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心得筆記

德瑞克 Derek
德瑞克的敏捷咖啡

--

推薦指數:★★★★★

從 2014 年出版以來,《被討厭的勇氣》長期佔據暢銷書排行榜,本書以「年輕人與哲學家對話」的形式,將與佛洛伊德、榮格並列「心理學三巨頭」的阿德勒的思想集結成冊。

平常的我,很少接觸到關於心理學或是哲學的書,購買這本書的原因,大多是被書名給深深吸引,書名有一種睿智與平靜的感覺。內容沒有使用艱澀的心理學名詞,而是透過對話的形式,不著痕跡的解開我們正在思考的困惑。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有三個問題想問:

  •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佛倫伊德的因果論和阿德勒的目的論,有什麼不一樣?
  • 阿德勒的心理學可以應用在親子關係上面嗎?

本書分為五個章節,此篇閱讀筆記依造書中的大綱做了部分的摘錄,書中都以對話的形式呈現,但為了讓此篇文章思緒連貫,以闡述想法的方式撰寫。

否定心理創傷

Source: https://www.sodelas.com.br/noticia/dificuldades-para-dormir-na-tpm-e-normal

為什麼「人是可以改變的」?

我的一個朋友,是個男生,他已經把自己關在家裡好多年,可是他不但想走出去,更希望能有一份工作。他「想要改變」現在的自己。身為他的朋友,我可以保證他絕對是個認真、能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有原因才會有結果」,也就是說,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原因)決定了現在的我(結果)。如果只聚焦在過去的原因,想用它來說明一切的話,就會落入「決定論」的框架中。也就是說,過去所發生的事已經決定了我們的現在和未來,而且無法動搖。

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他並非「因為不安,所以無法走出去」;要反過來想,是因為「不想走出去,所以製造出不安的情緒」。先有了「不要外出」的目的,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的手段,就是製造出不安和恐懼。阿德勒心理學稱為「目的論」。

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佛洛伊德對心理創傷的論敘是非常吸引人的:心裡背負的傷痛造成現在不幸的遭遇。把人生當成一部「曠世巨作」來解釋。這種因果定律相當簡單易懂,戲劇性地展開更讓人揪心,有難以放手的魅力。

阿德勒卻認為:「無論任何經驗,它本身並不是成功也不是失敗的原因。我們不要因自身經歷所產生的衝擊而痛苦,而要由經驗中找出能夠達成目的的東西。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

並不是因為發生了這些事就一定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們是藉著「賦予過去的經驗什麼意義」來決定自己的一生。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

人,會捏造憤怒的情緒

昨天下午,我正在咖啡館裡看書,從旁邊經過的服務生打翻了咖啡,剛好灑在我的衣服上。那是我剛買、而且可以算是最好的一件上衣。我一下子暴怒起來,忍不住大聲吼了他。平常我是不會在公共場所大聲嚷嚷的。可是只有昨天,整間店都是我大罵的聲音,因為憤怒使我完全失控了。

你是先有了要大聲吼叫的這個目的,也就是想藉由大聲吼叫讓犯了錯的服務生屈服,照你說的去做。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於是捏造了憤怒的情緒作為手段。說簡單點,憤怒是可以收放自如的手段。

不受過去支配的生活方式

問題不在「經歷過什麼事」,而是「如何解釋它」?

我們無法搭時光機回到過去,時鐘的指針也不會倒轉。如果你一直停留在決定論的觀點上,就會受到過去束縛,未來也永遠得不到幸福。

如果過去決定了一切,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此時此刻的我們,對人生就完全束手無策了。結果會變成怎麼樣呢?我們會對世界絕望,而且到頭來成為厭棄人生的虛無主義或悲觀主義者。

你的不幸,是自己「選」的

現在的你感受不到幸福,對吧?不只感覺活得很空苦,甚至打從心底希望變成別人。可是現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是因為你親手選擇了不幸,並不是因為出生在不幸的環境下。

你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選擇了「不幸」。不是因為你生在不幸的環境中,也不是因為你陷入不幸的狀況,而是因為你判斷這種「不幸」對自己是一種「善」。

人,常常決定「不要改變」

如果生活型態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選的,應該就有重新選擇的可能性。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

