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消失的20個月—零社群媒體新生活之3點心得報告

我是YC
Jul 7, 2022

--

Photo by Creative Christians on Unsplash

在平台上的首發文獻給這議題是再適合不過了。在2020年十月,關於我送給自己的28歲生日禮物—刪掉社群媒體,一眨眼,20個月的新生活就這樣過去了。

朋友總問我:你不用Instagram,那你都在幹嘛呀? 這句話總是逗得我哈哈大笑,咦,不就跟有在用的時候一樣過生活嗎? (註:本身習慣只用Instagram, 沒有在使用其他社群媒體, 如FB, YT, Dcard, TikTok, 以下IG為我對社群媒體的泛稱, 如果你也想實踐看看, 就以個人習慣花最多時間的一個為主)

你如果問我這樣的新生活過的好嗎? 我會不假思索的回答:好,比預期的還要好。就讓我娓娓道來,這20個月的體會和成長吧。

“Take social media off of your phone for 12 hours and remind yourself that you can easily reinstall it,” says Price, author of How to Break Up with your Phone.

「社群排毒」是個時有所聞的詞,當時28歲的我,期許自己「想做點什麼改變」,「最後一根稻草」是偶然看了這篇文章「2022年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於是我刪除了Instagram app。

手機裡的相簿還停留在那天7:22 am的Story:我發現我有發文時會比平常花六倍的時間來用它,所以想先刪掉app了,我們一周一見吧。這對當時偶然看見自己使用IG平均時間,曾高達三個半小時「重症患者」的我已是改變的開始。

1.假設動機本身「其實不重要」,先做再說

偶爾都會聽到朋友這樣的說:我會開始健身,只是因為我希望能移得動隔壁卡住我的機車、朋友找我湊人數路跑,索性就開始跑步了…。戴森公司創辦人James Dyson經歷了5,126次的發明都失敗—給dyson的啟發:別從眾,勇敢跳進未知

別從眾,去試試看就知道了,事實上,帶你到達目的地的是沿途的經驗,往往與當初的動機是無關的,你必須技巧性地持續製造動機給自己,觸發自己去做,先做再說。當時我透過想做點改變的動機,讓我決定降低頻率到一周只使用一次,奇妙的是,一週後我活得很好,於是,我開始一連串將網頁版的帳號密碼刪除、將手機內的紅點提醒關閉、所有app包括通訊軟體的通知也關閉了—直到現在。

你會感到很驚訝,原來我沒有這麼需要它!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書中提到:「為了挖掘真正的快樂,你必須持續尋找有意義的機會,讓你得以因此學習到新的東西,才能達到真正的快樂。」

2.你尚未自我察覺的「數位操控現象」

「我不是就滑滑手機而已,哪有這麼嚴重啊?」Netflix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片頭便說到:「我們在臉書上會看到像是器官捐贈者受到了極大的幫助,然而我們卻低估了它不好的一面。」

知名電商在前陣子開始下殺$9的限時搶購,「我就是去買我需要的東西而已」,事實上,你不但不小心「手滑」了很多樣,而且你還成為它最棒的代言人,告訴了所有親友們這個好消息—你必須察覺,數位的消費模式並不是傳統的掏出錢包,而是吸引眼球,越多越好。

網路上的商品無法直接去找消費者,而是在你天天都會使用的平台讓你看到它。如該紀錄片提到:數以千計個頂尖中的頂尖工程師,每天都在想辦法透過app吸引你的眼球,改變你的行為模式,讓你離不開它,因為你就是他們的產品。

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爭奪「注意力」的戰爭:社群網站高層都不用自家產品?〉,「各式網路服務,都用盡一切的方法,想要贏取我們的注意力」,社群媒體成為現代人強大的分心源,它分散了你的專注力,也抓住了你跟金錢一樣重要的—時間。

3.離不開是「FOMO」在作祟

FOMO(Fear Of Missing Out)—一個在身為千禧寶寶出現的一詞「錯失恐懼症」,在刪除IG app的那一周內,我所感受到的是不同以往的平靜和穩定。

有朋友告訴我,他無法戒斷,工作需要他去使用社群媒體,往往你會發現這樣的人,其實是他害怕錯過社群上的任何消息,該文章指出〈Instagram 用戶飆破 10 億,為何兩位創辦人卻轉身離開?〉,因為限時動態,IG 留住了使用者,進而達到 10 億用戶的里程碑。

