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Hsin Tseng
15 min readMay 28, 2018

2018在北京交換與實習的經歷分享

來到北京也有幾個月了,在這裡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我在北京當交換生的一些想法。我會以學生角度、工作環境角度去進行概括的闡述,可能不是這麼的全面,但我會就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盡量去分享給你們知道。希望可以幫助到一些對於來大陸工作有興趣,或者對於交換有想法的同學們。

2018- Harbin-Chloe

As a 來自台灣的交換生

-為何選擇到中國大陸交換

很多人會問我為什麼不選擇去歐洲或其他國家交換,這麼難得的機會,為什麼要選一個和我們文化相近的中國大陸。關於這一點,我自己是覺得選擇一個國家,需要有足夠的邏輯思考,到底這一趟旅程我想得到什麼?我能得到什麼?這件事情有沒有可延續性?這些都需要好好的去釐清。

當初我會選擇中國大陸作為我交換的地點,主要原因是

1- 我知道那邊是個很競爭的環境,我希望我可以在20–30歲這個年紀,到一些非常競爭的環境,去和厲害的人碰撞,去學習他們做事的方法,並且我也想知道我有沒有這個「能力」可以生存下來,到底這市場需要怎樣的人才。

2- 如果在歐洲或其他國家交換,我完全沒有把握可以找到實習,但如果在中國大陸,不論是語言還是文化,我認為自己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和本地人競爭,幸運的話可以長期留下來發展。

3- 文化交流的部分,在我確定了我交換的目的是「了解自己的競爭力在哪」後,基本上就捨棄了。我的想法很明確,所以歐洲吸引我的點就弱了一些,我相信之後我仍然有機會可以去其他國家,以現階段來說暫時不考慮。

Remin University of China

-為何選擇中國人民大學

我申請的大學是人大(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人民大學是985也是211,是一所由中共一手創辦的,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劉少奇在1950年的人大開學典禮上這樣說過:「這個大學是我們新中國辦的第一所新式大學,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學,中國將來的許多大學都要學習我們中國人民大學的經驗,按照中國人民大學的樣子來辦。」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首次確立以中國人民大學為首的六所高等學校(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為全國重點大學。這也是京東創辦人劉強東的母校。

當初會選人大,除了因為看中人大資源很多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我這次來交換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找一份大陸的實習」,在和許多學長姐,還有大陸的朋友聊過後,我覺得選擇在北京的大學相對來說資源還是多一些,所以選擇了人大,事後證明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科普一下:(【211】“211工程”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力争在21世纪初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

【985】985大学因为是在1998年5月提出的,所以称为“985大学”,是与211大学基本同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此类大学是在1998年5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大陸學生與台灣學生有什麼不同

1- 好的學習態度

大陸學生相對於台灣學生來說「認真太多」啦!,我幾乎沒有看過他們翹課,基本上鐘聲響以前,大家就ㄧ定在位置上坐好了,也不會有人吃早餐或者喝飲料。在這邊就可以分享一個我發生的小故事:

我有一天起晚了,所以帶着早餐進去教室,那時候離上課還有10分鐘,我就問我左邊的男同學說:「我好像都沒看過你們在教室吃早餐,所以到底可不可以吃早餐呀?」,那男同學回我:「應該沒事~你就吃ㄦ吧,我去年還是前年上別堂課的時候看過別人吃ㄦ過一次。」,他說完我就默默的把早餐收起來了…他們對於「學習」這件事所表現出的尊重態度,真的是很值得學習。

2- 勇於爭取機會

「勇於發言」這件事,真的也是來到大陸後親身感受才能真正了解到的。在課堂上就算他們不太確定答案,還是很勇於舉手去回答,不怕被糾正。我曾經和一位大陸女同學聊過這件事,她說可能是因為大陸這邊人很多,競爭真的很大,如果你不努力一點去爭取,就不會有人看到你,所以大家都很會去爭取各式各樣的機會。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樣子的環境,你能明顯感覺出來,這是一群「不斷在進步」的人,每個人的眼睛裏都或多或少能發現aggressive的精神。

3- 英文聽音、口說能力好

這點我覺得爭議很大,但我就我在人大學習環境中看到的來說,人大的學生英文真的很好,他們的英文課程也非常的紮實。就我上的那堂英文課來說,每星期外師會根據種族、歷史、價值觀、國際時事,制定每星期的課程內容、小組報告、和預習複習項目,還有非常刺激的Impromptu Speech,所以他們的英文學習實際上是非常紮實的。

4-大陸學生是不是相對保守?