如果繼續保持「現在的我」,該怎麼應付眼前發生的事,結果又會導致什麼狀況,這些大概都可以靠經驗推測出來。簡單來說,就像開一輛很習慣、很順手的老車,就算偶爾有點小狀況,也都在意料之中,可以輕鬆處理。

要是選擇了新的生活型態、既不知這個全新的自我會遇到什麼狀況,也不知怎麼對付眼前發生的事。未來變得難以預料、生活充滿不安,搞不好會覺得接下來的日子更痛苦、更不幸。也就是說,大家盡量有種種不滿,但保持「現在的我」還是比較輕鬆又安心的。

你的人生決定於「當下」

應該怎麼做才能「改變生活型態」?就是要有「捨棄現有生活型態」的決心。只要你一直活在「如果怎麼樣的話… 」的可能性之中,就不可能改變。因為你會把「如果可以成為像Y那樣的人」當成不改變的藉口。

我有一位年輕的朋友。他夢想成為小說家,卻一直沒有寫出什麼作品。他的說法是,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讓他隨心所欲地寫小說,結果當然沒有寫出東西來,更別說參加什麼文學獎甄選了。

事實上,他只是藉著不參加甄選,保留一點「只要我願意,一定做得到」的可能性。他不想被人批評,更不想面對自己那麼糟糕的作品萬一落選的現實。他只想活在「只要時間夠的話,我也可以」「只要環境許可的話,我也能寫」或是「我真得有才華」的各種可能性之中。

無論你之前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決定你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Photo by Helena Lopes on Unsplash

為什麼討厭自己?

你之所以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是因為你下了決心「不要喜歡自己」。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你過份害怕被別人討厭、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所導致的。

你擔心被別人否定,害怕被別人嘲弄、拒絕,怕自己的心受到重傷。所以你認為,與其要陷入那種劣勢中,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和別人有瓜葛。也就是說,你的「目的」是「不要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

像這樣,把自己變得性格孤僻、不和任何人有關聯,即使被別人拒絕時,也可以當成很充分的藉口。例如:我就是因為有這些缺點才會被拒絕;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一定也會大受歡迎。

缺點一大堆的「這個自己」,對你來說,是無可取代的「善」,也就是「有用處」的。

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要在人際關係之中不受傷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一旦踏出與人建立關係的那一步,就難免會受大大小小的傷,同時也會傷害某些人。要除去所有的煩惱,唯有獨自一人存活於在宇宙中,不過那是不可能的。

會感受到孤單寂寞,並不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的緣故。當你實際感覺到那些原本圍繞在你身邊的社會、團體還有其他人,竟然將你排除在外時,那才是真正的孤獨。我們就算感受孤獨,也需要其他人的存在。

因此,阿德勒斷言「 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自卑感,是一種主觀的認定

我的身高是 155 公分。過去的我,曾經一直為自己的身高煩惱不已,覺得自己要是能跟一般人差不多高,例如再多個 20 公分、不,至少 10 公分也好,某些事情應該會有所改變吧?說不定可以活得更快樂?

就事實來看,它並沒有欠缺或不如人的地方,雖然 155 公分的身高的確比平均值還低,再加上這個數值還是經過客觀測量的,乍看之下難免覺得差了一點。可以,問題在於:我賦予這樣的身高什麼意義?給它什麼樣的價值?

我對自己身高所感受的,只不過是跟他人比較,也就是人際關係中所產生的一種「主觀的自卑感」。如果沒有其他可比較的人存在,我應該連想都不會想到自己的身高問題。你現在同樣因為種種自卑感而痛苦,對吧?但是你要明白,這些都不是「客觀的自卑感」,而是主觀的改受,就連身高這樣的問題,都還是要回到主觀的認知上面。

這些折麼我們的自被感並不是「客觀的事實」,而是「主觀的解釋」

當成藉口的自卑情緒

人是在無能為力的狀態下來到世上的,為了擺脫這種無力的狀態,會有一些普遍的需求和欲望,稱為「追求卓越」。你只要把它想成「向上心的表現」或「追求理想狀態」就可以。

但是當理想無法達成時,就會對自己產生一種低劣無能的感覺。以廚師為例,越是志向遠大的人,越會有一種「廚藝還不夠純熟」或是「一定要做出更極致的料理才行」這樣的自卑感。

