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寺區的決戰! – 遊歷日本

Hong Lam 林奕康
途安人記
Published in
May 2, 2019

金融財俊李聲揚可以一邊講買日本樓,又一邊同你講飛田新地,果然既是風流才子(我冇話佢有幫襯呀下)又夠入世的金融分析師。筆者不才,講到日本就只能獨沽一味,邊去旅遊睇風景,一邊講一下歷史。

剛剛過去的二月関西之旅,筆者身兼策劃者及電燈膽,帶者一對戀人同事出遊,安排就當然跟筆者一個人獨遊時有所不同,而是以景點為主:從和歌山到白浜、之後留宿在大阪兼善用JR pass,除了姬路城及大阪城外,就再沒有安排了甚麼歷史點。

不過,意外地在最後一天到去機場以前,得到了大半天的個人時間(簡單來說,就是同事們要去購物)。那麼,我又去哪兒好呢?

沒有太多準備,但筆者住在天王寺區的Super Hotel,吃早餐時才意識到酒店附近剛好就是大坂夏之陣的激戰地區週遭,所似決定在附近走一圈就好了。

大坂冬之陣的時候,當德川軍在數場外圍野戰取得勝果,將豐臣軍「趕跑」回到大坂城後,德川家康就在茶臼山布陣,約二十大萬對大坂城進行籠城戰,而真田幸村則在往北約兩個車站外的真田丸迎戰(最近的車站為玉造駅,JR的話沿著幸村ロード走10分鐘左右便到)。

在大坂夏之陣的時候,豐臣軍在道明寺之戰及八尾若江之戰失利後,迎來的是決死的一戰,在天王寺區佈陣。當時真田幸村的本陣設在茶臼山,另一名在天王寺決戰時極為活躍的名將毛利勝永則設陣在四天王寺。

可見茶臼山可說是兩場大坂之陣的重要史點。

現在的茶臼山成為了一個小小的「天王寺公園」,有不同的歷史資料展示,以記念這一場終結戰國時代的戰事。

天王寺公園內的大坂之陣史跡:茶臼山。在公園內的小橋,更可以遙望到大坂的著名旅遊景點「通天閣」。

茶臼山位於JR天王寺駅大阪地下鐵的四天王寺前夕陽之丘駅之間,從兩個站走路過去距離差別不大。

正如剛才所言,真田幸村在大坂之陣的時候本陣設在茶臼山,毛利勝永則設陣在四天王寺的南門,各自指揮著約5000–6000兵力。而豐臣軍的總兵力,約為50,000人左右,大約為冬之陣時的一半。

佈陣在四天王寺的毛利勝永在天王寺一戰極為活躍,但他於大坂之陣前的事跡並不太豐富,除了史料上人物的對談,並沒有太多事跡突顯其人物性格。而因為真田信繁在大坂之陣的活躍被後世浪漫化及大事渲染,光芒四射,毛利勝永在大坂之陣的光芒便因此被蓋過。

毛利勝永佈陣傍的四天王寺內,善信不少但勝在地方偌大,不會太擁擠

毛利勝永本姓森,父親為毛利勝信(原名森吉信)。父子兩人出仕於豐臣秀吉,在九州平定戰立下戰功,受封於豐前國的小倉,亦領秀吉之命,改姓毛利(原因不明)。

父子二人的出身,有尾張或近江長濱的說法,無論是那一個地點,也可見他跟秀吉有點地理的因緣(秀吉的「譜代」多為尾張出身的親屬「武斷派」或近江出身的豪族「文治派」)。而毛利勝永出生於1577年,在夏之陣那一年才不過37歲,相比真田幸村及黑田長政等一代約小十歲,比起秀吉那些尾張出身的「譜代」加藤清正、福島正則年輕近二十歲。如果豐臣氏不是如此快速失勢及被消滅,勝永或許能夠以「譜代」的身份成為豐臣二代的重臣也說不定。

而跟「幸村」一樣,「勝永」同樣是不見於史料的名字。毛利勝永在史料上的名字是「吉政」,固此在天王寺之戰中打得德川軍落花流水的,從史實角度應該是「真田信繁及毛利吉政」,而不是「真田幸村及毛利勝永」。

關原之戰時,父子二人在「豐太閤的恩澤」為由投效西軍,於決戰時被編入安國寺惠瓊的部隊。跟所有布陣於南宮山的毛利體系軍團一樣,受阻於跟家康有協議的吉川廣家而從來沒有投入戰事,不戰而敗。戰後亦因此罪名較輕,沒有跟真田一樣因戰場上的活躍而被問重罪,只是先後被加藤清正及山內一豐軟禁。

