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正義▶︎囤房稅: 聲明政府不鼓勵炒房的決心,讓房市正常化

吳達偉Z9 板橋立委候選人
3 min readNov 28, 2019

--

炒房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台灣經濟的發展,其造成的低薪、剝削問題更是青年對於未來失望的主因。而對於「居住正義」的問題,政府所採取的策略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前些日子,立委黃國昌為囤房稅槓上財政部長蘇建榮批評政府打房不力,蘇建榮不甘示弱反嗆「抑制囤房,不是只有你能喊、不是只有你能講」。蘇建榮認為,各縣市問題不同;雙北囤房問題嚴重的問題不能丟到全國。如果調降稅率,會導致稅收大減,影響地方政府財源。

蘇建榮作為財政部長擔心地方財源當然可以理解,不過在減少「單一自住稅率」的同時,不管是民眾黨或是時力,同時都希望提高「累進差別稅率」,意思是同時持有兩戶以上房屋 ,就必須要提高房屋稅。

囤房稅怎麼課?

  1. 「單一持有」房屋稅率調降至0.6%。
  2. 取消「自住優惠戶數保障」:未來應取消自住 3 戶之優惠,住家用房屋不再區分「自住」或「非自住」,並改以家戶持有全國房屋戶數計算,持有超過 1 戶以上之房屋,就須採「累進差別稅率」。
  3. 持有第二戶,房屋稅應改為 1.5% 至 2.4%,第四、五戶則是 2.4% 至 3.6%,第六戶以上,則須課徵 4.8% 的房屋稅。
  4. 建商興建住家用房屋,待銷售期間縮短為 1 年:建商興建住宅雖然是增加房市的房屋供給,但興建完成至銷售間的「待售期間」,目前不被認定屬囤房性質。因此為促使建商儘速釋出房屋,應規定待銷售期間為 1 年,並適用稅率 1.5%。

除上述三點之外,也必須落實實價登錄 2.0,讓房市實價資訊更為即時、正確的呈現,降低買賣雙方資訊不對稱的現況,以健全房市交易市場。

此外對於房屋稅,也應重新檢討稅基。目前的稅基太低,讓住房成為低成本、高報酬的投資標的。事實上,由於台灣的稅基並非奠定在實價登錄的基礎,因此才會造就了一棟 2,000 萬的房子,要繳的稅比一部200萬的車子還要低。在這種情形下,任何有資產需要管理的人,都會選擇購買房產,這也就是為什麼房子越蓋越多,民眾卻越來越買不起。

囤房稅不能降低房價,但能因為「預期心理」阻止房價攀升

不得不提,實際上囤房稅能增加的實質成本非常有限,以台北市一棟 2,800 萬左右的房子來說,每年大約是繳交 1.2 萬的房屋稅,即使未來提高 2 倍,也不過就是 3.6 萬,對動輒身價上億的炒房大戶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但是,政府能藉由囤房稅聲明立場:「政府不鼓勵炒房」,造成經濟學上的預期心理,制衡投資客將資產大量放到房市當中。

炒房問題已經影響到的國家的經濟問題,許多資金都卡在房市裡面,而不是放在真的能創造工作機會和實際經濟產值的企業內。不客氣地說,房價問題早已造成了產業問題、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改革刻不容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