為了消除自己的自卑感更加努力向前、不滿足於現狀、即使只有一部也要踏出去、讓自己變得更幸福等等。這樣的自卑感是不會有問題的。

但是有些人失去前進的勇氣,也不能接受「狀況會因為現實中的努力而改變」的事實。在還沒做之前就認為「反正我不行」或「就算努力了又怎樣」,輕言放棄。

「自卑感」和「自卑情緒」也必須確實區分清楚,自卑情緒是指開始把自卑感當成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具體來說,認為「因為我的學歷低、所以無法成功」,或是「因為我長得不好看,所以結不成婚」。像這樣,在日常生活中大聲宣揚「因為A達不到B」這種論點的,就已經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結。

把本來完全沒有因果關係的事物,對自己說得好像關係有多沒重大似的,並讓自己接受這種說法。

簡單說,就是害怕跨出那一步,雃且不想付出實際的努力。不想為了改變而犧牲目前所擁有的享受與快樂,例如花在玩樂或個人興趣上的時間等等;也就是缺乏改變生活型態的「勇氣」。所以對目前的狀態即使感到有些不滿或不方便,卻還是覺得維持原狀比較輕鬆愉快。

自傲的人,同時也感到自卑

自卑情結的確會發展成另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優越情節」,表現得好像自己很優秀,沈浸在虛偽的優越感之中。如果有人自吹擂,不過是因為他感到自卑罷了。

真正有自信的人,是不會自大自誇的。因為有強烈的自卑感,才會變得驕傲,刻意誇耀自己是優秀的。如果不這樣做,他怕身邊沒有人會認同「這樣的自己」。

最後再說一個關於驕傲的複雜例子,是把自卑感尖銳化後,轉成一種特殊的優越感類型,具體來說,就是「炫耀不幸」。藉由自己的不幸,好變得「特別」,憑藉著不幸,想要高人一等。

把自己的不幸當成武器,想要支配對方。只要把不幸當成讓自己「特別」的武器,那麼就永遠需要這種不幸的狀態。

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競賽

一提到「追求卓越」,我們很容易誤以為它是「想比他人優秀」的慾望,或是為了飛黃騰達而不惜犧牲別人的行為,會有一種排擠他人、一步步往上的印象。

實際上應該是,在同樣平坦的地面上,有人在前方一步步邁進,後面也有人跨步向前。雖然大家前進的距離貨速度個不相同,卻都走在平坦的地面上。因此,所謂「追求卓越」是讓自己的腳向前跨出一步,而不是非超越他人不可的那種競賽。

健全的自卑感並不是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簡單來說,我們正在走的是一個沒有縱軸的平面空間,我們這樣走,並不是為了要和誰競爭,比現在的自己更往前一步,才是它的價值所在。

會在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己

人際關係軸上一旦有了「競爭」,就無法從人際關係的煩惱中脫身,無法逃離不幸。

一旦意識到競爭或勝負,必定會產生自卑感。因為總是拿自己和別人比較,只想著:贏了那個、輸了這個之類的,自卑情結或優越情解都在這條延長線上。在不知不覺中,其他所有的一切,甚至是全世界,都會被你視為「敵人」。

我有一位朋友,聽說他在少年時期,會花很長時間在鏡子前面整理頭髮。結果他的祖母對他說:「會在意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己啦。」從那以後,他說自己活得比較輕鬆自在一點了。

你無法發自內心祝福那些看似幸福的人。這就是因為你把人際關係當成是競爭,認定別人的幸福就像是「自己的挫敗」,才無法給予幸福。

不過,一旦脫離了競爭的模式,就沒有勝過別人的必要,也就可以從「可能會輸」的不安中解脫,打從心底祝福他人,甚至為他人的幸福提供更積極的貢獻。當對方陷入困境的時候,總是讓你想伸出援手的那個人,對你而言,就是「夥伴」

只要可以感受到「人人都是我的夥伴」,對世界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

由權力鬥爭到復仇

假設你在爭論中壓制了對方,對方也爽快地認輸了。可是權力鬥爭不會在這裡就結束,在鬥爭中落敗的一方會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復仇」的階段。就算暫時認輸,對方還是會計劃在其他場合,以不同方式進行報復。