毛利勝信在軟禁其間死於土佐(正如真田昌幸死於流放的九度山),而毛利勝永則因為收到豐臣勝賴的要請,逃出土佐出發到大坂(正如真田幸村逃出九度山),在大坂城內被視為「豐臣的譜代」而受到重視。

毛利勝永在大坂夏之陣開打後,正面迎擊天王寺區的德川軍主力,更迅速擊殺了德川軍的先鋒本多忠朝,突破重重圍困殺至家康的本陣。在受到德川軍重整軍勢及在岡山部隊支援的反擊下,仍能大破從左翼而來的藤堂高虎再成功撤退到大坂城,為豐臣秀賴介錯,再與弟弟及長子一同切腹。

據說,江戶時代有文人神澤杜口在自己所著的隨筆集『翁草』中讚賞勝永在夏之陣的活躍,更說「可惜在後世只說真田而從不說毛利」。(很明顯資料來源是維基百科)

至於德川軍方面總動員約150,000兵力,在天王寺區主將是德川家康,先鋒為是本多忠朝,正向對著天王寺的毛利勝永軍。領13,000越前兵的德川家康之孫、結城秀康(就是那位取代金城武,成為續作新鬼武者主角的歷史人物)之子、領越前福井藩67萬石的松平忠直,側佈陣在熊野街道,在側翼迎擊真田幸村。

傳說真田幸村在大坂夏之陣的目的只有一個:取下德川家康的首級。其中戰術有四步:

  1. 請求主將豐臣秀賴出陣提升士氣。
  2. 佈陣在木津川的明石掃部頭全登偷偷把陣地移前到天王寺區,天王寺區部隊則反覆以誘敵反擊的戰法拖延對手至明石全登就位。
  3. 在明石全登移動完成時,真田及毛利兩軍以決死之勢奇襲德川家康本陣、大野治房亦同樣奇襲德川秀忠位於岡山的本陣,造成混亂。
  4. 發動狼煙,在德川軍陷入混亂時,明石全登從側翼突擊,一舉打破德川本陣再討取家康。

可惜世事不盡如人意,最終戰術卻未能實現。先是秀賴最終來不及上戰場,其次是明石全登還未及轉移陣地時,戰爭就突然全面開打:本多忠朝及松平忠直的所有軍力都冒死向前衝,誘敵反擊的拖延戰術打不起來。

松平忠直 像

本多忠朝及松平忠直之所前冒死向前衝,都是因為曾經在大坂之陣上犯錯而受到德川家康的訓斥而感到羞恥,不按常理的魯莽攻擊以挽回名譽洗脫污名。

夏之陣決戰時佈陣於熊野街道(亦即從JR站北口出來後向茶臼山走去的大路谷町筋)的松平忠直,夏之陣時才不過二十歲。他被家康訓斥的原因,一說是在冬之陣時在真田丸之戰中損兵太多,另一說則為夏之陣決戰前在八尾、若江之戰中沒有支援藤堂高虎、井伊直孝而使二人兵力損失過多。

松平忠直作為德川家康之孫,領有越前67萬石,指揮著一萬多的越前兵,雖然在開戰後很快便被真田軍突破,但在重整軍勢及得到支援後,以人數反壓真田部隊,最終亦成功使真田軍壞滅及討取真田幸村獲其首級,然後更成為德川軍第一支攻入大坂城的部隊而被記首功。

本多忠朝,本多平八郎忠勝次子,曾被德川家康稱讚為比兄長本多忠政更有忠勝之風的武將,卻因在冬之陣時喝酒誤事,被家康斥責為「一點也沒有遺傳到父親平八郎的蠢材」。當時本多忠朝只有本多忠勝在關原合戰後移封前的令地上總國大多喜藩的5萬石,帶著只有3000兵力的先鋒部隊豬突猛攻,軍勢被毛利勝永擊破身死。

據說本多忠朝在死前留下了:「應該戒掉的是酒,今後參拜我墓的人,必定會變得討厭酒。」因此本多忠朝死後亦被稱為「酒封之神」,墓所就在茶臼山旁的一心寺內,頗受要戒酒的善信所歡迎。

