪談過程中,學姐也分享了他對於使用者體驗的洞察,進而優化體驗,像是UI及UX即是相當經典的應用,也能夠培養我們從需求面洞悉行銷布局的機會。

如何在團隊中扮演領導者呢?

先了解你的受眾想要什麼,然後用他想要的方式跟他說。

相信這是許多迷惘中大學生們共同會問到的一個問題,在聽著學姊分享的同時也擁有了許多關於領導的新觀點。首先,學姊分享她在之前團隊中扮演領導者的經驗,其中每個人之所以來到同一個工作環境的目標和決心都不盡相同,而帶團隊最重要的是帶心,讓他們發自內心想要跟隨領導,而非盲目服從權威,而要抓住被管理者的心的第一步在於,了解他們真正要的是甚麼,有些人可能追求的是團隊間的凝聚力和歸屬感,有些人可能追求解決問題之後的成就感,而有些人則可能追求薪資的最大化,因此,這些不同的目標都有可能導致主管階層在和員工應對時的管理策略不同、溝通方式不同,或甚至需要運用到不同的激勵模式,而這正如同行銷中很重要的原則,區分許多目標客群,建立市場區隔,先了解你的受眾想要甚麼,然後用他想要的方式跟他說,在訴說的過程中即是行銷。

領導,除了大家熟知的領導團隊之外,尚需具備對上管理的能力,可能上層主管交付的任務,會依據個人的期許而不盡相同,而若能擁有協商溝通能力,可以幫助在和上級協調工作量以及爭取資源挹注上更為有利,利用縝密的邏輯和清晰的口條應對,而並非一味地將所有任務照單全收。在對組員的管理層面上,學姐也分享了她適時放權給小組長做部分領導的經驗,學姊在團隊最繁忙時期領導了近20人的團隊,其中有實習生、外聘員工以及比自己年長的正職人員,在非同溫層間的協調和溝通互動也是需要花時間適應並了解的。學姐也分享到,在職場中,對上或對下的管理是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因為老闆希望看見的目標是大方向的績效指標是否達成,主管們所在乎的也許是目標背後的原因動機和邏輯,而部員們則會負責主要執行的工作,因此學會領導不單單只是一個面向的統合彙整而已,更仰賴多邊的傾聽、資訊消化和產出,而在被領導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一種領導,在與人際互動過程中隨時都可以學習並進步著。

工作中最具成就感之經驗談

從taker到 giver 並找到自己的why

在訪談中學姊分享了他在求學及工作生涯中兩個從taker到giver的過程,首先是從資訊種子培訓專案中擔任學員,隔年給予自己更多挑戰和機會磨練而擔任課務,再近一步擔任培訓總監帶領課務們規劃專案,在這數年的過程中學姊漸漸蛻變成為一個思辨能力強並且善於溝通的人,並且很幸運擁有一起學習成長的夥伴。而另外一個經驗則是學姊在原先實習的新創公司表現優異而轉為正職,主要負責活動推廣,而後被提拔成為團隊領導者的心路歷程,在新創公司中夥伴的年齡層和自己不會差太多,因此很容易能夠累積一群和自己較為相似的夥伴,步調也較為相近,而新創的可能性很高,學姊從中也更進一步累積了和不同背景夥伴合作的能力,且對於突發狀況能夠冷靜分析並解決之。綜上所述,學姊從兩個經驗中,漸漸摸索出自己對於職涯期許的why,喜好和人群一同工作,並且認為當人們受到自己的影響力而改變時,會是感動且滿足的。

構築自己的工作生活模樣

三年後,五年後,十年後,自己的理想生活樣態

在和學姊訪談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了在行銷領域中,生或和工作並不是完全區分來的,而當自己將工作視為熱忱時,一股使命感便會把自己向前推進,反思過後,發覺自己比較喜歡團隊合作模式,藉由夥伴間的腦力激盪和鼓勵來達成目標,並且希望在工作之餘顧及生活品質,有充足的時間培養興趣和經營人際關係,也許目前正在職涯摸索階段,但學姊建議將自己理想的工作樣態先描繪出來,先刪去一些和期待落差遠的工作項目,再藉由實習機會或是職涯說明會讓自己了解更深入的方向,畢竟,試過才知道對該產業是否有興趣,也有足夠的理由說服自己,學姐也建議給予社會新鮮人3年的時間探索,在這段時間內盡力嘗試,並且累積人脈和經驗,這些都會是日後在轉職或是職場工作上的養分。即便目前在求學階段,對於行銷實作發揮的預算空間仍然有限,學姊期許行銷新鮮人依然能夠把握網路資源盡力學習,嘗試自己經營粉專,經營IG,累積屬於自己的閱聽眾並加以分析,將所觀察到的資訊數據化,並定期檢視成效,就能夠逐漸建立起自己的行銷方針。

結語

非常感謝能有這個機會和小佩學姊進行訪談,過程中除了專業知識的累積,也了解許多職場的經驗談,在三個小時的訪談中收穫良多,也感受到學姐對於工作的熱忱和積極,也同時期許自己即便迷惘也仍繼續前進,保持對於行銷的敏銳度和興趣,也祝福大家在職涯探索之路上能夠越來越明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