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書名:Product Roadmaps Relaunched: How to Set Direction while Embracing Uncertainty
中文書名:產品路線圖:從革新到蛻變
推薦指數:★★★★☆
何謂產品路線圖?
一說到產品路線圖(product roadmap),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功能列表(feature list)、專案計畫(project plan)與發布計畫(release plan)。這樣的使用方式,往往造成兩個明顯的問題。
第一個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個場景你應該很熟悉,產品經理每兩週就在產品路線圖上塗塗改改,調整功能的先後順序以及更改預計完成時間。
第二個是對於產品願景或是產品策略的著墨過少。這個場景你應該也不陌生,聽完產品經理分享完路線圖後,只知道要做什麼功能以及什麼時候上線,但是不知道這些功能如何解決客戶的需求與問題。
有用的產品路線圖應該是用來說明你想實現的產品願景。適當的執行產品路線圖,能引導整個組織實現公司的策略。路線圖的定義如下:
為了擬聚各個利害關係人之間的支持力與協調各方所投入的努力,產品路線圖的焦點會放在你提供給客戶與組織的價值。
根據定義,路線圖是一個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的工具,內容著重在客戶與組織的價值。這個定義與大多數人的印象可能不大ㄧ樣,也就是為什麼作者認為路線圖需要革新的理由。
路線圖應該要:
- 在策略背景下規劃組織的計畫
- 把焦點放在提供價值給客戶和組織
- 納入學習,這是成功產品開發過程的一環
- 以優先項目為中心,擬聚組織向心力
- 讓客戶對產品的走向感到興奮
路線圖不應該:
- 做出產品團隊無法交付的承諾
- 浪費時間在前期設計與評估流程上
- 與專案計畫或發布計畫混為一談
路線圖不是專案計畫,我們需要明確的區分目的性與使用場景。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見路線圖有五個主要組成要素,將在下一章節做詳細說明;依造時間的先後順序,簡單分成現階段、下一階段、未來展望;路線圖下方搭配著專案計畫或發布計畫使用。
路線圖關注成果,專案計畫或發布計畫關注產出。他們有各自擅長的場景,不要將兩者混在一起。
路線圖的組成要素
路線圖有五個主要組成要素,這些要素是路線圖的必要條件,有用的路線圖應該都要納入這些元素。
1. 產品願景(Product Vision):產品願景就像是北極星一樣,指引產品前進的方向。
2. 業務目標(Business Objectives):業務目標有助於衡量進度,讓利害關係人對產品未來的走向感到興奮。
3. 時限(Timeframe):寬鬆且有彈性的時間表避免承諾跳票。
4. 主題(Themes):主題要聚焦於成果而非產出。特別是以客戶需求或問題作為主題時。
5. 免責聲明(Disclaimer):保護你免於因為承諾跳票而受到指責,也可以保護客戶,提醒客戶任何的變更都可能發生。
路線圖有五個次要組成要素,與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溝通時,可以選擇性加入他們所需要知道的關鍵資訊,提供輔助路線圖的背景,而非加入過多無用的資訊。
1. 特色功能/解決方案(Features and solutions):舉體交付項目要符合路線圖主題的需求並且解決問題。
2. 發展階段(Stage of development):透過標籤標示出目前產品所處的階段,例如:探索、設計、原型、試生產、beta 測試。
3. 自信(Confidence):對於各主題的自信程度,也就是達成承諾的可能性。
4. 目標客戶(Target customers):如果產品服務的客戶不只一種,可以在路線圖中列出這些客戶。
5. 產品範疇(Product areas):不同的產品範疇可能會有不同的業務目標。
產品願景很重要嗎?