而且人際關係一旦進入到復仇階段後,當事人雙方想解決這個問題,幾乎已經是不可能了。為了不變成那樣,當對方挑起權力鬥爭時,絕對不要隨之起舞。

認錯不等於「承認失敗」

我是對的,就代表對方是錯的。當你這樣想的同時,討論的焦點就已經從「意見的正確性」轉變成「對待別人的方式」》總之,確信「自己是對的」會和「這個人是錯的」連結起來,進而變成「所以我必須贏過他才行」這種勝負爭奪戰。完全就是權力鬥爭。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對的,那麼不管其他人的意見是什麼,都應該在這裡畫下句點。但大多數的人會進入權力鬥爭中,想讓對方屈服,才會把「承認自己的錯誤」當成是「承認自己的失敗」。

承認錯誤、表達歉意的言詞,還有脫離權力鬥爭,這些都不是「挫敗」。所以我們要先摘掉這個競爭或勝負的眼鏡,才能修正自己、改變自己。

不要漠視「人生的謊言」

舉例來說,你很討厭A這個人好了。為什麼呢?因為A有難以接受的缺點。可是事實上,你不是因為無法容忍A的缺點而討厭他。你是先有了「討厭A這個人」的目的,才找出可以滿足這個目的的缺點,也就是為了逃避和A之間的人際關係。

這是因為當事者在某個階段『想要終止這段關係」,為了尋找可以結束關係的理由,於是有了那樣的感受。對方其實一點也沒變,只是自己的「目的」改變了。只要有那個心,人要找出對方的缺點或瑕疵都是輕而易舉的,要多少就有多少。人可以說是非常任性自私的生物,就算對方像個正人君子,都可以輕易找出討厭他的理由。

像這樣找出各種藉口來逃避人生任務的情形,稱為「人生的謊言」。

如果你的生活型態是取決於別人或環境的話,還有可能把責任轉嫁給別人。可是我們的生活型態是自己選的,責任歸屬就很明確了。

現在我們應該討論的,不是善惡,也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勇氣」的問題。

從擁有的心理學到使用的心理學

佛洛伊德的因果論是「擁有的心理學」,最後注定要走入決定論。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學是「使用的心理學」,決定權在於你自己。

不過就是對人喊著:「你的勇氣受挫了,拿出勇氣來!」這種做法和那些拍著別人肩膀,說「振作一點!」就以為幫對方打氣似的三流指導者一樣。

我是人,不是機器,並不是聽你說我勇氣不足之後,就可以像加油一樣,給自己加滿勇氣。

在談論勇氣之前,要先說說不可缺的「自由概念」。

割捨別人的課題

Photo by Ryan Moreno on Unsplash

否定「認同的需求」

我們活在不斷需要別人認同的環境裡,當對方不是令人憎恨的「敵人」時,我們就會想要獲得他的認同和尊重!沒錯,我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同!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否定向他人尋求認同這件事,根本沒有必要得到他人的認同,其實不如說是「不應該尋求認同」

不要為了滿足「那個人」的期望而活

究竟為什麼要尋求他人的認同?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受了「賞罰教育」的影響。

只要採取適當的行動,就會受到讚賞;萬一做出不當行為,則要接受處罰。阿德勒對這樣的賞罰教育提出了嚴厲的批判。因為實施賞罰教育後,將衍生出一種錯誤的心態:「如果沒有人稱讚我,就不採取適當的行動。」「如果沒有人處罰我,就做出不當的行為。」

在猶太教的教義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倘若你不是為自己的人生而活,就是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你過得是屬於你自己的人生。如果要問為誰而活,和無疑問是為了你自己。又如果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那麼到底是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

什麼是「課題分離」?

假設有一個很不用功的小孩。上課不聽講,也不做習題,連課本都丟在學校。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會怎麼做?當然是想盡一切辦法讓他用功讀書啊。像是讓他去補習或請家教,視情況而定,甚至揪著他耳朵也要想辦法解決,這是身為父母應盡的責任。

阿德勒心理學就會從「是誰的課題?」這個觀點切入,進行思考。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踏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

要區分這是誰的課題,方法很簡單。請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世上的父母的確常常說「這是為你著想」這句話。但是很明顯的,父母們是為了自己的目的,也許是為了體面或虛榮心,或是為了滿足支配慾等所採取的行動。也就是說,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我」。正因為孩子察覺到這種欺瞞行為,才會有反彈的舉動。