曾經身受其害於FOMO的我,我誠實面對並觀察自己一段時間—結果令人瞠目結舌:
• 當限時動態一發出收到秒回訊息,感到無比興奮的我正在跟陌生人聊到忘我,並忽略了家人的訊息

• 那幾個因為照片排版、色調濾鏡與自己開檢討大會的夜晚

• 跟朋友聚會時,因為對方錯過自己的動態而感到難以置信

• 開口閉口就宣傳的最佳公關

• 不記得朋友生日,卻記得那15年沒見遠在美國的同學家寵物的生日

• 飯局或旅行忘我的改圖發文,別人提醒必惱羞

• 更不用說令旁人壓力爆表的出門必須拍到滿意才肯回家

更多時候是,每個下班的夜晚「滑完」手機已經過了兩個小時,假日一睡醒還躺在床上,打開手機看到朋友出遊的照片感到失落焦慮…

如果你也有這些現象,是時候該減輕使用的頻率。其實,我們沒有做錯什麼,這是一生的課題,該文章指出:FOMO其實跟決策有關,且一生不同階段都會遇到〈《錯失恐懼》:從出生到死亡,FOMO都是人類心理學的一部分〉。

有意識地察覺自我、定期檢視及修正,能幫助我們與FOMO劃出界線,不盲目從眾、清楚自我核心價值,並讓人生的自主權回歸到你我身上。

刪掉了,然後呢?

這20個月總結,我一共:

• 看了68本書

• 節省了320根吸管(28歲開始不再使用一次性吸管)

• 1000個塑膠袋

640雙餐具

• 觸及了身旁至少50個人關心環保議題及閱讀

回頭看當時萌芽的微小點子「想做點什麼改變」,簡直是驚人的成果,往後的人生軌跡從此不再相同。

《原子習慣》中最受用的觀點之一:身分認同,「你不是要變成天天閱讀,而是成為閱讀人。」這將大大改變你的思考及行為模式。

先前滑社群媒體空出來的時間,我便開始看書,並且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平靜、自主和自由,除此之外的新生活竟然也沒有不便,真要說,就是無法第一時間預約美甲(笑),那就換個方式而已,真正有在聯絡關心你的朋友,一定也找的到你。

它終究只是個「工具」,是你我決定了要賦予它什麼價值。

後記—自我成長筆記

1. 閱讀教會我,用更多不同的觀點來看待事件,接納正方與反方的觀點,其中Netflix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看第一次的時候覺得相當抨擊,彷彿再用社群會天崩地裂。

直到無意間看到了這篇文章是個當頭棒喝的提醒—〈社群媒體在腐蝕我們?它只是揭示了我們自己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翻自英文版)

「研究人員發現,憂鬱/焦​​慮和社群媒體的使用之間沒有關聯,甚至傾向於這樣的結論:是焦慮和憂鬱促使我們以各種可怕的方式使用社群媒體,而不是相反。一項研究更顯示,Google的演算法是否促進了極端主義的極右內容,實際上發現情況恰恰相反:YouTube演算法似乎更傾向於促進主流的、成熟的新聞網站,而非促成極端思想。」
社群媒體對於青少年的影響,遠不足有更多的人正在遭受校園霸凌等議題…

紀錄片可能的盲點為缺乏科學佐證及實際驗證,如《茹素的力量》,這也留給你我更多批判性思考的空間。

2. 「一篇文章,可能是作者幾個月的收穫;一本書,可能會是一生的研究」 與其你問我為什麼要開始閱讀,你去讀讀看就知道了,你的答案和收獲一定和我大不相同。至於要讀什麼,去哪裡讀,我也會在接下來的文章詳細告訴你,期待能遇見你。

之所以過了20個月才分享心得,是因為生活中,正在建立,更多職涯成長與收穫,也會在往後的文章一一和大家分享,像是求職密技及更多自我成長的故事,我們下次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也別忘了收藏及分享

延伸閱讀:
新鮮人求職一次就上手,過來人最中肯十項建議(上篇)
新鮮人求職一次就上手,過來人最中肯十項建議(下篇)

--

--

我是YC

8年級生, 商管人在科技業。曾遴選上MA計畫, 外商世界500強公司, 目前任職於夢想產業IC設計。交手過韓系、中國財富500強、GG等客戶。專注於分享商管人求職及自我成長。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