在這裡我想分享一些台灣學生可能對於大陸學生會有的誤會,例如:思想很封閉、是不是只會讀書、沒擁有個人獨立思考…等等。在我當初來之前,我也在想是不是他們想法會相對於台灣學生來講比較「安全」一點,但來到這邊之後,我發現大家其實思想都很開放,擁有自己的價值觀、良好的國際觀和獨立的判斷能力。近一次的課堂上,和兩位女同學聊到「媒體控制」這一塊,和台灣比較不一樣的點是,他們的媒體傾向於報導好的一面,而將壞的一面隱藏起來,怎麼說呢?例如國家發生一件大事,媒體會傾向於報導對國家有利的一面。而我問那兩位女同學的看法是什麼,他們說:「其實大家都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了,也知道媒體在隱瞞什麼,我們私底下都會討論,只是不會在重要場合提及。」我後來想想對於中國大陸來說或許這樣做是必須的,在一個人口這麼多,聲音這麼雜的地方,要控管起來本來就不容易,如果沒有媒體的幫助,可能很多時候很難好好的管理一個國家。但他們的人民也不是都一昧的接受所有來自政府或媒體的訊息,而是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的。這點是我來大陸後每次都能被他們驚訝到的一點。

接下來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北京的實習生活,基本上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兩點一線,學校&公司,公司&學校,非常的充實,也非常的累。接下來我會把我一些在北京找實習,和找到實習後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

As a 在北京找實習的台灣學生

-在大陸找工作的二、三事(推薦給想來大陸工作的同學)

1- 一些有用的網站

51Jobs、應屆生、實習僧、拉勾網、獵聘、Boss直聘、Linkedin,這些網站我都有用過。如果你想來大陸工作的,這些網站將大大的幫助你。沒有想來大陸工作的,也可以來看一下究竟大公司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的人才。

51Jobs: https://www.51job.com/

應屆生: http://www.yingjiesheng.com/

實習僧: https://www.shixiseng.com/

拉勾網: https://www.lagou.com/

獵聘: https://www.liepin.com/

Boss直聘: https://www.zhipin.com/

2- 實習天數差很大

在找大陸的實習時,我發現基本上他們都要求一個星期能到4–5天,這點和台灣很不一樣,因為台灣很多實習都是2天-3天。我有好幾個實習機會因為無法五天都到,所以直接被刷掉。(五天不包含假日喔)所以如果你是和我一樣,想來交換又想來實習,課業分配上可能要多多留心一下。

3- 大陸實習薪資

基本上大陸的實習生薪水就是80–150人民幣一天(約368元-690元台幣一天)。是的,你沒看錯。大企業基本上也都是這樣的,百度、京東、滴滴打車…,中國奧美一天50人民幣。其實就是等於補貼交通和一些餐食費。這就要看你抱着甚麼樣的心態在找實習,正確的學習心態其實挺重要的,不妨可以專注在「想要得到什麼」為一個找實習的出發點。

4- 政治關係一定會被問

不要懷疑,基本上不論是你的面試官還是你的同事,大家對於「台灣人」都是充滿好奇的。他們也會直接問你的立場是什麼,為什麼臺灣人想獨立,那你來實習你們的小英會不會說你叛國哈哈哈,所以一定要有所準備。基本上他們不是惡意的問法,更多的比較像是出於「好奇」,他們都覺得台灣人想獨立這點很「怪」,所以很想要知道我們真正的想法到底是什麼,這時怎麼樣回答的大氣又友善還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哈哈。(可以私底下來問我)

5- 他們真的對台灣的大學不太熟啦

對於台灣的大學有哪些,排名怎麼樣,他們基本上沒有什麼概念。除了台大,其他大學的認知程度就因人而異。關於資訊不對稱這點有好也有壞,好的是如果你有很多其他相關經驗,就算學歷不好,你還是擁有可以與別人競爭的本錢 ; 相反的,如果你是在台灣比較前端的學校,但你沒有什麼相關的經驗和背景,他們可能寧願選擇本地學生。而如果你透過「交換」或其他管道過來就會相對來說更吃香,因為你擁有一個本地學校為你背書,起碼公司會知道,你能交換過來某某某大學,基本上你應該不會太差。

