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商實習] SHL Medical 瑞健醫療

許翊庭 | Yi-Ting Sheu
11 min readOct 8, 2021

English version:

因為COVID-19,我的人生突然多出了不在計畫內的 Gap Year…

About SHL Medical (瑞健醫療)

SHL Medical 是 SHL Group下最大的子公司,是全球藥物輸送器材最大供應商之一。雖為瑞典創業家創立,台灣為目前的生產製造中心,工廠和辦公室大部分集中在桃園和南崁。

電影中常看到緊急狀況下拿出的筆型注射器,或是糖尿病病患施打胰島素使用的注射器,這些注射器的設計和製造是SHL Medical主要的業務,而客戶是藥廠,並非終端使用者。

https://www.pharmaceutical-technology.com/contractors/drug_delivery/shl-group/

Internship Program Application

我當初是在LinkedIn上看到實習計畫的資訊,SHL的實習都是長期的(6個月),可以到公司網頁看看有什麼缺。可能因為在台灣比較沒有知名度,加上台灣學生不太會花半年時間在實習,過去都是國外的學生在申請,讓我成為了第一個local intern。

我選擇的部門是專案管理 — Project Management(後面再說說為什麼這個部門會招工程背景的實習生),申請的方式是將Cover Letter, CV, 成績單等資料寄給負責的HR,如果合適的話會由HR跟部門主管面試。當時由於在疫情期間,我的面試是線上進行(全英文),下面列出我有印象的題目,但不同主管的問題可能會有差異:

● Self Introduction

● (根據CV問了一些問題)

● What can you bring to SHL?

● Where do you see yourself in 5 years?

跟主管聊的過程很輕鬆,主管跟旁邊的HR也稍微解釋了一下在SHL實習大概會是什麼樣的體驗。過了幾天後就收到HR的錄取通知,接著就是處理一些文件等待開始實習。

Training

除了第一天報到有整天的新訓和一些線上的訓練課程,PM由於工作上需要,會請各個部門的同事來講解工作內容或是一些相關知識,也會到各個廠區參觀產線、實驗室等,比起其他部門有更多機會能快速了解部門間分工和公司的運作。

Internship Project

PM部門實習生的任務主要分成Individual Internship Project & Project Support 兩個部分:

1. Individual Internship Project

這段時間PM的主管們讓兩個實習生一組完成一個比較大的專案,我和一個德國實習生被分到解決公司內部變更管制(Change Control)的問題。雖然我們都沒有接觸過這個主題,花了很多時間跟主管們和其他部門的同事了解故事背景跟後續的討論。也許是因為實習生的身分,同事們除了很有耐心帶我們也分享了他們處理上的痛點(Pain Point)。

由於變更管制和醫療器材的法規有關,過程中有很多想法都是不可行的,或是對於公司來說會花費太多的資源,我們嘗試過很多解決方案也受到一些限制。碰壁多次後,我們最後利用公司的資料庫寫了一個資料分析和視覺化的系統,讓使用者可以快速找到需要的資訊,也可以節省過去花費在整理報告的大量人力資源。

在主管的安排下,我們很幸運能在高階主管的週會上報告成果,讓更多部門知道這個系統,也回過頭去檢視是否在重複性的工作上花費太多不必要的人力資源。開發過程中,QA (Quality Assurance) 主管也一直關注著我們的進展,為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機會。

2. Project Support

剛開始主要是參與project team內部和跟客戶的會議慢慢了解專案內容跟專案當時進行中的事務,幫忙一些小任務(寫會議記錄、做PPT、整理數據等)。SHL台灣辦公室就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同事,偶而也會和美國、歐洲辦公室開會,所以也是個練英文的好地方!

過一段時間後,我加入一個開發新測試機台的專案,負責處理工程測試的部分。我很幸運可以從和設計師及測試部門討論實驗設計開始樣品準備、測試、模擬、數據分析,到撰寫最後的技術報告全程參與甚至領導整個流程。

前期: 訂下專案流程

雖然另外一個專案小組有做過類似的活動,但產品的運作原理不完全相同,為了符合新測試方式的需求,我當時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零件的設計圖和機械結構,了解測試機台,列出可能影響到產品性能的關鍵因素。同時也要列出整個專案的時間軸才能趕上機台上線時間。

中期: 實驗設計與工程測試

舉例來說,其中有個項目和snapfit feature (類似卡榫的結構)有關,我們預期分離力與兩個零件間的干涉有關,便利用DOE (design of experiment)去找出關聯性,並利用統計等方式證明新測試方法可以取代甚至移除原本的項目。

這個階段遇到的最大挑戰是準備樣品,由於機台都是優先給產品生產使用,必須和產線部門溝通。部分工程樣品有特殊需求,像是尺寸、組裝方式,甚至切除了一些特徵或是要配對到其他特定的零件等,一個環節出錯就會影響到最後結果,因此大部分過程我都有參與其中。

同時我們也利用FE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模擬和數據分析去支持我們的實驗結果,這時候才感受到統計知識的重要性。當時是我第一次接觸到ppk, cpk, ANOVA, Monte Carlo等方式,同時還要參考風險指數RPN (risk priority number)對應的標準等。雖然是工程科系畢業,但在學校從沒有接觸過這些名詞,我找了很多影片和資料自學,也利用LinkedIn Learning完成了Six Sigma和Minitab等課程。