以讀書來說,可以事先讓他知道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如果他想要用功讀書,你會隨時在身邊提供他需要的支援。但是,絕對不要干涉孩子的課題。在孩子沒有提出請求的狀況下,不要一一插嘴干涉。

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牠喝水。」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割捨別人的課題

我會讓他知道,當他覺得困擾的時候,我隨時可以提供協助。這麼一來,察覺到父母變化的孩子,就不得不把今後該如何自處當成自己的課題來思考。

那些因為親子關係而苦惱的父母,往往認為「孩子就是我人生的一切」,把孩子的課題都當成是自己的,全部攬在身上。無時無刻不想著孩子的結果,就是當他回神過來,人生中的「自我」已經消失不見。

一舉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

關於自己的人生,你所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另一方面,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這是別人的課題,你是無法干預的。

所謂的「分離」就是這麼一回事。正因為你在意別人的眼光和對你的評價,所以才會不斷尋求他人的認同。那麼你又為什麼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呢?因為你還做不到課題的分離,才會把原本應該屬於他人的課題當成自己的課題了。

認同的需求讓你不自由

請你想想看,為了不被人討厭,該怎麼做呢?答案只有一個。你必須隨時察言觀色、對所有人宣誓效忠。因為一心希望不被討厭,同時向所有人效忠,這就像陷入民粹主義的政治家一樣,連辦不到的事也答應「會辦得到」,無法擔負的責任也攬在身上。不用說,這樣的謊言很快就會被拆穿,接著失去信用,讓自己的人生雪上加霜。

把課題分離,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倒不如說,介入別人的課題才是以自我為中心。

大人們自己選擇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所以一見到眼前這些活得很自由的年輕人,就批評他們是「享樂的」一群。這當然也是他們為了說服自己接納不自由的人生,必須說的人生謊言。如果是那些為自己選擇了真正自由的大人,不只不會說出那樣的話,反而還會支持鼓勵年輕人選擇自由的人生吧。

真正的自由是什麼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就是有人討厭你。那就是你行使自由、讓自己生活自在的證據,是依造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由。

變得幸福的勇氣中,也包含了「被討厭的勇氣」

人際關係的王牌由「我」掌握

說到人際關係,我們總是自然而然想到「兩人之間」或「與多數人之間」的關係,其實首要關鍵還是在自己。一旦被認同的需求束縛,人際關係的王牌就會永遠落在對方手中。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Photo by Kyle Glenn on Unsplash

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在於「社會意識」

課題的分離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那麼人際關係的終點就是「社會意識」。把別人當成夥伴,並感覺到「有自己的歸屬感」,就稱為「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是我們在思考什麼是「幸福的人際關係」時,最重要的指標。

社會的最小單位是「你和我」,只有兩個人,就可以形成社會、產生共同體。把對自我的執著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

為什麼只關心「我」?

完全只在乎「別人是如何看我」的這種生活方式,其實正是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我」的生活型態。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我」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可是這個「我」並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一方面是人生中的主角,同時也是共同體的一份子,是整體的一部分。

比如說,在法國所使用的世界地圖中,美洲大陸在左邊,右邊是亞洲;當然,地圖的中央位置就是歐洲和法國。再看看中國地圖,中間是中國,美洲大陸在右邊,歐洲在左邊。所以當法國人看到中國版的世界地圖時,恐怕會覺得自己好像被排擠、有人刻意操弄這個世界一樣,有種難以形容的彆扭。

可是地球儀上的世界又是如何呢?地球儀上的中心可以是法國,可以是中國,也可以是巴西。所有的地方都可以是中心,也可以不是。根據觀看的人所佔的角度和觀點,有無數個中心存在,這就是地球儀。

所以前面所說的「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也是同樣的。你是共同體的一部分,不是中心。我們必須主動站起來,像人際關係的任務跨出那一步。不要想著「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我可以給這個人什麼?」這就是參與共同體。