6- 失敗的找實習經驗

在這邊可以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我在找實習的過程,我找的職位比較雜,有BD、行銷、PR、金融產業,有些企業有進到面試階段,有些在投履歷或者第二階段就被刷掉了,我自己整理後挑選了一個不錯的「失敗經驗」,分享給你們。我有投過百度、攜程、特斯拉、萬博宣偉、BMW、Hilton…,但可能因為時間,或種種原因沒有繼續下去的,如果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來私訊我,我可以就我走到哪ㄧ階段,去和你們分享這些企業想幹嘛XD。以下我只舉萬博宣偉這個例子,因為這個失敗的最全面哈哈哈。

萬博宣偉Weber Shandwick過程:

這是我覺得最可惜的一個機會,因為我真的很想進去萬博宣偉(雖然Edelman在國際PR總排名比萬博宣偉高,Edelman第一,Weber Shandwick第二)但當初我真的做了許多準備。基本上萬博宣偉的步驟就是1履歷2電話面試(英文自介是基本的)3實體面試,實體面試分為幾階段,他們首先先把我帶進會議室,聽我自我介紹。接下來給我一份英文的路透社文章,以及一份他人撰寫的英文摘要,請我講出路透社文章中不同的立場對於此事件的真正看法,以及另一份他人摘要所列下的核心建議是什麼。

那一篇路透社文章主要在講中共加強在華外資企業的控制,並滲透進去外資企業的董事會。文章中有政府的立場、外資企業的立場、投資人的立場,其實我當下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冒了一點冷汗,我不確定他們希望我回答「什麼樣的答案」,畢竟涉及了一些政治的敏感地帶,我不確定這是不是一場試探。(來大陸面試,真的很常會被問到政治問題,ㄧ定要有所準備。)

路透社很中立的描述了這樣的一個事件,但能從文章中感覺到作者其實是不認同這樣的做法,而文章中提到「有些投資人認為黨滲透對他們來說是更穩定的,會增加他們的投資意願」,所以在我回答投資人立場的時候我就照實回答我所看到的。而我能明顯感覺到,兩位面試官們對於這一點產生了疑慮,他們請我回去找尋更多的相關報導,去了解事件的真相,而在我回去搜尋後發現,黨滲透其實會大大的降低許多國外企業的投資意願,在那一刻我知道應該沒戲了,但接下來他們又繼續聯絡我。

其中一位面試官問我,可不可以用「簡體」產出一篇文章。我知道簡體將是我來大陸一個需要克服的點,因為他們的拼音和我們是完全不一樣的,目前我只能以繁體字寫完再用軟體轉成簡體字的方式去生成文章,而這也使得那兩位面試官有這部分的疑慮,畢竟我申請的是Marketing的實習,不論是用語還是講法,都會有稍稍有影響。

而在最後,他們發給我感謝信,針對國內政治經濟的發展狀況和簡體的掌握程度,他們對於我仍然有疑慮,所以不能發給我offer,而這也是我來大陸後最害怕發生的事情,算是一個軟肋。在後面Edelman的實習經驗中我會分享我是怎樣盡力克服這樣的一個弱勢。

Edelman China

As a Edelman Digital Marketing Intern

爱德曼国际公关(中国)有限公司(Edelman Public Relations Worldwide)的创始人是Daniel J.Edelman,1952年在美国芝加哥成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家提供公关咨询服务的独立公关公司,现在世界各地有67家办事处超过4,800名雇员,在30个城市有合作伙伴。爱德曼专注于创新品牌营销、企业传播、利益相关者传播、科技传播、B2B传播、新媒体互动营销、医药健康品牌传播以及可持续和企业社会责任传播。它洞察客户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以及不断变化的传播环境,协助客户提升品牌信任度、改变消费行为、引导受众互动,并最终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愛德曼分為很多部門,每一個部門專注的領域不同,有做線下品牌活動、有專門與媒體打交道的,有做傳統PR的,有Creative組…,而我待的組是Digital Marketing,主要是針對顧客的產品去進行線上策略行銷。

