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一階國考這樣準備就能過

翁翊書
13 min readAug 30, 2021

--

▎本文適應症

這份心得主要給只求過不求高,想要考前吃飽睡好保有休閒生活的同學們。有志第一頁的卷哥卷姊們可以有緣再相見,以後當院長請對我好一點!

▎個人背景

大三四的成績約在班排中段,學期中常跑醫聯會或是法律系等外務,不是特別認真唸本科的人。

目標:考過就好!

成績:75/69(144)

▎準備時程:什麼時候開始唸?開學期間要不要唸?

如果以考上國考為目標的話,其實只要肯花時間就會有成果。假設能夠考過的基本唸書時數為X小時。那麼該思考的應該是,這X小時,你會分配在最後兩個禮拜?一個月?還是三個月甚至半年?

你可能會聽說學長姐只讀兩週就考上的神話,除了天賦異稟者外,其實如果能在這兩週內沒日沒夜地念書,是絕對可能的。只是你該問自己的是,你是適合在短時間內瘋狂唸書;還是適合把準備期拉長,但相對減少每天的唸書時間

以我個人而言,比較屬於穩扎穩打型。所以,我在寒假聽完老趙解剖,在下學期期間唸完生理。事後來看,如果寒假及下學期期間能夠多唸免疫等幾科,暑期衝刺的準備應該會輕鬆許多,但其實學期中的課業非常忙碌,並不好分配出多餘時間,當初在先顧區段的考量之下,就沒有這麼做。

以時程上來看,可以把準備期間分為一般準備期跟衝刺期。一般準備期即是衝刺期前的時間,從暑假、寒假、學期間開始準備的人都有。衝刺期一般會是從學校期末放假到大考前。以臺大而言,只有短短4週非常緊繃,導致當時排衝刺期的進度時很緊張。今年因為疫情延長到7週,事後看來,最理想的衝刺期應該是5–6週。太短沒辦法完整複習;太長容易倦怠,出現唸後面忘前面的狀況。

▎科目CP值比較

高CP值:寄生蟲、生統公衛
考點集中、資訊量不大

值得唸:生化、生理、藥理、免疫
只要花時間就能有回報

要花較多時間:解剖套餐(大體+組織+胚胎)、微生物
須花較多時間才能拿分

低CP值:病理
就算花時間也不一定能夠拿分

你可以從自己準備期的長短,斟酌放掉的科目。這裡指的放掉,並非完全不唸,而是不採取系統性的複習,還是可以利用考古或是重點整理表格複習。筆者因為準備時間並不充裕,因此放掉病理一科,詳後述。

▎從哪裡開始

☖ 把科目依照合適的唸書時程分三類:

  1. 可先唸:解剖套餐、生理、免疫
  2. 衝刺期開始唸:微生物、寄生蟲、生化、藥理
  3. 最後再唸:公衛、生物統計

☖ 筆者複習進度

寒假:可以先將老趙解剖影片聽過一遍。把整份影片聽完相當花時間,如果是臺大的同學,下學期一開學就要準備藥理實驗或病理的gross,接著區段考,幾乎不可能有時間看。所以建議趁寒假先把老趙解剖影片看完一次,順便劃記課本重點。