所謂的歸屬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的。

不能責罵,也不能稱讚

以訓練動物的方法為例子,要教動物學一些技巧的時候,可以揮揮鞭子讓牠服從,這是典型的「責備式訓練」,另一方面,也可以一手拿著飼料零食或口頭上鼓勵,讓牠學會那些技巧,這就是「稱讚式訓練」。這兩中方法都達到「學會技巧」的結果。但是「因為被責備才做」和「為了得到稱讚才做」這兩者的動機完全不同。後者加入了喜悅的成分,而責罵只會讓對方退縮。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關於以教養孩子為首的這些與他人溝通的種種,全都是採取「不可以稱讚」的立場。當然,體罰這種荒謬的事就不用說了,就連責備也不認同。不可以稱讚,也不可以責備。

稱讚這種行為含有另一層意義,就是「有能力者給無能力者的評價」。有些母親會稱讚幫忙準備晚餐的孩子:「會幫忙做家事,很了不起喔。」可是當老公做相同的事情時,應該就不會對他說:「會幫忙做事,很了不起喔。」

過程中,就已經不知不覺製造了一種上對下的關係,把孩子的地位看得比自己低。當我們在稱讚別人的時候,目的在於「操縱能力比自己還差的對象」, 其中並沒有感謝或尊敬的意思。

我們稱讚或式責備對方,不過就是「要給糖,還是抽鞭子」的差異而已,背後的木的都是操縱。阿德勒心理學否定一切的「縱向關係」,提倡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應該是「橫向關係」。

「鼓勵」的方式

小孩用功讀書,這是他自己要解決的課題,不是父母老師可以代替他去做的。所以「介入」就是踩進別人的課題中,指示對方要「用功讀書」或「去考那所大學」。

所謂的「援助」是了解到「讀書這件事是孩子的課題」,並且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具體來說,不是下達命令的方式要他讀書,而是讓他有自信「可以把書讀好」,推動他靠自己的力量去面對課題。

類似「我們可以將馬兒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牠喝水」一樣。要面對課題的是他本人,要下決心的也是他本人。這不是稱讚,也不是責備。這種基於橫向關係援助方式,在阿徳勒心理學中稱為「鼓勵」

為了讓自己感覺有價值

我們會對幫忙做事的夥伴說聲「謝謝」,或者用「真高興」來坦率表達喜悅的心情,或說「多虧有你幫忙」等等。這就是以橫向關係為基礎的鼓勵方式。人在聽到感謝的話時,就明白自己是對他人有貢獻的。

當一個人覺得我對共同體來說是有益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的「好的」評價,而是自己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

人無法靈活運用「我」

要建立縱向還是橫向關係,這是屬於生活型態的問題。人類還沒有厲害到可以臨機應變,自由切換自己的生活型態,也就是無法「跟這個人是對等關係」,然後「跟那個人有輩份層級的關係」。

只要你和任何一個人建立了縱向關係,不知不覺間,你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會採用「縱向」的方式。

認真的活在「當下」

Photo by David Hofmann on Unsplash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

我們既無法丟棄「我」這個容器,也無法更換,重要的是「該如何運用他」。所以就要改變對「我」的看法,改變使用的方式。

所謂的「肯定自我」,是明明做不到,卻要暗示自己「我可以」「我很強」。這種想法也會連接到優越情節上,算是欺騙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接納自我」是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坦然接受那個「辦不到的自己」,而且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不欺騙自己。

說得更簡單一點,對拿到 60 分的自己說:「這次只不過是運氣太差了,我其實有 100 分的實力。」這就是肯定自我。相對的,坦然接受只拿 60 分的自己,並思考:「要怎麼做才能離 100 分越來越近?」則是接納自我。

課題的分離也一樣,就是要分辨「可以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關於我們「經歷了什麼」,是無法改變的,但是「如何運用他它」卻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去決定。既然如此,就不要聚焦在無法改變的事,只關注在可以改變的事。我所說的「接納自我」就是這麼一回事。

信用和信任有什麼不同?