後期: 整理結果並完成報告

最後就是利用所有結果講一個故事,給相關部門主管簽署外也要取得客戶PM和QA主管們同意,雖然中間有很多來來回回的討論跟語句修改,在我實習的最後一週順利跑完整個流程,算是給我一個很大的鼓勵跟肯定。

Last but not the least

除了認識不同部門的同事,學了一些軟體和新知識,更重要的是那些所謂”學校不會教的事”,要如何主持會議讓大家參與討論、清楚列出專案的任務和流程、整理PPT跟客戶報告等,這些都花了一些時間才比較順利跟上手。很感謝同事們對我的包容和協助,尤其是花了很多時間和我討論的Elson,幫我找人找資料的Emma,準備各式課樣工程樣品的學姐Shelly,還有參與這個專案的設計師和所有工程師們。

這個新測試方法是整個大計畫的一塊拼圖,到了後期,我慢慢看到整體的全貌,每個小專案間如何互相連結。就當PM而言,我參與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太多需要學習的技能跟知識。有次部門會議上主管講了"50 Do's and Don'ts for PM",其中一項是"Don’t use slides as a progress tracker!”,正是我當時整理所有相關任務、設計圖資訊和測試結果的方式…,結果就是除了我之外其他人常常不太清楚目前的進度,我也必須花很多時間更新資訊,下次有機會的話我會嘗試不同方法。

在醫療產業中讓人最有成就感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工作可以影響很多人的生活,這是之前在科技業實習沒有的感受跟成就感,是個很特別的體驗!

From PM to QA

到了實習後期,我變成了PM+QA intern。在醫療產業,QA的權力相較起來高了很多,PM和QA剛好是兩個經常互相角力的部門,PM希望專案順利在期限內完成;QA則是要確保過程中沒有遺漏的資訊或是錯誤。當時問PM主管我能不能花一些時間加入QA了解他們的工作時,他開玩笑說:

Be careful if you want to join “the dark side.”

1. Individual Project

在QA的期間,我主要在建立品質管理系統的資料分析與視覺化系統。QA花非常多時間在處理NCMR (Non- Conformance Material Report), Complaint, Audit Finding等問題上,很不巧的,系統並沒有提供資料分析及常用的追蹤功能,大部分工程師都是從系統抓資料再另外用Excel等方式整理,對於要分析數據的工程師來說階層式的資料結構使工作更複雜更花精力。大致了解資料結構跟目標後我利用之前做變更管理系統的經驗開始設計界面跟程式架構,也有能力使用更進階、方便的功能,過程中都還算順利。

完成到一定程度後,合作的同事安排了一場跟QA所有主管的會議,介紹這個系統。許多主管並不知道我們在進行這個專案,在會後分別跟我們約了很多次討論如何協助不同小組的工作。整合大家意見後,我設計了一個頁面可以快速選取需要的資訊並直接輸出分析圖表,不只可以節省人力,也開啟了更多相關資料分析的可能性。

2. Project Support

此外,我參與了內部系統開發的小組,協助定義新的作業流程與資料遷移的工作。這部分也是和變更管制相關,但用QA的角度去看這個過程,了解每個流程存在的意義和分析可能造成的影響。我也利用了變更管制的資料庫進行了一些分析,幫助專案小組了解過去變更事件的情況,並修改流程以符合內部需求。

也很感謝同事們讓我參與一些會議,和調查NCMR等活動。當然QA並不是一個這麼險惡的部門,一直在阻擋專案的進行,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罷了!

Life at SHL

- Transportation

SHL有到中壢和桃園市區的交通車,雖然上下班時間容易塞車,但可以在車上好好休息,疫情期間也安全很多。如果因為工作需要的話,不同廠區間也有交通車可以使用。

- Working Environment

Coffee Shop

六福廠是新的辦公大樓,位置很大很舒服,不過是開放式的,大家一忙起來會有點熱鬧。除了會議室外,常常也有人在咖啡廳做事或是討論事情。有時候主管也會找我去喝下午茶順便聊聊工作的情況。

員工餐廳每天會有兩種中式菜色、一種麵食、一種西餐(遇到比較熱門的菜色很快就會被搶完了)。

- Culture

SHL內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同事,客戶也都是國外的大藥廠,除了比較接近產線的部門外,大部分都是用英文溝通。

有時需要和不同時區的辦公室或客戶開會因此上班時間比較彈性,可以自己安排時間(舉例來說,星期五下午的辦公室通常比較空)。

- Activities

PM Christmas Party

這一年來遇到幾波疫情,所以像是尾牙等就改為線上進行,也沒有客戶來訪問,比較可惜一點。

PM Christmas Party算是少數順利舉行的活動,那天有員工餐廳大廚準備的buffet和主管煮的香料紅酒,玩了遊戲跟交換禮物。之後也跟了QA部門旅遊去了新竹的觀光工廠。

公司內還有一些大家組的運動社團,會到附近的蘆竹運動中心打球。在排球社認識了很多平常沒有機會認識的同事,和大家度過了很多快樂的時光!

Ending

半年長的實習可能不是大部分台灣學生會選擇的路,這也不在我原本的生涯規劃內,我很幸運能在這個世界最混亂的時間找到這個實習機會,接觸到一個未知的產業,一個未知的職位。實習生的身分讓我認識到很多人,大家也很熱心和我分享自己的經驗或是想法。回到校園後,讓我更想念當實習生的那段經歷。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更多人認識這間公司和這個機會,有問題的話也歡迎聯絡我!

👉 https://www.linkedin.com/in/ytshe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