下學期:看完生理以及免疫。這兩個科目也比較多觀念性質,可以先讀起來放。

期末考考完放假一天,馬上進入衝刺期。前兩週一刷,如果有時間再利用一週二刷,最後留一週寫考古。

▎衝刺期行事曆

  1. 每日安排:每日表定排6個時段,每時段大約2小時。
  2. 安排方法:先計算所有參考書的章節,再將各章節分配到每日的進度中。
  3. 科目交錯:同一科唸太久會疲勞,所以我基本上都是一天排3–4科。排進度時可以把不同科目但是相同範圍的單元排在一起。例如今天唸腸胃道生理與解剖、隔日唸腸胃道藥物。這樣唸不同科目時還可以複習相同的觀念加深印象。
  4. 反覆練習:在讀國考的時候,我深深感受到自己腦容量的不足。只讀一遍保證忘記。後來發現如果能夠多次短時間複習重複的觀念,會比一次長時間複習還要來的有效。所以,除了上面提到利用不同科目複習相同範圍的重點以外,同一科目中,若遇到相似的範圍,不妨全部複習一遍。例如,在複習肩部骨頭的時候,順便把此處的肌肉、神經翻過有個印象,在讀肩部肌肉、神經時亦然,這樣重複的重點等於複習了三遍以上。第一次可能會花較多時間,但是到後期會發現複習速度越來越快,就代表你確實有記住重點了!
  5. 考古學習:如果準備國考只有一個重點,那就是做考古題。雖然國考題庫可能會更動,但是出題方向長期下來非常類似。再加上國考的出題方向可能和學校段考非常不同(詳後述),若以準備段考的心態來備考,很可能浪費許多冤枉時間。所以,有人會建議在複習前可以隨邊挑一回考古題來做前測,而我覺得至少可以「看過」,知道國考題怎麼考,再開始複習,會對往後的準備有很大的幫助。大部分的人最後都會預留1–2個禮拜做考古題,是絕對必要的。這裡指的是寫完一整回考古題後,利用詳解作訂正。詳解首推陽明醫師國考交流平台(相較於合記出版的詳解一年份就要將近300元,實在吃不消。而且詳解是隨題附上,比較沒有考試的感覺,我比較不喜歡)。讀詳解的時候,等於把重要觀念重新複習。保證絕對比你原本想的還要花時間,我自己寫完一份加檢討,就快要花上一天,所以千萬記得要留時間寫考古。
  6. 維持生活平衡:長期抗戰絕對會疲勞,所以維持生活平衡相當重要,但如何平衡需視最後衝刺期的長短做安排。以臺大來說,期末考完約剩下4週時間,時間比較緊迫;若自己能安排更長的準備期,則可以適度維持生活感。例如,原本就有服務的社團、從事的運動、娛樂等等,都可以斟酌維持,也務必排上一兩天假讓自己完全放鬆。以我自己來說,原本只有4週衝刺期,我就維持較為緊湊的課表,每天念10小時。後來因為疫情準備期增為7週,我就恢復在基金會的實習工作、安排2天的出遊、以及把每天的念書時間降低到大約6小時,直到考前2週再上調。不要把國考看作這段時間的唯一目標,若把國考看作是一個準備期比較長的段考,就不會造成那麼大的身心負荷。也有同學的經驗是前期準備太認真,後期很可能會倦怠(唸完了繼續唸又提不起勁),所以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準備時間長短做妥善的安排。

各科準備方法

▎醫學一

☖ 解剖+組織(31+10)

1. 書籍

必唸:趙俊彥影片/課本+題庫
其他:Netter圖譜、FC

2. 心得

解剖是最能夠穩扎穩打的科目了,有投資就能帶來豐厚的回報。雖然自109–2以來,題目方向似乎與過去略有不同,但是讀老趙還是目前最能夠有系統的整理解剖知識的方法。個人是在寒假先看完一遍老趙影片打底,順便幫課本劃重點,但不細究內容;暑假開始再細讀老趙課本。(目前考點越來越細,光憑老趙上課以及圖譜內容有可能不足,需要搭配老趙課本的知識才能回答。)

解剖的立體概念也很重要。因為老趙的內容偏向用平面圖進行整理,建議搭配解剖APP或是圖譜。(以前買的貴貴圖譜趕快拿來用!)

要不要跟著畫?老趙的精髓就在於用圖像記憶,把解剖知識化繁為簡。但我個人受限於美術天分不足,也為了節省時間,所以直接用陽明Peggy以及國防奕翔的解剖圖譜。影片看第一遍的時候對照圖譜來看,並在平板上劃記作補充。複習第二遍以上時,再隨筆塗鴉來加深印象(重要的是自己能夠畫出來)。強者我朋友畫完精美全範圍圖譜,他表示的確有反映在成績上,但花在解剖的時間和其他科目加起來一樣多,CP值並不高,熱愛解剖的學弟妹再來嘗試。

3. 圖譜比較:

陽明Peggy:色彩較豐富、排版舒服
國防奕翔圖譜:涵蓋95%舊版課程(比Peggy完整)、有較多整理表格與資訊

4. 要不要寫考題?