所謂的「信用」是有附帶條件的,例如:當你想向銀行借錢的時候,必須提出一些東西做為擔保,而銀行針對擔保品的價值估算借貸的金額,決定要借你多少。這種態度,並不是信任,而是信用。

人際關係的基礎並不是建立在「信用」,而是「信任」之上。相信別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即使沒有充分的客觀事實足以證明,也選擇相信;完全不考慮擔保的問題,無條件相信,這就是信任。

信任的相反詞是「懷疑」,假設你把懷疑加入人際關係的基礎中好了,當你帶著懷疑的目光時,對方瞬間就會知道,直覺會告訴他:「這個人不信任我。」在這種情況下,你認為彼此還能建立什麼正面的關係嗎?事實上,我們必須無條件的信任,才能建立深厚的關係。

工作的本質在於對他人的貢獻

對夥伴採取一些行為或產生某些影響,期待有所貢獻。這就是「貢獻他人」。所謂的「貢獻他人」並不是捨棄「我」去為某人鞠躬盡瘁,說穿了是為了實際感受「我」的價值才做的。

最容易理解的例子,應該就是工作,像是在社會工作或在家做家事。而所謂的勞動,並不是賺錢的手段。我們藉由勞動貢獻他人、參與共同體、實際感受「我對某人有用處」,進而接受自己存在的價值。

年輕人要超越成年人

越早開始,就可以越快有所改變。改變後的你,就能走在這世界上其他成年人的前面。為了改變自己,也為了一個嶄新的世界,甚至就某種意義上來說為了超越我。即使迷了路、有所動搖也沒關係,只要不仰賴縱向關係、不害怕被討厭、自由自在向前邁進就可以了。

工作狂是人生的謊言

猶太教的教導中有這麼一段話:「假設有十個人,其中一個人不論發生什麼事都會批評你,他不喜歡你,你也不喜歡他。有兩個人跟你非常合得來,可以成為好朋友。至於剩下的七個人,並不特別屬於哪一邊。」

這時候,你會把焦點放在那個討厭你的人,還是另外兩個非常喜歡你的人?又或者是剩下的七個人?那些缺乏人生協調的人,眼中就只有討厭的人,而且會把這種感受用來評斷「全世界」。

所謂的「工作」,並不專指在工斯上班這件事。家裡的工作、養兒育女,還有對地區社會的貢獻、興趣等等,這所有的一切都算是「工作」。公司什麼的,不過就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完全只考慮公司的工作,正是缺乏人生協調的生活方式。

由這一瞬間開始變得幸福

對人類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歡自己。

你的貢獻有沒有用處,並不是由你判斷的,這是別人的課題,並非你可以介入的。從原理上來說,你根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做出貢獻。所以當我們要貢獻他人的時候,就算不是親眼可見的,只要擁有一種「我對某人有用處」的主觀感覺,也就是「貢獻感」就可以了。

「所謂的幸福,就是貢獻感」

如果獲得貢獻感的手段是「獲得他人認同」的話,你的人生就必須依造別人的期望走下去。透過認同需求所獲得的貢獻感,是不自由的。我們真正要追求的,是自由而幸福的人生。

甘於平凡的勇氣

為什麼需要變得「特別」?是因為無法接受「平凡的自己」吧?正因為這樣,一旦想變得「特別好」的過程中遇上了挫折,就會跳入極端的「特別差」。

拒絕接受平凡的你,恐怕是把「平凡」和「無能」劃上了等號吧?平凡並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我們沒有必要刻意誇耀自己的優越性。所以阿德勒心理學中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甘於平凡的勇氣」

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

把人生想像成登山的人,是把自己的人生當成一條線。由出生那一刻開始的這條線,畫出大大小小的各種曲線後,到達鼎點,不久便抵達「死亡」這個終點。將人生當成一個故事般如此發展的想法,也和佛洛伊德決定論有關係。依這樣的想法,人生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半路上」。

人生並不是一條線,請把它想像成一連串的點。如果我們用放大鏡看看用粉筆畫出來的線條,你會發現那條線其實是一連串的點。看起來像線條的人生是一連串的點,這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所以,我們只能活在「當下」。

舞動的人生

所謂的人生,就像一圈又一圈跳著舞,跳著的每一個瞬間,成為一連串的剎那。然後當你回過神一看,才會發現:「啊!我已經來到了這裡!」只要跳舞的「當下」是充實的,就已經足夠。

為「此時、此刻」點上最閃亮的聚光燈吧

你可以想像一下自己站在劇院的舞台上。這時候,如果整個會場燈光都點亮的話,應該連最後方的觀眾席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吧?可是當強烈的聚光燈打在你身上的時候,你恐怕連第一排都看不見。

