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無障礙-行動與社團篇:在多樣的大學裡,視障者如何參與活動?

A11y新手村🏕
a11yvillage
Published in
Jul 14, 2024
本篇文章標題:學習無障礙-生活篇:在多樣的大學裡,視障者如何參與活動?

繼上篇(學習無障礙-課業篇:在多元課程的大學裡,視障者運用什麼方式學習?)以學習為核心,了解受訪者小嘉在大學裏如何學習,以及會遇到什麼樣的阻礙,並看看科技能如何幫助類似情境的人學習,本篇則聚焦於小嘉學習外的生活,我們將從小嘉如何認識校園、在校內移動,最後分享她參與社團活動的經驗以及在校內的感想。

前情提要

小嘉是一位社會科學院的大學生,為重度視障者,視力可輕微感受到光與其強度,因此可以透過光線的變化去推敲自己所在地的空間與大小,主要以聽讀的方式學習。小嘉平常會使用手杖行動,而就像你我一樣,她也會和同學一起在校園裡移動、參與各種課外活動,現在就讓我們一窺小嘉的校園生活吧!

認識小嘉的移動軌跡

小嘉告訴我們,認識校園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為了瞭解她生活移動的軌跡,她分享自己週末會住在家裏,週一則會由家人送到學校、平日住在宿舍,並以宿舍、系館為中心,吃飯則和其他大學生相同,到學生餐廳等地方解決一天三餐。

不過在一開始進入大學時,小嘉需要在他人的輔助下認識校園。她說在進入大學的時候,會和校外的定向老師一起學習校園各處,了解宿舍位置、上課位置等地方。所謂「定向」是一種訓練,由專業老師帶領視障者在實際行動的過程中,利用聲音感官、手杖探測地形或感受光線,讓視障者能在無人帶領的情況下獨自移動。而當遇到定向老師無法帶領的情況下,她則會依賴學校工讀生或一起修課的同學幫助她認識環境。她告訴我們,擁有特教身份的學生可以透過校內資源教室申請工讀生,學校則會提供工讀生津貼,讓工讀生幫助有需要的同學在校園內生活:例如當小嘉需要認識校園內平常沒有去過的地方時,就會請工讀生協助帶領她認識新環境。

小嘉的道路行走經驗揭秘

椰林大道正面圖,兩側有許多棵椰子樹,盡頭為台大總圖書館
圖片來源

小嘉說,「光線」對她而言是辨識周圍環境很重要的指標,可以依靠光線分辨校園內的人、物等,所以到了晚上光線相對較少的時候,移動就變成比較困難的事。小嘉回想一開始晚上在校內移動的經驗,他覺得是比較不安心的,需要累積多次經驗後才會熟悉環境,降低不安全感。

除了路上的光線,小嘉也告訴我們,路旁周圍的花圃等對小嘉來說也可能是幫助她辨認環境的關鍵。她和我們分享相對筆直且有人行道的道路對她來說是比較友善的環境,例如椰林大道與小椰林道,她除了固定走在人行道上外,在晚上也可以依靠手杖敲打周圍的花圃邊界,辨認自己所在位置和周圍的人事物,對她來說是比較好的體驗。

為什麼筆直的道路更好走呢?小嘉說這樣方向固定的道路更有助於她辨認環境,也比較不會因為轉彎角度等的環境變動而影響她的定位與移動體驗。小嘉也提到,當遇見路上施工等情形需要迴避施工路段時,她就必須要辨識周圍環境,找到繞過施工地段的方法,這會使她的行走移動更加困難。

另一方面,下雨天的移動對小嘉來說也會遇到比較多困擾。首先,當遇到下雨造成路上積水時,由於眼睛無法分辨積水的位置,常常遇到踩下一步卻發現腳已經全濕的情況。其次,下大雨時的過大雨聲會讓原本用以定位的聲音變得更不明顯,例如腳踏車、腳步的聲音都會被雨聲掩蓋。最後,在雨天拿著手杖又要拿其他物品的話就會更加不方便,更顯得雨天移動的不容易。

避開車輛不會說是無法做到,只是馬路的情況並不單純⋯⋯通常過馬路的做法是用聽力辨識是否有正在接近的各種車,如果沒聲音那我就會往前走,如果有車輛他們看到我拿著手杖走都會主動避讓。

不過,在校園內來來去去的不只行人,還有汽車與腳踏車等,尤其校內大部分學生都會使用自行車移動,也有共享腳踏車站點讓學生使用,讓路上環境更加多變。小嘉說馬路上的情況比較複雜,她通常會使用聽力辨別馬路環境。而問起小嘉對這些移動工具是否有應對的方式,她和我們分享自己迴避車輛是比較困難的,多半需要仰賴騎腳踏車的人閃避她。她說通常遇到腳踏車的情境主要以過馬路為主,當遇到腳踏車、汽車時,小嘉雖然可以知道有來車,卻無法知道如何主動避開車輛,因此需要駕駛閃避她。

比較特別的是,小嘉和我們分享認識校園的時候適逢疫情期間,在各館都有出入口限制的情況下,定向老師不會帶她去除了開放出入口以外的地方。所以當疫情過去、校園逐漸開放時,她透過其他同學的說明才發現原來校內還有其他地方可以進出。她告訴我們,因為對於視障者來說尋找其他路線的成本較高,也比較費時,因此她並不會主動尋找其他路線,而是透過與同學一起行動才有了意外發現,是個有趣的經驗。