曾幾何時,我們的路線圖窮得只剩下功能列表和完成時間。產品經理向產品團隊說明路線圖時,通常只剩下做什麼(what)的部分,好似產品團隊就是一個功能工廠(feature factory),只要專注在接單與交付。
通常這種狀況,產品經理與團隊的關係是比較緊張的,因為沒有讓團隊感受到為何而戰,團隊看不清楚產品的方向,也不知道要去哪裡。因此,好的產品經理應該要能明確提出能激勵人心的產品願景。
產品願景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釐清你把產品推向市場的原因,以及產品成功對世界和組織的意義。願景是投入整體努力的主因,也是構成路線圖的基石,路線圖幫助我們計畫如何抵達目的地。
建立產品願景時,可以參考「價值主張範本」(Value Proposition template),這個方法出自 Geoffrey Moore 的著作《跨越鴻溝》(Crossing the Chasm)。
接著嘗試以下列的規則濃縮上述的資訊,歸納成適合的願景宣言:
A world where the [target customer] no longer suffers from the [identified problem] because of [product] they [benefit].
[目標客戶] 不再受 [確認的問題] 所影響,因為 [產品] 而 [獲得的好處]。
利用 Wombat 水管為例子:
A world where American landscape enthusiasts [target customer] can have a more predictable and automatic [identified problem] watering system that can perfect their lawns [benefit] with an effective water delivery system [product].
美式庭園景觀愛好者 [目標客戶] 有了可預測和自動化的 [確認的問題] 灑水系統後,因為這個有效率的供水系統 [產品] 而打造出完美的草坪 [獲得的好處]。
有些團隊會再縮減成更短的句子:
To [benefit realized] by [product differentiator].
藉由 [產品差異化因子] 來 [實現效益]。
利用 Wombat 水管為例子:
To perfect American lawns by perfecting water delivery.
完善供水,打造完美的美式草坪。
從主題發覺客戶需求
產品經理如同餐廳的行政主廚,行政主廚會制定菜單、控制烹調過程、選擇供應商、外場調配等等。在這個比喻裡,路線圖就相當於主廚的菜單,定義未來要交付的成果。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菜單還是空空的,我們還需要定義菜單上的餐點、上菜的流程以及餐點要如何呈現。
這本書提到一個嶄新的做法,可以利用主題(themes)與子主題(subthemes)來表達客戶需求。簡單的說,主題具有組織結構,用於定義當前客戶重要的需求或問題。需求通常是客戶尚未擁有的東西,而問題是現有產品或現在使用的替代產品運作不正常。
主題是大方向層級的客戶需求,子主題則是更具體的特定需求。主題可以獨立存在,也能代表一組子主題。讓我們試著用一個軟體為例:
主題:解決和可用性相關的議題
子主題:分頁
子主題:導覽選單
子主題:儲存狀態
有許多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發掘主題與子主題,例如使用者旅程地圖(user journey map),能幫助我們了解使用者解決問題時所採取的步驟。下圖是一位度假旅行者的使用者旅程,確定了幾個大階段以後,定義每個階段下使用者會採取的步驟。
我們也可以嘗試使用「機會/解決方案樹」(Opportunity-Solution Trees),這個方法很簡潔的把目標、主題、解決方案區隔開,幫助我們釐清思緒。又很棒的把這些東西聯結在一起,幫助我們建立相關性。
無論採用什麼發掘的方法,在定義主題與子主題是要專注在使用者的需求與問題上,而不是一長串的功能列表。
這麼多的需求,要怎麼排訂優先順序
為什麼排定優先順序很重要,我們可以從幾個不同的面向來討論。第一個是機會成本,我們的資源有限,當你選擇做一件事情後,等於放棄其他的機會。第二個避免「新奇想法」症候群,老闆們每天都有新奇的想法產生,很神奇的認為可以同時做一百件事情,不然就是優先順序天天在變,導致大家無所適從。
