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餘麥酒的雜糧復興野望

本土大麥收成紀實

Yuan Hsiao
7 min readMar 22, 2018
今年大麥終於順利收成,可以看得出 Robert 打從心底的開心。

囉哩八唆的前言

差不多正好兩年前,自己經營的 ASW Teahouse 想要販售台灣本地啤酒。當時禾餘業務帶酒來試飲,席間跟業務從台灣精釀啤酒發展聊到了農業現況,當然也有黜臭(thuh-tshàu|吐槽)。但不知道業務回去跟團隊說了什麼,隔天再到店裡,禾餘創辨人 Robert 便跑來店裡找我。

據 Robert 的說法,他隔天就跑來,是想知道非本業又這麼大放厥詞的人是誰,要來好好教訓一下。但我還真不記得我到底跟業務說了些什麼。不過當天聊到回神時,已是半夜兩三點。

反正就這麼不打不相識,禾餘成為了 ASW 唯三販售的台灣本地啤酒品牌,主體公司三月半有兩位新夥伴也是 Robert 介紹。在三月半開始與葉晋發第五代合作營運米日一里後,禾餘和我們一同進駐了位於迪化街北段的老宅邸,除了幫他們做些名片改款或酒標小設計,也 cover 一些行政業務,禾餘則回饋了給我們更多的產地視野、農民情報,對我們在架構米日一里時起了很大的幫助。

替禾餘和花東菜市集的聯名酒款「晚崙西亞麥酒」設計的酒標。設計費是以幾箱酒為代價,在茶館販售後變現 XD

相較於多數的台灣精釀啤酒品牌多是在輔料上使用台灣在地作物,禾餘一直有著更遠大或者說更悲壯的目標,就是百分之百使用台灣原料釀造。除了單純對啤酒的興趣與熱愛,啤酒也是禾餘的台灣本土雜糧作物復興農地農用的實踐方法。

這件事做起來其實遠比想像難很多。財政部酒品認證標誌評審基準-啤酒的相關規範如下:

指以大麥芽、啤酒花為主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穀類或澱粉為副原料,經糖化、發酵製成之含碳酸氣酒精飲料,可添加或不添加植物性輔料。大麥芽使用量應不少於50%

在這個前提下,除非有本土大麥(啤酒花可用其他作物替代),不然不可能達成百分之百使用台灣原料釀造。也因此有農藝背景支撐的禾餘,在五年前便開始在台大農場進行本土大麥的復育。熬了三年終於育出足夠的大麥種子,在去年開始擴大栽種,卻在收成期間遇上下雨而致穗上發芽,對重視農業本質更甚啤酒產業的禾餘團隊是很大的打擊。

小年夜當天巡田,阿凱穿的 t-shirt 上是賴和的詩句「勇士當為義鬥爭」。若是再早個幾年,對台灣農業議題還不是那麼熟悉時,看著這些麥田可能還會有些浪漫想像,但後來巡田腦中跑出的念頭總是「農地這麼破碎到底是該怎麼辦?」

3月15日本土大麥收成紀實

今年因為米日一里開始將觸角伸往本土雜糧,我們也跟著禾餘走進了大雅的麥田,並於3月15日參與了大麥收成。小年夜時還青黃不接的麥田,一個月後已是金黃一片。

當天一早到了大雅,趁農友張大哥還在做準備時,一行人先去看了禾餘預計在今年實驗栽種的酒米-苗栗1號的秧苗。

幾十盤秧苗都如上圖那樣,患了嚴重的稻熱病,雖說苗栗1號的疾病抵抗力較弱,但也沒預料到會這麼嚴重。除了 Robert 帶回台北做實驗的幾盤秧苗外,其他應該都算是廢了,禾餘的酒米野望就跟去年的大麥一樣,明年再來。

因為今年大麥收成前因為又遇上了連幾天的雨,到了田區看著一片金黃麥穗才終於揮別了去年穗上發芽的陰影,也因此,酒米育苗的不順利看來對於禾餘團隊也沒構成太大的打擊。

當天收成的工作,約從 9:30 進行到 15:30 左右,總收成大麥濕穀約7噸。待處理成乾穀後,將保留部分做為明年擴大栽種的種子,待禾餘在克服自主大麥發芽處理技術後,也將投入啤酒釀造,提升本土麥芽使用比例。而我們也持續思考與討論更多的加工與使用可能。

光是在旁見證禾餘這兩年發展的我,都能感受到這期間的艱辛與收成時的喜悅,許多陪伴禾餘更長時間同時也關注農業議題的朋友應該也是萬分振奮。但我想,禾餘團隊在看著這些麥穗時,無論是剎那間聖麥充滿的興奮,或是隨之而來想到發芽技術、多元加工利用、銷售等問題時的沈重心情,外人應該都無法真的體會。

後記

大小麥在台灣栽種,其實已經有很久的歷史,日治時代將台灣視為農業基地,也有了規模化栽種。到了1960年代,單單小麥的栽種面積就有2萬多公頃。所以相較起天候環境適應性,鳥害可能是比較棘手的問題。

對鳥來說,這裡就是大小麥吃到飽

不過鳥害問題說起來也沒那麼困難,反正現在台中大雅一帶也已是都市叢林,許多鳥類能棲息的地方早填上水泥,鳥能有多少?栽種面積能放大,倒也不怕鳥吃。說起來真正的問題應該是人害

其實人害也不是第一年了,自從大雅開始復耕小麥,加上小麥文化節開始打開知名度,這裡的人害年年都有,youtube 上還可以找到的5、6年前的新聞畫面。而且比鳥更兇殘,專挑收成前下手,傷害面積也更大。不禁又令我想到各種衝入花海、稻田的最美風景們。

冷靜下來後想想,其實這些遊客又能殘害多少作物?

這種事,其實也不就只新竹縣,全台灣各縣市都持續在發生。先不論現在台灣農業的農地破碎、缺工問題嚴重、產業斷鏈等多少問題政府不處理還在妄想什麼農業 4.0 不說,

帶頭做亂炒農地是嫌已經比日本農地貴6倍還不夠嗎?

你要農業 4.0 也要農民敢花錢投資啊!今天設備技術投資下去,明天你跟我說地要收,你覺得誰會跟你玩?台灣已經推了多少年失敗的農業政策了?翻開歷史看,台灣農業是誰玩殘的?

還不就是政府!

所以現在多的是農業當做起手式,愛鄉愛土當口號,然後轉去做保養化妝品,從農業變成生技業,說真的也不能怪他們,為什麼?

因為保養化妝品就算是紅海血海,也比農業是死海好!

因為像禾餘這樣老老實實育種、種田要花上不知道多少時間多少金錢希望把整個大麥產業鏈種回來,在這個想要培育獨角獸套利的年代是根本不會有創投要投的。拜託!還在獨角獸,獨角獸都倒下幾頭了,更何況現在流行的是 ICO 吧?

阿阿,一不小心又激動起來了,這樣很快就會被識破是中年魯糞青。

各位年輕的朋友們,台灣的農業還是很有希望和未來的,看看 Robert 俏皮的鬼臉,你就知道不管什麼苦都不是苦,打斷腳骨顛倒勇,歡迎加入台灣農業,做為科技島的台灣,在偉大中華民國政府及全體公務人員上下一心大力推動農業 4.0 的政策下,我們一定能趕上國際 IOT、大數據、AI 和區塊鏈的浪潮,問鼎啞粥四小龍之首,重返農藥喔~

ㄎㄎ

--

--

Yuan Hsiao

If there is no Utopia on a map of the world, let's draw it on 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