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妳的世界:第一個過年

飛月
A Slow Traveler's Murmur
4 min readFeb 6, 2019
Photo by Karl JK Hedin on Unsplash

雖然是放假的第二天,我和妹妹早上還是八點多就從床上爬起來,有點掙扎但還是打起精神。往常如果妳還在,這時候就能聽見妳催促的聲音,妳總是會把時鐘上的時間說得晚一些,像是八點二十妳就會說:「快九點了怎麼還不起床?」我和妹妹想賴床也會被妳聲聲催促,直到我們心不甘情不願地從被窩中爬出來,妳才會稍微在沙發上等一下。但是,從妳生病之後,就再也很少看妳早早起床,接受化療和放療的身體過於虛弱,生活只剩下進食、休息、閱讀或看電視,偶爾好天氣跟爸爸在晚餐後到附近散步,時常早上也要睡得晚一些,再也不像以前六點多起床還能去買菜或健走。現在,再也聽不見妳的聲音,再也看不見妳的容貌了,妳成了神桌上供奉的一座牌位,靜靜地看著我們剩下的三個人在人世生活著。

祭拜都要在年節之前,所以,在除夕夜圍爐的前一天,我們要為妳做一頓大餐,大伯母提醒我們要準備六樣菜,其中要包含一道湯。我們早早構思好菜單:大蒜蛤蜊雞湯、兩道炒青菜、番茄炒蛋、清蒸鱸魚和半隻烤鴨。妹妹像箭一樣衝到前面的果菜市場裡採購,最後提了剁好的半隻雞、一袋蒜蓉和一斤一百一十塊的超大蛤蜊回來,又去樓下摸了兩包有機蔬菜,才算備妥食材準備在廚房大展身手。而我則是將之前網購已經處理過的鱸魚拿出來蒸,切半的鱸魚大得嚇人,放到鍋子裡蒸時尾巴還露在外面,放了兩碗水以大火蒸煮,也不知道倒底有沒有熟透,就先起鍋淋上魚露醬汁又放上蔥絲,雖然沒有薑絲去腥,但還算是像個樣子。

爸爸則是十點多便出門,準備十一點準時到烤鴨攤子去買半隻鴨,做成半份烤鴨配夾餅和半份九層塔辣炒鴨架子,果然在那攤位拔得頭籌,還沒十五分鐘就任務完成,提著香噴噴的烤鴨到家。那家烤鴨也是媽媽常吃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鴨肉比較軟嫩,媽媽生病之後還算常吃,這次也買回來一起祭拜。接著要煮大蒜蛤蠣雞湯,妹妹將薑片和大蒜下鍋熱炒,我則把雞肉放入熱水裡川燙,據說「走水」過的雞肉煮湯比較不會有雜質。之後,將雞肉加入鍋裡一起炒香,再放入鍋子中煮滾,在起鍋之前放入蛤蜊,可以增添湯頭的鮮味和一絲鹹味。番茄炒蛋則是要先將番茄切塊下鍋炒出水,四顆雞蛋打進碗裡用筷子快速將空氣拌入,可以讓蛋液更加蓬鬆,先將番茄盛裝到盤子裡備用,蛋液下鍋慢慢凝結成形之後,將蕃茄到回鍋中並加入蕃茄醬,讓番茄味道更有甜味的層次,炒出來的番茄炒蛋香氣逼人。

準備好的菜餚和煮好的白飯擺滿一桌,我們三人點燃線香向牌位祭拜,想來媽媽在世時我們似乎不曾如此大費周章準備餐點,往往是媽媽下班後匆忙煮飯給我們吃,那時麻婆豆腐、番茄炒蛋和羅宋牛肉湯都是我和妹妹最愛的家常味道,等到搬回來與阿公阿嬤同住之後,還一起用餐時菜色往往遷就老人家,切得軟爛的蔬菜或是一在重複加熱的剩菜,逐漸長大的我和妹妹也就越來越少在家吃飯,等到某一天媽媽和阿嬤因為一些誤會鬧翻,也不再到樓下去一起吃飯了,兩代在樓上樓下各自開伙,爸媽兩個人總是吃得很簡單,只有我回家時媽媽難得會煮得豐盛一些,不然平時就是一鍋麵和一道青菜。後來又因為媽媽被診斷出癌症,廚房易主換成爸爸掌廚,媽媽負責開菜單和指導,爸爸就負責採買和烹煮,這一兩年下來,爸爸的手藝倒也被磨練得比以前進步許多。而媽媽最後多次進出醫院時,爸爸也沒時間自己下廚,就到樓下去和阿公阿嬤搭伙,因為外傭美美每天都會準備三餐,他就早餐和晚餐都去吃飯。或者媽媽還能吞嚥食物時,如果有訂醫院的餐食,爸爸也總要撿媽媽吃不下或不喜歡吃的飯菜,或是外面買來媽媽卻沒胃口下嚥的食物。

進到醫院總讓我喪失食慾,在最後一週在病房陪媽媽時,即使到了用餐時間也不覺得餓,看著媽媽微弱的生命徵兆,不再能進食水、只能施打營養針維持生命,也幾乎沒有排泄物,不知道哪一個時刻會停止呼吸,腫脹的腹部和四肢、因肝功能喪失而發黃的眼白,看著媽媽在難過受苦就讓我沒有胃口,在醫院地下街看著一排的食物模型,鼻子裡聞到食物的氣味,卻引不起我想吃的慾望,即使吃在嘴裡卻也不知道好吃與否,食不知味只為了暫時逃離病房內的沈重,死亡即將來臨前那烏雲密佈的低氣壓。

--

--

飛月
A Slow Traveler's Murmur

18歲時莫名愛上旅行,從此靈魂無法安分。旅程中鮮少記錄點滴,但回憶卻在返程後慢慢發酵,以書寫探照前方,持續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