就算你沒有安排要到一心寺,想必路過時也會被門前的一對仁王所吸引,也會對酒封之神本多忠朝墓留有印象。

一心寺地方雖然沒有天王寺大,但門外的一對仁王相當引人注目。而在參拜過本多忠朝的墓所以後,筆者也不見得變得討厭酒,目前也沒有要戒酒的意思。

最後,當要也要去一下真田幸村戰殁之地的安居神社,聊表心意。

這一次是筆者第二次到安居神社,小小的神社也不乏遊人到幸村的紀念碑前,懷念一下這位「日本一之兵」。

看到碑下的酒及水樽,便知來拜候幸村公者甚眾。

通稱「大助」的幸村的長子真田幸昌,夏之陣受合回到大坂城守備,年紀少少的他奮戰之城落而拒絕逃走,為豐臣秀賴旬死,得年十三歲。

但真田幸村一門沒有斷絕。跟幸村兄長的真田信之的松代真田家一樣,幸村的血脈一直傳承至明治維新。

幸村公的次子:真田守信 像

最有名的要數次男真田大八,與三女阿梅一起受到敵軍的片倉小十郎重長所庇護。

重長為仙台藩祖「獨眼龍」伊達政宗的重臣片倉景綱之子,重長跟幸村在天王寺決戰前晚在道明寺之戰亦曾經交鋒。道明寺之戰中,一眾大坂方的援軍俱因大霧而來遲,導致前陣的後藤基次在佔領小松山後被孤立,而被伊達軍圍攻擊敗而身死。援軍中率先趕到前線的薄田兼相,為挽回名譽而親身上陣殺敵,亦在道明寺戰敗身死。

最後到達的毛利勝永同真田幸村與殘餘部隊在譽田合流,迎擊突擊而至的伊達軍先鋒片倉重長,兩軍混戰了一段時間,最終在收到八尾、若江之戰中大坂軍戰敗的消息後,大坂方的真田及毛利便決定退回大坂城。

民間傳說在交鋒後,幸村寫信予重長,托付他自己的兩名兒女:阿梅與大八。而亦有一說是,在大坂城陷落之時,重長在亂軍中看到一名少女,得知是真田之女,就把她收留。

在大坂夏之陣結束後,阿梅及大八被重長帶回仙台藩,而阿梅更成為了重長的側室,及後更成為繼室。

仙台藩在大坂之陣數年後,公告大八在八歲時於孩童間玩樂時被石頭擊中而死。及後大八長大成為真田守信,於28歲時卻被幕府調查「已死的大八」跟真田守信的關係,懷疑仙台藩是否說謊兼收藏逆賊。當時仙台藩再撒了個謊(不愧為流著反骨之血的伊達氏,實在不負藩祖之名),說真田守信是「真田信尹次男政信之子」。

仙台真田氏第九代當主:真田幸歡 像

而事實上,曾為德川作說客遊說幸村投降的信尹只有一子真田幸政,真田家跟本沒有「政信」這號人物,而當時信尹已經過身好幾年,幸政亦到了關西就職。或許是距離人證太遠加上資訊不流通,又或是仙台藩的狡狤計謀,總之幕府最終亦沒有查明真相。

信尹為真田幸隆四子,亦即真田昌幸弟弟,真田幸村的叔叔。那信尹亦即是守信的叔公,而如果真有真田政信這一號人物,那這個政信該是是守信的堂叔才對。

可能是為了省卻麻煩,守信在此事後改姓片倉,一說是直至第九代的幕末名將真田幸歡才在德川幕府威權日下的時候復姓真田,是為「仙台真田家」。這一個說法比二代辰信已經復姓「真田」浪漫多了:「真田」之名在家代代相傳至在幸村戰死後二百多年都沒有被家族所遺亡,執念可所重!

幸村的三子真田幸信在夏之陣兩個月後出生,生母為隆清院。隆清院的父親為「殺生關白」豐臣秀次,如果秀吉沒有在晚年生下秀賴,那幸村便會是「天下人之女婿」,在「沒有譜代」的豐臣家也應該會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以秀次的年齡及才幹,局世發展的面貌及方向也應該會相當不同,實在是一大「日本戰國What if」,也是幸村人生的一大What if。

幸信隨著嫁到出羽國的幸村五女御田姬(幸信的同母姊姊)到了東北,元服後用豐臣秀次的舊姓「三好」在龜田藩出仕,改名三好幸信,而三好家亦被稱為「秋田真田家」。

而傳說中的四子真田之親到底有沒有其人,就更是令人懷疑了。之親所留下的事跡,是以「幸村在大坂夏之陣中活了下來」作為前題,從大坂逃出至四國的讚歧國,跟一農家民女所生。

看起來,還比較像祟敬或可惜幸村奮戰身死的事跡的後人創作吧。

--

--

Hong Lam 林奕康
途安人記

Software Engineering / Rock Music / History of Japan 軟件工程 / 搖滾樂 / 日本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