寫解剖考古題的CP值相當高。國考的解剖出題方向跟段考非常不同(甚至會懷疑真的是同一科嗎),所以建議跟著複習進度寫考題。但是因為老趙的解剖題庫量實在太大,所以可以挑年份寫或是跳題寫,還是能抓到出題老師的口味。

☖ 胚胎(5)

胚胎知識繁雜,配分又不高,個人只聽完老趙的那一堂胚胎課程,以及考前把歷屆考古重點背熟(咽弓發育、胎兒循環、生殖系統比較、消化道等),其他隨緣。通常5題當中都能拿到2-3分,其他就送給出題老師囉。

☖ 生理(27)

1. 書籍

必唸:何宣生理課本/題庫
其他:FC/BRS

2. 心得

臺大學生在經過生理所的無情摧殘後,應該會覺得國考生理題目相當平易近人。但近年生理題目難度些微增加,仍有許多細節需要記熟才能拿分,如果因為放掉這科而出錯非常可惜。

個人是念《何宣生理》。優點是內容非常詳盡,但錯誤率偏高,且架構稍嫌混亂,有時候前面要運用的知識在後面才會解說基本定義跟原理,如果要使用這本書建議可以先大致翻閱該單元的架構後再開始詳讀。(我讀的是2019版,但聽說2020版調整過好很多。)另外也有很多人推薦聽何宣的生理課,但筆者沒有時間聽。

非常推薦何宣的生理題庫,每一題詳解都很用心,就算用考古學習法也能學到很多知識。考前若有時間可以直接複習這本,能夠快速掌握考點及訂正錯誤。

另外有許多人推薦FC生理、BRS,筆者沒有唸故不評論。

☖ 生化(27)

1. 書籍

必唸:合記生化小綠本
其他:網路上的整理表格

2. 心得

生化是CP值非常高的項目。和其他科相較下考點明確,千萬不要因為覺得以前學校上的生化太過複雜而卻步。

我唸的是生化小綠本。認真的話三天內就可以唸完(強者我朋友真人真事),但不要懷疑內容怎麼這麼少,因為大部分國考考題用這本綽綽有餘。其他可以搭配網路上的整理表格跟口訣記憶。唯基因科學(e.g. 轉錄、轉譯)稍嫌簡略,據說2021下半年新版會完整很多,用二手書的諸公或須另尋他法。

國考的考法也跟學校段考大不相同。段考可能會考一連串的反應,例如糖解作用的順序、各步驟生成物、甚至是化學式。但國考通常大概知道某個反應在幹嘛你就寫得出來了,有大概的印象就能拿到分數。

如果學期中有餘裕,生化也可以先唸,但因為生化小細節太多,所以衝刺期須重新來過,像我下學期中也有唸過,但暑假已經忘光光。

▎醫學二

☖ 微生物(18)

1. 書籍

推薦:FC
普通:小美影片/講義

2. 心得

我覺得微生物比想像中困難,國考考得很細,不容易掌握。尤其是細菌部分要背的資訊量很大又容易搞混,病毒相對平易近人,黴菌就有唸到有分,不抱期待,多扶老太太過馬路…

微生物的「分類架構」相當重要。在背記各生物的個別特徵以前,一定要知道它的分類。有時候只要知道分類就可以拿分。畢竟是選擇題,有些題目知道某菌是革蘭氏陽性或陰性、某病毒是DNA或RNA就可以刪出答案,根本不需要其他細節。

FC內容已經很豐富,也有很多重要的比較表格,但重點是要記得起來。所以,建議在閱讀參考書的時候搭配表格,自己把表格上沒有的資訊補充上去。另外也有人推薦小美的微生物,筆者是沒時間讀,若各位有空可以試試看。

FC惡名昭彰的就是錯誤很多,各科都是,甚至有些陳年錯誤打死不改,讀的時候要會fact-check,難怪叫FC(???)

唸微生物需要大量記憶體,我尤其推薦醫學口訣大亂鬥,很多很神的口訣可以幫你省下大把時間。(胞內寄生、絕對需氧、DNA病毒等口訣都不錯)

☖ 免疫學(10)

1. 書籍

推薦:小美影片/講義
普通:FC

2. 心得

免疫學的考題很多是觀念性的或是可以透過推理回答的。所以這科我認為可以提早唸起來放,接近考試時再把須記憶的細節補上即可。

考題方面有點趨於兩極化,一部分的內容是上述參考書都沒有提及,只能從歷屆考古學習或是靠既有知識推敲答案;另外也不乏基本題,一定要把握住。

免疫參考書首推小美影片/講義。小美老師的優點是很有效率地統整知識,而且內容的豐富度也較FC還要來的深。若有時間建議可以利用下學期的空檔把影片看完並做好筆記。之後複習時以講義及筆記內容做複習即可。

如果單看FC免疫的話會覺得架構超級混亂,而且內容不足以應付全部考試內容,適合拿來作補充。不過FC也有整理不錯的章節,例如最後的整合性章節(免疫疾病、過敏、移植等)內容就很豐富,也是國考考題的重點。FC的另一個優點就是收錄的題目較多,練習考古題很方便。FC免疫錯得尤其多,請記得fact check喔。

☖ 寄生蟲(7)

1. 書籍

推薦:FC/網路整理表格

2. 心得

CP值非常高,千萬不要錯過!(唸過細菌後會覺得寄生蟲可愛很多)。

整體內容不多,兩天內可以看完。FC整理得相當好,尤其是整理表格要好好記熟,錯誤率也較微免稍低。(同樣表格會一直出現,所以內容沒有看起來多。)搭配網路表格,把補充內容及考古重點補上,之後就可以直接看表格複習!