第三個是測試矩陣呈指數型成長,團隊開發的功能越多,開發下一個功能時需要的時間就越長。每增加一個功能的測試負擔不單是單一個功能測試而已,實際上,和這個功能相關的所有功能都需要做測試。通常,我們會稱它為「回歸測試」,很不幸的,測試矩陣裡的大小隨功能的數量呈指數型成長。
當然,測試團隊不可能每次都手動測試所有可能的組合,因此,自動化和抽樣有助於降低測試的工作量。
既然,排訂優先順序這麼重要,那我們是不是有比較科學的方法來排優先順序呢。這本書提供了五種方法,包含要徑分析法(Critical Path)、Kano 模型、評估客戶需求性/技術可行性/商業可行性、ROI 計分卡(ROI Scorecard)、MoSCoW。我挑選其中兩個比較簡單與實用的方法做說明。
Kano 模型
Kano 模型將客戶的期望分為三大類型:
- 期望型需求(Expected Needs)
- 基本型需求(Normal Needs)
- 興奮型需求(Exciting Needs)
期望型需求是客戶對於產品或服務的期望需求,當需求不滿足時,客戶會很不滿意;當需求滿足時,客戶也不會因而表現出非常滿意。以汽車雨刷為例子,如果製造商提供手動式雨刷,只能說滿足基本的需求,但是沒有提供的話,客戶肯定會很生氣。
基本型需求是指客戶的滿意狀況和需求滿足的程度呈現線性關係。通常品質越好,客戶的滿意度就會上升;品質下滑,客戶就會給予負面評價。以汽車雨刷為例子,如果提供間歇式雨刷,客戶會很滿意。
興奮型需求是指客戶不會過度期待的需求。但是一旦獲得滿足,客戶表現出的滿意度會非常的高。通常多提供這類型的需求,可以與其他產品產生差異化。同樣以汽車雨刷為例,如果提供雨滴感應式全自動雨刷,相信客戶會有驚喜的感覺。
評估客戶需求性/技術可行性/商業可行性
排定需求的優先順序,我們可以從這三個面向來計分。客戶需求性指的是對於客戶的價值;技術可行性是指解決這個問題,對組織來說有多簡單,當需要投入越多資金、心力與時間的解決方案,技術可行性就越低;商業可行性是指解決方案對於組織的價值,通常會以營收獲利潤來衡量,能讓公司越成功的方案,商業可行性就越高。
當我們知道定義以後,可以利用 1–3 分表示可能性,分數越高表示可能性越高。根據三個面向加總後,得出每個需求的綜合分數。通常能夠兼顧三個面向的需求,能夠得到高優先序的位置。
以汽車的特色功能為例,根據客戶需求性、技術可行性、商業可行性計算優先指數。
後記:產品路線圖 vs. 專案計畫和發布計畫,傻傻分不清楚
當我在學習專案管理的時候,我以為產品路線圖應該要是一張精美個甘特圖,上面有功能列表、開發長度、完成時間、負責人員資訊。當利害關係人第一次看到這張圖時,會被這張精美的圖表吸引,以為產品功能就可以如期如質的完成。不過你我都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很少有產品團隊可以完全地按圖施工。
當我在學習敏捷開發的時候,我以為再也不需要產品路線圖。我們只需要 Product Backlog,裡面存在放著用戶的需求與問題。當 Sprint 開始時,我們就從 Product Backlog 上方選取高優先權的項目進行開發。這樣的開發流程,容易讓我們專注在滿足當下的需求,卻忽略未來客戶的重要的需求,看近不看遠。
如果我們可以正確的使用產品路線圖,是有機會解決上面提到的兩個常見的問題。產品路線圖不是專案計畫,它是一個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的工具,幫助團隊成員達成一制性。專案計畫與發布計畫提供的是執行的細節。所以兩個工具的目的性其實有很大的差異性,盡可能不要混在一起。
我很喜歡這本書對於路線圖關於時限(timeframe)想法,因為是高層次的溝通工具,因此可以用比較粗的時間單位,譬如以季度為單位做規劃,這樣的好處是避免利害關係人認為是一個承諾,彈性的時間單位,可以幫助我們面對變化的時候,可以更從容的調整與面對。
產品經理發展出路線圖後,應該盡可能納入更多人的想法與意見,讓這份路線圖變成我們團隊的路線圖。當團隊每一個人對齊目標以後,能夠以更快更好的方式推出讓客戶滿意的產品與服務。
這本書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產品路線圖」,帶給我很大的幫助,讓我釐清過去的一些錯誤的認知。閱讀完這本書以後,真得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的產品經理。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拍手」給我支持,或是「Follow」我,讓我提供更多的優質文章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