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之包裝設計-透過視覺傳遞商品的定位與理念 (上)

Bevis Ciou
About Visual Design
8 min readJun 4, 2018

--

依循「情感化設計」打造商品外觀

思考消費者會如何選購商品

一個好的產品包裝,除了調性需與品牌理念相符之外,其包裝主視覺也必然與商品本身的市場定位息息相關。由於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要如何讓消費者從包裝的外觀,就知道產品有哪些功用、又與其它商品有哪些差異,都在在考驗著設計師的能力。

這也意味著,包裝與一般平面宣傳品的設計,存在著相當的差異;商品包裝除了需融合品牌理念與產品功用的意象之外,更也肩負著市場的競爭壓力,考驗著如何透過包裝設計在茫茫競品中脫穎而出。

另外,相較於平面宣傳品只有單方面目的/理念的輸出,包裝設計牽涉著更進一步的互動過程,也就是消費者對於產品本身的共鳴度。例如,這項商品能為我解決什麼問題?是否符合目前所需等等?都會是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免不了的考量與抉擇。

構想能打動人心的產品包裝

曾被美國《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 譽為全球最具影響力設計師之一的唐納德 · A ·諾曼 (Donald A · Norman),於其第三本著作-《設計心理學 3:情感化設計》中,提出了所謂的「情感化設計」(Emotional Design) 理論。

在「情感化設計」中包含由低到高的三種設計階段,即「本能層次設計」(Visceral Design)、「行為層次設計」(Behavior Design) 與「反思水平設計」(Reflective Design)。

1. 本能層次設計

「本能層次設計」即是指包裝外觀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這當中包含配色本身所傳達出來的色彩情感,與和商品功能相關的視覺符號應用。

2. 行為層次設計

「行為層次設計」則推進到消費者理解的階段,即包裝外觀是否與過往的經驗相符,不需花太多時間即能知道這項商品的功用與使用方式等等;因此如何降低理解商品的門檻,並營造出對商品的好感,就會是這階段的重點。

3. 反思水平設計

最後在「反思水平設計」中,消費者會開始思考產商品是否符合「自我形象」中理想化的樣貌,或者是否能營造出滿足「個人成就」的愉悅體驗。

契合「自我形象」最好的例子,莫過於兼具科技、美觀與良好使用體驗的蘋果 (Apple) 旗下商品;其特點在於能讓消費者在使用商品的過程中,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正站在科技尖端上,享受著獨有的新潮與便利感;而其極簡、優雅的外觀,更也滿足了人們一直以來對於時尚、美觀的追隨。

而就創造「個人成就」的案例,是以 IKEA 最為經典;藉由讓消費者從零開始建構出傢俱的型態,每一次遇到的難關、到每一步突破後的成就感,都會成為人們日後回憶中的苦笑與喜悅。

這樣的組裝體驗,能使即使是同類型的傢俱,在每一個人的手中都會轉變成獨一無二的存在,這更也是其它品牌難以超越的體驗感受。

從理論中思考保健食品的樣貌

這次包裝設計提案中,是不老藤將推出的新商品-自燃食消,其特點在於能抑制食欲並促進人體代謝。這些功用聽起來跟許多市面上的商品很像,也因此在設計前期,就會開始設想要如何設計才能有效彰顯商品的特點,並進一步達到建立市場差異化的效果。

也因此,前面所提到的「情感化設計」,便成為設計時最佳的參考與自我檢視的準則;讓設計不單只是讓商品外觀變美的工具,而是能成為解決問題、滿足心裡期待的生活必需品。

設計出具商業感的包裝外觀

收集、比較市面上的產品包裝

康是美架上關於保健與健康食品一覽

在開始設計前,先於公司附近的康是美市場調查一番。從上面的照片可以發現,市面上相關的競品可說是相當的多;有些商品利用視覺符號傳遞訴求,有些商品以高明度的配色來吸引目光,更有些商品直接放大商品名稱來直接傳達其功用。

但無論哪個方法,對於消費者來說,感受到的卻是一片琳瑯滿目的光景,讓挑選商品成了一場意外的挑戰。其中在這些商品中,第一眼最先讓我注目到的是有著斗大商品名與視覺元素的紅豆水,接著則是一樣有著斗大商品名的胺基纖。