☖ 公衛與生物統計(15)

1. 書籍

推:FC
普:合記小藍本

2. 心得

也是CP值很高的科目,考點明確。考題中90%的題目可以輕鬆取分,10%只能poa̍h-poe。建議考前1–2週再開始念,因為內容大部份都需要靠短期記憶,太早唸考前又要重念。

重點是生物統計與流行病學。其中檢定方法、各種名詞定義是必出重點。公衛部份近年很喜歡出環境汙染,尤其是重金屬中毒,幾乎必考。

生物統計與流行病學的部分比較推薦FC,因為我覺得FC觀念寫的比較完整,而合記這部分似乎錯誤不少。其他單元兩本的差異不會太大。考試不會有困難的計算,觀念通了就能拿分。

☖ 藥理(25)

1. 書籍

推薦:FC、各種表格們

2. 心得

千萬不要太早放棄這科,在醫學二當中,藥理可以說是相對友善的一科了。只要剛好有背到就可以解題,就算題目中其他選項的藥不認識也可以順利拿分!

最快的學習法就是背口訣。推薦國防藥理表格、藥理全無寄蟲用藥。如果有時間可以自己想,印象會更深刻。

FC的藥理整理得相當清楚,建議可以搭配區段的範圍一起看。否則以整本FC藥理的資訊量,在放假後才開始閱讀很難消化完,就算看完也不可能記住。

不建議抓放特定單元,雖然從歷屆考題趨勢可以推斷熱門的考點,但是小單元(例如胃腸、血液用藥)相對來說更好念,有時候只要最基本的知識就能夠拿分。如果時間有限,也建議至少背過全範圍的口訣,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近年考題不乏沒看過的新藥,在寫考古的時候可以特別留意。抗生素單元雖然多又雜,但是進入臨床後會如影隨形,建議長痛不如短痛,國考前一次學好。

☖ 病理(25)

1. 書籍

普通:老趙病理學

2. 心得

這是筆者放掉的一科。因為病理範圍又深又廣,在時間有限的取捨之下,若沒有要拚第一頁,可以不用花太多心力。

目前國考題目中有一些只要基本觀念就可以回答,但仍不乏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外星題,所以若要認真唸,要有CP值不高的心理準備。

若要說可行的方式,就是四年級搭配區段唸書。有餘裕可以對照老趙課本來看,讓考國考的時候有基本的概念,或許有機會答對部分題目。

筆者只有使用考古學習法,從考古考題方向回去翻老趙課本,針對幾個常考的考點(例如生殖瘤、血管炎、心肌炎、腦瘤、IBD vs UC等)複習,有考到就算賺到。不過病理的考點飄忽不定,要有辛苦背完的範圍一題都沒考的覺悟。

▎後記

在醫學生生涯中,筆者從來不是成績好的那群人。考前抱佛腳,考後知識幾秒內從身體流失。久而久之,就越來越懷疑自己這種能力真的能當醫生嗎?

後來覺得準備國考的過程不全然是為了考過,也是為了進入臨床做最後的準備。「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在時間壓力下,趁機補回不少過去沒學好的部分──但真的體悟到當時候少唸多少,這時候就要還多少債。

國考前憂鬱喪氣都是一定的,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循環。此時沒有關係,不要勉強自己,找到方法適度的紓壓,休息一下再出發。我在準備過程當中也曾因為時程排太滿壓力過大,後來就放幾天假調整心情,慢個幾天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準備過程雖然不輕鬆,但也沒有那麼可怕。過程中我會常常會自我懷疑──唸到這樣到底會過了沒有?如果還不夠,要更認真嗎?好似把當下的程度量化就能讓自己安心一點。如果真的很擔心就去寫考古題吧!但國考是永遠準備不完的,不管你現在的實力是多少,只要有照著目標前進,每天進步一些,要相信自己終究可以達到目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