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Bike Fitting,神助攻我的騎乘體驗

Kelly Tung
Apr 27, 2022

--

公路車騎了一陣子之後,我開始追求更順暢的騎乘。於是,想買一台所有零件皆為我的身形、姿勢量身挑選的公路車,所以我在購車前,做了人生第一次的Fitting。

文章記錄我 Fitting 的過程、帶給我的3個優點和我個人的 Fitting 小建議。

GURU Fit System

因為一台公路車貴貴的,總覺得買錯比買貴更虧…

大概介紹一下 Fitting 在幹嘛:Bike Fitting 是透過 Fitting 車(如上圖)和專業Fitter 的協助,找到車手發力與舒適的騎乘角度,透過這些角度的參數報告,找到最適合的「車架幾何」與「零件配置」的過程,透過 Bike Fitting 可以有效的優化你的騎乘體驗,讓騎乘時更舒服(爽)也更有效率(快)。

Fitting 開始

幫你做 Fitting 的 Fitter 會非常專業的一個一個數據幫你調整,坐上 Fitting 車後,只需要像踩飛輪那樣,一直踩就行了。過程中,不需下車,你需要一直感受「因應零件動態調整」身體角度上的變化,需要做「調整前、後」的踩踏感受比較,我大概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騎到後來也是挺累,搞不清到底哪個好…😅

Fitting 車可以複製你原本車的數據,好像讓我更快找到舒適的角度,對我頗有幫助。所以,做 Fitting 時可以把自己的車騎過去,你會穿好習慣的整套車衣、卡鞋,Fitter 會事先詢問你的卡踏品牌,幫你裝到 Fitting 車上。另外,如果你想移植原本的坐墊到新的車上,也會建議把原車座墊拔到你的 Fitter 面前喔。(卡踏不用帶去)

Fitting 完成後,系統會提供你各種品牌的車架建議,這時候車架、零件就可以依照預算、喜好、品牌(或塗裝)近一步和 Fitter 討論了。

Fitter 經過原廠專業的訓練與考核認證。你們會一起浪漫的找到最舒適的數據組合和最棒的車,所以細心、有耐心的 Fitter 非常重要!❤️

Fitting 對我來說有幾個優點:

  1. 車型比例看起來更Pro🤩
    這件事對我來說是享受騎乘的重要元素!除了運動本身,我也追求騎乘的帥度!原車車架對我來說尺寸過大,座墊高度太低,讓車體造型看起來…很不 Pro!
  2. 騎乘舒適度
    身為一位身高155cm的女子,腿短短的,跨高就不提了…騎乘時,身體的活動空間會直接影響騎乘的舒適度(這個空間就是所謂的「座艙」)。如果握把離身體太遠,也就是騎乘角度更趴,身體就無法負荷太長的騎乘時間,可能會各種酸,肩膀酸、腰酸、手酸等等的…,運動傷害…應該也是有可能的。我原車的 Reach 太長,有肩膀脖子酸的症狀。
  3. 騎得更快更順更爽
    座艙與身體的契合度,也會直接影響力量的傳送。不適合的座艙,會使得發力沒有效率(我可不想在爬坡時,浪費自己一丁點的力氣!)。有點像是游自由式,會是會,但怎麼樣更有效率,就需要專業的幫助了。騎行效率更好,也更能讓我享受這個運動 Enjoy the wind!

若你對Fitting有興趣,幾個小建議供你參考:

原車做 Fitting 調整?

Fitting 是一個目前相對新的測量與調整技術,當然也可以就自己的原車,搭配 Fitting 結果,和 Fitter 討論,做零件更換。我看網路上有些人認為這是車店賺錢的伎倆,我並不這麼認為喔!我相信專業 Fitter 的建議。

建議把Fitting的費用規劃進購車預算中

  • Fitting 改善了以往購車有點像是「人配合車」的方式。透過 Fitting 更了解自己的身體各部的長度與彎曲角度後再選車,變成比較像是「車配合人」的方式。
  • 雖然有網路文章提到新手更需要 Fitting,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覺得可以騎到有一定的心得後再考慮做 Fitting,因為若是不了解自己喜歡怎麼樣的路線騎乘或車種(騎爬坡多還是平路多?公路車還是登山車?之類的),Fitter 會很難給你建議。
  • 了解自己的騎乘喜好後,想更深入的探索,追求更好的騎乘體驗,我非常建議購入新車前先做 Fitting,畢竟 Fitting 也是一筆費用!
    (我的 Fitting 車店提供 Fitting 費用折抵購車的方案,也可以問問看你信任的車店是否有相關的方案喔~)

Fitting 不是一輩子只做一次

Fitting 是種量身的概念,「座艙」會隨著一陣子的騎乘後,因應身體變化,或是騎乘路線的改變,而需要做些微調。就像是量身訂製的套裝,也會因為變瘦變胖,而變得不合身…😅。所以,騎一陣子之後,不管是身體更加柔軟了,還是吃肥肚子變厚了,產生的身體角度變化,都有可能會需要回去找你的 Fitter 做微調!

2021年10月,完成 Fitting 後,我的選擇並不多,有些品牌車架做到 XXS,但對我來說依舊太大,或是尺寸對了但車架的幾何 Reach、Stack 並不適合我(簡單理解就是我上身沒那麼長+無法適應這麼趴的角度)

下訂了車,苦苦等待,隔了快 6 個月才拿到車。車架到時,只要大晴天就吵我的 Fitter 問什麼時候組好交車(錯誤示範😅)心心念念,度日如年,期間我挑把帶還挑超久🤣 超級感謝他細心跟我討論我的騎乘習慣與喜好,協助我挑選所有「適合我」的零件,幫我加班組車,滿足我既興奮又焦急、又善變的心情。

現在的每次騎乘,不只人車合一超級爽快,精心挑選的零件也是順度爆表,精緻的輪軸聲在我耳邊歌唱~啊嘶!🎉

什麼車最快?自己愛的車就是最快的!(因為會常出車啊hahaha)

後記

買車前,我預約試騎了一般組裝設定的 Cervélo 試乘車。平路衝刺,Caledonia 車架吸震度超優;上中社路爬坡測試,一般組裝設定的曲柄長度比我Fitting 結果的長度多了0.5cm(曲柄是垂直安裝於可旋轉軸,連接踏板的那個零件),這個微小差距的有感度讓我驚訝,感覺像是長短腳在騎車,超級吃力…身體很誠實,不適合就是不適合!

透過 Bike fitting 神助攻你的騎乘體驗,推!

如果照片看不出來我在哪裡做 Fitting 歡迎私訊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