建築物內的移動

除了路上的行動,在系館等建築物裡行動也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小嘉和我們分享她認為比較不方便移動的經驗。例如階梯教室就可能是讓小嘉比較不便的環境:平常在樓層間移動的階梯形狀比較規律,行動上相對安全,但教室內的階梯大小不一、彎度不同,這些形狀不規則的階梯就可能導致小嘉在行走時絆到,甚至跌倒。

小嘉和我們分享,除了在校園內移動會請工讀生協助之外,認識系館內的環境時有時也需要工讀生或身邊的同學協助。他們會幫助小嘉認識系館內的環境,以剛才的樓梯為例,小嘉就可以在其他同學的帶領下了解各個階梯的深度、寬度與弧度,避免踩空或跌倒。

課外活動經驗

一雙手正在彈奏吉他

就和其他大學生一樣,課外活動也是小嘉的大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嘉說她曾參加過系上活動和社團,至今仍在社團中參與相關活動。首先以系上活動而言,小嘉分享自己多半選擇幕後支援的工作,例如當系上團隊在校園內擺攤時,她選擇擔任文案組;而當系上舉辦營隊時,她負責規劃課程、籌備活動,也會在活動中與學員互動、和大家一起討論。小佳說她雖然比較偏好幕後支援的工作,但如果團隊有需要時她也能夠適時支援幕前的工作。

除了系上活動,社團對小嘉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和我們分享自己了解社團的管道和其他人相同,多是透過社團網站或社團博覽會知道校內有哪些社團,並評估自己的興趣與可以做到的事情來選擇自己想要加入的團隊。小嘉以音樂性社團和服務性社團為例,和我們分享他在不同社團的經驗,以下將以這兩者為主進行介紹。

由於對音樂的喜愛,小嘉無論通識課或社團都有選擇和音樂有關的,自學音樂的時候也會自己下載音樂或找YouTube影片學習。她曾經參加指彈社、流唱社、爵士樂社和阿卡貝拉社,在這些社團中參與音樂相關的活動。她說自己做的事情和其他人都差不多,例如在指彈社她會練習樂器、在爵士社聽講座,還有在阿卡貝拉社和大家一起練歌等。特別的是小嘉因為無法看譜需要用聆聽來了解曲目內容,她提到參加過的樂團團長們都會很貼心的準備音檔取代使用樂譜,讓她能更便利的練曲。小嘉說主要就是以這些方式參與自己熱愛的音樂性社團活動。

除了音樂性社團,服務性社團也是小佳有參加的社團類型之一。考量到未來職涯發展需要,她說自己曾經考慮過數個服務性社團,在招說會或迎新等活動後,她目前加入的服務性社團以服務自閉症者為主。在這個社團中有同樣是視障的學長,雖然學長是輕度視障,但她認為學長為這個社團帶來與視障者合作的經驗,因此在加入這個社團時比較沒有遇到被貼標籤的問題,也能夠在這個社團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持續在這個社團中服務。

小嘉的感想總結

⋯⋯其實剛入學的第一年我幾乎花費一半的心力在處理自己適應大學生活的課題⋯⋯所以(視覺障礙)並不算沒有太大影響,只是終究在摸索中找到了有挑戰但也充實的生活方式。

小嘉和我們分享,多數時候大學的其他人並不會給同學貼標籤,自己系上和社團的同學們都很友善,會先願意接納每個同學。因此,從在校內體驗來看,大多數時候的感受都是友好的,並沒有因為視障身份受到特別的歧視。總體而言,雖然視障帶來了一些不便,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適應,她學著適應自己一個人移動、融入團體生活、在偌大的校園中度過每一天,漸漸在大學裡找到生活的步調。

訪後心得

筆者同樣身為大學生,在校內遇到身心障礙同學的經驗非常少,因此更凸顯這個訪談非常珍貴,也更開拓我對校園生活的眼界。聽著小嘉分享自己的生活,我也不斷回想起自己在校內的點點滴滴,認為可以了解身心障礙的學生在校內如何生活是很特別的體驗。

從學習到社團,我們從這場訪談中一窺小嘉的大學生活。相信校內的環境與過往相比,我們已經走在讓所有學生都能在校園裡學習、探索的路上,但是也仍然有許多部分是我們可以繼續精進的部分,期待未來的高等教育能更友善無障礙,允許每個人都能在大學裡找到可以被容納的位置。

你的支持是我們的最大動力 💪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按下拍手👏來支持我們
也歡迎追蹤我們的medium跟Facebook粉絲專頁,讓我們提供你更多優質的無障礙知識跟新知!

為A11y新手村拍手50下的示意圖

本文作者:亭臻

現役大學生,期待能持續探索這個世界!

聯絡信箱:laurielu@coseeing.org

--

--

A11y新手村🏕
a11yvillage

每週分享Accessibility相關原創文章,實用性內容包含原理,UX/UI設計到開發實作等,也會訪問障礙者與正在Accessibility實踐路上耕耘的人,邀請你入村跟我們一起創造包容友善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