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修圖成癮的千禧一代:為什麼我們修圖?

Yin.HL
Jul 14, 2021

--

*原文刊登於BROWNIE ART PHOTOGRAPH

2013年5月的《時代》雜誌,以千禧一代愛自拍的標誌印象為封面。

你已經在咖啡館盯著屏幕超過十分鐘了。

剛剛聚會的合照你不是很滿意,於是打開修圖軟件,糾結著讓眼睛大一點但不能太大,下巴要尖一點又不能成蛇精,操著這樣欲拒還迎式的匠心修圖法,最終的目的是告訴大家:你完美得很真實。

⭕️ 身為千禧修圖成癮的一代:為什麼我們修圖?

先別急著澄清你絕對不是(可恥的)修圖一族,只要你還算千禧一代,修圖這個詞是世界看待我們的#專屬記號之一,它是自拍,也就是千禧世代表現自我的行為衍生品,而這種衍生現象將我們標記為沈溺表象完美的自戀世代。

無論是自拍或是P圖,也許我們能從心裡學中的印像管理行為(Impression Management)去理解。這是由20世紀的美國心理學家Erving Goffman 在1959年所提出的理論,是指人們試著管理和控制他人對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過程,而結果會反映當下社會的主流情境及人際背景,人們傾向以大眾認同的形象展示自己,以確保他人對自己做出正面評價。

作為一出生即踏入數字世界的世代,很難不被互聯網具有效率與品質的印像管理平台所吸引,畢竟只要需加點鼻樑,抄些雞湯句,將有雙倍的人會在你的頁面開展點贊馬拉松,讓公眾形象瞬間加分,何樂而不為。
而在修圖文化成為話題甚至商機的當下,以真實鏡頭講述人性的藝術攝影師們,又會如何呈現這種社會現象呢?

⭕️攝影師們如何回應修圖文化?

數字原住民的自我肖像
“Self Portrait” by Teresa Eng

“我對於中國新一代如何建構自我公眾形象相當感興趣,透過拍照時設定的服飾,髮型和姿勢,他們努力形塑自我特色,並且讓自己往心中嚮往的形象靠攏,渴望成為某一特色群體的一份子。”

來自倫敦的華裔攝影師 Teresa Eng 於2012至2015在中國進行駐地藝術,經歷這個國家的急速發展與社會變遷。期間她完成了”Self Portrait” 項目:在重慶的一家商場外攔截年輕路人,先請他們從手機中找一張自拍照,再以廣告霓虹板做背景,用專業相機幫他們拍攝肖像,最後以兩張照片做對照組。

Teresa Eng:他們不僅是第一代的數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也是中國懷抱資本主義後的第一批新生兒,也因此他們在自我形象的表現上,和他們的上一輩是截然不同的。

你會發現,這一組自拍照通常都充滿笑容,看似充滿希望;肖像照則和著霓虹燈光,釋出迷茫無助感,透露在他們能夠主掌拍攝控制權時,更趨於呈現自信的一面。 Teresa Eng 並用他們的個人QQ號命名作品,似乎在暗喻著中國社會追求同質性審美的謬況。

網紅模特的零修圖日常肖像
“Jambon” by Mads Teglers

有時想要解讀極端,就要從另一種極端下手。關於修圖,作品總是瀰漫著”朋友視角”感的丹麥攝影師 Mads Teglers 就這麼做了。

“白眼” 系列
“白眼” 系列

2015年,他和 IG 網紅模特 Roxy Lan 同遊西班牙,旅行中用鏡頭還原了 Roxy Lan 日常素顏,零修圖的大媽面貌。

“吃吃喝喝” 系列
“吃吃喝喝” 系列
“吃吃喝喝” 系列

黑眼圈,斑點,嘴邊肉,油頭,肥碩大腿,作品完全暴露模特修圖前的真實樣貌。這些圖像後續收製成攝影集 Jambon(法文”火腿”之意),Mads Teglers 並請好友Stephanie Specht 擔任書籍設計,限量發行200本。這本攝影集根本性的顛覆了模特的高顏值符號,挑戰大眾的主流審美。

“還算美” 系列
“還算美” 系列

⭕️最後,來參加一場絕無修圖的《英國攝影雜誌》肖像攝影比賽!

“我們想要透過你的眼睛看見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無論是你的家人,朋友,你自己或是陌生人。我們接受來自英國每一處角落的人像作品…透過這些真實面貌,我們希望理解在這片土地上,蘊含了什麼樣獨特的文化痕跡以及多元面貌。”
- BJP Portrait of Britain 2017

Dave Okumo © Phil Sharp

《英國攝影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今年的 Portrait of Britain 攝影比賽已經展開徵集,BJP 將選出100幅攝影作品,於九月在英國各地透過 JCDecaux Group 的廣告箱展出。

Sunday Football © Chris Baker

而這樣的比賽也算是一種”反印像管理”行動,在別人的鏡頭中,你失去了控制自我呈現的主控權;而在拍攝他人的過程中,你則掌握了被拍攝者的形象呈現。

Stormzy © Dan Wilton

--

--

Yin.HL
0 Followers

The writer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brand craft of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常駐上海與台北,聚焦於發掘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品牌工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