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model 3 人機介面使用心得

從實體到觸控的轉換體驗

Lydia H.
Nov 30, 2021
圖片來源:Tesla

可能是因為有過幾次(真的蠻多次的)車禍經驗(只是這幾次我的角色都是機車🛵),一直以來,我都是個開車時無法放鬆心情的駕駛人。因此,在電動車的駕駛經驗中,緊繃的心情似乎漸漸得到解放,也讓我不禁開始思索,到底是什麼因素減緩了我在駕駛中的心智負荷(mental effort)。由於跟這台車朝夕相處了半年,今天想要以使用者的角度,寫一篇關於駕駛、乘車的體驗心得。主要針對觸控螢幕做探討,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了解特斯拉,也很歡迎車主們跟我分享您的使用經驗:)

記憶中,一般油車的駕駛座前方和中控區通常有許多按鈕。

車載人機介面包含:實體與螢幕。雖然螢幕越來越多,但還是有數不清的按鈕(圖片來源:autocar

tesla可以說是汽車圈內首當其衝,早從2012年就開始應用大型觸控螢幕在車載系統中,當然這些年間,他們肯定也碰到了很多困難,在不斷的進化後才有了今天的模樣。

所有的行車資訊會放在一個大平板,左邊1/3為行進資訊(常駐),右邊2/3為地圖資訊(其他視窗展開時會在這個區域,以確保行進資訊不會被擋住)。

本文主角,因為網路上查不到,目前的介面佈局是這樣的(行車夜拍實在不能怪手機)

駕駛工具位置安排(左駕):由左到右我大致習慣將它分成三個區域:

左大區 — 跟行進相關性較高的功能。依序是車輛設定、音樂、後視鏡頭(我常常望著這個icon想著它是啥意思,並進入呆滯模式,這行為真的很不好😂)、雨刷速度調整。

中間區 — 娛樂用途,多為停車用。以一個上拉選單做為入口。

右大區 — 則是恆溫座椅、冷氣設定、室溫。

為了後面好深入探討,雖然催眠還是介紹一下實體操控區域(排除方向盤),大幅數位化之下仍然保留為實體互動的部分,想必也是內部團隊費盡苦心討(辯)論,才決定出來的。

左邊撥桿 :雨刷與遠燈
- 按鈕:啟動單次雨刷、噴水
- 上下撥動:方向燈
- 前後撥動:遠燈、超車燈)

右邊撥桿:一桿兩吃
- 按鈕:P(時速<8km/hr)
- 上下撥動:R、D(時速<8km/hr)
- 按鈕:N/A(時速>8km/hr)(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沒有功能呢🧐?)
- 上下撥動:定速、跟車(時速>8km/hr)

真是不錯的部分 👍

  • 依照日出、日落時間自動切換介面底色配置(白天bright mode、晚上darkmode),讓我的眼睛有被保養的感覺。
  • 功能按鈕層級少:主要在行進中會使用到的功能都放在觸手可及之處,第二層(點開某個按鈕才會看到的功能)通常是跟行進間操作沒有直接關係的,這對駕駛的注意力集中是非常重要的
功能按鈕唯一的第二層,都是輔助性質的功能(右邊的遊玩區域是停車才能開的)
  • 冷氣操作區域,視覺化表現風的流向(上/下/左/右/集中/擴散)以及與人的相對位置,完全符合直覺操作,前座高分過關(後座則是低分,扇片的調整角度超小,坐一次中間位會冷到膝蓋痛👻)。
給冷氣拍拍手👏👏👏,話說如果硬體改版的話,底圖不就要重畫?
  • 用即時周邊路況讓用路人對系統有信心 (driving visualization):為了開發自駕功能而誕生的視覺處理工具「Tesla vision」,先撇開技術程度不談,若是跟現有的駕車體驗相比(駕駛用肉眼觀察四周以及前方道路),隨著使用數據不斷地增加,偵測品質越來越好,當他無數次幫助駕駛人看清楚,人與機器間的信任就像存款一樣逐漸累積。雖然台灣現在還看不到小貓小狗紅綠燈,但是指日可待。
  • 常用坐姿設定:可以設定多組駕駛習慣的座椅高度及靠背位置,在行進間也可以自由一鍵切換。比如從都市開上國道的時候,先生就會從Red City切換到Red Highway,沈下去的座椅及仰躺的椅背宣告開啟阿斯拉模式。
切換高速模式