不過,雖然說紅豆水與胺基纖都能瞬間讓人注目到,但這種視覺設計手法卻也很容易被複製;往後新興的商品若同樣將商品名與視覺元素放大的話,那麼原本受矚目的優勢也將不復存。

這就有點像以前讀教科書的時候,若將每個自以為是重點的文句都畫上記號,那麼重點都不重點了說 XD

構想包裝的視覺風格

不過這次的實地訪查,也為接下來的包裝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參考。目前市面上大多的商品,多利用大量的文案與視覺元素來凸顯商品的功用,也因此當我們一眼望去的時候,會感受到相當的繁雜且無序。

那麼如果朝著簡單、清楚的風格來設計,是否就能在一片絢麗的包裝光景中脫穎而出呢!?就自己的想法來說,是認為可行的。此外,若以簡單、清楚的視覺為基礎,再加上有著輕盈感的視覺符號,感覺就能符合這款商品所想傳遞的瘦身並帶來健康的感受。

想好市場的突破口後,就以「簡單」、「清楚」與「輕盈」作為接下來風格定調的關鍵字,開始著手接下來的設計。

包裝設計要求

自燃食消這款商品,在業主的構想上還可以各自成兩種商品,一款是抑制食慾、不易形成體脂肪的自燃,另一款是幫助排便、整腸的食消。自燃與食消這兩種商品可以合一起成為同款商品,也可以各自獨立成一款商品。

因此在包裝設計前,就必須先想好如何讓包裝的主視覺,是可以融合這種商品的特性,且即使各自獨立成一款商品,也還能維持原有的風格而不顯得突兀。

提案一

自燃食消商品提案一 — V1

就自燃食消的功用來看,是以瘦身為主要功能的商品。因此在主視覺的呈現上,就構想到以人體纖瘦輪廓的線條來象徵商品的功用。以兩側的圓弧畫出類似人體腰部部位的輪廓,再以往內逐漸靠攏的線條來表達體態逐漸變得纖瘦的過程。

接著,再以顏色來區分自燃、食消這兩種商品;以橘色來模擬燃燒的意象,象徵著抑制食慾、不易形成體脂肪的「自燃」;以綠色來代表天然健康的感覺,象徵著幫助排便、整腸的「食消」。同時,漸層色的應用,亦也代表著體態逐漸變得纖瘦的過程。

不過,第一版的包裝設計似乎看起來有點複雜,不太符合預先設想的「簡單」、「清楚」與「輕盈」的風格。因此,接下來就試著嘗試縮減那些過多、繁複的視覺元素。

自燃食消商品提案一 — V2

接著,試著把關於商品功用的介紹文縮減,並捨去漸層色改以單色呈現。

如此看起來,雖然有符合「簡單」、「清楚」的風格定位,但整體看起來似乎又太「乾淨」了,不太像商品的感覺。且圖型也有點過於抽象,可能讓人無法一眼看包裝,就知道商品所想要表達的理念是什麼。而這點就無法符合「行為層次設計」中,對於降低理解商品門檻的要求。

自燃食消商品提案一 — V3

於是,接下來調整的方向,便是將描繪身體輪廓的線條變得更為具象,讓用於象徵人體型態的圖型變得更為清晰。同時,也延續第一版漸變的線條與漸層色來表達體態變得更為纖瘦的過程。

另外,商品英文名 — Fat Down 的背景幾何圖型,是以由大到小的圓型來表示脂肪逐漸消散的過程,以偏抽象的方式來暗示商品的功用。

透過線條與幾何圖型的應用,讓消費者可以從包裝的外觀就知道這是一款跟瘦身有關的商品,而這也是「行為層次設計」中所強調的消費者理解階段,即不需花太多時間就能知道商品的功用與使用方式等等。

自燃食消商品提案一 — 最終定稿圖

在確定主視覺的樣貌後,接著就進行細部的精修。

首先,將線條的陰影調淡,讓黑色陰影不至於過於搶眼,畫面也能顯得更為乾淨。接著,再把商標、包裝數與商品附註等字樣從灰色調成白色;在亮度增加的情況下,讓閱讀時顯得清晰、也更為舒服些。

提案一最終定稿 Mockup 圖

接著下篇,則會接續記錄另一款包裝設計提案,其將著重於字體的設計與主視覺的規劃。

以上關於包裝設計的分享,希望大家會喜歡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