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垣雖死,自由不死」:上士出身的明治民權運動家—板垣退助

Hong Lam 林奕康
途安人記
Published in
Oct 4, 2019

談日本明治維新的政治人物,板垣退助的名氣可能比不上如坂本龍馬、西鄉隆盛甚至福澤喻吉等人。然而由土佐藩上級武士出身、成為政府官員又再下野成為民權運動家的板垣退助,對自由及民權的追求可說是至死方休,孕育日本在自由民主的思想及其發展的貢獻不比任何人少。

東京都品川區內品川神社內板垣退助之墓碑旁的石碑上所刻的「板垣雖死,自由不死」(攝於2019年10月3日)

象徵著日本現今民主政制的國會議事堂,在中央廣場樹立了三個對日本的憲政制度作出重大貢獻的政治人物銅像:四度成為內閣總理大臣的「明治憲法之父」伊藤博文、兩度成為內閣總理大臣的大隈重信,以及成立了日本第一個政黨的自由民權運動家板桓退助。

在新政府推翻幕府後,派出「岩倉使節團」週遊歐美11個國家,研究各國的憲法、土地制度等等。「明治維新」遠比中國的「洋務運動」高明,在於當年一眾推翻幕府日本年輕志士的謙卑、眼界以及無比的決心,明白到環環相扣下,唯有政治體制的改變才能成功工業化、提升技術及發展經濟。

然而不管是大久保利通或是木戶孝允,都認為美式的民主政治及英式的君主立憲,都不適用於當時的日本。

掌權的大久保利通認為,日本人民習慣守舊,固守宿弊,唯有普魯士式的專制集權統治,才適合當時的日本,達至「富國強兵」之路。

大久保利通之墓,位於東京都港區的青山靈園,內有很多名人的墓碑(攝於2010年12月29日)

當時的日本社會,就在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等薩長系志士主導的新政府,一步一步的走上改革之道。

而身處薩長系外的板垣退助,對這種藩閥專政相當不滿,離開新政府,走上要求立憲、建立民主議會的推動民權自由之道。

「我岐阜公園者、為自由黨總理板垣退助先生遭難之霊地。明治十五年四月六日先生遊説之途次、東濃來臨。中教院之有志、懇親會為大演説。將出玄関、突如有凶漢利刃一閃、刺先生之左胸。先生一聲大喝曰『板垣雖死自由不死』一語。凜然永照青史矣。大正六年、予等同志胥謀建設銅像。迎先生及夫人令息、擧除幕式。爾來、毎歳行遭難記念祭。誰圖為大東亞戰之犠牲遭沒收之厄。遺憾、無窮這回有志協力再建焉。感喜何堪難、賦一詩記其顛末。欲自由民権、不省身東奔西走而説教綸。英姿颯爽、崋山麓立像。永留其姿眞之」

從歧阜駅乘約15分鐘巴士,便可以來到長良川旁、金華山下的歧阜公園。金華山上,有標誌著戰國奇人織田信長展開「天下布武」的歧阜城(國定史跡,現存遺構包括曲輪、石垣等),在重建的復興天守上,可以看到跟歧阜巿與長良川交織在一起的風景,非常怡人。

在歧阜城上眺望長良川的風景(攝於2015年3月2日)

歧阜公園裡,除了織田信長銅像,還可以找到板垣退助的銅像。

1882年4月6日,剛成立了日本第一個政黨「自由黨」、以自由黨總理身份四處演說爭取民眾支持的板垣退助來到歧阜巿。在歧阜公園的演說完畢後,板垣被一名小學教師持刀襲擊,據說板垣受襲後以自身「免許皆傳」實力的吞敵流柔術還擊,還滿身鮮血地大叫「板垣雖死,自由不死」。

板垣死すとも自由は死せず

考慮到板垣退助是土佐的上級武士出身,是在封建時代中擁有特權的上級武士,就更覺板垣退助的可敬。

比起同是土佐藩卻出身於鄉士的坂本龍馬、武巿半平太,板垣在土佐可說就像在薩摩藩的小松帶刀,而龍馬及半平太的地位則等同西鄉隆盛。在當時階級森嚴的社會,小松帶刀作為上士主動去找西鄉隆盛詢問意見,都會成為一時佳話,由此可見封建社會中的階級觀念深重。

在新政府成立後,上士出身的板垣卻不如很多武士一樣努力追求或保護自身特權及利益,而是在民間努力推動日本社會的民權及自由,其眼光及思想的開明實在令人非常敬佩。

歧阜公園內的板垣退助銅像(攝於2015年3月2日)

除了在歧阜城外,在板垣出身的高知城下也有他的銅像。另一個有板垣退助銅像的地方為旅遊勝地日光東照宮。日光東照宮得以從戊辰戰爭的戰火中保存下來,全靠在新政府軍中的板垣退助的三吋不爛之舌,讓在東照宮佈陣的幕府軍轉移陣地後才開戰,東照宮因此得以保存。

據說,私財都用在民權運動經費的板垣退助,晚年的生活相當困苦。以民權為思想的板垣退助亦提倡《一代華族論》,在天皇三次傳旨才接受伯爵勳位的他,在遺書上明言「為了貫徹生前的主張,決不申請襲爵。」,爵位在他死後歸還給天皇。

一生追求自由民權的他,在壯年離開政府時跟西鄉隆盛一起下野,但他並沒有加入西鄉的反政府武裝起義,選擇走自己體制內推動改革的政治動路。

路雖遠,亦曾經兩次遇上刺殺,但沒有改變板桓以和平鬥爭以追求民權自由的決心。而當自由黨的年輕黨員試圖以武力鬥爭,以普選及全民參政為號召,發起反政府起義(都以政府的鎮壓下告終),他更選擇解散自由黨。

最後,他與其他民權運動人士,雖然成功以熾熱的民意促使了伊藤博文主導下的明治政府成立民選議院,立下憲法。但憲法仍然以伊藤博文的理念為主,追求皇權為尊,再給予維新元老特權,掌握實權以延續新政府成立後的「富國強兵」路線,這些並亦非當時日本自由民權人士所能預見。而這種制度的惡果,就是讓元老們專政,使山縣有朋這類保守及軍閥思想的人擁有無法被制衡的權力。除了制定保安條例,鎮壓民主運動以外,他更令軍部大臣只能由現役大將或中將出任,使軍隊有能力選擇及操控內閣。當維新元老們相繼老死,再沒有人可以制衡軍隊時,軍國主義的軍人主政思想開始入侵日本政府。

板垣退助的民主政制理想在他的有生之年,甚至死後俱未能達至。但萬事起頭難,日本國民對民權及自由思想覺醒的萌芽及起步階段的時候,確確實實的受惠於板垣退助的奮鬥。

時至今日,「板垣雖死,自由不死」。

東京都品川區內品川神社內的板垣退助之墓(攝於2019年10月3日)

--

--

Hong Lam 林奕康
途安人記

Software Engineering / Rock Music / History of Japan 軟件工程 / 搖滾樂 / 日本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