我會出錯的部分 🙏

  • 跟車系統(兼職排檔桿)在右邊撥桿,相對於大部分汽車來說是雨刷的位置,因為肌肉記憶,有時候想要打雨刷卻誤觸自動跟車,對於油車駕駛者而言需要一些時間適應。
  • 雨刷頻率無法以實體撥桿調整,需要藉由螢幕調整,一種類型的功能分置兩處,會延長思考時間,在我身上完整的驗證了 Fit’s law🤭
  • 行進間閃動文字不易閱讀,眼睛累,但是不能靠實體按鈕可以一路摸過去找出相對位置(這個我也覺得很難解,也許可以把使用者當作視力0.2的人增加一些彈性輔助功能)。
  • 因為虛擬按鍵沒有視覺上或觸覺上的回饋,在行進搖晃的狀況下會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按到按鈕,或是延後發現誤觸。
  • 功能性按鈕只有icon而沒有文字,雖然知道用意,但腦子偶爾還是不免需要讀取時間,擔心不熟悉圖像語言的朋友(ex.老人家)會需要更多effort來記憶。
  • 另外,意外察覺,後視鏡頭在第一層(行進間用,後視)、第二層選單(倒車用,後視+側視)都有出現,以車主手冊來看,出現了兩個長相一樣的icon,這個嘛… 🤔

值得思考的部分

東西到底該怎麼擺

常常看到某些新聞指出,介面改版後被適應不良的民眾們砲轟,畢竟人是習慣的生物。但是從設計流程的角度切入回這些決策,總不能永遠不修改不進步,也是難為彼此了。

以我們來說,每次行車一定會接觸的東西:電量、電耗、導航/路線/時間。如果可以自己編排介面中的部份物件,想必是個有趣的嘗試,未來的設計也可以有更多資料佐證。不過我也相信這個點不容易實踐,畢竟有很多安全法規要遵守。

不變的原則是,介面的排版應與使用頻率及座位有高度相關。

自動化

如果車輛能夠知道,何時應該啟動某些功能(上鎖/雨刷/車燈/冷氣),那麼實體按鈕被融入介面裡面就是很可以接受的。至少我並不介意他是什麼質地的介面形式,只要能用就好。

人對不同種類的功能,需求程度也有異;比如,稍微晚一點打開大燈可能不會有太大損失;但雨刷的話,每個人對「清理雨滴」的預期啟動時機的期望可能不同,再加上不可控的外在條件,例如有無路燈、濕度、玻璃的油膩程度,都會影響到感受,且雨刷沒開的安全風險較大(如果能讓使用者自己調整靈敏度,像gogoro調整煞車那樣應該會挺好)。

是實體按鍵還是虛擬螢幕好?

有點令人熟悉的議題?像是當年從掌上型手機(超多按鈕)的時代,忽然誕生出一隻iPhone,也是很多人覺得超難用。

一般的汽車會把中控跟儀表分開來放(當然部分tesla也是拆成兩個螢幕),駕駛需要記憶的項目數量是相對多的。觸控螢幕少了人體對於位置的肌肉記憶,究竟這個東西是好還是壞,人們能不能適應,目前也許可以形容為實驗階段,仍需要更多的使用資料做後續探究。

市場的聲音呈現兩極化的趨勢,有人覺得是跨時代的未來設計,有人覺得難以適應,而跟手機比起來,汽車又有更多功能,並且還需顧慮安全考量。但這個對話的開始本身就是件好事。更令人期待的,應該是超越觸控螢幕之後的世界吧~

這是個活的系統,就像 iOS會不斷更新下去,10年後會長成什麼樣子呢?

謝謝閱讀!新手上路,你的支持很有力量😊
覺得合格:簡單輕鬆拍手 👏👏👏
更多鼓勵:盡情用力拍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