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當人生只有微弱光線的時候,過去和未來都可以看得見;不,應該說「感覺看得見」。但是如果為「此時、此刻」點上閃亮的聚光燈,應該是看不見過去,也看不見未來吧。

過去發生了什麼事,和「當下」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未來會如何,也不是「當下」要考慮的問題。當你認真的活在「此時、此刻」,根本不會想到這些事。

人生中的最大謊言

不要用直線去衡量自己已經到了哪裡,而是要看看每一個剎那是如何度過的。

如果你將目標設定在遙遠的未來,把現在當成醞釀準備期,只要你選擇了這麼做,就哪裡也去不了了,覺得每天都向是黑白照片。因為「當下」對你來說只不過是準備期,分分秒秒都在忍耐與等待。

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沒有活在「當下」。沈溺於過去、不斷張望未來,讓自己所有的人生都映照在微弱的燈光下,還以為自己看見了些什麼。關鍵的一刻。不在昨天,也不在明日,就在「此時、此刻」。

為無意義的人生增添「意義」吧

普遍來說,人生沒有意義。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給予。

你在自己的人生中迷失了方向,你為什麼會感到困惑?那是因為你想要選擇「自由」。既然如此,就不要害怕被人討厭、不要過著別人的人生、選擇自己的道路。只要不失去指標,朝著它的方向前進,就有幸福。

然後認真的在這一剎那跳著自己的舞,認真的生活。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像跳舞一樣,活在在每個終結的剎那中。不必與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只要你一直跳著,就會達到某個地方。

只要「我」改變了,「世界」就會改變。所謂的世界,不是其他什麼人可以幫我改變的,而是只有「我」才能改變它。

後記

Photo by Ross Parmly on Unsplash

我很希望我在年輕的時候看過這本書,那麼也許我會更懂得,什麼叫做不用辛苦活在別人的期待裡面。但是我也很慶幸,在我工作數年以後,看了這本書,它啟發我要認真活在當下,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書中提到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牠喝水。」這句話深深震撼我的心,對自己來說,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對別人來說,如果強迫別人,就是一種想要操控別人的慾望,想要介入別人。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的三個問題,都在閱讀完這本書以後,找到了答案。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其實本意應該是不要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要過著別人期許你的人生、不需要他人的認同、選擇自己的道路。「被討厭的勇氣」是一種人生豁達的態度,但願在我更年長時,可以達到這種心靈上的境界。

佛倫伊德的因果論和阿德勒的目的論,有什麼不一樣?佛洛伊德的因果論很吸引人,現在的種種肯定都與過去的經驗有因果關係,把人生看成是一個故事書,但是如果真得是如此,人生其實會變得很無力,因為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就一定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阿德勒的目的論認為過去的經驗與現在是沒有關係的,端看你怎麼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不是由經驗來決定現在的我,我們是可以隨時改變自己的。

阿德勒的心理學可以應用在親子關係上面嗎?我們很習慣與小孩形成「縱向關係」,書中建議「橫向關係」是一個更健康的狀態,把小孩當成夥伴,不應該讚美或是責罵小孩,如果採用這樣的方式,小孩就會依賴於這樣的賞罰制度,最後就缺乏自我意識,因此,我們要採用的是鼓勵的方式。譬如說教導小孩讀書這件事情上,我們不可以過多的介入,應該站在鼓勵的角色,告訴孩子在你需要的時候,我們會隨時支援你,因為唸書是小孩的人生課題,我們應該課題分離,不該將小孩的未來被背負在自己的身上。

過去的經驗裡,大多把人生看成是一個過去到現在的連線,這本書告訴我們,人生其實是一個一個的點連在一起的,唯有認真的活在當下,就像一圈又一圈跳著舞,跳著的每一個瞬間,我們不知道未來會去哪裡,但是,回過頭來,我們卻會發現原來我們已經來到了我們想去的地方。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拍手」給我支持,或是「Follow」我,讓我提供更多的優質文章給你。

--

--

德瑞克 Derek
德瑞克的敏捷咖啡

敏捷的熱愛者,致力於推廣敏捷實踐,多次在社群裡做敏捷分享。現職為 Agile Coach,在公司內協助多團隊進行敏捷轉型,在導入 Scrum、Kanban、Large Scale Scrum 有豐富的經驗。閱讀的愛好者,持續進行一年讀五十本書計畫,目前進入第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