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採掘到再生
採掘型經濟 — 採掘資源、加工製造、消費消耗,消費主義與累積財富是整個採掘型經濟的發展目標,透過殖民心態與軍事力量維持的政府組織,完整的控制了整個經濟模式,而我們也習以為常,也認為這就是唯一的模式。
然而團結與再生提供了另一種框架,再生型經濟 — 再生資源、協作生產、循環利用,關懷取代消費,促進社會與環境共好並以深化民主的形式來維持組織運作,這種經濟模式聽起來很理想卻又有些不真實,是真的可以落實嗎?
這篇文章以兩個案例來說明再生經濟的實踐 :
文章中的對比圖十分經典,
第一個是餐廳到花園(R2G)的計畫,這個把剩食廚餘變成堆肥的再生經濟,或許聽起來沒有什麼驚奇之處,在台灣廚餘做堆肥早已是一門生意。但差異就在這整個循環是在地發生,透過社區的力量共同協作,或許效益上不如工廠生產堆肥,但對社會、土地、以及剩食教育的公民意識與社會關懷,或許是採掘經濟上無法衡量的。更重要的是,一個沒有利益計算的模式,卻可以成型,這就是模式的改變 - 心智框架層級上的改變。
不過同時R2G也面臨到財務持續的問題,因此這個實例也反映再生經濟的發展依舊很初期,許多的不確定性尚待解決。
第二個案例The Apsara Palace仙女宮餐廳就更貼近一些,位於西雅圖懷特中心附近的一家高棉餐廳 — 仙女宮,在特殊的用餐場合,並打算與西雅圖金縣高棉社區(KCSKC)合作,最終將其開發為代際社區空間。
KCSKC 和 Apsara Palace 將啟動一項代際高棉烹飪藝術計劃,讓老年人和年輕人繼續繼承和保存高棉烹飪傳統。
與前例一樣,如果是採用非營利的方式並不適合,也不是再生經濟的發展目標,更合適的反而是共同經營一家社會企業,並將這些利潤投資回社區和項目,包括償付參與其中的高棉青年和老年人。
因此再生經濟並非非營利、也非慈善,而是在獲取利潤的同時考慮到所有的參與者 — 並非只有人,也包含各類資源、能源、乃至於空間,並讓這些利潤分配到其中,但非用於囤積而是用於再生這些資源。
簡單來說,使用了場地就需要支付場地費來復原,這是再合理不過了,那使用了其他資源呢? 這就是再生經濟要去思考的,我們需要的不是挖掘後販售,而是使用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