-Edelman的實習經驗

1- Edelman的面試

這點真的很不好意思分享。主要是Edelman的面試我很輕鬆就過關了。只有一關電話面試,還有一關實體面試。我感覺我只是去和面試官(我後來的leader)聊一聊就過了。他們問我內容以我之前的經驗居多,整個面試過程很像聊天,氣氛挺好的,我本來覺得我應該就是非常狗屎運才上的,後來聽我的leader說他們找這個實習缺找了「三個月」了,才找到我。我想想可能過往的經驗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這邊建議所有同學可以多參加一些能寫在履歷上的課外活動吧(AIESEC、比賽、實習…),在之後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喔。

還有一點我也很想分享,那就是在面試過程中「表現真實的自己」。之前Roxy同學也有分享,「面試就像是戀愛,有時候沒有成功不是因為你不夠好,可能只是你們不適合而已」,其實只要自信的分享對方想知道的訊息就好了,不用刻意去想如何才可以讓對方覺得自己很厲害。這樣雙方都不會有錯誤的期待。(但還是要準備喔,畢竟別人從你的回答能知道你的邏輯思考,組織架構的能力)

2- 我在Edelman的職責是什麼

我在的部門是Digital Marketing。Digital Marketing部門下面分為很多小組,每一個小組(3–6人)負責2–3個產品。我們這組負責的是一知名品牌底下的打印機,和ㄧ家知名的防毒軟件。

而我的職責主要有幾項:

-協助企劃案的發想

我們可能一開始會先發想線上推廣的企劃,和客戶來回討論後(這一步驟是最痛苦的,過後就比較好些了),等客戶確認了,就開始執行。發想企劃我覺得是最好玩也是最燒腦的,這部分實習生也可以參與一起丟想法,Edelman的同事邏輯性都很好,也在該發散的地方發散,該收斂的地方收斂,我們會互相幫助和提供建議,這是我很喜歡這份實習的其中一個原因。

-找不同的平台與渠道推廣

在客戶確認後,我們就要開始找一些平台去推廣,微博、微信、小紅書、抖音、豆瓣…其中我們也會選擇幾位KOL試用產品,並在試用後寫一篇心得文,撰寫完的心得文會先給我們看過,修改後再傳給客戶,客戶認可後才可以發行。而我在這部分的職責就是給所有KOL Brief,並審閱他們交回來的文章,我必須去看整體文章的邏輯、有沒有表達出我們想要他表達的意思、會不會太像廣告文…等等的。(而每次想起這點,都會覺得有點毛骨悚然哈哈哈。其實我們現在每天生活中經歷的一切,都是別人早就已經「決定好」要讓我們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不論是車站中的banner,電影中的置入性行銷,還是台灣前陣子吵很兇的業配文,基本上我們能接觸的東西,都有人悄悄的幫我們規劃好了。)

-內容的產出

而我的工作可不僅僅是審閱別人的文章這麼簡單,我也要有產出文章的能力。這一點我非常慶信我之前的經驗為我打下了一些基礎。我本身的文章邏輯還算可以,所以產出文案對我來說不會太難。真正困難的是「台灣與大陸習慣的用語不同」,例如:小夥伴=朋友,麼麼噠=親親,我都驚呆了=很訝異,咋地=怎麼樣。一開始我因為這點吃了一點虧,萬博宣偉的顧慮是正確的,這點確實是我的弱勢。也因此我開始有事沒事看微博、豆瓣,去看大家都怎麼「說話」的, 把這些東西學起來,好應用在文章中。而目前我都是先產出文章,再把整篇文章轉換為簡體字,但我知道如果想在這邊生存,這不是一個長久之計,所以我也在學習怎麼打大陸的羅馬拼音。

-撰寫季報月報週報

最後就是我要撰寫報告,準確的紀錄下所有我們官方微博微信以及KOL發過的內容、成效、和Benchmark的比較撰寫成報告,在給我leader確認後丟給我們的客戶。

還是要再次說明一下,以上的內容是我根據自己目前在北京的經歷去分享的,所以可能很多的觀點不是這麼的全面,又或者每個人經歷的東西不同,可能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內容比較多也比較雜一點,主要是我希望可以詳細的告訴你們我在幹嘛,最近也有同學來詢問我一些來大陸實習的相關資訊,我非常樂意分享,如果你們還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直接來訊息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