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的啟發:為什麼我們無法堅持?

我們試圖為讀者與聽眾提供更全面的覺察自我與認知世界的工具,以不斷重建當下的方式穿越時間、抵達生活的本質。

無明
5 min readJul 2, 2018

從五月初到現在,已有數篇草稿被擱置,但都沒有滿意到能發表的階段,於是先來說說最近經歷哪些「思想洗禮」。

某次聽張瀟雨在「得到」的直播,加上有訂閱他的專欄《商業經典案例課》,覺得他解析事物有獨特見解,聽得津津有味。搜尋後,發現他還有 Podcast :《得意忘形》。

帶著對生命的有限性與無目的性的敬畏,我們試圖為讀者與聽眾提供更全面的覺察自我與認知世界的工具,以不斷重建當下的方式穿越時間、抵達生活的本質。 ── 《得意忘形》簡介

連續聽幾期後收穫挺多,總是邊聽邊做筆記,且每期的長度也不短,不做些筆記之後很難搜尋與提取。

萬維鋼在《寫好一個讀書筆記的四個層次》裡曾說到:

你不可能對說得好的一段話無動於衷。你可以寫下自己對這件事的理解,你還可以寫下對作者的質疑或肯定。更高級的批註則是寫下自己因為看到這段文字而產生的靈感。

於是這次挑選關於「計劃」的一期,整理心得如下,也當作是自我的提醒。

《得意忘形》:#01 扎克伯格的 2017 新年挑戰,與完成計劃為什麼總是這麼難?

音頻摘要 ──.目標的矛盾與糾結:廣而告之或不要公開宣布你的個人目標(26:00).以「系統」取代宏大的目標(32:15).周遭環境對個人的影響(40:03).談意志力(46:58)Priming Effect(1:05:20)

你有儀式感嗎?

不要訂定目標,要建立「系統」。

萬維鋼在「得到」專欄解讀 Tim Ferriss《巨人的工具》(Tools of Titans)時,也有提及系統的重要性,不過書籍目前還沒有中文版,但 Google 已有一堆資料,有興趣可以搜尋。(更新:2018/12/7 繁體中文版已上市,書名是《人生勝利聖經》)

而什麼是「系統」呢?其實我的理解就是建立儀式感(Daily Routine)。

前陣子嘗試每天進浴室洗澡前,在門口做伏地挺身,哪怕只有一下也要做,並謹記兩點:

  1. 不去思考目標是什麼
  2. 不猶豫當下要不要做

一開始尚需在腦海建立一個「開關」 —— 看見浴室門就立馬趴到地上,直到它變成習慣後, 就成為反射動作。當形成肌肉記憶進入無意識參與時(減少自我損耗),自然就沒有抵抗人性或意志力的問題。

學習新技能時,要花大量時間讓肌肉形成記憶。 ── 《斜槓青年》

倘若,我今天的目標是成為作家,那麼要做的就是每天在固定地點、固定時間寫作,不論有沒有靈感題材,當前要建立的就只是「寫作系統」。等到系統建立之後,再「刻意練習」:讓自己保持在學習區,不斷地重複、自我糾正,強化此技能。

而儀式感跟目標的關聯性,可引用村上春樹曾說過的一句話來概括:

反覆本身就是一件重要的事,因為那是一種催眠。

它在催眠你,你就是做這件事的最佳人選(使命感)。

Don’t Break the Chain!

我研究自己大部分的目標,失敗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發現有一半都是因為 —— 想得太多!總是列好完美的計劃,卻忽略執行的困難。這也是為什麼我不適合將目標廣而告之,那會讓我認為目標已完成,而開始鬆懈。

現在我都是直接行動,待達到一個階段之後(雖然途中放棄的可能性也很高),才會開始設立目標或告知他人。

而在學習技能時,我第一都會優先考慮找具有熱忱、擅於指導的老師引領入門,再進入自修、自學的部分。《精進之道》裡寫到:「有的技能僅可能自學而成,有的則可以努力自學,不過,假如你有意踏上精進之道,最好的選擇就是覓得第一流老師,畢竟自學的風險較高。

自學比較難掌握的部分就是「即時反饋」,偏偏這是進步與否重要的關鍵。因此,有好的指導者在第一時間糾正你,可以省很多時間。

我也在這些過程之中,發現自己是很依賴「儀式感」(系統)的人,只要一有中斷,有極大機率我會直接放棄這個目標。所以後來發現自己的某些「堅持」,並不是為了培養習慣本身,而是 Don’t Break the Chain!

個人結論

建立習慣、技能之前,盡量用外部驅動(付費、他人指導),待系統建立之後刻意練習。

(非常適用於像我這種意志力薄弱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