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場到產品經理

專訪Product Manager Carolyn學姊 (上)

  • 想請學姊分享一下自己的職涯旅程:在台灣求學、在台工作, 出國留學,美國工作,是怎麼樣的過程呢?

我一路走來待過的產業都不盡相同。大學是台大生傳和經濟系雙主修,畢業後先去了永豐餘生技位於宜蘭南澳的農場,而在農場做的比較像是supply chain的管理職位,做滿1年,就跳到與先前工作性質毫無相關的台新銀行數位金融(Richard)。Richard是一個數位金融銀行APP,剛進台新時做的是channel,較屬於offline的marketing部分,接著轉到產品開發,做了大概3年半吧,想出國念書,就選讀資管研究所。在UT Austin念了十個月,畢業時剛好碰上2020疫情,所以先找一個位於紐約remote的Startup,我就一直待在Austin。Startup是屬於property management性質,也就是每個apartment大樓都會有個manage的system,可以透過這種system功能聯繫裡面的住戶,或是住戶可用手機去開門。所以我做的就是類似這種給提供property的property management裡面的技術處理部門的一個角色。後來就是現在的catalog,工作性質就是production & process的management,比較偏product operation的部分。所以一路以來我的工作性質,主要是Focus在比較屬於Product跟project management相關的事務上,只是待的產業非常多元,從農業,金融業,再到現在比較是趨於廣告性質的科技廠,大概就是這樣的流程。

  • 剛剛說在台新銀行當pm 3年,這個過程,是很順理成章的嗎?還是你有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去選擇呢?有遇到過什麼樣的困難與挑戰,或者讓你很有成就感的?

應該說只是很想做product,因為我覺得product通常是非常核心的一個角色。例如做數位產品時,就是負責此核心角色,也就是負責Richard的定存產品,因為是新產品,所以要先決定推一個怎樣的新定存產品上線,而推此產品是要用怎樣的方案,接著要打的行銷廣告又大概會是怎樣,而此廣告可呈現最吸睛的促銷點為何,然後要去跟marketing team溝通,所以我覺得產品是一個很主要的團隊。開始做offline marketing時,我們就需要帶品牌推廣的人去做線下各種展覽,或是進校園從事一些推廣活動。所以在那個階段,自己比較像是一個情報蒐集者的角色,要想盡辦法去跟各式各樣的客戶做面對面的接觸,蒐集整理這些資訊並回饋給產品團隊,而產品團隊則是根據這些所蒐集資訊來真正做出產品的角色。所以那時就覺得想要往此方向試試看,對我來說,當時真的覺得產品是一個影響力很大的角色。加上對系統到底是怎麼運作,邏輯是怎麼樣運行,如何直接間接影響到產品設計這一系列過程我還覺得還蠻有興趣,所以當時就轉組了。轉組過程也沒甚麼困難,畢竟已在內部,且當時是個蠻Flat的團隊,我們就是三個focus,product,marketing和channel。 Channel就是先前所提的offline marketing。所以三個focus裡的成員彼此互相有所熟悉,因此在轉組過程沒有經歷太多困難。

  • 你從第一個工作到第二個工作,感覺也沒有很overlap,你在職涯不同階段,是如何把不同領域,但transferrable的skills在面試中強調或利用,讓自己順利進入不同產業?

現在想想,覺得當時自己在做決定的那個當下,並沒有很清晰的路徑。只是現在回頭來看,我所做的事情很多是跟產品、跟product management有關。就第一、第二份工作來說,例如在農場工作,接著再Richard的工作,現在覺得當時是有點誤打誤撞。 首先是農場,因為大學時接觸了農業,當時覺得農業還蠻有趣,同時也想看看台灣農業到底是怎樣的面貌,所以去了農場,之後感覺並不適合那樣的環境。接著因緣際會進入台新銀行,但此階段我就非常focus在Product跟Product managerment。但之後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其實是沒有什麼選擇性的,因為他們其實是不太看你海外(美國以外)的工作資歷,所以他們認定這就是妳的第一份工作 。

  • 真的假的?你在海外累計5年也不算,直接歸零?

Engineer這種工作相對上會比較容易,但在其他領域尤其是Product,我的感覺是他們不會看重妳的海外(美國以外)經歷,或許你的相關經驗會使得他要你做這些相關工作,但他絕不會把妳的海外(美國以外)經歷等同於你在美國有相同價值的工作經驗。所以開始找第一份工作(Startup)時,目標就是找到還OK的工作即可,其實那時還有其他面試,一個是華美銀行,另一個是中國的銀行,也是要做所謂金融,但我最終選擇了property的工作,想說可以去Startup做看看 。

後來想換工作,因緣際會又看到tiktok有認識的朋友在招人,是做product跟process相關,我就去了。回想起來,當時申請tiktok時所寫的履歷內容,強調我之前做的是數位方面的,同時是跟product &product management有關的,就只把這兩個大方向強調出來,而這也確實是我之前所做的,因為這部分不管產業如何的不同,譬如說到product manager的時候,大部分還是講agile,還是講怎麼跟工程師溝通,怎麼去做管理,如何管理你的產品,另外一個面向就是如何跨部門的溝通,我覺得這是兩個蠻重要的點。再來就是,你的成效是什麼?前面兩個是soft skills,而最終你的成效是什麼便是你這些soft skills最好的proof,同時我覺得前面所提,在Product的領域裡面,其實是非常transferrable的。不管如何,這些東西都是要運用到的,所以我覺得就是工作過程中誤打誤撞,一路慢慢摸索且覺得這個領域還可以做,就一路做下來了。

(未完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