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新創產品團隊 0–1 經驗談

面對新挑戰!老闆不怕,你怕什麼?

--

Photo by Ian Schneider on Unsplash

職場憧憬

從大學求學時期開始,身邊的朋友都知道我非常喜愛、推薦『中小企業管理』以及『組織管理』課程;在學生時期就對教授口中描述的產品經理一職感到非常嚮往!沒有特別的剖析自我人格特質,因為足夠嚮往(盲目的愛XD)就是一種自成堅定的執念與底氣。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句『老闆不怕,那你要怕什麼?』,不禁開始想像畢業後的正式工作會與哪些人相識?若能遇見這樣的老闆或許是一種幸運!

念想會有成真的那一天,只要你願意接下挑戰!

思想啟發

求學時期第一份工作經驗,於知名金控的投資部擔任執行長秘書助理,特別喜歡與不同年紀(當時最年輕27~60+)的同事們交流,聆聽不同年紀的人的選擇與閱歷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藉此開拓、思考自己理想的生活樣貌;當時還不知道 role model 重要性,只有一個想法:『若他人能夠在這個年紀達成這樣的成就,給你機會嘗試的話,你能夠在幾歲達到目標呢?』

觀察他人解題-側面觀察公司產品經理們

在大學畢業後的頭兩年,很幸運可以加入廣告科技公司擔任客戶經理,主要工作項目是協助業務維運客戶關係、提供前端市場反饋給後端技術人員、透過使用者回饋改善廣告投遞系統,增進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可以自主了解 RTB 廣告架構、組織行業人才編制(工程師、資料科學家、產品經理(商業面、技術面)、UIUX設計師、商務拓展經理、客戶服務經理)職能範疇以及整體商業模式

當時的團隊想要獲取業績成長,但市場反饋廣告成效不如預期,間接影響業務銷售意願;在技術力短期提升有限的情況下,還能透過什麼方式作出應變?

身為 Junior客戶經理,仍在努力建構對行業的理解,面對業績成長議題只有滿頭的?拋出一堆問題但都想不透。
若我是產品經理,在這樣的組織合作環節中,可以怎麼協助業績成長呢?

Q:市場為什麼需要這項產品?
Q:產品能夠為相關利害關係人帶來什麼好處?
Q:若想讓產品價值被業務前端看見,可以怎麼降低銷售拓展阻力?
Q:產品技術短期無法提升,要先成為商業面的產品經理了解市場嗎?
Q:先成為商業面產品經理了解市場需求,再投入產品研發比較能成功?

沒有人教我如何當一名好的產品經理。
(當時無法共感的一句話,想著之後會有機會體會到的吧)

自我驗證觀察-我是個好的產品經理嗎?

畢業後的第二份工作,與執行長面試後,錄取『複合型』產品經理職務,真的是既興奮又緊張!因為在前集團認識厲害的產品經理都是35歲以上、在業界有一定的行業資源、積累,反問自己真的能夠順利接下這個挑戰嗎?

【 入職目標 】

同時面對客戶端探索需求,未來隨著組織擴展,進而帶動整體新事業部門成立,同時代理銷售關係企業內的 MarTech 服務與產品

  1. 想看小公司(60+)可以如何成長到數百人公司規模?
  2. 協助公司業務單位尋找業績突破切角,拓展暨代理銷售關係企業內的 MarTech 服務與產品
  3. 隨著組織擴展,進而帶動整體新事業部門成立

在不同公司、不同主力產品的情境之下,若想要成為一名好的產品經理,可以怎麼做?

【 實踐觀察】

➤初期挑戰:入職的風險評估

  1. 與新公司同仁協作前,確認同仁是否了解公司為什麼需要這個新角色?
  2. 了解執行長對各事業單位的期待,個人任職的職務能夠為公司帶來多少價值?
  3. 盤點公司整體競爭力與內部資源,尋找業績突破切角、發想市場開拓計畫
  4. 協助執行長將想法落地,不是每個人都能跟執行長一起工作;視野高度不同,反觀自身經驗不足,軟、硬技能的能力值急需提升

➤中期挑戰:短期整合外部技術能量,長期自研

  1. 針對客戶需求,思考如何運用 MarTech 提高整體行銷轉換漏斗之運營效率
  2. 與各 MarTech、AI 公司 CEO、Sales Director、BD 窗口進行商務會議,討論合作機會
  3. 發想如何提升內部成員的市場認知,協助客戶獲取商業價值?
  4. 建立電商數據團隊,服務內容、定價策略失敗,缺乏客戶共感、實戰經驗

➤後期挑戰:顧問式服務實質業績成長

  1. 拜拜祈禱,希望菩薩協助開智慧,同時能夠招募資深專家加入團隊
  2. 顧問服務概念迭代,確認服務及執行細節,撰寫人生第一份產品法律合約
  3. 內部創業的組織分權、磨合溝通,思考團隊成本&收益
  4. 與外部合作夥伴洽談,確認專案服務能夠順利執行
  5. 市場推廣、潛在客戶信任度建立方式發想
  6. 顧問式經驗->產品規格化的挑戰

【 自我驗證】

若想要加入新創公司成為即戰力的話,建議先在較具規模、發展多年的公司任職,同時讓自己能夠累積以下三項談資、觀察能力,到新創公司發揮的空間會相對具備彈性

現在目所能及的,都是前人過去對於遠景的實現,在一個環境能感知多少事情,由自己決定

  1. 行業理解能力(組織必要紀律、獎金制度設計、教育訓練資源)
  2. 行業資源(人脈與經銷商資源)
  3. 行業談資(用顧客聽得懂的話語進行第一線對話,建立信任度&提出可行性的建議)

理想的自我 VS 現實能力不足的自我

入職前,看著職缺描述心想著自己真的能夠做到嗎?連事業單位主管都無法看見這個職務能為團隊帶來的價值時,還要繼續努力嗎?

一年過去了,當時小心翼翼的心態,背後是意識到此時此刻的廣告業競爭白熱化,公司身為業界新手、專注深耕單一領域時,還能夠透過什麼市場機會獲取資金份額?順利開拓第二曲線?

擔心做錯一個選擇,就多浪費了幾天的時間,雖然不是自己的資本在燒,但還是會深感壓力;從小心翼翼、擔心害怕『轉念』因為沒有什麼好失去的,認真衝一波,失敗就再做檢討吧!

永遠沒有規劃好的一天,先練習摔倒吧!

在這一年的歷程裡,因為已經待過規模相對完整的公司,了解明確的分工、資源差異性;也記著必須適應這裏資源相對較少的入職提醒;如何達到目標、控制各種潛在風險與各種軟性、實質成本,讓你能把事情做到位?

只有自己能判斷應該投入多少心力才願意停下腳步?

對創新而言,商品化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唯有創造銷售才能體現概念的價值;顧問服務是很難被商品化的

建議及早覆盤自己的人生經歷,當外在環境變化改動之時,讓自己隨時保持競爭優勢,不是那個被淘汰的職人;對自己誠實,方能成為他人有需求時的好夥伴!

成年人最大的責任是關注自己的能力提升,不讓人擔心;成為一名有用的棋子,拿出實質成績前,切莫影響他人情緒以及寶貴的時間前程,最終獲取信任與好感度。

好的領導者會比大家看得更遠且更知道付出是讓自己能夠獲取更多的成功

--

--

陳冠名|Michelle Chen Chen
Adream4ever

Brave Together App 產品負責人,現職物聯網科技領域的 iOS Developer,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