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心得:習慣是如何養成的呢?

習慣改造四步驟,幫助你建立好習慣,戒除壞習慣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英文書名《習慣的力量》(The Power of Habit)相較於中文書名,我認為是更直接與貼切的。習慣強而有力,我們每天的行動大多是由無數的小習慣所決定的。但習慣有時候也很脆弱,很容易被重組或是替代。

透過 T 字型老鼠尋找巧克力餅乾的實驗,發現習慣迴路是由提示、慣性行為與獎勵所組成,當開始渴望獲得獎勵時,習慣迴路焉然生成。當提示一出現,不需要思考,習慣迴路就會開始運作,於是習慣動作出現,最後渴望獲得獎勵。

習慣不是只有在個人身上出現,也存在於組織中,例如星巴克如何讓一個 EQ 有障礙的人成為明星級店長、當工廠開始注意安全措施後,結果增加營收與獲利,讓股票大漲。習慣也存在社會上,例如蒙哥立馬公車抵制事件,讓美國廢除黑人的不平等條約。

當我們知道習慣的運作方式後,書本提供改造習慣的四個步驟,幫助我們戒掉壞習慣與養成好習慣。

人每天的活動中,40% 都是由習慣做決定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說:「我們這輩子所作所為均已定型,一切不過是習慣之總和。

每天早上醒來,你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打開手機檢查即時訊息、匆忙跑進浴室沖澡、還是到廚房喝一杯水?你刷牙是在洗臉之前或之後?出門前和孩子說了什麼?上班的背包是被在左邊還是右邊?哪會走哪一條路進辦公室?到了辦公室,先泡一杯咖啡、處理電子郵件、還是和同事閒話家常?下班後,是安靜的用餐,還是邊看電視邊用餐呢?

我們每天下的決定看似深思熟慮,其實不然,而是因為習慣。根據調查指出,一位成年人每天平均要做 35,000 個決定,如果每個決定都需要思考與判斷,乃至於最後做決定。那麼,我們將會動彈不得,腦力也會消耗殆盡。

二〇〇六年時,杜克大學一位研究員發表了一篇論文,也應證這樣的說法。他發現人們每天的活動中,百分之四十是習慣使然,而非來自決定。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為了節省腦力,將大腦主要活動限定在重要的決策上,因此,當我們曾經深思熟慮後的行動,這些行動反覆出現時,就自動以習慣模式做決策。

因此,我們可以把習慣定義成:刻意或深思後而做了選擇,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不再思考卻仍繼續、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為。

三段式習慣迴路:提示、慣性行為、獎酬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設計一個實驗,觀察老鼠在 T 字型迷宮中找到巧克力的慣性行為。老鼠的起點位於隔板後面,喀嚓聲一響,隔板才會打開。一開始由於不熟悉,老鼠會在中間的走道上來回走動。走到了 T 型的交叉路,往往會右轉,離巧克力越來越遠。最後跟著味道,大多可以成功找到巧克力。

老鼠在摸索的過程中,看不出明顯的行為模式,似乎是不經思考、隨意行動的結果。但是細究老鼠的腦部活動後,發現腦部是非常活躍的,從頭到尾都在處理與分析資訊。

研究員不斷的重複這個實驗,觀察老鼠重複在同一個迷宮走了數百遍後腦部的活動變化。發現老鼠不再嗅聞角落,也不再轉錯彎。他們在迷宮裡穿梭自如,速度越來越快。由於行為已全然內化,腦部的活動就歇息了。

從老鼠慣性行為的神經模式圖,可以發現老鼠在迷宮起點聽到喀嚓聲,以及在尾聲發現巧克力時,腦部活動均非常活躍。整個過程在我們的腦部構成了一個三段式的迴路。

首先,「提示」仿佛一個開關,告訴腦部此時可進入自動化的模式;再來是「慣性行為」,跟生理、心裡或情緒相關的行為;最後,「獎酬」能讓腦了解,這套迴路值不值得記憶。

這個習慣迴路會越來越自動,提示與獎酬也會變得牢不可分,直到你產生強烈的期待與渴望。最後,無論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習慣就此產生。

生活中的習慣迴路

100年前,僅 7% 的人花錢買牙膏!「白速得牙膏」廣告,改變數百萬美國人的刷牙習慣。

其中一個廣告寫道:「用舌頭舔一舔牙齒,你會感覺一層薄膜附在牙齒上 — — 這就是牙齒變黃、蛀牙的元兇。」

另一個廣告寫道:「看吧,周遭每個人都有一口潔白美牙。」並附上美女露齒微笑的圖片。

白速得牙膏廣告出奇制勝之處在於把牙齒上的「黏斑」作為提示訊號。黏斑每個人都有,不可能注意不到。廣告叫大家用什麼舔一遍牙齒,基本上大家都會乖乖照做。舔了之後,便會感覺黏斑的確存在。

當提示訊號出現後,刷牙就成為多數人的慣性行為,最後就可以得到一口美白的牙齒做為獎勵。除此之外,添加讓牙膏散發清新的成分,會在舌頭和牙齦留下微嗆的冰涼感。

這個殘留在口腔裡的一種感覺,讓消費者開始期待這個微微的嗆辣感,應且將這股味道和口腔清潔與否劃上等號,如此一來,刷牙就成了每天的習慣。

除了牙刷廣告以外,書本上有提到許多生活化的例子,其中三個我特別感興趣,分別是猴子喝果汁、吸菸者的煙癮、人們不斷確認即時訊息。

猴子看到銀幕上出現提示圖片,牠就會拉下拉桿,一滴果汁就會從天花板垂下的管子裡滴出來,流到牠嘴裡。久了以後,只要一看見提示圖片,腦子就開始渴望喝到果汁,習慣就此形成。牠的行為與反應會自動出現,被習慣牽著鼻子走。

抽菸者看到提示,例如一包萬寶龍香菸,大腦就會開始渴望尼古丁的刺激。光是看到香菸,就足以讓大腦迫不及待想吸入一口尼古丁。若香菸遲遲沒有出現,渴望會越來越強烈,直到抽菸者不加思索地抽出一根菸。

智慧型手機已經跟我們的生活緊密的連結在一起,每當手機震動時,表示收到了新的即時訊息,也就是「提示」,於是我們就打開 FB、LINE 檢查訊息,得到的獎勵就是「真的有訊息」。在這個習慣迴路中大腦會對「打開即時通訊軟體讓自己短暫分心」產生期待與渴望,所以,我們每天都會不斷的檢查訊息。

習慣是可以被替換的

〈嘿,你好!〉是一首被寄與厚望的新歌,根據音樂分析程式,這首歌的旋律大眾將會非常的喜愛,但是這首歌在電台上播放的時候卻失敗了。問題不在於它是一首很糟糕的歌,問題在於大家對於這首歌不熟悉。

電台聽眾不想要每次電台介紹新歌的時候,都做出有意識的決定,他們的頭腦想要跟隨習慣。我們其實對於提示 — — 聽起來就像其他所有我喜歡的歌,與獎勵 — — 跟著一起哼很有趣,做出反應,我們不經思考就跟著一起唱或轉台。

DJ 很快就發現要讓〈嘿,你好!〉紅起來,必須讓大家覺得這首歌很熟悉。因此,電台 DJ 在播這首歌的時候,會把它夾在兩首已經流行的歌中間。這樣的播歌方式已經成為經典的歌單理論,被大多數的廣播電台採用。

習慣雖然強而有力,卻也脆弱易摧。習慣會自然而然不知不覺出現,卻也能刻意培養。習慣常未經同意便自行探出頭來,卻也能被拆卸、重新組裝。

習慣改造四步驟

這本書最後的「習慣改造指南」一章,提出將習慣重新改造的方法架構:認出慣性行為做實驗找出獎勵篩選提示訂定計畫

舉例來說,假設你有一個壞習慣,每天下午都會跑到咖啡廳買一塊巧克力脆片餅乾,讓你胖了三公斤。你試著戒掉這個習慣,但是每一天習慣再度獲勝。要怎麼改變這個習慣呢?答案是找出習慣的迴路。

在這個餅乾的例子裡,慣性行為通常是最明顯的部分,也就是你想要改變的行為。接下來比較不明顯的問題:這個慣性行為的「提示」是什麼?另外「獎勵」是什麼?要找出答案,你必須做一些小實驗。

你可以調整一下你的慣性行為和獎勵。舉例來說,你不要跑去咖啡店,而是到附近走走,不吃任何東西就回到桌前。或是走到咖啡廳購買甜甜圈,然後回到桌前吃。或是走到水果店買一顆蘋果,然後一邊跟朋友聊天,一邊吃下去。或是不買任何食物,走到朋友的辦公室,跟他閒聊幾句,然後回到自己的桌前。

你用什麼方式取代買餅乾不重要,重點是要測試不同的假設,當你嘗試不同的方法回到桌前時,記得在紙上寫下三個你最先想到的事。這個重點在判斷你渴求什麼獎勵。例如,如果和朋友聊天完以後,你就毫無困難讓自己回去工作ㄝ那麼,你的習慣想要滿足的是短暫的娛樂與社交。

接著,我們要在眾多的雜訊中找到提示,通常提示都會屬於這五種類別:地點、時間、情緒狀態、其他人、緊接在前的行為。當你想要去咖啡廳買餅乾時,把當時的個人狀態記錄下來。記錄多次以後,會發現共同點,例如這個習慣是在三點到四點間被觸發。

一旦找出習慣迴路之後,就可以開始改變這個行為。你可以替自己準備提示,並選擇會獎勵渴求的行為,把原本的習慣改成較好的慣性行為。例如你可以擬定這樣的計畫:每天到了三點半的時候,我要走到朋友著邊聊天十分鐘。為了提醒自己,特定設下三點半的鬧鐘。

很顯然,要改變長久的習慣會特別困難,有時候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改變,有時候你需要不斷地做實驗。一旦你了解習慣迴路與習慣的運作方式以後,你就又力量可以掌握自己的習慣。

後記:讀後感

這本書的核心概念很簡單,從老鼠 T 型實驗中證實「習慣迴路」的存在,透過大量生活中、組織中、社會中的案例,以心理學的口吻來支持這個論點。論述的過程很精彩,不會過於冗長或是乏味。

但是,對於案例呈現的方式我感到稍微不習慣,有種斷片的感覺。可能是為了製造懸疑感,第一個案例講到精彩處,大約一半的時候,就會穿插進第二個案例,結束後才跳回第一個案例,讓第一個案例有種不連續的感覺。

另外,每個小章節都沒有小標題,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有點小小迷路的感覺。如果可以加上小標題,閱讀的體驗肯定會更好些。

除了以上兩個小缺點以外,相較於熱銷書《原子習慣》,我認為這本書的論證更精彩些,如果習慣閱讀大量心理學文字與案例的讀者,可以從這本書窺探習慣的奧秘。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拍手」給我支持,或是「追蹤」我,讓我提供更多的優質文章給你。

--

--

德瑞克 Derek
德瑞克的敏捷咖啡

敏捷的熱愛者,致力於推廣敏捷實踐,多次在社群裡做敏捷分享。現職為 Agile Coach,在公司內協助多團隊進行敏捷轉型,在導入 Scrum、Kanban、Large Scale Scrum 有豐富的經驗。閱讀的愛好者,持續進行一年讀五十本書計畫,目前進入第四年。